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53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53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寒毒有抵抗的功效吧。这个书上没有记载,她也无法解释。不过这对刘琦来说是一件好事,以郭嘉的优良基因,这小家伙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人才嘛,肯定是多多益善了。
    天越来越冷了,白雪掩盖了青山的多彩,掩盖了屋顶的青瓦。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美则美矣,就是冷得让人不想出门。庸懒地窝在被窝里,搂着媳妇儿,那感觉美妙无比。又是一个造人的好季节。
    寒冬已至,年关又近,各路诸侯也纷纷罢兵休战,领兵回营,各自休整,只待来年再战。
    赵云军团的战报传到晋阳,刘琦正与荀彧、田丰、陈群等人围坐在火炉旁翻看各郡递上来的年报。土地改革已经成型,商业法典也顺利推行,今年的收成也远远超过往年,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形势一片大好!
    北地郡,本是张济的老巢,饱受西凉各羌攻掠,从东汉中期起就年年遭乱,战火从未平息过。直到董卓的强势崛起,他广招西凉猛士、作战勇猛、下手狠辣,基本上平定了各羌的叛乱。张济就是这时候跟随董卓的。但从董卓彼朝庭征到中原剿灭黄巾时,依附于董卓的边章、韩遂、马腾等人又拉拢各羌叛乱。直到朝庭再次派兵平息,边章亡,马腾、韩遂降于汉庭,各自得封赏,划地而治。后来董卓带兵入京,这西凉各地又陷入纷乱。
    迁都长安后,张济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到老巢,剿灭各路叛军,让北地郡获得了短暂的平定。张济的从子张绣就是这时候名声鹊起的,由于他枪法出众、作战勇猛,在军中得到了“北地枪王”的美名。深得张济喜爱。再后来董卓灭,张济响应李傕郭汜兵进长安,助其夺得朝政,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出屯弘农。而北地郡再次陷入混乱。
    赵云领军南下时北地郡正一片混乱,各路羌人正在四处抢掠过冬的粮食财物。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白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
    在北地一带活动的主要是属于东羌的参狼羌部落。这时候的羌人作战是挺猛的,但是各自成部,没人统管,各自为战。再加上他们物资溃乏,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汉军打败,降服。之前各部闹得欢腾,但是董卓一来,围杀了一些小部落,其他各羌纷纷投降归附。董卓败亡后,各部落纷纷被西凉崛起的其他诸侯收服,如韩遂、马腾等西凉豪强。
    参狼羌本已归附马腾,张济大军开进关中后,他们慢慢占据了北地一带。虽然归附马腾,马腾除了从族中抽调青壮,以充军士外,别的也没管,基本就算把北地划给他们为属地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并州龙骑,参狼羌豪无准备。散落各地的游勇哪里挡得出勇猛的并州铁蹄?纷纷败走,投马腾而去。
    赵云很快便基本上控制了北地郡,王安主动承担了安民治理的工作。寒冬已至,不宜用兵。残破的北地各城也需要修建,王安深知刘琦心意,不是打一城占一地,而是得一处治一处。组织民众重建家园,并州刘琦名声在外,当地百姓自然非常配合。大军便停下征讨的步伐,在北地休整,配合王安治理全郡。
    我很郁闷,不知道为什么手机不能发,只能找个地方为大家奉上第三更!

第131章 封王?对不起,咱不受!
