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36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36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的是时间,大家要有信心。

    ……

    可惜,事实证明,一旦一个人开始舍不得自己的前期投入,而坚持下去,那么往往就是更大失败的开始。

    就好比抄底垃圾股接飞刀、接在了半山腰,死扛着想等解套,往往好多年也解不了套,甚至最后那垃圾股都快退市了。

    此后几天,曹军继续造投石车继续砸,投石车阵的规模倒是越来越庞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

    而昆阳守军就这么坚如磐石的继续守着,每天晚上打完了,就派人扛着一桶桶的浓稠泥浆,重新泼在石墙外面夯土被砸剥落的地方。这样明天同一个位置再被砸到,就能缓冲一下,防止墙石被砸掉下去。

    一直扛到临近十一月底,曹军各种手段密集围攻轰击都十几天了,投石机也从好几十部增长到了两百多部。总算是让守军扛不住、也修不过来了,很多墙石也被砸裂砸落,城头缺口越来越大。

    不过,城内守军也不是白白挨打不还手,神臂弩虽然压制不到投石机阵地,可是城上守军的投石机却能压制城外的投石机,守军也部署了投石机对轰,虽然数量远不如进攻方多,却胜在观测便利,更容易定点清除。

    对轰的这些日子里,曹军士兵被砸死砸伤加起来也有千人了,投石机被砸坏也有几十部。要不是投石机目标小而城墙目标大,这个交换比还会更惊人。

    曹军被耗得没了脾气之后,关羽终于拿出了又一张备胎的王牌。

    11月28日,曹军开始轰击后的第十二天,在曹军集中轰击最猛烈的位置,昆阳城头忽然出现了很多粗大的草绳。

    就是用普通的长秸秆、稻草等随处可见的、不值钱柔性植物纤维简易搓起来的,比麻绳都卑贱得多,因为不用怎么编织。只是这些草绳用料扎实,非常粗笨,几乎有一尺粗,倒像是连起来的稻草捆。

    粗草绳外面浸透了湿泥浆,然后就这么从城墙上挂下去,尤其是保护那些已经被投石机砸得有点缺口、石头都快掉了的薄弱位置。

    曹操和夏侯渊一开始觉得这有什么?但继续用投石车猛砸之后,发现这玩意儿还真是邪门——

    首先这些泥浆粗草绳不是直接贴着石墙的垛堞往下挂的,而是还有一个叉子一样的撑杆撑离墙面一两尺远,然后凌空悬挂的。

    草绳不受力,被投石机的飞石砸到自然会往后退缩缓冲,或者是打滑往两侧偏转。但这么一阻碍,就把石弹的冲击力卸掉了相当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城砖就算被砸碎了,外面有东西挡着也不容易掉下来。

    这玩意儿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诸葛亮也没开挂,就是凭着朴素的物理原理琢磨的,核心思想就是缓冲,不能硬碰硬。

    类似于主装甲外面加一层格栅装甲或者堆个沙包。

    而且这东西历史上也确实有类似的,比如《宋史。兵志十一。器甲》,讲的是宋朝的军事科技进步,最后一段提到个叫“护陴篱索”的东西,就是宋末最后一项军事科技革新,对付回回炮用的。

    这东西也确实有点用,只是按《宋史》的说法是咸淳九年(1273)才发明的,而这一年刚好是襄阳城被忽必烈攻破了。等于宋人是在襄阳城破后痛定思痛才想到的紧急补救办法,已经无力回天。

    此时此刻,曹操遇到这样的杀器,又能有什么作为?

    只能说,李素师徒每拿出来一样东西,做好了被大规模模仿剽窃的思想准备后,他们肯定会提前留好克制的后招,如果没有克制的后招,那这些年里也会不停地琢磨,自己左右互搏。

    曹操不冤。

    第一天,曹操还不信这个邪,继续让疯狂轰击。轰了一个上午,却只寥寥轰碎崩落了几块城墙石料,那些廉价的草绳倒是被他砸断了好多条。

    但让人绝望的是,那便宜货实在是太容易补充了,哪儿被砸断了,城头很快又会拿出储备货,在缺口的位置再补上一条。

    如此砸了两三天,时间终于进入十二月初,曹军彻底士气低落,虽然没死多少人,但上上下下都意识到这场攻守城的技术对抗毫无希望。

    “这样下去不行,再耗下去士气就要枯竭了,得趁着士卒还没反应过来、畏战的想法还没弥漫开来之前,最后拼一把全面强攻!”

