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以十分的欢喜。
就是王财挠了挠脑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陛下今日的举动这么的熟悉呢,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的样子。
哎?这算不算空手套白狼?
然后朱由校要把国资司交给王银子打理。
王银子了解了国资司是做什么之后,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因为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大明国资司啊,几个亿的生意啊。
这可是王银子这辈子做梦都梦不到的存在。
然后她很是忐忑,因为这个生意要是没有做好,可就完蛋了,陛下还不得给她开膛破肚了啊,那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绝对的死无葬身之地。
下意识的她就怂了。
但是朱由校是谁啊,只见朱由校把王银子扶起来,很勉强很用力的那种。
于是王银子就听到了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
“王银子,你记住了,朕说的女子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从你之后没人可以说女子不如男!”
“你要努力,努力成为新时代新女性的一杆大旗!”
据后来《白银女王》一书中的说法,大明白银女王王银子自己说的。
那一天她看到了一道神圣的光辉,从此才有了她现在的一切。
这都是天启至尊大皇帝赋予她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国资司怎么做生意
“什么!陛下您说的都是真的吗!”王银子眼睛都亮了起来。
刚刚她从朱由校的嘴巴里听到的这个消息的时候,可真的够震撼的,朝廷这次是真的要对海禁下手了,她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好长时间了。
王银子主管大明国资司也是有段时间了,谁都没有她清楚海上贸易的利润有多大。
就好比现在最热门的天津制造基地,每天从天津工业区流向港口的货物流水高达百万之多,一天百万两白银,那全年三百六十五天少说也得四个万万了把!
随便算算四个万万那是多少钱,要知道现在大明的岁入也只有不到五千万两白银,津门一年的销售就是八九年的大明岁入。
这些货物大部分都流入了南边,其中五成以上都落入了福建浙江广州的那些海商手里。
落在了海商的手里还能去哪里,绝大部分都会乘船出海进入外面的市场。
他们在一倒腾出去起码也得翻个好几倍,那差价赚的王银子都流口水了。
多少次了她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结果却屡屡失败,原因就在这个海禁的政策上面。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不是因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而是很容易压不死还惹了一身的烦心事。
王银子也是如此,这个各地的海上贸易基本都是当地那些地头蛇的利益,他们与当地的官方勾结在一起,王银子就算是派人去打入他们的生意,也会被这些地头蛇破坏。
而且那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远,王银子鞭长莫及,有些难以插手。
想要动用当地的官府也没有什么好的理由,王银子总不能说,你们当地的那些人太讨厌了,把你们地方上的海上贸易全给占了,我想分一杯都分不到,赶紧去把你们当地的海商给打了,好让我进去取而代之。
王银子不可能这么做,因为当地的官员不会这么傻。
他们在这个贸易之中获取了多少的利益凭什么就得给你做,你做难道就能给我们更多的利益了吗?
就算王银子动用手段,强制的把这件事给命令下去,得到的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回应,下面的官员只需要下有对策就能把这件事不了了之。
比如抓一些替罪羊,或者干脆就瞒报说他们那里没有,有本事你自己来查啊。
王银子当然不会自己去查了,她只是掌握大明国资司而已,想要彻底的打压那些受到当地保护伞保护的海商,只有朝廷出面动用全国的力量才行,单单国资司一家是搞不定的。
现在她等了好长时间的事情终于有了回应,这还不够让他高兴的啊。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很是懒散的倚靠在靠背上,伸手拿过了一个奏折递给了王银子。
“看看这个,这个是行政院递交过来的,行政院的总理大臣张瑞图已经正式的向内阁提出了要求重新制定海洋对外政策的提案,预计在这几天也就开始向外界征求意见了。”朱由校满脸的轻松的说道。
王银子看着递过来的奏折,想要伸手接过来,但是又犹豫了不敢伸手。
这可是行政院总理大臣的奏折啊,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奏折都是严格保密的,属于大明最高机密,能翻看的都是国之重臣,王银子一个小小的国资司的司长哪里有资格看这个。
“看看吧,朕既然递给你了那你就能看,朕不给你的你才不能看。”朱由校把奏折仍在了桌子上淡定的说道。
“遵旨。”王银子这次心中大定,然后双手自己的两个小皮球上使劲的擦了擦,好像害怕把这个奏折给弄脏了似的。
然后小心翼翼的拿起来,细细的观看了起来。
朱由校端着一杯茶水慢慢的喝着,他现在可不忙了,不是国家大事已经无需他亲自出动,那小日子过得叫一个悠闲啊。
最近何如宠提交的,关于如何维护皇室血脉延续的提案,朱由校都觉得可以考虑考虑了。
不考虑不行了啊,想自己带着张嫣开车那么长时间了,可是一直未见动静,眼看着朕已经奔四了,嗯过了三十就是奔四。
这要是再不来一个子嗣,这大好的江山还不知道会落在什么人的头上。
想想自己那个小老弟,现在还在草原上乐不思蜀呢。
说来也是奇怪,小老弟为啥不想回京城了呢,听说他的第三个郡主都一岁了,朕却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承欢膝下,真是可悲啊。
选秀女这次一定要选一个健康的优秀的。
年龄十八岁到二十二岁都行,这个年纪的女子生育能力是最巅峰的时刻,要优生优育嘛。
至于十八岁以下的那朱由校可就没啥兴趣了,他虽然喜欢萌萌哒,但是却不喜欢那种干巴巴未成年少女。
对!下次只要有人再提出这个提案朕就假装推辞,然后再免为其难的为了我大明的未来答应下来。
可以可以,就这么做,一定没问题的。
乾清宫之内,朱由校摸着下巴很是欢喜的带着笑意,在他的面前是满脸认真的看着奏折细细思考的王银子,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是那么的违和,那么的怪异。
半响之后王银子看完了奏折,很是激动的喊道:“陛下!”