    刘琦屠灭鲜卑为大汉开拓疆土的奏折传到曹操手中的时候,曹操有些犯愁了。现在朝政把持在他手上啊,刘琦为大汉立下如此功勋,那是需要封赏的。可刘琦已经是骠骑将军、并州牧了,而且占据了幽州两部,司隶三郡之地。这个不好封呀!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袁绍了啊!自己也不过弄了个司空装裱门面而已。
    曹操招来谋士荀攸、程昱、刘晔等人商议,程昱献计为刘琦封王。理由是刘琦兵锋正盛,平乱讨胡立赫赫之功,现在已经是骠骑将军、并州牧加晋侯,朝庭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以汉帝的名义为他封王,一则可以麻痹刘琦,认为曹操是在向他示弱;二来可以将曹操挟天子所带来的仇恨向刘琦身上转移,“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中原的袁绍、袁术尽占富饶之地,拥兵甚广,必不服之。袁绍刘琦素来不和,这刘琦一封王,或许可促成两军直接开战,曹操则可坐收渔翁之利;三来益州刘刘焉同为皇室之后,早有自立之心,或会上表称王,汉高祖以后非刘姓不得为王,但各代皇帝也没封过除自己兄弟和儿孙外的其他刘姓旁支为王,有刘琦等开头也可为曹操日后自立为王打下基础。
    曹操从之。于朝堂之上表刘琦开疆拓土之功,请封为王。
    此时的刘协已经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了,仅仅到许都半年,他手中的权利已经被曹操这个司空架空了。再一次悲催地沦为傀儡。曹操可比董卓、李傕之流做的绝多了。至少表面上看来他的确是个忠臣,让大部分人找不到借口来说他不是。
    至少他是爱民的,在他治下的衮州和豫州北部大肆屯田,鼓励生肓,老百姓相对别的地方来说也是相对好过一些的。而且这一带,名门望族颇多,经过吕布夺兖州的事以后,曹操显然加强了对士家的拉拢与控制。当然包括刘协从长安带回来的众臣。除了皇后伏寿的父亲和未来董贵人她爹董承及董承的心腹种辑、吴硕,其他如杨彪、马日磾、赵温、吉穆等豪门大儒名士都倒向了曹操,至少曹操比董卓李郭之流对他们好多了。
    所以表面上的曹操确实是得大家支持的,他是个有周公之志的忠臣。
    曹操请封刘琦为王,从心里上来说刘协是不愿意的,朝堂上也只有个别大臣向征性地阻止了下。
    “刘骠骑八岁戍边,十五岁为太守领兵平定并州,迎天子于危难,逐匈奴、灭鲜卑,为大汉开拓数千里疆土,功勋赫赫!请问诸位,同为汉室宗亲之后,封刘琦为王,有何不可?”曹操的第一政治打手荀攸首当其冲声援曹操。
    “高祖平定诸王之乱后便不再分封皇室之外之人为王,刘琦虽同为宗亲,但他那一脉已远离皇室一脉多年,如何可以为王?”董承胆子还是大一些,毕竟护送天子东归有功,手上还那么一丢丢兵权。
    “陛下可记得刘子玮之功?董将军可记得安邑之败?若无刘子玮,你等一帮腐儒,可会有机会安然地站在这许都富丽的皇宫之中?陛下又怎能象如今一样锦衣玉食,威仪天下?刘子玮内有护驾之功,外有开疆之绩,操以为足可封王!”还威仪天下呢?曹操你这是在说你自己个儿吧?
    ……
    其实也没做太多的争执,曹操早已大权在握,跟你们讨也不过是给你一种错觉,我是在向皇帝进谏,征求皇帝意见的。最后刘协无奈同意曹操所请,封刘琦为晋王,分治幽并二州。
    同时曹操已大权在握,经众人推举,强胁汉帝刘协,封曹操为丞相,位极人臣。
    诏书到达晋阳后,刘琦拒绝不受!
    你有几大谋士,我的似乎更强。荀彧的大局观,田丰的战略眼光,郭嘉的机智,沮授的全面,贾诩的毒辣,又岂是你所能比拟的?再说刘琦本人还带着后世几十年的千年智慧,也不是你曹操所能比的。就你那点小技俩,都不用荀彧或者田丰提醒,刘琦自己就看透了。有多远滚多远,爷才不做那个出头鸟!爷也不要幽州,有两个郡就行了,想挑起我跟袁绍的战争?门都没有!
