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66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766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白天,血腥战乱依旧,吕布军如风中残烛,剩下的活口越来越少,因为也没有车辆结阵扎营,最后发现尸体太多后,居然用人马尸体堆成胸墙,好有个喘息的掩体。

    至于直接躲在死人堆后面躲避箭矢,会不会导致瘟疫流行,已经顾不得了——瘟疫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才会死人呢,刀枪箭矢可是一瞬间就能杀死人。

    一个连一天都熬不过去的人,为什么还要担心慢性的死亡方式?

    吕布本人数次督战、率军反击夺回阵地,伤势也越来越重,渐渐不支。

    又一次逼退鲜卑骑兵的围殴后,残血吊着一口气的吕布直觉快不行了,赶忙抓着身边几个亲随军官交代遗言。

    “咳咳……噗……呵,唉,大丈夫年过六旬,还能斩杀可汗,所愿已足。只可惜,中计而亡,终究不太好听。不知后人会如何评价我吕布,会不会被说成无谋冒进之人。

    那么多袍泽兄弟,也跟着某一起送了命,他们连留个名的机会都没有。跟他们一比,咱这点倒算不得什么了。”

    他旁边的亲卫将领,级别也都很低了,最后时刻能在跟前听差的,最高竟不过一个军都尉、两三个军司马。其他更高级的骑将,竟在昨天冲阵击杀拓跋力微的过程中,都死光了。

    这些将领都不太会说话,只是朴素安慰:“将军休要如此说!我军上下一心力战,才得如此战果,将来谁会瞎说污蔑忠良!”

    吕布听了,倒是开心了点,继续咯血了几口,脸色又红润了些,吩咐道:“你们几个,不管是谁,趁夜能突围出去,回到九原、云中的。帮咱做两件事。

    我家中还颇有余财,咱早年也是贪图富贵之人。跟貂蝉说,挑些罕见的金贵珠宝,送到李素……偷偷送到丞相府上,不管找谁,说得上话的就行。托人办个事儿,让李素他婆娘给咱这些弟兄,写得好听一点。

    最好就……春秋笔法,别写咱是中计战死的。要说咱是明知道敌人强大、但为了击杀可汗,将计就计,依然毅然出战……咳咳,咱不读书,反正就是这个意思!明白了没!”

    手下将领听了,顿时有些不甘:“将军!我等奋死搏杀,还怕这些数黄论黑的卑鄙读书人不成?”

    吕布脸色一板,怒道:“尔等粗坯懂些甚么!百年千年之后,我等是怎么想的,后人如何得知?还不是要听你们说的那些……数黄论黑之辈!

    还有,我也不是只为了自己。这些年,《续汉纪》是怎么写的,我也大致知道了。十几年前,河内之战,袁绍大军崩溃、沮授麹义乱中降敌。袁军下将战死者,凡都尉、军司马以上,都能略留姓名。

    我等今日死战,好歹是与鲜卑厮杀,该留名的,不比十几年前袁绍的将领多?到时候花些钱财使费,总要让这两日死了的,军司马以上的,个个好歹留个名单。”

    吕布提到这事儿,显然是指近年来看到的朝廷的编年体史料《汉纪》、关于刘备这一朝的实录。

    原本的历史上,《三国志》在记载官渡之战时,不是在写袁绍兵败时,乌巢劫粮之战,淳于琼以下,还有曹军“斩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等等”的记载么。那些被斩的家伙,其他什么事迹都没,好歹还能留个名字。

