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儒圣-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元烨哈哈大笑道:“难言之隐?他只不过是不希望朕出兵罢了!”
陈柯余眉头紧锁,回想起萧瑟和秦元烨刚刚的博弈,心中还一阵后怕。
“无妨,朕只是有些怒了而已,倒是不至于对萧瑟做出过分的事情!”
“朕知道你惜才,朕又何尝不是,只是这一次出征事关重大,若是九公子现身,对我大梁士气是极大的提升。”
陈柯余缓缓点头,但心中仍抱有疑虑,疑惑道:“陛下何以认为萧瑟就一定是九公子?”
秦元烨面色忽地一冷,沉声道:“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萧瑟就是九公子,只不过他不想戳破这层身份罢了,况且大军马上就要出征,萧瑟是最能鼓舞士气之人。”
看着大殿之外淅淅沥沥的细雨,秦元烨双眸中忽地闪过一丝精光。
“陈柯余,给朕拟旨!”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衣小将
陈柯余一怔,片刻之后还是急忙躬身候着。
“传朕旨意,后日大军出征之时,会有白衣小将带军出征!”
陈柯余心中顿时一惊,但手上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
不多时,一封圣旨便已拟好。
江镇山手中握着圣旨说道,面露疑惑之色,内心似有挣扎一般。
良久之后,陈柯余才鼓起勇气问道:“陛下,敢问这个白衣小将是何人,臣为何没有听说过这一号人物?”
秦元烨轻笑一声,故作神秘一般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将旨意传至全城!”
陈柯余听闻此话之后,急忙点头,随后便委身退去。
不到半日的时间,白衣小将带军出征的事情便传遍大街小巷。
一时间对于白衣小将的身份众说纷纭,产生了诸多猜测。
但是不管如何猜测,无论将门之家还是平头百姓从未听说过这一名白衣小将,就仿佛凭空出现了一个人一样。
江家府邸之中,江镇山和江婉淑相对而坐,看着桌案上放着的一封信件,都皱起眉头。
江婉淑忽然抬眸问道:“父亲可知道陛下所说的这白衣小将是何人?”
江镇山缓缓起身,负手而立望着屋外缓缓摇头道:“我也不知道,陛下可从来没有和我提过白衣小将这号人物。”
江婉淑将面前的书信看了又看,心中则是更觉诧异,“难道是陛下暗中培植的将领?”
江镇山面露沉思,目光幽幽,“后日大军便要出征,陛下之前却并未告知我此事,想来也是临时起意。”
这一下轮到江婉淑震惊了,快步走到江镇山的身侧惊讶道:“临时起意?”
江镇山点头应道:“不错,一定是临时起意!”
他身为本次统领三军的主帅,也是出征前夕才被告知,这早已说明了一切。
江婉淑一怔,随即喃喃道:“这白衣小将到底是何人,居然可以让陛下如此信任!”
江镇山忽地叹了一口气,淡然笑道:“他是何身份已经不重要了,既然陛下已经下旨,那后日大军出征的时候,我们便能看到那白衣小将的真实面容。”
江婉淑缓缓点头,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不知为何,江婉淑心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就在众人揣测白衣小将身份的时候,萧瑟冒着细雨,在北川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
正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引起萧瑟的注意。
“儿啊,这是你父亲当年征战突厥之时所用的弓箭,只可惜人永远留在了战场之上,只有他的弓箭被送了回来,”
“现在你即将出征,那我便将你父亲的弓箭交到你的手上了!”
那名少年缓缓点头,从老母亲的手中郑重地接过那一把弓箭,缓缓点头道:“母亲,孩儿一定会平安归来。”
之后那少年竟然一言不发地离去,背后那母亲发出阵阵叹息,“和突厥打仗,十死无生啊!”
即使已经看不到那少年的身影,那妇人依旧看着前面那少年的身影,仿佛就感觉这是萧瑟的时候
良久之后,妇人才无奈一叹,缓缓转身,走至桥头的时候,才发现了萧瑟的身影。
“你觉得大梁此次国战没有胜算吗?”
萧瑟的声音缓缓传来,妇人看着面前这个浑身淋湿的少年,心生疑惑,身子看起来如此孱弱的少年,为何要独自淋雨。
想到萧瑟也是别人家宠爱的孩子,妇人急忙打开一把纸伞,暖心道:“和突厥的战斗我大梁基本没有赢过,既然你未参军,还是赶紧回去吧!”
一边说着那妇人便将伞塞到了萧瑟手中,萧瑟再次望去的时候,妇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萧瑟打着妇人给的雨伞,渐渐走到了军营之中,军营中的众人纷纷躲在校场旁边的长棚之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这些士兵的脸色沉重,兴致似乎并不高的样子。
“后日便要出征了,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中这一次能回来多少人!”
“上次幸有九公子相助,才好不容易将突厥逐于北疆之外,这次主动出击,我们哪里来的胜算?”
