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厨泉觉得自己又占了挺大一个便宜,盛意拳拳地表示全盘接受诸葛亮的意见,还设宴款待诸葛亮。甚至比诸葛亮来之前拿到的谈判底价成交还高一些,呼厨泉也不自知。
在大帐门帘外警惕观察着动静的典韦,原本都闲得淡出鸟来,等里面终于谈完了,见呼厨泉一副占了大便宜的表情和和气气请诸葛亮喝酒吃羊肉,典韦也是心中诧异。
“这诸葛令史出使的水平,不比右将军低多少啊。虽然没听到他们里面具体谈了什么,匈奴人好像很服气……幸好我路上没有看不起他。”典韦心中暗忖,也把回去之后散播诸葛亮吃瘪的笑话的心思抛在了脑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喝酒吃肉,别的事情忘了吧。
第475章 奢靡不亚于隋炀帝
马超张飞呼厨泉吕布后续如何群殴剩余河套四郡的蛮夷胡虏,跟诸葛亮并没有关系。
刚满十六周岁的诸葛亮,还不至于懂这方面的野战调度方略、并狂妄自大到过问战术细节。更何况这场战役要发生,快则准备一个半月,慢则两三个月。
至于吕布那边反应过来后会不会摘桃子蹭一点果实,那就反应更迟钝了,起码比马超动手晚两个月以上,要是吕布不来那是最好。
诸葛亮是跟着李师来毕业旅行、行万里路见识河山壮阔的,每样事情浅尝辄止积攒点经验就够了,挑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见识,样样事必躬亲绝对是忙不过来的。
所以说服呼厨泉之后,他在南匈奴大营里也没多住,就待了两三天,顺便摸清呼厨泉的实力和物资贸易方面的需求,然后就带着典韦回程了。
而呼厨泉对诸葛亮挺感激,也丝毫没担心诸葛亮刺探军情,谁让诸葛亮掩饰得好呢。他的每一项视察、了解,都是掩饰在“我是为了知道将来跟你通商时你最缺什么、什么最好卖、货物的物资配比比例该怎么搞”的目的之下的。
等于是一趟出使,既干了外交部的活儿,也干了商务部的活儿。谁让诸葛亮家族本身也已经是大豪商了,他对外贸也非常懂行。
呼厨泉帐下类似户曹的幕僚同样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具体细节就不必多水了,反正是那种才干和名声连傅干都不如的庸才,诸葛亮秒了对方也胜之不武。
四月初八,诸葛亮离开南匈奴大营,四月十二,即将回到银川郡。路上这四天,典韦也是小心翼翼,一改之前来的时候的倨傲,诚心诚意说了一些佩服的话:
“诸葛令史虽然年少职微,才干却是不凡,已经有右将军好几成的风采,典某算是服了。”
诸葛亮也不托大,毕竟对方品秩比他高得多,而且此行他也是确实收获不小,有很多地方是随机应变改了来之前的谈判预案,所以他诚恳地说:
“典将军过誉了,说句实话,来之前,我也觉得这些小事儿,学不到什么,对于李师的决策,也多有觉得不够尽善之处。亲自执行游说之后,关键是探查了呼厨泉的实力底细后,我才知道李师比我更稳妥持重。”
典韦不懂,只好直截了当追问:“哦?何出此言?”
诸葛亮稍稍勒了一下马缰,减慢一点速度,让耳边的风声变轻一些,便于用更轻的声音谈论领导:
“典将军,我问你个问题,你说,如果你有办法,让呼厨泉和步根度、赀虏骨都侯他们先火并,火并到两败俱伤之后,再让平西将军和安西将军夹击攫取上郡、五原,你会选择这么做么?”
典韦没怎么想:“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听说步根度他们吃亏之后,就是奔着找马超报仇去的。不过真要是能做到,让呼厨泉和步根度两败俱伤,咱都不用花什么代价,就拿下河套至少两个郡,为什么不干?”