    这一世,真。官渡之战已经不存在了,但历史地位类似的是刘备和袁绍之间的河内战役。河内战役的战后史料,体裁写法是差不多的,里面也有几句给死者拉清单的简述。

    吕布便是眼红上了这几句,为了良心过意得去一些,对得住下属弟兄,想塞钱争取也照着多写几句,不用细节,就一样列个“某某某等战死于袭斩可汗拓跋力微之战”。

    被他这么一说,残余将士们都心有戚戚焉,希望给子孙留个封妻荫子的名声。

    可是,谁能确保最后摸黑突围出去呢?大伙儿还是心中惴惴。

    ……

    就在第二天白昼的血战,即将彻底拖过去的时候,战场忽然就迎来了一个转机。

    南边,确切地说是正南方略偏东的战场上,大约后世苏尼特一带,有大批汉军援军出现了,烟尘滚滚,直指鲜卑剩余主力包围吕布的这处战场。

    这支决定性的改变战场平衡的力量一出现,总算是让已经死了可汗的鲜卑主力,出现了惊骇的动摇。

    而吕布麾下死战了两日还苟延残喘的几千骑兵伤兵,也如同被打了一针强心剂,陡然有了继续咬牙坚持的动力。

    “是大将军关羽的援军!是从大同翻越弹汗山北上的!朝廷知道我军在这儿被鲜卑包围了!”

    汉军援军足有四万多人,都是精锐生力军,不过眼下还只有两万多人赶到战场,后续还有两万多人要拖后一到两天的路程差。

    显然吕布不听命令冒进之后,朝廷已经警觉,并立刻命令关羽搜索、寻找配合的战机。

    只是关羽在大同周边的兵力,也不是很多,所以纯骑兵部队也只能派出两万多。还有两万多的后军,只是“有配属驮马的步兵,以及可以用挽马拖着篷车队前进的步兵”。

    以畜力车行军的部队,当然会走得比骑兵慢。关羽也算仗义了,知道吕布的情况可能危险,才冒险让自己的部队也分成两部、稍稍脱节一天多的路程差,分批前进增援。

    否则,完全为了自身的安全,关羽应该全部合兵一处、牺牲行军速度确保四五万人始终一起走才对。

    但即便如此,因为二连浩特附近草原上的鲜卑主力、也已经经过了两天一夜的连番血战,士气和精力都衰退到了极点。可汗被杀的负面效果,也彻底发酵出来了,要不是“杀吕布者可为新可汗”这个激励撑着,他们本身也要撤退了。

    所以,关羽光靠两万多骑兵,也足以彻底改变战场态势。

    随着关羽军立刻投入了全面猛攻,鲜卑残部很快出现了大批量的崩溃,处在战场南翼的鲜卑人,成批被包饺子围歼,被汉军打出了中心开花的歼灭战。

    数万鲜卑骑兵被摧枯拉朽地打崩消灭,残肢断臂撒了数十里。

    关羽一边分兵执行追击,一边抽时间来了解吕布这边的情况。

    吕布好歹暂时得以活了下来,赶紧处理了一下浑身上下各处伤口。他那些交代下属去办的遗言,也得以后撤回去后再慢慢交代。

    吕布昏迷之前,只是在担架上求见申诉了一点,希望跟关羽军确认一下战绩分配。

    关羽也是傲气之人,那么多人盯着呢,谁屑于抢功,表示没人会跟他抢“袭杀拓跋力微之功”。吕布也就放心昏迷了。

    此后数日,在这片漠南大草原上,追击战和包抄歼灭战始终在持续。毕竟鲜卑人都是骑兵部队,来去如风,彻底全歼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处在包围圈北部的那部分敌人,被打崩之后还能逃跑。

    不过,被吕布这么一搅合,之前跟吕布军厮杀中,战死的鲜卑人就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还有两三倍于此的轻重伤员。

    关羽一来,伤兵肯定是扛不住长途千里奔袭后撤的,基本上都被歼灭了。包围圈南部的那些敌军,也被成建制消灭。

    汉军在连续五日的作战行动中,又斩杀敌军超过三万多骑,多半是之前带伤的,也包括重伤员没有救援价值、直接补刀。

    另有两万多鲜卑骑兵被成建制包围投降俘虏,全部参照去年的例子,编为奴隶营。

    直接被歼灭的鲜卑精锐超过了六万余人,剩下四五万精锐,和数万临时强征的草原老弱,则是踏上了千里逃散、穿越大漠之路。

    关羽麾下的骑兵,深入大漠最远追击两三百里。但整个大漠的纵深、最窄处都有近千里,所以追出二百里还追不上,基本只能放弃了。否则汉军自身的非战斗减员也会非常夸张。

    但这些末路逃亡的鲜卑人,也不可能全部活着穿过大漠。他们很多是没有补给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直接被杀,慌不择路乱逃的,根本没有考虑自身的续航。

