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54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54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命,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为护曹操,其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一并战死。
    曹操部下诸军一片混乱,只有平虏校尉、泰山人于禁整顿部队,有秩序地撤回。
    路上,于禁见到曹操属下的青州军抢掠百姓,便数说他们的罪状,并派兵进行攻击。青州兵逃走,去向曹操告状。于禁到达以后,先安营扎寨,没有立即去拜见曹操。
    部下对于禁说:“青州兵已经先去告你的状了,你应该快去向曹公解释。”
    于禁说:“如今敌人就在后面,随时都会赶到,不先作好准备,怎么迎敌!而且曹公英明,随意诬告怎么能行得通呢?”
    于是从容地挖好壕沟,安好营寨后,才进入拜见曹操,报告全部情况。
    曹操很高兴,夸其有大将之风,对于禁说:“淯水之败,连我也狼狈不堪,文则在混乱中能整顿好自己的队伍,讨平暴乱,巩固营垒,有不可动摇的气节,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会比你更好!”
    于禁良将之风显现。
    最后,曹操迎回重伤的许褚,在于禁的护卫下率军返回许都。
    对不住了,再有一些错字我就不好再改了,毕竟已经收费,不能让各位二次消费。不影响看书的情况请各位谅解!以后发之前我会尽量检查仔细一点。五更奉上!我得准备明天的稿了,别催,催也没了!(嘿嘿!)

第133章 黄雀在后
    曹操逃回许都后,因痛失爱子曹昂和从子曹安民而悔恨不已。
    曹操正妻丁夫人得知曹昂战死后而痛哭,所以她便大骂曹操:“我不想在你身边呆着了,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
    丁夫人吵闹着要回娘家。本来曹操就风流成性,妻妾成群,丁氏早就心中不爽,这下又因为曹操的风流搭上自己儿子的性命,顿时觉得生无可恋。
    别看曹操贵为丞相,唯独拿他这个发妻没着,只能任其返还娘家。
    没打过张绣,还丢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身边护卫大将许褚也差点折了。搞了一辈子别人老婆,这回自己老婆要分居,曹操心情简直糟到极点。把自己关在房中几天,不出门,也不上朝。
    想想曹操为什么出征要带上曹昂?因为曹昂足够优秀啊!曹昂,字子脩。曹操长子,庶妻刘氏所生,但由于生母早死,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能文能武,深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被认为是曹操最优秀的接班人。这下好了,本来想带出来锻炼一下的,结果因为自己贪图美色给害死了。
    曹操自闭几日后,也就缓过来了,毕竟是枭雄人物,想想就看透了。儿子死了,那就再挑一个培养,咱儿子多不是?红旗跑了,彩旗那不是还飘飘扬扬嘛?
    枭雄就是枭雄,败了又怎么样?败了再来过就是!曹操继续调兵遣将,调夏侯惇为主将,于禁为副,统军五万继续攻击南阳张绣。虽然曹军强大,可挡不住张绣那边有贾诩妙计连连,倒也斗得个相持不下。
    少了戏忠,曹操似乎觉得少了个在战术大师,想起戏忠在遗言里提到的河内司马家的天才司马懿。便假天子诏,派人去河内征召司马懿入朝为官。谁知司马懿托病不出,不过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倒是代弟出仕。也好,多个人才总是好的,暂且收下,另觅时机再去找老二。