朱由校此时还在畅想之中,被这一个打断顿时一个激灵,熟练的摇摆双手:“不行不行,朕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
“陛。。。。。。。下?”王银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解的看着朱由校。
“咳咳咳!”朱由校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弄错了,然后很是尴尬的咳嗽了一下。
“这个大差不差的就是这么着了,等这个政策公布出去听去听去民众的意见,就可以再次提交进入最后程序了,你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政策开始了你还不能反应过来。”朱由校很是郑重的提醒道。
他把这个奏折交给王银子,不就是为了国资司可以有先手的优势吗。
现在朕已经把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要是你还不能打开局面那可就休要怪朕对你不信任了。
“陛下,小女子一定不负陛下所托!”王银子眼神坚定的点点头。
既然政策已经下来了,她要是还不能打开局面那就太小看她了不是。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舆论引导
进入公众视野,询问广大百姓的意见是行政院新政策执行之前的流程。
所谓要还治于民嘛,那就是要让百姓都知道,他们的意见是政策的执行的基础。
你看行政院出台政策之前,那可是征求了百姓的意见的,这下子你还敢说朝廷枉顾百姓吗。
百姓都同意了这个政策,那是这个政策肯定是没问题的,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政策啊。
当然在征求百姓的意见之前,不得让百姓好好的了解了解,究竟什么是新海洋政策。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这些俘虏还财物交给王财的原因。
“当当当!”
大街小巷宣传司的人开始出动了。
他们走街串巷,拿着一个铜锣用力的敲打着。
“快去看啊!海军司令曾增,率领我大明海军远征舰队,在抗击荷兰蛮夷的作战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缴获了许多蛮夷还有好玩意,看去东门看看去啊!”
“当当当!”
“紧急通知,东门有蛮夷展览!展示了许多蛮夷的风土人情!快去看看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大明宣传司开动起来那宣传的规模可是不小,大街小巷这几天最热门的就是这个蛮夷的事情了。
茶馆里面的说书人也拿到了话本,他们放下了故事话本,开始宣传这个蛮夷是怎么回事,大海之上是怎么回事。
“啪!在那个极西之国有个小国叫荷兰!就是这个小国与我大明发生了战争!”
说书人手里拿着折扇声情并茂的说着。
“诸位可知这个荷兰有个称号叫什么?”说书人边说着便开始了互动,根据宣传司的培训,在进行说书的时候可不能自己干说,要学会互动,只有这个互动了,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所以这个说书人就会在说书的时候与下面的听众进行互动,这都是宣传司要考核的项目。
要是说书人不与听众互动,那是要扣考核分的,要知道考核分那就是绩点啊,绩点代表着你每个季度的奖金,所以这些说书人都很重视的与听众的互动,谁互动的越好绩点也越高,奖金也就拿到手软。
下面的这些听众刚听得过瘾就听到说书人这么一问,顿时就议论开了。
“荷兰人?什么是荷兰人?”
“什么是荷兰人你都不知道,就是前段时间和我们曾司令打了一架,结果被曾司令给揍了的那些人。”有人急忙的解释展示自己的记忆力。
“这荷兰人还有称号?什么称号没听过啊?”
“就是就是,什么荷兰人我们也就刚刚知道谁知道他们外号是什么,李巧嘴你这不是难为我们吗,要说快说婆婆妈妈的好不爽利!”