    最后,逃进大漠的五万鲜卑青壮精锐,竟有两万人直接饥渴而死在大漠中,晒成了干尸。更多乱逃的鲜卑老弱,渴死饿死率当然是比青壮精锐更高,死在大漠里的超过一半,只有几成活着穿越沙漠。

    一战之后,从漠南逃回漠北的鲜卑青壮,不过四万多人,算上老弱妇孺,一共逃到漠北的不过十几万人口。再加上漠北原有人口,鲜卑加上丁零,两个种族总人口数只剩下区区三十余万。

    后来鲜卑人和丁零人还要再内耗、争夺漠北草原和瀚海附近的肥沃土地,少不了再有一番为期数年的“部族融合”。融合完之后,就剩三十万都不到了。

    原本鲜卑人是看不上漠北的土地,大量南迁,才让丁零人成为漠北的主体部族。

    现在漠南鲜卑活不下去要回来了,自然要跟丁零人重新分账。他们起码十年内是消停不了的,对大汉也就彻底失去了威胁能力。

    另外,拓跋力微战死、鲜卑各部战败后,也不是所有鲜卑人口都全部逃跑的。还有二十几万规模的妇孺,也直接投降了汉朝,被汉人收编。

    朝廷对他们的具体处置措施,当然也跟去年对“乌桓残余妇孺”那样,把这些人口尽量迁徙约束、作为汉人的奴隶或者发给老婆比较少的开拓者。

    如今汉人当中,要大规模找出没老婆的平民,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找得到,肯依托阴山长城关外驻扎生活的人,也非常少。

    所以最后找来找去,只能是从一些汉化比较彻底、已经改姓汉姓的前南匈奴部族中,找一部分原本定居在河套五郡的牧民,分配给他们关外的漠南草场,让他们继续畏威怀德好好当大汉子民、放牧牛马。

    朝廷选择了南匈奴出身的刘豹,削夺了一半他原本的部民,但发给他更多鲜卑妇孺,总人口比削夺走的还多几倍,所以刘豹也欣然接受了。

    有刘备和李素在,刘豹这种存在当然翻不起浪来,能够更好地牢牢控制住、以夷制夷,确保他子子孙孙始终汉化。

    ——

    今天出门生日聚会,用的隔夜存稿。明天请假,反正也快完本了

 番外第58章 新时代不用刻意炫耀

    关羽在漠南草原上追击搜剿鲜卑残敌的同时,吕布军的残部也是缓缓行军回归云中、九原。

    部队走得很慢,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伤员太多了。

    这一战虽然是汉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伤亡也是不小的。吕布和关羽两军加起来,也死伤了一两万人,才把拓跋力微的主力歼灭。

    好在这基本上是扫清中原北方威胁的最后一战了,这个数字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年汉武帝对匈奴,打了那么多年,至少死了十几万士兵,还没算其他非战斗减员。如今刘备对鲜卑加乌桓的草原联军,靠着有一定技术代差的武器装备,前后战事两三年间,全加起来也不到五万的正规军伤亡,以及数倍的百姓,算是完成得很不错了。

    另外,这次战役的伤亡中,吕布的部队就占了至少七成,关羽部才三成,吕布军基本上打完也丧失了建制,得重新整编。

    而且那些从军年限早的、董卓执政时期前就从军的老人,哪怕当年还只是个小兵,如今也至少五十几岁了。

    而这些老兵在战斗中损失也是最大的,当最后一批曾经有过服务董卓经历的部队都退出历史的舞台,剩下的新人当然是越来越直接心向朝廷,便于被整合。

    吕布本人也因为伤重,稍稍拖了一阵时间,最后还是在归途中,油尽灯枯不治了。

    退兵之前,关羽曾经分给他们一些大篷车和其他运输工具、驮畜,好便于伤兵们行军时安稳一点,能有车坐,不用再亲自骑马。

    吕布临终之前,身边的心腹亲信也请示过他,要不要拆一辆木料最好的大篷车,把木板拿下来当棺材,但是被吕布拒绝了。

    都混到这个份上了,吕布又不是怕死,他也想留个尽量英勇的身后名。棺材这种东西有什么用?难道死人还能感觉出来躺得舒不舒服?