    张绣在贾诩的各种奇谋下苦苦支撑,无奈曹操不论是兵力还是粮草都远胜于他,长期支撑下去终究会粮草不济、兵力不足。张绣心里七上八下的,打的实在是没底,再耗下去迟早是个输。而且自己得罪了曹操,想再降就应该不可能了。自己又看不上刘表,虽然刘表给了自己南阳一郡为立根之本,但他那也不过是利用自己为他抵挡来之东边的曹操的袁术罢了。相互利用而已!可是想要再回西凉也不可能了,北边的地盘已经被刘琦占领了。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贾诩见时机成熟,便派跟随自己暗卫快速将书信送回晋阳,让刘琦准备出面调停曹张之争。自己抓住时机劝说张绣投降刘琦。
    “先生,我本依附荆州刘表,明知我与曹操开战,也不出兵出粮;我这贸然投于刘琦,他会接纳吗?”张绣这人吧,属于吕布那种类型,勇武倒是不弱,智谋确实差了些,做个领兵之将是可以的,但是要他在这乱世以诸侯的身份存在,去与曹袁之流争霸,确实有些为难他了。若不是贾诩,他早被曹操灭了。
    “呵呵,明公如何看待刘琦此人?”贾诩反问张绣。
    “呃……说实话,绣此生钦佩之人不多,一个是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吕将军,另一个是智谋无双的先生你,可我最佩服的还是刘骠骑刘将军!刘骠骑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我辈儿郎的楷模。”张绣道。
    肤浅啊肤浅!武夫就是武夫,人家贾诩问的是势力和未来发展好吧?张绣回答的却是刘琦的功绩。完全两码事!简直是鸡同鸭讲,不知所谓。
    “我看明公还是派人向刘骠骑献上降表吧,我军已经粮草不济了,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他若是不肯收纳我们,我们也好早作打算。不然我们真的会走投无路的!”贾诩这影帝级别的表演,张绣哪里看得透,赶紧写了降表叫胡车儿快马送往晋阳。
    也就是说刘琦前后脚收到了贾诩的书信和张绣的降表。
    这事得派个有威信的人去才好!还得带点兵吧?劝不听,打得他听!
    家里没谁了,这么大的地盘,仅靠田丰、荀彧二人支撑调度,本来也就够累的了。还是自己去一下吧?遂找来田丰、荀彧商议。
    荀彧道:“主公,此事怕你还得亲自去一趟才行!”
    “哦?为何?”刘琦问。
    “有三个理由让主公不得不往南一行:其一,怕是除了主公当面与曹操言和,并立约互不相攻,夏侯惇应该不敢擅作主张;其二,要收张绣之心,怕是只能主公亲往,我等无法替代;其三,我军正式接手荆州地盘,怕是会触动荆州许多大族的利益,主公不往,南阳不稳!”荀彧分析道。
    “还有两个问题主公还得去往宛城看看情况方可解决!”田丰补充道。
    “哦?何事?”刘琦问田丰。
    “一是接纳了张绣后的人事及军队调动,二是关于南阳的治理问题,现在的南阳可是大汉人口第一大郡。其中士族门阀林立,主公若不亲往,怕是荆州各大家族不服啊!”田丰道。
    这是个大问题,不,是两个大问题!
    本来想想自己走一趟也是为了走个过场,曹操应该是会卖个面子的。他打南阳只不过为了日后攻打别的诸侯,少一分背后的威胁而已,自己给他一个君子之诺,他应该高兴才是,自己只要答应不去打他,那么他就不用担心从西边和司州方向过来的威胁。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吕布、对袁术用兵了。
    确实拿下南阳可不是小事,一是自己的势力开始向中原发展了;二是南阳的情况不同,土改是肯定无法推行的,如何平衡,这是件大事;三就更大的事情要出现了,此次南下接受南阳,势必招来荆州各大势力不满,尤其是后母蔡家,关于荆州的夺嫡之争即将拉开帷幕。
    事情摆在眼前了,南阳是肯定要接收的,张绣也是肯定要收的,再多的困难也得直面。
    有贾诩在,也不用担心有事无人可问的问题。刘琦也等不得自己第一个孩子的降生了,并州各路大军出征在外,只好带着典韦的三千神刀卫,抽调五千新兵即日南下,并快马通知钟繇在弘农及上洛征兵一万,随刘琦一同南下。
    今天起恢复常态,只能一天两更了,我要上班。

第134章 收南阳,得张绣
    建安二年(197年)三月初,刘琦亲率大军两万开进南阳,进驻宛城,接受张绣投降。
    “末将张绣拜见骠骑将军!”张绣领着贾诩回城接受刘琦收编,胡车儿在前线叶县一带与夏侯惇大军对峙。
    刘琦扶起张绣:“孟锦将军快快请起,闻得孟锦将军欲从我并州,琦不甚欣慰,故亲自南下,来见孟锦!”