    曹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招来夏侯渊,与之商议,要求明日组织一次全方位立体进攻。把这些日子打造的全部器械统统堆上去。

    哪怕城墙暂时没砸塌,也顾不得了。往年没有投石车的时代,攻城战不是照打不误!又不是说砸不塌城墙就没法攻城了!最多伤亡惨重一点!

    夏侯渊也知道主公的决策是对的,不搏一把总归是不甘心,便去全力准备。而且这些天攻打下来,虽然没有破墙,可外围障碍物基本还是扫清了,陷坑陷阱什么的也都排除、填平,确实可以一战。

    十二月初二,曹军展开了围城二十天来最猛烈的一次总攻。

    数以百计的云梯车、冲车、掘城木驴鳞次栉比而进,近两百部剩余的投石机也是疯狂泼洒石头。

    数以万计的曹军弓弩手更是自带巨大的滕盾,以及临时部署到前沿的木质阵屋,跟城头的守军对射。不过即使有了这些防御设施,他们的处境也不能说安全。因为守军有很多投碎石的投石机,会专门针对性覆盖这些可以遮蔽箭矢的简易工事。

    滕盾和木板在石头的打击下,还是会被摧枯拉朽的。

    一时之间,昆阳城北再次杀声震天,潮涌而来的曹军蚁附猛攻。汉军照例是让弓弩手先进到羊马坡背后用连弩和弓箭输出,命中率极高,收割了无数曹兵生命。

    但这次曹军是死战不退,付出巨大伤亡后,还是把汉军弓弩手全部逼退,照样再次悍不畏死冲击供汉军弓弩手撤退的城门、照样是被数道千斤闸隔断,在门洞和内瓮城里血腥肉搏后全部覆灭,眼睁睁看着汉军把闸门后面的城门关上、还用塞门刀车堵死。

    整个过程中,曹军不是没吸取教训,也不是没考虑过用肉身顶住千斤闸不让落下,甚至今天还专门有曹军军官带了撞木和长兵器、长盾,试图卡住千斤闸。

    可汉军也不是吃素的,之前那次汉军只暴露了一道千斤闸,今天曹军才知道上次还没试探出敌人的全部实力,闸门居然不止一道!

    更歹毒的是,今天汉军在门洞上方囤积了巨量的滚水和沸腾的金汁,疯狂往门洞下面倾倒,甚至最后还有一些火油、火把和火药陶罐、硫磺毒烟弹,不管怎么说把城门洞口的人杀光毫无压力。

    曹军绞肉夺门失败,只好疯狂撞击,一边登城,同时把汉军来不及带回城的、部署在羊马坡后的连弩破坏掉。

    而羊马坡背侧没有掩体,没有射击死角,整个过程中汉军从城头疯狂输出,曹军的尸体很快把羊马坡后面的单向壕都填平了。

    曹军的云梯车和掘城木驴,居然就这样直接先缓缓上坡再缓缓下坡,直抵城墙根,而它们从羊马坡背侧开下来的那段坡,就是连弩的残骸和曹军的尸体堆平的。

    血战到了这个程度,关羽终于也不藏着掖着了,他亲自登上城楼,直接指挥作战,并且让人把他的大旗打了起来。

    曹军有先登上城、防守出现缺口的,关羽还亲自带着预备队上去催督,挥舞青龙刀在女墙垛堞边亲手剁了几十个立足未稳的曹军将士。

    关羽很清楚,这种规模的战役不缺他本人上阵杀这百十号人,而且站在城墙上砍杀立足未稳的敌人,也胜之不武没什么成就感。

    关羽在乎的,是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打击曹军的士气、散布“曹军中计了,昆阳有关羽亲自镇守,城内有刘备军数万精兵”的噩耗,让尽量多的曹兵都知道,从而胆寒。

    “汉大将军关”。

    曹操也是咬紧牙关在城下远处督战观望,当他看到关羽的旗号出现时,这才大惊:“关羽的旗号不是一直在河内郡和上党郡、跟袁绍对峙么?