诸葛亮无奈摇了摇头:“其实,我来的时候,是想过一套诱骗手法,能够在到时候安西将军与步根度决战之前,引诱呼厨泉先上的,让他们两败俱伤。
但是,看了呼厨泉的军容,以及他在河套胡人牧民各部落间的威望,我才知道李师的想法更对,我们不应该透支呼厨泉,更不能为了一时多让一些胡人自相残杀,就败坏了大汉朝廷的信誉。
呼厨泉前年刚到北地郡时,他在长安城内先跟李傕最后的死硬残党卑利骨都侯血战了一场,当时剩下的单于亲卫骑兵,怕是四五千之数都不到了。可是我们这次深入探查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呼厨泉本部就能集结起来至少一万五千骑!说不定是两万人!
这里面有多少是河套原本从贼的伪匈奴投诚回来的?可见,南匈奴单于这个招牌非常好用。呼厨泉也好,刘豹也好,他们最大的价值不是他们手头现有的那几千或者万余骑兵,是他们对剩下那几十万目前还敌视大汉的河套匈奴牧民的号召力。
而草原上的胡人是打不完的,夏有荤粥(xun…yu,也写作“獯鬻”),商有鬼方,周有猃狁(xian…yun),秦有匈奴,如今还有鲜卑。但凡匈奴、乌桓内附汉化,转为耕作之民,空出来的草原就会有新的野人去放牧。
所以,控制住熟胡的势力,也守住朝廷的威信,在不失外交威信信用的框架内,尽量让熟胡心服口服地去打击生胡,才是大汉的长治久安之法。
用李师的节奏,呼厨泉拿回一个北地咱就拿走半个当银川郡,他拿回第二个郡我们就让他心甘情愿吐出来一整个郡。他拿回来四个后再吐出来两个。不管呼厨泉扩张到多少,都白分给我们一半,他还继续扮演恶人降服伪匈奴屠戮鲜卑,这才是最好的。”
这,就是诸葛亮这次出使,对他个人成长的最大收获。之前那些建功立业,只是对朝廷对汉中王有价值,但实际上对诸葛亮本人来说太轻松了,类似于打游戏杀了个灰名怪,没有经验值。
而他刚才总结的这些,虽然没有功劳、不算任务成就,但却是他自己最大的一块“练级经验”,也帮助诸葛亮建立起了更稳健的胡汉观和民族融合观,知道将来要怎么个基调驾驭胡虏。
当然了,“民族融合”这个词后世很多看官印象不好,主要是被玩臭了。在李素和诸葛亮这边,融合肯定是蛮夷仰慕汉化的利益,主动汉化、见面送一半,没有别的潜在意思和存在形态。
……
诸葛亮功劳与经验都满载而归地回到了银川城,把好消息带给李素和马超。
李素自然是盛大给他接风,所谓践行的饺子迎风面,拿盐池手抓滩羊和蒜叶萝卜拉面招待诸葛亮,还稍稍请他喝了几杯低度的庆功酒。考虑到诸葛亮的年纪,绝对不能多饮。
接风之后,李素还把河套这边的后续战略计划,写信让人送回去告知刘备,便于全局统筹。
马超则是得知了诸葛亮谈回来的让呼厨泉助战的条件,开始对应地筹备战斗力量。
并且准备下个月问关羽从兰州城再调集一些精锐骑兵过来,甚至包括一部分去年从郭汜的西凉军骑兵战俘中收编的年轻士兵,到时候合兵一处、示弱诱敌寻找步根度等人来战。
诸葛亮在银川城内稍微歇息游玩了两三天,和塞上湖城的美景大致欣赏了一圈,疲惫渐祛,这边的事儿也差不多了,李素就让他收拾收拾,准备先回兰州,然后继续今年的西域之星。
当初诸葛亮第一次到兰州的时候,才农历两三月份,北方和高原还比较寒冷,所以比兰州更西北的那些地方,也不适合去。更关键的是诸葛亮或许能吃苦,愿意承担寒暑,但李素这种骄奢淫逸的人怎么能忍呢。
所以,李素的云游肯定得按最舒坦的旅游季气候来安排。
李素就吩咐诸葛亮:“收拾收拾,回兰州后,我们继续坐船西行,湟中氐王雷定向王平投降也有个把月了,当地应该已经彻底肃清安定。我们现在回程,估计四月二十到兰州,五月初能到湟中青海湖。
云长前几天刚刚来报,说王平派了加急信使回报,他派人沿着湟源翻山探索,果然发现了不少极大的盐湖,要是开发出来,整顿一下道路,能让整个西凉都摆脱对关中或者蜀地用盐的需求。
