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可能!吴军应该是第一次把杠杆式投石机用于实战,之前毫无实战经验!他们是怎么总结出那么多经验、磨合好部队的战术的?
我军虽然也是第一次在水战中大规模用投石机,可毕竟有三四年的陆战应用经验了。难道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周瑜是天生对水战战术和兵器配合有天赋?”
太史慈虽然心中郁闷,可面临大战,他也没空瞎想耽误时间,只能是勉力呐喊催督部队继续开火,索性让剩余还没被明显削弱有生力量的大船,进一步缩短双方距离。
太史慈已经想明白了:杠杆投石机这种装备,在抛射葡萄弹的时候,虽然是越近命中率越高、威力越大,可也是存在一个最小射程的。真贴到五十步以内,就会抛掷过顶,无法击中敌船了。
既然如此,就趁着己方大部分主力船只人员伤亡还不大,逼近接战。对方如果要跳帮,只要己方船楼上士兵充足,对方仰攻肯定吃亏。如果不接舷战,那么船高的一方用弓弩尤其是连弩覆盖对射,也有优势。
太史慈在汉水上游,周瑜在下游,所以全速逼近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太史慈大部分战船都逼到了极近距离,开始跟周瑜短兵相接。
冲过来的过程中,虽然汉军又被葡萄弹的最后两波洗脸洗得伤亡数百,却也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段。
而且,汉军战船既然装备了更大型的投石机,也是可以在冲锋过程中改用葡萄弹的。无非是射速慢、覆盖效率低,可不管怎么说,还是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杀伤了对面几百个吴军水兵。
这种感觉,有点像大和号/武藏号的460毫米主炮发射3号对空烧霰弹,多多少少显得高射炮打蚊子,非常大材小用,但至少能用。
“连弩全部移到船头齐射!不许主动放乌鸦喙扎船跳帮!防备敌军跳船冲杀即可!”
随着接近战开始,太史慈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很清楚敌军人多而船小,就算要近战自己这一方也该扮演“守城”的优势角色,把攻城的苦差丢给对方。
一时之间,战场上的主角,几乎是不约而同从投石机葡萄弹,切换到了连弩的对射压制。
双方几十架的连弩对着敌船就是一顿抵近攒射,数百根无羽凸箭在同一瞬间爆发对轰,如同一堆豪猪瞬间变凸了一般。
无数的箭矢扎在船舱木板上、女墙垛堞上,那些从缝隙和射击孔里漏进去的箭矢,则激起了一阵阵惨叫和飙血。
双方都彻底放弃了击沉对方战船的期待,改为集中杀伤敌有生力量。颇有几分大航海时代类游戏玩家“炮击战打不过就果断改打白刃战”的意味。
太史慈挥舞着宝剑巡船督战,心情也渐渐变得凝重:“司空居然又猜中了!周瑜这几年也憋着造了那么多连弩,规模竟也不在我军之下!唉,讨平西凉叛匪后那两年休战,对于军事技术的偷取扩散,影响太坏了。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陛下是有道仁君,那时候连先帝都还在,陛下不可能因为军事上己方暂时有技术优势,就兴无名之师趁着那段时间随便攻打其他诸侯。硬生生被那些有识之士慢慢模仿了我们的武器。”
与此同时,对面的周瑜虽然战船比较小,却也勇敢地放下了艨艟船头的“乌鸦喙”,乌鸦喙下面的铁锥扎进敌船甲板,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类似于城门口放的吊桥的效果。
很多吴军水兵立刻就拿着刀盾,在友军远程火力掩护下,从乌鸦喙吊桥上跳帮冲过敌船。
吴军一部分用强弩的狙击手,都是侧身躲在垛堞后面,偷瞄着对面汉军大船船舱的射击孔,一看到有人露出来放箭就反制。
颇像吃鸡玩家在队友冲房子的时候,对着窗口架枪。虽然这种对射肯定是互有伤亡,但周瑜一方人多,完全扛得住这样的交换比。