    天子使者带回的话是:“为臣者,当分君忧。平内乱、驱外族乃臣之本份!绝无邀功求封之意,请陛下遵循祖制,收回成命。琦当竭尽全力,护疆守土,为大汉保边境太平!”刘琦再请在新得的广阔的草原地区设置新州。
    这话没毛病呀,谁都挑不出毛病。曹操也没着啊,不受就不受吧!自己也没想过他会比自己愚蠢,只能说这个对手实在难缠,还好现在还算不上直接的对手。至于设州的事就直接交于刘琦去办,反正也没自己什么事,也不可能派人去管理,就允许设州,属从并州,官员由刘琦自行选派。
    这个可以有,刘琦当然会接授。
    接下来就做了一些人员调整,调国渊至代郡,统管代郡和上谷二郡屯田与民政工作;设新州为蒙州,表沮授为蒙州刺使,牵招为都尉,以投降过来的阙机部落为根基,引汉人流民入草原新城,施行胡汉通婚、耕牧结合的政策,行成新的草原民族。
    并为并州的最大商家刘琦提供大量牛羊马匹,刘琦派赵雷向南方各路诸侯开通牛羊马匹换粮食的贸易。开玩笑,北方和西方的路线都控制在刘琦手上,你不跟我做生意,看你们去哪儿找马建骑兵。相信袁绍也不会把东北方向的路让出来让南方诸侯去购买马匹的。所以,开了春,东进攻打乌桓势在必行。等把整个北方草原都控制在手,呵呵了,看你们拿什么跟我斗。要马?自己养去!
    还有一个重大的人事调整就是让赵雨陪着郭嘉南下长沙,休养身体,以刘磐幕僚的身份协助甘宁组建水军。这么一大才总不能一直放身边吧?身边已经有荀彧和田丰这样的大局统筹者了。再说光是甘宁在那边确实也有些让人放心不下,万一捅个什么娄子让蔡瑁抓住把柄就不好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张宁说了,郭嘉找个气候湿润的地方调养半年就可以痊癒了。
    终于回来了,第四更奉上!多谢各位支持!我在继续努力,第五更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奉上……

第132章 战宛城,孟德丧子
    面对四面八方强敌环伺,曹操纳戏忠遗策,趁袁绍公孙瓒开战无暇南顾,准备出兵扫清周边诸侯,为日后与袁绍开战扫清后顾之忧。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调兵遣将,征集粮草,亲率大军五万进军宛城,准备先拿最弱的张绣开刀。
    张绣听闻曹操大军来袭,心中惊恐万分。此时的贾诩已深得张绣信任。
    因为贾诩本是张济故友,张绣早已见过,且贾诩在西凉一带早就名声在外。群雄讨董后,贾羽便失去消息,关中群雄都以为他已死于乱军之中。况且当时在董卓麾下,贾诩有意藏拙,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大家也就忽略了他的存在。
    此次贾诩以张济故友身份来投,张绣正苦于无名士辅佐,其力难逮,很难经营好南阳这么一个人口大郡。贾诩的到来正好解其燃眉之急。贾诩的能力勿需置疑,除了新野因为有刘琦的产业在刘表没给张绣以外,其它各县都被贾诩打理的井井有条。
    张绣请来贾诩问计。
    贾诩问:“明公何意?”
    张绣说:“孟德兵多将广,又持天子诏书,征讨外臣,绣恐有不及。或可降之!”