我们顺路一路看看,最后再顺路去张掖,视察西域商路的打通情况。今年的西凉之行,也算是圆满了。”
诸葛亮当然没有任何意见,不过他非常懂地理,只是好奇地问:“我们不是到了兰州后直接去武威么?如果去了湟中,岂不是深入了祁连山南麓。到时候再要沿着河西走廊去武威、张掖、酒泉,还要绕一个一两千里的弯路,先顺着湟水回来到兰州、再从兰州沿浪水北上武威。”
李素:“不用这么麻烦,我们抵达青海湖后,直接往北,找祁连山相对低矮的山谷,直接到张掖郡——我早就让人探路查访过了,青海湖以北、张掖郡东南的大斗拔谷,海拔不过三千米,可以翻越祁连山。
相比于左右那些海拔五千米的雪山,这条山谷夏天走很适合,凉爽无雪,就是不能坐车,大家都只能骑马。那地方也是弱水之源,弱水就是从大斗拔谷里流出来,经张掖郡删丹县、张掖县,一路往西北一千八百里,最后注入居延海的。”
李素选择的道路,当然是绝对要先保证安全的,这地方现代属于删丹县的扁都口。至于成本比较高,倒是没什么。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 看书还可领现金!
因为张掖郡也已经是刘备阵营的地盘了,李素会让人在删丹县做好迎接准备好物资的,李素等人只要携带翻山期间的干粮补给就行了,运输难度并不是很大。
海拔三千米的高原河谷,夏天五六月份经过也是最好的季节,换个时候万一下雪,李素可不敢冒险。
而之所以让李素那么放心,是因为他知道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也以奢靡闻于当世的暴君,西巡时也走过这条路——那就是历史上四百年后的隋炀帝杨广。
历史上杨广讨伐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后,为了夸示大隋朝的武功,亲自带了十万随从的宫女宦官军队西巡,走的就是湟水先到青海湖,然后从青海湖北翻祁连山大斗拔谷到张掖郡。
隋炀帝杨广那么奢靡怕死的人都能走,李素的奢靡怕死与隋炀帝不相伯仲,当然也能走了。李素已经比杨广良心很多了,杨广要带着十万人翻弱水之源摆天子排场,李素最多只带杨广百分之一的人手。
大不了到时候让张掖郡那边造一批新的铁皮大篷车,供李素抵达后坐着大篷车继续西行。而李素前半程乘坐的大篷车,就丢在青海湖边好了,送给王平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实在没人敢收,大不了让王平派徭役、给李素在“天空之境”茶卡盐湖边上盖个高原雪山度假别墅庄园。然后车就留那儿,将来要是天下太平了李素还想雪域高原看天空之境度假当驴友,就来这儿转转。
谁让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基建不发达呢,李素这种奢靡之人,只好全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地方都造度假别墅庄园了,反正他的钱多少辈子都花不完。
一行人就按照李素的驴友攻略,从银川郡坐着篷车沿着黄河逆流而上,看着贺兰山的雪景,先回兰州,再准备踏入雪域高原。
抵达兰州的时候,关羽也懒得管李素,不过诸葛亮却是多盘桓了几天。因为他发现自己离开的这一两个月里,这里的变化不少,工商发展迅速。
更让诸葛亮惊喜的是,他居然在兰州城遇到了他二姐诸葛芷——这个女强人大小姐似乎也是嗅到了钱途,年初时得了弟弟的商机信息后,就千里迢迢从益州成都赶来,看看西凉这边的棉布池盐葡萄酒等生意有没有值得做的。
正好诸葛芷一个女儿家要带着家丁西行考察也不太方便,就稍作准备,跟弟弟和黄月英一起走。
第476章 亚洲马车夫