“更何况,九公子身陨……”
还欲说什么的时候,那士兵的嘴巴忽然被捂住,“不要胡说,九公子可不是咱们可以妄自讨论的。”
萧瑟听着这些士兵的话,眉头紧蹙,本以为这一次的国战大梁仅仅处于劣势,现在看来的话,无论是百姓还士兵,对大梁的国战都没有信心。
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在突厥一方,但是还未开始,大梁的将士之中便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打胜仗?
冰冷的雨水冲刷在萧瑟的面庞之上,萧瑟紧紧地握了握拳头,随后便转身离去。
就在他离开之后不久,长棚之下的士兵却再次讨论起了传闻中的白衣小将。
“你说陛下所说的那个白衣小将到底是何人?”
“谁知道呢,说不定又是哪一家皇亲国戚家的公子哥!”
“无论他怎么变,没有九公子那样的人物出现,受苦受累的终究是我们!”
一时间,长棚之中便传来阵阵叹息。
青儿看到萧瑟的时候,萧瑟正打着伞,似有心事一般坐在晨曦山庄的校场之上。
青儿一脸心疼,急忙拉着萧瑟回到了屋内。
一边为萧瑟擦着身上的雨渍,青儿一边埋怨道:“少爷身子本来就弱,居然还这么不小心,要是明日感染风寒……”
萧瑟仿佛没有听到青儿的话一般,怔怔地盯着前方,喃喃自语道:“经脉还没有完全恢复……”
青儿一脸懵逼,刚才萧瑟声音低沉且含糊,即使是离她距离极近,她也没有听清。
青儿一边扶着萧瑟,一边疑惑着问道:“少爷,你说了些什么?”
萧瑟头忽地重,居然一头栽到了床上。
见此一幕,青儿慌了神,已是不管不顾,跑出去急忙喊人。
接下来的一夜,晨曦山庄忙作一团,就如同那军营之中一般,开始各司其职,整理起出征的用具以及辎重。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子擂鼓
忙碌了一夜之后,在天渐明的时候,晨曦山庄才渐渐变得平静了下来。
萧瑟缓缓睁开双眼,看着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脑袋忽地一阵刺痛。
正欲翻身之际,忽然感觉手掌之上传来一股压力。
萧瑟看去的时候,便看到了青儿趴在床头的一幕。
也许是因为萧瑟刚刚比较大的动作,青儿这个时候也忽然醒了过来。
看到萧瑟清醒的瞬间,青儿便一脸喜色,正欲跑出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却被萧瑟一把拉住。
“青儿,发生了何事?”
萧瑟的脑袋这个时候就像是浆糊一般,对于昨日的事情以及有些模糊。
青儿看了萧瑟渐渐红润的面容之后才说道:“少爷,昨夜你晕倒了!”
萧瑟面露回忆之色,良久之后,萧瑟才想起昨天的事情,暗道看来是因为被雨淋的缘故,所以才会晕倒。
萧瑟缓缓起身,吩咐道:“青儿,我没事了,就不要麻烦大家。”
青儿乖巧点头,只是默默为萧瑟倒了一杯热茶。
午后的时候,萧瑟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大碍,甚至可以起床到校场之上。
校场之上,李闯等人依旧在训练,萧瑟不知道为什么,秦元烨就是不让萧瑟跟随大军出征,所以小萧瑟所训练的雪豹军也无法随军出征。
不过李闯等人并未在意,他们本就是军人,听从萧瑟的命令就是了。
萧瑟早些时候在青儿的口中得知了白衣小将的事情,
虽然别人不知道秦元烨是何意,但萧瑟却是极为清楚。
萧瑟喃喃自语道:“这就开始赶鸭子上架了吗,你难道就不害怕我不去吗?”
萧瑟深深地看了下方一眼之后,便转身离去。
大军出征的日子说到就到,一大早,整个北川城就处于完全的躁动之中,晨曦山庄也不例外。
“若不是突厥,我们也不会变为流民流浪至此,既然陛下愿出兵突厥,我们一定要去送将士们一程。”
“是啊,这可是我们大梁喋血复仇的时候,我等一定要前往助阵!”
这样说着山庄之中有不少人便快步走出山庄,前往北川城城门。
不多时,青儿便到了萧瑟面前,一脸疑惑道:“少爷今日不去为大军送行?”
萧瑟亲昵地摸了摸青儿的脑袋,缓缓说道:“这热闹少爷就不去凑了,更何况昨日刚刚晕倒,正好休息一下。”
听到此话,青儿面露挣扎之色,她和舒冬约好了一块儿去看大举出征,但听到萧瑟的话之后,她又觉得应该停下来照顾萧瑟。
似是看出了青儿心中的顾虑,萧瑟缓缓说道:“青儿,你还是去吧?”
青儿看了看萧瑟,试探着问道:“少爷,你真的没事吗?”