    张绣见刘琦对他客气有加,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心里为这次投降又放下不少顾忌。他从贾诩手中接过南阳郡守的印绥,双手奉上:“降将张绣愿奉上南阳,愿将军收纳绣及麾下一万五千将士。”
    “呵呵,好!好!”刘琦笑纳印绥:“不知孟锦有何志向?是想继续做一方太守呢?还是想领兵征战?”
    见刘琦收下印绥,张绣心里有底多了,证明刘琦算是完全接纳他了,而且刘琦表现的不虚伪,又是尊重下属,单膝跪地道:“绣深知自己能力,确实无才打理一郡政务,绣愿为主公马前卒,征讨四方!”
    “嗯!这样好!起来吧!”刘琦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张绣确实没那个才能治政,不过打仗还是可以的。“哦,对了!孟锦,你可是师从童渊大师?”
    “是的!只是绣已经十四年未见过师傅了!”张绣答到。
    “哈哈……好!看来孟锦这个北地枪王果然来头不小!”刘琦哈哈大笑,果然是赵云师兄啊!
    “主公见笑了!”
    “孟锦,你可知你有师兄弟几人?”刘琦问道。
    “师傅云游四方,并未开山立派,当时在武威教导绣时,曾说过蜀郡有师兄张任。而师傅离开武威后有没有再收徒,绣就不得而知了!”张绣答到。
    “有!不但有,而且也在我军中任职!”刘琦道。
    “哦?是吗?不知是主公麾下的哪一位将军?绣很想与他见上一面,问问师傅的情况。”张绣真情流露,看来童渊大师在弟子们心中的形象真的是很高大。
    “赵云赵子龙!”
    “龙胆将军赵子龙?”张绣有点惊讶,没想到自己的师弟混的这么好,早年就名彻草原,虎牢关前更是单挑吕布五十合,了不起啊!
    “是的,据子龙说他应该是你们师傅童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但是他艺成之时童老先生便已云游去了。”刘琦道。
    “主公,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主公应允。”张绣道。
    “但讲无妨!”
    “绣愿为师弟帐前先锋,为主公大业冲锋陷阵!请主公成全!”张绣再次跪请道。
    “这是好事,起来说话,我准了!等我处理好这南阳之事,退了夏侯之兵,你便引兵北上,寻你师弟赵云去吧!”刘琦道。
    “多谢主公成全!”张绣再行一礼,然后拉过贾诩的手对刘琦推荐道:“主公,这位是贾诩贾文和先生,若非先生在些,南阳早已不保。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望主公能因材施用,也不至先生大才埋没!”
    张绣倒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自己得了重用也不忘拉曾经的属下一把。只是他若是知道这是一切不过是一个局,会作何感想?
    “诩参见骠骑将军!”贾诩作为影帝级谋士,做戏当然得做全套。
    “先生免礼,不知先生可原为我出谋划策?”演戏嘛,谁不会?刘琦装作不识贾诩。
    “诩愿为明公效死,但求明公善待先主和南阳将士!”贾诩真毒,算计了人家,还要让人对他感激他。典型的把人卖了还要让人帮他数钱。
    张绣此时确实有些感动,他走到这一步,不得不寄人篱下时还有人忠心为他作想,真的是无法抵挡这份情。
    当天,刘琦受降张绣后,在宛城郡府设宴款待张绣、贾诩。张绣卸下肩上的担子,整个人轻松了许多,不由喝得大醉。待典韦将其送回府中,刘琦贾诩主臣二人才开怀大笑,推心置腹的畅谈。
    “不知主公准备如何退曹兵?”贾诩问道。
    “先劝一下夏侯惇,他若不退,就打他一下!我要跟曹孟德谈谈。”刘琦说。
    “也好!明天就让张绣将军改旗易帜,派人告之已降我并州,看看夏侯惇是何反应。他若还要攻,诩就送他一场大败!”贾诩道。
    “呵呵,原来文和早有计策!”