    所以吕布关照亲信们,真到了那一刻,把前几天战死的他那匹战马、剥下来的马皮,把尸体包起来运回去就好了。

    亲信们也都严格遵照,在最后回到九原郡的时候,入城式时还大张旗鼓举哀,让全城百姓都出来吊唁。

    严格来说,吕布最后在归途中伤重病死,好歹也比直接在战场上战死,身后名更好一些。也给了后来写史料的人更多操作空间。

    这样,他一方面也算是“勤于国事、在军事行动过程中死了”,另一方面也不给拓跋力微一方“直接战阵之上击杀吕布”的名头和功劳,算是兼顾了勇名。

    这个境遇,基本上跟历史上黄忠斩杀夏侯渊后、回军不久伤病而死差不多了。也跟马援南征交趾、五溪蛮,在征战过程中病死差不多。

    ……

    战事结束后,朝廷自然免不了再有一番盘点计功,各自封赏,普天同庆。

    刘备不吝官爵,给关张赵都加了爵位。关羽去年虽然没立到战功,但今年捞到了最终歼灭鲜卑主力的战机,总算是追了回来。

    最后关羽一生最高的封县数量,达到了十二个县,但很多都是阴山南北、漠南草原上新设的县。张飞和赵云都是十个县。

    张飞因为上谷郡的地盘不够用了,刘备特许从相邻的渔阳郡划一个县到上谷郡,便于上谷郡与草原上的赤峰郡接壤,再封一两个赤峰郡的县补给张飞。

    赵云那边地皮倒是绝对够封,因为东北平原上新开拓的领土不要太多。柳城郡几个县划给辽东郡公封地,后世四平一带新设的那些县,也划了一部分。

    吕布最终在死后得到了云中公的追封,但因为是追封,所以实际上只是传给他儿子三个县封地的侯爵爵位。不过这也算是事实上加封过了——

    原本吕布要是老死,他封地传给儿子的时候,也是要减少一些封户数的。现在可以顶格给儿子留三县两万户。

    这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成例,便于大汉以后对于有军功的侯爵、死后追封为公的操作,提供了法理依据,后人可以援引。

    原本的历史上,后世很多朝代连人死后追封王爵的都有,比如宋朝岳飞平反后,可以死后追封鄂王。

    但这种事情,在汉朝肯定是不行的,白马之盟摆在那儿,异姓死后追封王爵也不合法,给个公爵已经算是制度优化了。(曹操上表追封关羽为荆王,这是罗贯中在演义里编的。关羽在后来的朝代有被追封越来越高的地位,但当时并没有)

    ……

    时间很快来到212年年底,草原上追剿残敌的工作还没结束。随着严冬的来临,汉军也驻扎下来,改为封堵为主,但大局已定,所以京城雒阳的氛围很是欣欣向荣,一派喜庆。

    该抚恤的抚恤,该赏赐的赏赐。吕布的亲信也派了人想来京城活动,但李素这种巨富,怎么可能看得上私自收受人的钱财礼物。所以他也没拿钱,让他老婆秉笔直书。

    还是那句话,对于吕布的盖棺定论,早年助纣为虐那些事儿肯定还是要写的,但后续改过自新的部分也如实写,不偏不倚。

    蔡琰在最后的“论”的部分(也就是相当于《史记》里每个列传最后的“太史公言”部分),还点评了几句,把“马援初从陇右隗嚣,后归光武”跟吕布的初从董卓、袁绍对比了一下,算是很给面子了。

    毕竟马援是何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