诸葛亮对于回兰州后能见到姐姐,也是比较欣喜的,虽然谈不上意外。毕竟诸葛芷就是他年初的时候亲自写信请来的。
李素和诸葛亮一行抵达时,诸葛芷已经到了半个多月了,把兰州郡附近的工商业投资环境考察了个七七八八,心中已经有了不少腹稿,也确实进行了几笔小额的投资。
诸葛芷还请弟弟在她在城西浪水渡口、皋兰山北麓新建了一点点的山庄里饮宴接风,参观自己的新产业。
山庄很简陋,还是个大工地,毕竟房子都才开始盖了半个多月,还有些民房是现成买来的。
皋兰山脚就是诸葛家新的棉布工场了,从女老板的山庄里俯瞰眺望就能看见,工场里已经投资了一两千台棉布织机。不过因为时间仓促,目前已经造好、可以请织工投产的机器,不过五六百台,其他还是半成品状态。
不过如果只是这种不需要创意的“简单重复扩大再生产”,派个管家来管也就是了,根本不需要诸葛芷这种眼光毒辣的老手亲自过问。
诸葛芷亲自来了,亲自深入考察,显然是能注意到西凉这边的工商业建设规划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太多需要改良和激活的地方了。
诸葛芷请诸葛亮和李素吃饭的时候,也不见外,直截了当就提出来了:
“右将军,恕小女子直言,我来兰州郡看了半个月,除了典农中郎将国渊国子尼还算靠谱,至少把屯田和普及种棉花弄得井井有条,别的规划实在是太烂了,也根本调动不起民间的富商投资加速建设的作用。”
李素微微一笑:“哦?你是说原先的规划吧,那是兰州郡当地的官府还没来得及全部整改。其实,我和阿亮二月底的时候到这儿,已经提出了不少意见了。有些他们已经做了,有些还没来得及。”
诸葛芷喝了一口甜米酒,一摆手制止李素的辩解:
“你说的那些我也打听了,都是‘刘家峡的堤堰施工该如何加快进度规划工程量’、‘下游的水车工坊区该如何调整规划’、‘怎么多建仓储改善物流减少水利设施季节性闲置’、‘冬天枯水季怎么保养提升水车使用寿命’,实话实说,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小打小闹。
说到底,还是你们以官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切实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想过怎么激励引诱商人的热情爆发出来。你们的懒政无为,不肯从制度上改革优化我们的经商氛围。”
诸葛芷这番说话着实劈头盖脸,甚至上面她引用的四条整改意见里,还有两条是两个月前诸葛亮亲自提出的、最后一条是黄月英提出的。
诸葛芷直接连自己弟弟都训,真是一点不留情面。
李素也是听得微微震惊:自己的蝴蝶效应,究竟放出了一个什么怪物?莫非把诸葛家的某个人逼得全心全意扑在做生意上,就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自信心,真的有很多划时代的创见么?
李素倒是不至于觉得诸葛芷的智商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在诸葛家所有兄弟姐妹中,诸葛芷年纪和诸葛亮最接近,或许从小交流比较多吧。
加上为了家族的利益,从此走上了不同的路、不同的奋斗方向,在做生意和激励商人热情方面,诸葛芷算是术业有专攻了。
诸葛亮从四五年前开始就专注于技术,理科知识,后来又把精力放在博览群书和学习政务上。对钱的激励效果不如姐姐敏感,也很正常。
李素便虚心地请教:“诸葛姑娘但说无妨,有什么让我们‘不懒政’的建议,可以促进工商,我们采纳便是。”
诸葛芷也不好意思说得太直白,委婉建议:“西凉之地,辽远广阔,远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