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96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96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延觉得王思的提醒也有几分道理,但他觉得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是先应付明面上已经暴露出来的主要矛盾,便反驳兼最终拍板:

    “你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延津确实更容易被绕被围,而且作为一个黄河渡口县城,延津的城防也更弱。

    但延津不得不防,那里是黄河窄口,而朝廷行在如今在东郡的鄄城,那是濒临黄河南岸的,东郡郡治濮阳也濒临黄河南岸。

    关羽兵锋虽锐,但他出兵时缺乏大船,毕竟有陕峡阻隔、黄河中上游关中和河东地区的大船,是无法航行到雒阳的。

    司隶地区的敌军出兵,依然要指望在雒阳以北的孟津就地造新船,而刘备控制雒阳不过两年,还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城池,应该没多少余力造什么船,那都是旷日持久的工程。

    所以眼下,黄河水战之利应该是依然在我。我把陈留郡全部黄河大船留给张凯,驻扎在延津港。

    如此纵然关羽从东西南三面合围延津、猛力攻打,但只要延津北侧濒临黄河的水道依然在我之手,张凯纵然顶不住进攻,也能水路撤走跳出包围圈。

    其士卒士气也就不至于很快瓦解,能尽量多守。如此一来,不管延津能守多久,至少能拖住关羽,为丞相和东郡的荀令君争取反应时间、布防驰援。”

    可惜,王思显然比刘延更靠近中枢情报源,他听了刘延的分析,就急切地透露:

    “府君不可啊!要论经世济民、劝励工农,诸葛亮可谓天下奇才,刘备以诸葛亮为河南尹两年,雒阳周边的建设岂是我们能预料的?

    去年黄河沿岸便多有斥候士卒发现上游飘来大量木材碎屑,荀令君在上报丞相时,便推测有可能是大规模在造船,府君岂可再坚持将其视为造宫室城池的消耗?”

    刘延也不耐烦了,直接把脸一板:“那你要如何?全部收缩到浚仪?只堵鸿沟,不问黄河水道?如果关羽有水军,就直接放他到濮阳?直捣我军腹心?

    我意已决!丞相命我当虎牢、黄河之敌,我自当全部堵住,不可有任何一路放弃。马延张凯二将军自会执行我的命令,这里没你事了!”

    王思无奈,叹道:“我自会加急把此处敌情上报丞相和东郡的荀令君。”

    ……

    在刘延的指挥下,马延张恺分兵两处,各自带了一万多人,固守航道要害。另一边,王思的求教私信也在两天之内就飞马送到了东郡的鄄城,朝廷的临时行在。

    尚书令荀彧抽空看了王思的请示,顿时一惊,拍案扼腕:

    “刘延怎如此不谨慎?朝廷从未敢断言关羽这一路没有水军战船,他就敢凭关羽此次出兵暂时没带水军随行,就自行预判?延津守军休矣!

    快,派人召陆校尉来,让他立刻出兵接应张凯!至少也要紧急用沉船、暗礁封锁延津的黄河航道!”

    荀彧手边如今也没有别的将领可用,就想到了陆逊。

    陆逊今年好歹十九岁了,可以带点兵,但是曹军的海船水师去年在易水之战中被赵云和太史慈断了归路,大船全丢了,现在只能是用黄河里的内河船作战。

    曹操把后方兖州的防务乃至青州的事务,也都委托给了荀彧,所以荀彧确实是有不经请示直接调兵的权限的。

    陆逊来了之后,听取了荀彧的命令,倒也没有质疑,只是补充追问了一句:

    “令君,延津可是南北沟通之要津,水浅流缓,要断此航路倒是可以做到,但也会加大南北沟通的难度。未来冀州的魏郡和东郡往来、兵马粮秣转运,会比现在困难些,真要这么做么?”