周瑜能把水军的战术配合训练到这种程度,可见也是当世罕有的水战天才了。
好在太史慈也算是当今天下唯一有过剿灭海盗实战经验的水战名将了,对于防御接舷战夺船也是颇有心得。
他勉力组织己方部队有序抵抗,果断命令那些陷入重围的斗舰放弃“歼敌于跳板”的不切实际幻想,改为放任周瑜的士兵冲过跳板、占领甲板,但汉军死守船楼,居高临下杀伤甲板上暴露的东吴水兵。
对面的周瑜亲自通过舷窗暗中观察,心中暗忖:
“太史慈有魄力啊,居然知道御敌于船外已经做不到了,就果断守船上高处,把无险可避的光秃秃甲板让给我军占领。退而不乱,甲板丢了士兵也不慌,士气也不崩溃,配做我的对手了。”
自古能把部队组织得退却而不崩溃的将领,那都是非常难得的。
别看《三国演义》上那种“诈败诱敌、等敌人进入埋伏圈就伏兵齐出、诈败部队也返身杀回”的戏码写得那么轻松,实际上如果不是名将率劲旅,诈败诱敌极大概率就直接变成真败了。
看看淝水之战苻坚只是让前秦军队稍稍后退,就成了总崩溃,就知道这事儿多难了。
后来日本战国,岛津家一手“钓野伏”吃遍天,几乎一统九州,是其他诸侯大名不知道如何学习模仿么?不是,“钓野伏”原理太粗浅了,实在是部队军纪不够学不来啊。
而太史慈至少做到了“让士兵们主动放弃甲板后,却没有士气崩溃,退回船楼后被包围,依然有信心坚信己方一会儿还能夺回甲板、把船开走。”
可惜,今日之战,毕竟是当今天下三大水战名将之二间的对决。纵然如此局面,周瑜依然能随机应变破解。
(三大另一个是甘宁。前五的话再加上吕蒙和陆逊。陆逊现在还太年少,实战经验和兵法积淀不足。吕蒙比甘宁年轻不了多少,经验是够了,但是这辈子还没好好读书,不懂兵法。所以这俩还不能和前面三个相提并论)
眼看着东吴水兵冲过一块块跳板、踏上汉军斗舰,然后被堵在汉军斗舰的甲板上、被汉军部署在船楼上的连弩攒射、一时伤亡惨重,周瑜很快祭出了新的战术。
一群群东吴水兵背负着许多陶罐,把内容物点火之后,投掷到汉军斗舰的船楼墙板上,部分则落入了舷窗、或者是抛到了船楼舱顶、女墙垛堞之后。
一开始汉军士兵还以为对方是拿了麻油或者别的动植物油脂灌注的火罐,想玩火攻。汉军军官们纷纷觉得不可思议:油脂何等昂贵?江东没有天然的火油,只靠动植物油脂,能放多少火?
而且双方的战船此刻都是用乌鸦喙的钉板吊桥扎在一起了,真放火延烧,不怕东吴军的战船最后也遭殃么?吴军船只虽小,却是花三五艘钉住汉军一条大船。要是最后火势蔓延大家同归于尽,汉军一换五还是划算的。
这怎么看都不至于在如此局势下用火攻。
可惜,很快汉军将士们就发现情况不对了。
周瑜根本不是打算火攻!这些陶罐投掷过来散开后,发现里面燃烧的只是廉价的稻草。
最卑鄙的是,这些稻草还不是完全晒干的,而是稍微有点半干不干,足以一下子就引燃,但烧起来黑烟很大,烟雾滚滚。
在农村用柴草做过饭的都知道,柴草没有彻底晒干之前,烧起来烟是最大的,而且特别呛人。
周瑜的目的,仅仅是把船楼和舱顶这些部位的汉军弩阵,覆盖在滚滚浓烟中,让汉军弩兵暂时呛烟降低战斗力,同时也封烟封了瞄准的视野。
如此一来,东吴水兵通过甲板攻打船楼时,遭到的居高临下远程火力,就被压制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汉军连弩手就像是吃鸡游戏里对着烟雾弹穿烟乱扫,命中率极大降低。
架弩,冲锋,封烟,丢闪,一气呵成的连串攻坚怪招,终于让太史慈一方再也难以招架。
太史慈也知道厉害,眼看事不可为,果断选择了壮士断腕,抛弃了冲在最前面、被团团围住的两三艘斗舰,然后下令后续的舰队全部后撤。
他用旗号与鼓角指挥,让那些受困不深的战船上的士兵们,果断发动反冲锋,先把冲上己方船只甲板的东吴士兵冲回去、然后用尽办法砸断砍断搭上来的乌鸦喙吊桥,脱离接触转向后撤。
因为原本的打算是“据守船楼用弓弩滚木礌石杀伤敌军”,现在却变成了反冲锋御敌于甲板,汉军士兵的伤亡自然是陡然升高。
就好比攻城战中,防守一方原本是站在墙头往下丢东西,现在却是主动打开城门肉搏把敌人杀退,难度增加何止数倍?