    虽然现在还没听到本初的死讯,但应该只是袁尚封锁消息。河北那边有那么大的可乘之机,刘备怎么会把关羽派来昆阳的?”

    曹操都看得怀疑人生了,不过如今就像两个顶级高手比拼内力,都已经全力灌注上去了,这时候谁撤就是谁重伤,只能是扛完这一天的血战,见个分晓了。

    (

 第757章 敦克尔曹大撤退

    “真的是关羽亲自在守城!城内敌军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锐,太可怕了!”

    “就算冒死先登爬上去了,还有一排排用长柄阔刃斩马剑的家伙全砍死撞下来,根本没人站得稳脚!”

    “敌人的神臂弩手都穿了半身钢铁胸甲,戴了钢盔铁面罩,在角楼上往下放箭根本对射不过!射中了也没用!他们都敢把上半身探出垛堞放箭的,这怎么打!”

    关羽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经过短短一个半时辰的血腥守城厮杀后,曹军上上下下都彻底知道了真相,知道了是关羽亲自在守城,城内汉军精锐而且众多,之前一直是在消磨疲敝曹军呢!

    曹军当中,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想鼓舞士气、让士兵们别信这些谣言。

    但问题是对面的汉军弩手一边疯狂输出,还有后排数以百计的骂阵手在那儿摇旗呐喊、很整齐地大吼各种诸如“郭嘉妙计安天下,残了猛将又折兵”的辱骂话语打击曹军士气。

    曹军将士就是想塞住耳朵不听都不可能,等于是直接全军上下都知道己方又中计了。

    而且关羽的青龙刀也不是摆设,居高临下砍立足未稳的敌人不要太轻松,一上午被关羽杀了两百来个之后,直接目睹战友被关羽标志性地砍飞的曹兵士卒,怕不是就有数千,占到曹操全军的百分之几。

    这样的传染源扩散开来,曹军还不个个都坚信了之前敌人一直是在演他们,故意示弱就是为了多杀一些。

    大半天的血战之后,到了下午时分,曹军的攻势终于彻底崩了。城防还不够松动,守方地形优势本来就太巨大,还这么叠加士气打击,这仗铁定没法打。

    曹军来的时候如潮水涌动,退去也如退潮一般稀碎,残肢断臂狼藉。

    ……

    当晚,入夜时分,曹军帅帐。

    曹操本人都是目光有些呆滞,吃饭的时候都魂不守舍,食不知味,压根儿没注意到自己吃的是什么。

    嘴里的鸡肋已经没有肉了,可就是有些软骨和血渣还带着几分咀嚼感,曹操就这么麻木地多嚼了好几十下,迟迟以为没嚼烂,不肯下咽。

    其他将领和曹操不是同帐饮食,所以看不到这一幕,而那些侍从又不懂读心,见了这样子也看不透其背后深意。

    帐中一起吃饭又看得明白的,唯有军师郭嘉。

    不过,幸好郭嘉的眼色可比原本历史上的杨修要好得多了,他看穿了也不会点破让领导没面子。

    所以,郭嘉绝口不提鸡肋的事情,只是假装把责任往自己身上也揽一部分:

    “还请主公不忘初心,这昆阳、叶县两地,本就是能拿则拿,得之我幸,不得也只是时运未济。我军出兵的本意,还有一层,乃是让袁绍、袁尚宽心。

    如今,既然知道关羽也在昆阳,只要把这个消息一散播,袁军那边上上下下,都会松一口气吧?敌军如此有备而来,昆阳之坚固可想而知。

    何况,既然是有计在先,高顺在博望坡被堵了十几日,又何尝没有故意示弱的嫌疑呢?