    荀彧:“事急从权,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陆逊立刻领命而去,当天就整备船只、人手,准备支援延津的张凯。

    ……

    可惜的是,荀彧反应再快,陆逊整顿再迅速,也还是来不及了。

    因为刘延刚刚把马延、张凯分兵布防后仅仅第三天,变故就陡然而生。

    关羽这一路,何止是三万人马?最初的三万,不过是从虎牢关陆路出击的。

    后面还有三万,被徐晃带着,以陈宫为随军参军,从河南的成皋、河内的平皋,同时拔锚起航,走黄河水路,顺流而下,比陆逊更早赶到战场。

    关羽刚刚从陆路东西南三面围困延津、并且继续深入威胁白马,徐晃也从北面到了。

    徐晃直接截断黄河河面,甚至还分出一部分战船在黄河北岸分兵登陆,威胁延津、白马对岸的黎阳。黎阳已经是属于冀州魏郡的了,是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

    “元直,你这策略不错,安排公明与我出击的时间差也算得挺准,刘延刚刚误判犯错,就被我军抓到了破绽!”

    关羽看到合围完成,也是在延津以南的围困营地中,捻须大笑,意气风发,夸奖随军的徐庶策略安排妥当。

    两天之后,陆逊的军队才赶到,但是延津和黎阳等地都已经岌岌可危。

    陆逊兵少船小,尤其是看到汉军居然有大型斗舰,甚至有少数类似楼船的战船,也是极为震惊。稍一试探接触,发现既无法用火攻也无法凿船撞船用暗礁陷阱,陆逊自己还折损了一两千水兵,只好果断退走。

    徐晃这边,参军陈宫也不是吃素的,把陆逊的一些小花招纷纷化解。加上绝对实力的碾压,陆逊对陈宫那一丁点智力差距,根本无法翻盘,一力降十会嘛。

    仗打到这一步,延津和黎阳基本上算是完了。而且随着战役的深入,汉军另一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凸显,

    那就是陈宫这个徐晃的参军,曾经做过好几年陈留太守,还跟曾经在陈留根基很深的张邈有莫逆的交情。

    历史上陈宫就能靠在陈留、东郡当地的人脉,鼓动当地弃曹投吕布,这一世吕布倒是始终没来过兖州,结果陈宫遗留的人情关系,就在这次用上了。

    攻战不到十天,延津残余守军出现哗变,有将士杀了张凯,拿着人头来投降,延津、黎阳两处遂平。曹军总损失超过一万三千人,一半多是投降的。

    随后,关羽把主力重新集结,攻战威慑并举,折向南下包围浚仪、陈留。刘延也不过只支撑到了六月下旬。

    他一开始还试图突围,结果部将马延在突围战中被关羽堵了,惨遭斩杀。马延之死让刘延彻底怂了,选择了开城投降。

    整个陈留郡基本上都落入了关羽之手,只剩下一些犄角旮旯还需要十天半个月去清扫占领。

    同时,黄河北岸的黎阳易手,也让邺城的不少不服曹操的潜伏之臣,开始动起了投敌的心思。

 第835章 荀谌 我弟和我侄儿都是尚书令我投谁都是一样的

    关羽拿下延津、黎阳,挥师转向浚仪、陈留以围困刘延的同时,河北的魏郡地界上,不少曾经袁家的旧臣,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毕竟黎阳是属于魏郡的,魏郡境内的一个重要黄河港口城市已经易主,这对于魏郡的震动实在是太明显了。

    曹操留在河北防区的主帅夏侯渊,这段日子也是不得消停。

    前面两个月的农闲季,刘备阵营在魏郡这一侧倒是很消停,对冀州的主要骚扰,都是从更东侧的渤海郡那边,从幽州南渡易水沿海而下。

    一开始夏侯渊对于敌人这样的部署也有点不解,后来渐渐摸清了情况,意识到这是因为刘备一方幽州军的主要粮草,要靠辽东糜竺供应。

    而糜竺对幽州攻冀战场最便捷的驰援方式,当然是沿着渤海湾海岸运粮,谁让糜竺手上有一支经营了十几年的海运船队呢,可谓是纵横黄海、渤海。

    所以,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农闲季,冀州防守压力最大的地方,还不是西边靠近太行的邺城,而是东边渤海郡的南皮。