“是啊!快说快说,我们都等着听呢。”
这些百姓刚刚解决的肚子,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去了解什么荷兰人,所以互相议论了几句,就开始起哄了。
前面的说书人李巧嘴看着下面的这些百姓已经被勾起了全部的兴趣,顿时心里暗喜,果然互动可以勾起人的兴趣,宣传司的培训老师诚不欺我啊。
看着下面吵吵闹闹的听众,李巧嘴继续的说了下去。
“这个荷兰人可是了不得啊,号称海上马车夫。”
下面的听众一听顿时就懂了,不就是马车夫嘛,我们老懂了。
“嘿!我当是什么呢,原来就是一个赶马车的,还以为多厉害呢,原来曾司令就是在抓到了一个赶马车的啊!”
“就是就是,一个赶马车的还以为多厉害呢,我也是一个赶马车的,没觉得有什么值得说的啊。”
这些听众接着议论起来,他们听到了这个什么海上马车夫之后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个臭赶马车的能有什么值得关心的,弄死他还不是随便伸伸手的事情吗,还以为这个荷兰人多厉害呢。
说书人继续的说了起来,他看着这听众满脸不屑的样子就知道他们误会了,但是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抑后扬才能给这些人一个强烈的冲击啊。
“诸位诸位,这个海上马车夫可不是赶马车的,这个海上马车夫的意思就是海上的霸主,霸主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吧。”说书人继续进行互动。
“霸主,这我们当然知道了,就是春秋五霸那个的霸主的意思呗,你是说荷兰人是霸主!”一个听众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可能吧,荷兰人是霸主,那我们大明是什么,他不是赶马车的吗。”
“对啊对啊,要是荷兰人是霸主,我们大明就是霸主之上的霸主,他要是春秋五霸,我们大明就是灭了六国的始皇帝!”有人不服了,觉得霸主这个东西除了我大明舍我其谁啊,所以霸主必须是我大明。
“诸位,这个霸主可不是荷兰人自己叫的,而是极西之地十几个国家一起认可的,人家自己都认了,这里面可没我们大明的事情。”说书人继续的开始了引导。
“什么!没我大明的事情!这凭什么!海洋都是他们家的,我们大明没有海啊!”
“就是就是,我们大明不是也有曾司令的吗,也就是以前我们不想下海,不然什么马车夫,全是我大明的,那些蛮夷知道个屁!”
听众们不服了,觉得霸主不带上我大明,这简直就如同做馒头不放面粉啊,那你还算什么馒头。
后世有个笑话,说一大群五和国家一起建立了一个消除核武器的条约,然而核平国家一个没有参与进去。
现在在大明的百姓看来,这个没有大明的霸主评定标准,比后世那个没有核平国家的废除核武器条约更加的扯淡。
我大明一出什么霸主不霸主的,统统都是废物。
说书人继续的引导。
“诸位你们知道这个行政院新出的海洋政策吗,就是为了让我大明重出海洋啊,当年的大宋那就是海洋霸主,只可惜啊我大明一直没有下海,这才被极西之国的那些蛮夷占了什么霸主的名分。说书人十分的可惜的摇摇头。
顿时听众激动了。
“对对对,我们大明就是不在意,只要我们下海了,什么狗屁蛮夷也敢嘚瑟!”
“没错,这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看来我大明是得下海了,不然这些蛮夷还真的不知道谁才是上国!”
于是在大明宣传司的引导之下,百姓变得激动了起来。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面否定与民争利
在这个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百姓们开始向东城的展览地点涌来。
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宣传司接待人员开始了工作,一个足够容纳五千人进入的地方,是中镇抚司一夜之间搭建起来的,不要低估了大明百姓看热闹的决心。
百姓第一关注的是吃饱穿暖,之后就是看热闹了,只要日子不那么愁吃穿,那么就算是饿一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饿一顿不会死人,但是少看一个热闹那真的叫一个难受啊。
围观热闹乃是人类的本能,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哪里出问题哪里就能围着一圈的人。
被宣传洗脑之后,这些百姓也都明白了一点点的海洋政策是怎么回事。
反正在他们的理解里大概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极西之国的一些宵小之辈,趁着我大明海禁的时候乘虚而入,占了本该属于我大明的位置。
霸主!这个名词自古以来那就是我们的代名词。
从始皇帝开始我们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知道什么叫天朝上邦吗,那就是我大明啊,万国来朝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就是我们无敌的太寂寞了,怕吓到你们,也是因为我们大明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一切都能自给自足的无需海洋,要不然还能轮到你们这些猴子称大王?
现在你胆子大了,翅膀硬了敢觊觎我们大明自古以来的位置,那可就由不得我们大明对你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