萧瑟缓缓点头,“昨日就是被雨水淋了,放心,休息一下就好了。”
听到此话之后,青儿才放心下来,朝着舒冬的住处走去。
萧瑟看着婉儿离去的背影,双眸中忽然闪过一丝决然,他缓缓将床下尘封已久的一个木箱打开,露出满脸的追忆之色,随后将木箱中的东西轻轻捧起。
说来也是奇怪,在这冬季,北川城丝雪未下,反而是在出征之前的几天下起了毛毛细雨。
在细雨的冲刷之下,整个大梁比之下雪天甚至都要更加阴冷潮湿一些。
不过这样的天气丝毫影响不到大梁百姓送军的热情。
不到半晌的时间,北川城的城道两旁便站满了簇拥的百姓,只不过他们脸上表情各异,激动,憧憬以及担心相互交织。。。Com
北川城之上,秦元烨和一众大臣站立于高墙之上。
江婉淑和秦乐菱站在他们身后,只不过他们两人的心思似乎并不在将士的身上,而是想要在人群之中寻到她们熟悉的那个身影。
这个时候,秦元烨忽然站在众人面前,似乎也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一样,秦元烨的目光在下方的人群之中来回扫视。
良久之后,秦元烨才不甘心地收回他扫视的目光,望向北方,目光灼灼,露出逐鹿北方的野心。
龙袍滚滚之下,秦元烨忽地举起手中的酒盏。
下方数十万大梁将士将面前的酒坛猛地打开,瞬时间绿蚁以及初樱的酒香气息扑面而来,在三军之中萦绕。
秦元烨目光幽幽,紧紧地盯着面前的三军将士,龙袍滚滚,声音雄浑有力。
“十七年前,突厥侵我土地,屠戮我大梁子民,幸有先帝,后有麾云大将阻突厥于白云关外!”
“然,我大梁国力甚微,突厥势大,终是两败俱伤之景!”
“朕虽无先帝之才,但每日殚精竭虑,不敢懈怠分毫,我朝虽再未有麾云大将,但幸有九公子相助!”
“因九公子,突厥困于北疆之外,不敢寸进,我等大梁男儿,不畏艰难,此行务必让突厥喋血!”
秦元烨声势如虹,已是将多年累积之势顷刻吐诉。
下方的数十万大军在秦元烨声势如虹的声音之中神色各异,有对战争的迷茫,也有建功立业,屠戮突厥的豪情。
秦元烨看到这一幕之后缓缓将手中的酒盏高高举起。
“今日,朕为我大梁子弟送行,待到班师回朝之日,诸位皆是我大梁功勋,万世享我大梁香火!”
话毕,城楼之上,战鼓喧天,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号角嘹亮,有如声势震天之威!
忽地秦元烨将酒盏中的绿蚁一饮而尽,顷刻间酒盏猛然掷地,发出一声极为清脆的响声。
一呼百应,下方众将士纷纷举起面前的酒坛,一饮而尽,顷刻间,宛如陶瓷碎裂一般的声音此起彼伏,空谷回响。
秦元烨忽地一把将鼓槌夺过,似用尽浑身气力一般。
“咚咚咚!”
接连三声,天子擂战鼓,上苍有所应,顷刻间再度有淅淅沥沥的雨水而下,阵阵雾气升腾而起,如缥缈仙境一般。
秦元烨屏气凝神,大声喊道:“护我家园,让突厥喋血于北疆之外!”
“喋血于北疆之外……”
万千将士齐声呐喊,声势震天,与此同时,一战马嘶鸣之声如雨落静湖一般,荡出阵阵涟漪。
第一百五十章 九公子
战马嘶鸣之声很快便传遍整个城楼,众将士纷纷朝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远处的稀薄的雾气之中,一白衣少年身骑战马,战马嘶鸣之下,白衣少年如天降神兵一般,在云雾之中肆意横行。
淡泊儒雅之身形让众人觉得眼前这人不像是一位将军,而更像是一名儒生。
众将士看到这白衣小将的瞬间,便想到了秦元烨那日所传圣旨。
“这就是陛下所言的那领军的白衣小将吗?”
江镇山手持长枪,双眼微眯,极目远眺一般看向雾气之中,似是要将那白衣小将的身份洞穿一般。
城楼之上,秦元烨已缓缓停下,不再擂鼓,而是紧握双手,一脸激动地看向远处的那个少年。
秦元烨喃喃自语一般,“他终于还是来了!”
就在众人还在揣测白衣小将的身份的时候,江婉淑却是眸露倾慕,眼眶泛红,声音颤抖道:“九公子!”。CoM
城楼之上的君臣纷纷看向江婉淑,面露疑惑之色,心中则是暗道江婉淑莫非癔症了不成?
战马疾啼之声忽然停止,众人将目光纷纷从江婉淑的身上移开,再度看向远处那白衣小将。
只见那白衣小将忽然翻身下马,左手持经,右手执伞,宛若当日的翩然儒圣。
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江婉淑不是犯了癔症,而是这白衣小将和九公子简直太过于神似。
至此数十万大军已经已经看到了白衣儒圣的模样,一如当日九公子一人面对千军颀长伟岸的身影。
“九公子!”
“……”
千军万马在这一刻仿佛经过排练一般,之前迷茫惶恐以及豪情忽然一散,看向白衣小将的面孔皆是露出崇拜之色。
萧瑟感受着如浪潮一般猛烈的呼声,胸中溢出万丈豪情。
忽地吹起一阵劲风,将萧瑟白袍吹起,衣袂飘飘,经书猎猎作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毕,一股浩然正气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