    夏侯渊本人也不得不数次亲自带队驰援南皮、以抵挡赵云的入侵。好在夏侯渊的冀州战区一共有八万曹军正规军部队,还有不少临时强拉的壮丁,总兵力规模倒是勉强够分兵把手。

    然而,不得不处处救火的夏侯渊,终究是分身乏术。

    加上对面的刘备阵营,也都是各路之间算好了时间差打配合的,所以关羽正式全面进攻之前,赵云在渤海郡刚刚用一两万骑兵骚扰了一波、把夏侯渊勾引过来后,赵云又退了回去,让夏侯渊疲于奔命。

    所以,黎阳沦陷的时候,夏侯渊本人还真就不在邺城,邺城的防务是委托给首席谋士程昱的,武将方面主将则是张郃,还有尹楷等当初跟着杨修一起投曹的官员,帮着从旁协助。

    得知关羽沿着河南进兵,居然野心不止于河南,还敢北渡黄河对黎阳下手,夏侯渊当然是立刻警觉,并且带着他驰援南皮的嫡系心腹部队,立刻马不停蹄回防邺城。

    只是大军转移需要时间,夏侯渊的部队也并非全部骑兵,哪怕是不用带粮食的内线强行军、走到哪吃到哪,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从南皮到邺城的回防。

    这个消息其实双方都知道,所以在夏侯渊回来之前,程昱和张郃很是警觉。那些对曹操不满的势力,也知道要抓紧这个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

    六月十九,邺城,杨府。

    这里曾经是关东伪朝的大鸿胪府,住的是当初年仅二十四岁便位列九卿的杨修(现在二十八岁了)。

    袁绍在时,这座府邸在杨家人看来也不算什么,毕竟杨家上一代杨彪当时还是太尉呢,杨家父子两代一个三公一个九卿,在袁绍当权时可谓煊赫至极,门庭府邸也都极尽气派。

    不过,随着袁家倒台,杨彪这个太尉被曹迫告老退休。杨修倒是有献邺城之功,靠着最后跟审配做局、拿了审配的首级,让曹操暂时不敢动他,被他拖住了。

    但曹操还是对杨修不太放心,把朝廷迁到临时行在鄄城时,就要求身为九卿的杨修也随行,好便于控制。

    但杨修演技颇佳,还巧舌如簧,一方面设计让曹操稍稍放松戒心,另一方面靠退休的老父亲假装郁闷致病,杨修祈求卸任一段时间,在家看护父疾。

    曹操也乐于看到杨家人主动解除官职权柄,双方各有所图,便形成了默契,于是曹操另任命了一个大鸿胪,打算等杨修去职后再过个半年,没人注意到杨修了,再另找借口罪名杀害。

    如此种种操作,杨修才得以暂时继续留在邺城。

    可惜曹操也有失算的时候,他千算万算,就因为以己度人,所以想不到世上会有审配这种一死以掩护队友的存在。

    曹操也根本想不到,哪怕杨修不再担任任何官职,杨修对于当初跟着他一起做局、拿审配首级献邺城换取活命的那些官员,依然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此时此刻,忠于袁氏的前中山太守尹楷,前魏郡太守高蕃,还有其他两家当地文武,都秘密派人趁夜到杨修府上,秘密商议见机行事。

    他们商议的内容,其实也很好猜到,那就是既然当初可以献邺城第一次,如今就能献邺城第二次。

    只不过,这一次难度要大很多,哪怕夏侯渊本人不在,可程昱是非常谨慎的,不会给那些袁家旧臣以要害兵权,

    唯一留在邺城的袁家旧将张郃,还因为跟对面的刘关张有旧过节,是绝对拉不下脸面低头降刘的,所以杨修也指望不上。

    这一次,可不是他们想举城投降就能举城投降的,连献一座城门都很难做到。

    毕竟就算逮到换防的机会献城门,总不可能连外城门里面的瓮城都配套献了吧?