    高顺和诸葛亮是真突破不了李曼成的当道堵路?还是笃定关羽可以坚守很久、先削弱疲敝我军。等我军士气尽堕,他们才突破博望坡,与我们决战?不可不察啊。

    当初发动此战,属下也低估了敌人的决心和部署,害得主公投入过多,若是撤军,自当请主公责罚此过。”

    郭嘉诚恳地把现状分析了一遍,给曹操一个台阶下。

    曹操心下雪亮,他哪里听不出来郭嘉这是在和稀泥分配决策错误的责任。

    说到决策错误,郭嘉当初劝他打这一场,一举两得,既能偷点城搞点破坏,又能麻痹袁家,一举两得。郭嘉既然是提议人,肯定也有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郭嘉这种务虚派的提供思路的军师,不会细节到教曹操怎么打、打多大,每一把下注多少。这些具体的关节还是曹操拿捏的。

    所以,后续因为没忍住、舍不得,导致战役错误地扩大化,这个额外扩大的损失,是曹操自己的锅,不关郭嘉的事儿。是他自己小试水之后输红了眼、加大投注的。

    曹操能把前面一半的心结抹开,后面这一半却始终依然耿耿于怀,放下筷子恨恨道:

    “此战若退,将来如何?难道以后遇敌则避?那不就等于坐看刘备餐食天下了么。连昆阳都攻不下,别的地方就好攻了?”

    郭嘉诚恳苦劝:“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啊。您应该知道其他城池未必有如此难攻。这昆阳别看城小,关羽诸葛亮怕是早就下了重本钱,广为修缮。

    这几日属下也看过了,别的不说,便是那种一面斜坡一面陡坡的羊马壕,土工量之巨大,怕是在别处都可以修筑一座同样大小的新城了。

    这些坡看似只有一人多高,可是宽度达五十步,比城墙的厚度宽了至少七八倍,折算下来,可不等于是一道底宽六步、高三丈的城墙了。

    而且昆阳城墙能耐巨石反复砸击,跟诸葛亮用了石料修墙有莫大关系。这几日大军四处抓捕当地百姓拷问,也已经得到消息,诸葛亮是之前修南阳运河、破桐柏山垭口,才开采了那么多石料没处用,就近修昆阳的城防。

    如此巨额靡费的投入,只要我们不攻此城,李素和诸葛亮的钱不就白花了么。”

    郭嘉苦苦分析,试图让曹操相信“绕过铁板别踢上去,就是对花钱造铁板的人最大的打击”。

    你跟一块造出来的使命就是让人踢断脚趾头的钢板较什么劲?

    曹操听着听着,也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今日决定退却容易,只怕从此再无机会阻止刘备挖通桐柏山、修成南阳运河了。假以时日,荆益民力、物资源源不绝由汉水运至豫州,中原永无宁日矣。”

    郭嘉:“但我们现在硬战,同样没有胜算。运河终将修成,毕竟是一两年后甚至更远的事儿,说不定这一两年里,局势能有转机呢?说不定主公整合袁绍遗产之后,能够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对朝廷如臂使指。”

    郭嘉的道理说得很明白了:我知道一直拖下去肯定是慢性死亡,但如果以某一个时间节点为限,再偷一波发育,未必不能等到敌人犯错。

    其实弱势打强势一方,正面打不过,那就只能拖时间偷发育,等敌人犯错呗。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荀彧劝曹操坚持下去、迟必有变,其实也是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只不过曹操真的等到了袁绍不断犯错误,那就翻盘了。

    现在也只能等,只是敌人犯错误的概率,肯定比历史上的袁绍要小得多,能不能等到不一定。

    曹操很痛苦,但他终究比袁绍更果断,吃了亏之后,他知道是壮士断腕止损的时刻了。

    曹操叹道:“退兵之论是矣,只是大军新挫,骤然退兵,恐为高顺追击。那还不如再坚持待变,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郭嘉连忙附和:“主公之言甚是,是要退兵,但不可这几日就退。刚刚攻城受了重挫,死伤惨重,哪怕是关羽都会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