好在太史慈孤注一掷的决心很彻底,暂时不计伤亡,而且后排的汉军战船本就才刚刚被东吴方面一两艘小船困住、也确实还来得及。所以付出了数百人的阵亡代价、以及更多的伤兵后,总算是脱离了接触。
但太史慈一方也随着这次转向,从顺流而下变成了逆水行舟,难以快速拉开和东吴水军的距离。双方依然矢石如雨、残存的投石机也纷纷再次开火,杀得一片狼藉。
好在,太史慈还留了最后的一个后手。他在主力舰队后方,还留了接应的预备舰队。预备舰队当中,也准备了很多不值钱的轻快小船,装满了柴草。
太史慈退却了数里之地后,指挥后军放出火船阻隔敌军。因为火船是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的两军战船之间的距离,自然是飞速缩短。
火船上那些英勇的汉军水兵,在火焰升起后,依然坚持固守在船尾,控制着船舵的方向,以避开自己人、专挑东吴的追兵烧。直到最后快相撞了,或者至少是避开了友军之后,这些火船上的汉军精兵才转移逃生。
“火攻?李素也被其他诸侯的水军将领,火攻过好几次了吧。他能防,我就不能防?那也太小看我了,咱还没消息不灵通到那种程度。”
周瑜看到火船汹涌而来,镇定地迅速安排了三项措施:
所有弓弩手对着火船船尾,尤其是操舵位置集火攒射!务必能把汉军火船舵手射死多少就射死多少!争取让汉军火船尽快失去控制。
然后,周瑜让己方舰队散开阵型、己方舵手按各舰指挥自由规避。
最后,东吴战船上纷纷跑出一些长竿手,拿的居然是跟汉军之前在淯水新野之战中防御袁术水军火攻时、一模一样的长竹竿,头部也包了铁皮,可以把火船尽量撑开。
汉水河面非常宽阔,并非淯水等小河可比。周瑜这三招接连使出,对火攻的防御效果,竟比李素在新野战役中的表现还略好一些——虽然两人的战术思想是一样的,可李素手下的将领,在执行战术时的实际水平却不如周瑜。
周瑜化险为夷地躲过太史慈的火攻,不过经过这一阵的忙乱,却也让太史慈带着残部暂时撤远了。
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巅峰
“追!别让太史慈跑了!他的楼船和斗舰船体宽阔、逆水行船阻力大,肯定不如咱的艨艟划得快。刚才被火船耽误的这点时间不算什么,最多一个时辰我们肯定会重新追上的!”
眼看着太史慈跑远,周瑜躲避完了火船之后,还是不依不饶勒令全军追击。
好在东吴水军刚刚胜了一阵,缴获斗舰三艘,俘虏过千,士气正盛,所以众将纵然疲惫,还是勉力奋战追击。
只有董袭把船靠了过来,请示道:“大都督,再追一个时辰,天都黑了,黑暗中如果上游港汊芦苇中再埋伏一队火船,恐怕难以抵挡。莫非李素有诈、这是让太史慈诈败?”