    贾诩顿时觉得这家伙没出息了,还没打就要降,难怪主公说了张绣这人勇武有加,智略不足。他要是诚心诚意地低个头,向刘表借兵,为了荆州的安全,刘表未必不肯。若有刘表出兵出粮,这一仗未必不可打。既然你自己都要降了,那我就得给你上点猛药了。不管你以后降不降刘琦,至少要让你拉起与曹操的仇恨,互不能忍。嘿嘿!张绣啊,别怪哥心狠手辣啊。
    贾诩来南阳差不多半年了,对张绣的事早已了如指掌。
    张济有遗孀邹氏,美艳动人,才刚刚三十出头,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私地里有传言与从子张绣有染。是不是真的贾诩不知道,但是张绣与邹氏年纪相仿,又常去府中照应,日久生情,不如可能。曹操好人妻,色名远扬!这事儿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于是贾诩顺张绣意,同意其归降曹操。又暗地里知会邹氏,曹操多疑,恐对张绣不利。为了保全张氏一脉,若曹操要纳其为妾,万望允之。
    一切准备就绪,张绣递上降表,迎曹操入宛城。
    当日贾诩让张绣没宴款待曹操,曹操新得南阳,喝得高兴,不知不觉就多喝了几杯。醉酒后,退入寝所,私问左右道:“此城中有妓女否?”
    曹操之兄子曹安民,久随曹操左右,深知曹操好色本性,便悄声答道:“今晚小侄在主公饮宴时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便打听了一下,乃张绣之叔张济之妻也。”他哪知道那是贾诩的安排,让邹氏故意在馆舍出现了一下。
    曹操闻言,心花怒放,人妻吾最爱!便令曹安民领五十甲兵往捉来邹氏。
    没多久,邹氏被带到军中。曹操一见,只见那妇人面若桃花,眼如秋水鬓如云,妖娆多姿肌如雪,果然美艳动人。顿时浑身一阵燥热,口水长流。
    问其姓,美妇答道:“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
    曹操道:“夫人识吾否?”
    邹氏答:“久闻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
    曹操诈吓邹氏:“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其全族矣。”
    邹氏连忙拜道:“实感丞相再生之恩。”心中暗道贾诩果然料事如神。
    曹操见时机成熟,又道:“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
    邹氏拜谢,为保张绣一族,听贾诩之意,从了曹操。当夜,便宿于曹操帐中。
    辛勤耕耘后,邹氏对大汗淋漓的曹操说:“久住城中,恐怕张绣必定生疑,妾亦恐外人议论。”
    曹操说:“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
    次日,曹操带着邹氏移于城外安歇,唤来猛将许褚站在中军帐房外守卫。其他人非奉召唤,不许靠近。因此,内外不通。曹操每日与邹氏寻欢取乐。一个好色人妻之徒,遇到一个久旱之寡妇。干柴烈火,一触即燃。接连数日,营中春色泛滥。
    计已成,贾诩再找机会把消费透露给了张绣。张绣感到恼恨不已,火冒三丈。
    曹操又送金银给张绣部下的绕将胡车儿,但胡车儿对张绣忠心耿耿,把钱财交给了张绣,并据实相告。张绣得知后,疑虑不安,胡车儿能抵住诱惑,并不代表别的部将也能抵得住。于是找来贾诩商议,决定反水。
    许褚不是典韦,没那么好骗,他执行曹操的护卫任务时,天大的事也别想撼动他。
    贾诩献计,让张绣天天往曹营送酒水,示敌以弱。连续几日,当曹军放松紧惕后,张绣率军突然袭击曹营,曹军大败。
    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许褚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久攻不得其入。张绣于是分兵从其它门攻入曹营。当时许褚手下兵校尚有数十人,皆殊死奋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兵士众多,许褚以大锤左右击之,一锤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战到最后,左右死伤者略尽,许褚也浑身伤痕。见曹操已走远,只身杀出众围,无人能挡。
    张绣杀入营中,不待邹氏辩解,大骂其为“y妇”,挺枪将其刺死。可怜美妇一枚,就这样香消玉损于贾诩毒计之下。
    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又中了贾诩安排的埋伏,座骑绝影身中数箭仍载着他狂奔,冲出重围,最后力歇而亡。长子曹昂于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命,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为护曹操,其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一并战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