    唯一指望比较大的,也就是战事一旦胶着,趁着有机会控制某些城墙墙段,然后在敌人蚁附登城时,献出一段城墙,接应敌人直接爬进城巷战了。

    这一点是否能做到,要看关羽是否上进,是否赶着来攻打邺城,敌军反应速度如何。

    只要汉军能赶到,邺城的城防倒是问题不大,去年邺城一直打到了冬天才沦陷,城防被曹军攻城时搅烂得极为残破。

    后来曹操也急于搜刮,扩军巩固自己的嫡系地盘,还真没余钱好好修缮邺城的城防。所以现在邺城的设施跟去年袁尚刚刚守城时,差距还是很大的。

    砸烂的位置只是简单补了夯土,也未必夯得很实,更不是用的三合土。城楼塌了的地方,也没钱没人工重新用粗壮上好的木料重新盖楼。

    只能是直接堆砌一个高耸的土台子代替城楼,上面没有顶盖遮蔽,防防弓弩倒是还行,但遇到远程投石机的高抛弹道碎石雨,绝对会压得土台上的守军惨不忍睹,难以躲避。

    ……

    “杨公,这次能不能敢在夏侯渊亲自回防坐镇之前,就献出邺城,可就全看您能不能带领大伙儿一心、想个妥善的办法了。”

    “曹贼对我们冀州世家实在是太残暴了,别看我们当初靠着假装出卖审公,暂时留了性命,但咱都看得清楚,被曹操继续掌权下去,不出两三年,我们这些冀州忠袁旧臣迟早被清算。”

    “故司空崔琰,固然是华歆、孔融投曹后,被袁尚强行提拔任命为三公的,可他也算是颇有清名,做过司空又不是他的罪过!曹操当权不过数月,便杀了崔公。

    他连崔公都能这么不眨眼地下毒手,对我们又怎么可能有怜悯之心?其他名士如应劭、李孚,都杀了多少了!在邺城里拷饷的时候,那嘴脸我们怎么忘得了!”

    杨修面前,另外四家当初一同串谋的同伙里,尹楷、陈琳、高蕃三方都纷纷表态,请杨修不要再多疑,要带领他们一起举事。

    杨修面沉如水,今夜他原本只是置酒相待,看看大家的反应。此刻见群情激奋,他先是安抚几句:

    “我们这几个,除了尹府君稍掌兵权,有些去年从中山、常山败退时的溃兵私兵,其他可是全无兵权,只能凑起些家丁。

    我们杨家算好一些的了,毕竟家父担任太尉多年,依朝廷礼法还有三百虎贲为侍卫。这些人全加起来,如果没有汉军围城,那就是以卵击石,还是要慎重。

    荀公,您怎么说,您当初可是做过袁公谋主,而且在曹操那儿也有亲戚,我们四家怕曹贼清算,你是不用怕的,有荀令君保你,似乎犯不着跟我们一起冒险。”

    杨修这后半段话,问的是当初他保下来的其他四家忠袁旧臣里的最后一家、颍川荀谌。

    历史上,荀谌可是在官渡之战前夕,担任过袁绍的谋主,尤其是在田丰沮授失去信任之后。

    这一世,荀谌的地位更低一些,主要是早在袁绍和刘备阵营的河内之战前,荀谌就先有过误判的经历,导致了袁绍的损失。所以后来早早就地位低于沮授、许攸、审配、郭图四人了。

    袁绍死前,荀谌在袁营谋士中的地位,最多排到第五。袁绍死后,他就更是愈发被渐渐边缘。

    但杨修不敢完全信任荀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荀家在曹袁两边两头下注。他堂弟荀彧在曹操掌握朝廷后,担任尚书令。

    所以哪怕曹操要清算其他死忠袁绍的文官,也绝对清算不到荀谌头上,荀谌就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可以置身事外大不了当个富家翁。

    杨修此言一出,其他尹楷、高蕃、陈琳自然是颇有变色。

    其中当过太守掌握过军队的尹楷、高蕃二人更是下意识摁住了佩剑的剑柄,似乎荀谌胆敢背主出卖同谋,他们就要清理内奸了。

    纯文人陈琳倒是没有多想,也没能力多想。

    荀谌也是警觉智谋之士,他当然知道眼下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