周瑜智珠在握地拍板:“追就是了,太史慈有没有尽全力,我看得出来。这是真打不过,诈败不是这样的诈法。天黑了我自会收兵。”
大都督都这么说了,吴军自然全力向前。
不过,仅仅追了一刻多钟,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他们就发现了新的情况。
原来,在太史慈的舰队后方不远处、也就是大约往上游十几里地,汉水北岸一处港汊内,之前还停泊着一支运输船队。
看这运输船队的架势,似乎原本是想趁着太史慈击败或者至少是击退周瑜后,当晚趁势溜过这段汉水河面、继续顺流而下的。
但太史慈没有击退乃至封堵住周瑜,所以随着太史慈的后撤,这支辎重船队也开始跟着后撤了。但辎重船载货多吃水深,比战船开得更慢,以至于太史慈跑了小半个时辰后,反而跑得比这些货船快了。
可事实上,不论是周瑜,甚至是太史慈本人,战前都不知道这队运输船的存在——李素是绕过太史慈,直接安排的任务,所以太史慈兵败撤退的时候才走得那么干脆,根本就没想过掩护“友军”。
周瑜眼看太史慈多半会趁着夜色走脱,而且唯恐越过这些汉军货船追战船会有诈,就放过了太史慈,让士兵们把贴着北岸浅水区迟缓遁逃的货船都抓了。
周瑜吩咐道:“谨防这些船中载着引火之物,不能随便拉到我军主舰近处,让几艘艨艟围起来、上去搜查。”
董袭在旁边眯着眼观察了一下:“大都督,这些货船吃水很深,莫非运的是粮食?柴草油脂引火之物,没那么重的。”
周瑜第二次听到部下献策,不耐烦地哂笑:“用脑子的事情,就不用你们多嘴了,本都督用的是你们的武艺!
李素多诈,我若是他,埋伏引火船勾引断后,定然也多装些石头,让船里柴草和石头的总重量,跟一船粮食相若。小心无大错!”
另一边,不爱动脑子的陈武已经果断执行了周瑜的军令,带着十几艘艨艟把汉军辎重船队包围了。
陈武亲自抄刀跳帮,连着搜了几条船,发现都是全装的粮食,丝毫没有诈,甚至还有些肉脯干菜,都是上好的军粮吃食。船上的人员也只是必要的摇橹操帆的水手,每条船上不到十个人。
最后,陈武还从某条船上,抓到了几个瑟瑟发抖的押粮官和小吏。
陈武带着几袋缴获物资的样品,以及那几个官吏俘虏,一并送到周瑜的旗舰上。
周瑜拿宝剑剑鞘一个个抵住俘虏们的下巴,在他们脖子上比划:“尔等何人?李素派给你们什么差事?别妄想骗我,本都督最擅识别诈降之辈,只要让我听出一处破绽,全部人头落地。”
为首的押运官跪地求饶:“将军饶命,我并非武将,只是运粮官啊!在下襄阳蒯祺,是襄阳郡今年秋闱常科刚刚考中的,李司空……李素这次命我担任押粮官,给汉阳周将军运粮,以备久战相持。”
给周泰运粮的?难道周泰会缺粮?这不会是李素故意使诈,引诱什么错误判断吧?
周瑜心中瞬间警觉。
他继续逼问:“你既是科举受益得官之人,自然是李素的心腹了,他倒让你执行这种危险的任务?他就没告诉你,说如何确保安全运到?空船到时候又如何撤回?”
可惜的是,周瑜的警觉根本起不到作用,因为李素压根儿就没告诉蒯祺任务的全局真相,蒯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一颗可以被随时放弃的弃子了。
蒯祺虽然是今年科举的受益者,可他对于自己能做官这事儿,还真没怎么感激李素——因为蒯家是襄阳郡最有权势的世家了,蒯祺这官本来就该是他得的。
如果没有赶上科举改革,靠蒯良的推荐和活动,他也能当上,开了科举之后,他也是靠围标围上去的。
当然,即使如此,李素也不是真心盼着蒯祺死,只是说不在乎他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