    “哈哈……”主臣二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
    果然够毒,为了让张绣投降,能赢也不支招给他。
    次日,张绣亲自赶往堵阳前线,将城上旗帜换成“刘”字大旗,并用箭羽射出书信与夏侯惇。
    曹军帅帐中,夏侯惇高坐帅位,正待大军用过早饭后继续攻城。
    “将军!城上突然改换旗帜,不知是何缘故。末将上前细探,得城上射出书信一封。”副将于禁手上拿着一张绢帛所写的书信。
    “哦?信上写了什么?快拿来我看看。不会是张绣又想投降了吧?丞相可是下令一定要斩下张绣头颅以祭子脩的。”还没拿到信,夏侯惇便想当然的猜测到。
    “不是!信中说张绣已经投降骠骑将军刘琦,劝我等退兵。”于禁道。
    “哈哈……张绣小儿,雕虫小技,也来骗我,怕是他粮草不济、兵力不足,想诈我等吧?要降刘骠骑为何要等到今日?早在上月丞相亲自来攻时就改降了!以刘骠骑跟丞相的关系,这仗那早就打不起来了。别理他,继续攻城!我看不出三日,此城可下!”夏侯惇哈哈大笑道。
    “将军……我们是不是问清楚点好?万人张绣真是投了刘骠骑,我们应该先禀报丞相才是!”于禁劝到。
    “不必了!你不知道孟德有多看重子脩,若拿不下张绣头颅,我看他是难消心头之气。别说他张绣用计诓我,就算他真的降了刘琦,我也得拿下他的头颅!”不管智谋如何,论忠心,整个曹军怕是也没几个人能比得过夏侯惇了。
    “将军……”于禁还想劝说。
    “文则,别说了,传令攻城吧!有什么事我担着!”夏侯惇下令道。
    “诺!”于禁无奈,但军令如山,不得不从。
    “咚!咚!咚!……”战鼓起,新的一天的堵城攻防战又一次打响。
    张绣不明白夏侯惇为何见了书信不罢战,仍然要坚持进攻。但是人家要打,自己也不能认怂,这么久都坚持下来了,何况身后还有刘琦的大军,心里踏实多了。
    张绣亲自登上城楼,与手下除了自己外的唯一猛将胡车儿一起指挥防御,并快马向刘琦求援。
    有点忙,来晚了

第135章 火烧博望坡
    夏侯惇不肯罢战,刘琦只好先收拾一下他的嚣张气焰。既然贾诩已有计策,那就按贾诩的方案去打便是,相信以贾诩的能力要赢个夏侯惇那还不手到擒来的事?
    刘琦招来贾诩,将手张绣的求援信交给贾诩:“文和,看来你的计谋要派上用场了!”
    “呵呵!也好,看来不把他打疼,曹公还肯坐下来跟主公谈呀!那就打他一下?”贾诩试问到。
    “打!把他打疼!看他要不要和我谈!不谈我就打得他谈!”刘琦说。
    贾诩拿出南阳地图,摆在案上,对刘琦说:“主公你看,在堵阳和宛城间有一小城名博望,博望城以东有一条狭长甬道曰博望坡。此处虽然地势不算险峻,但甬道两侧树木繁多,杂草丛生。便于设伏,主公可随即遣人送信与张绣将军,诈败放弃堵阳城,引兵搞撤往宛城方向。夏侯惇既然不信张将军已经归顺于我,肯定会以为张将军粮草不济、兵力不整,定会率军来追。我军便设伏于此,纵火烧之。曹军必败!”
    “军师果然妙计!那就按军师之计行事!”刘琦道:“此战,便由军师来指挥!”我去,火烧博望坡,看来不只是诸葛亮会嘛!
    “好!我们马上升帐议事,分派任务,不知主公带来多少能战之将?”贾诩问到。
    “哪有多少可战之将?这次随我前来的就彐虎和雷公二将,算上我也就三人。”刘琦道。
    “嗯!”贾诩短暂的思考了一会儿。
    “典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