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阙机的七八万部落人口集结完毕,郭嘉指引他往弹汗山破虏城方向移动,去寻国渊和牵招安排。郭嘉还善意提醒阙机部落里若有汉人奴隶,必须尽快释放其归汉,主公刘骠骑可是极为反感外族拿汉人做奴隶的。
大军开进草原对鲜卑开战,直接影响了袁绍和刘和对公孙瓒开战。因为关羽大军一动,东部鲜卑的弥加和素利为保自己的部落即带兵北回草原,以防并州军去了。袁绍对刘琦那是恨得牙痒痒的,欲派人前往并州说和刘琦暂缓对鲜卑用兵,可共同对进军幽州,待公孙灭亡共分幽州。被谋士审配阻止。审配说刘琦仇视外族已不是秘密,冒然派人游说,反而会落下勾结胡虏、荼毒中原的笑柄;且晋阳辛毗之事的暴露,已将刘袁双方推向对立面。现在并州军马强壮,但已分兵拒胡,无力南下与中原群雄为敌,正是自己开拓疆土,扩充实力的大好时机。许攸提议以刘琦对外族的仇视为机会,正好拉拢辽东辽西以北的乌桓为已用,与大军夹击公孙瓒,则幽州可定;同时可派人南下对青州刘备用兵。袁绍从之,派许攸亲自乔装北上联合乌桓,并以汉帝名义表乌桓王丘力居为乌桓大单于,赐予蹋顿及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称号。
谁知等许攸穿过渔阳抵达乌桓山下乌桓王庭时,丘力居已逝。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欲奉立丘力居之子楼班为单于。丘力居从子蹋顿不从,他认为十一岁的楼班年纪实在太小,根本没有能力领导乌桓走向强盛,应另立新主。乌延推举蹋顿为王,难楼、苏仆延不从。恰许攸持着袁绍的令节赶到,他召集几方势力一起商议。以袁绍及汉帝的名义分别赐于几大首领单于称号,蹋顿为大单于,楼班暂且为王,待其长大蹋顿再让位于他。众人听从其令。蹋顿为感谢袁绍助其得大单于之位,遂结各部乌桓,起兵三万余南下,助袁绍攻打公孙瓒。
建安元年(196年)九月,袁绍再起兵十万,命颜良为帅,审配为军师,领高览、吕威璜、赵睿、韩莒子、高翔、周昂等将兵围易京。
刘和见刘琦不但不出兵相助,反而攻击他的盟友,心生怨恨,率众投向袁绍。仇恨让人失去理智,阎柔劝谏无果,辞官归隐。
第126章 屠杀
关羽大军出长城后的第五天,在阙机派来的鲜卑士兵的引领下,终于与弥加的部落交上手。说实话,这次北伐确实有些兴师动众了,加上投降过来的五千鲜卑勇士,共计五万人,打轲比能都用不了这么多人,何况并未一统各自为战的东部鲜卑。现在还三去其一,又有弥加派来的熟悉草原环境的五千将士,就更容易了。
剿灭了两三个小郭落后,三路大军在大鲜卑山(鲜卑强势崛起后将大兴安岭命名为大鲜卑山)最南端集结。
在郭嘉的提意下,关羽将大军分为三部分。徐荣、周仓率兵两万沿大鲜卑山东侧剿灭弥加所控制部落;徐晃、柯尤乌领兵两万沿大鲜卑山西侧驱逐素利部落;关羽领兵一万在山下扎营,以供两军粮草和接收战利品。郭嘉担心素利部落比较强大,而且有可能会与败退的轲比能部联合,素利不见得有多可怕,可轲比能却真的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不然他也不可能短短十余载便可一统中部鲜卑。他虽败,但能从并州大军手中逃走并隐藏起来,本身也需要勇气。他若未灭,定会联络北逃的鲜卑各部,以图卷土重来。所以,郭嘉决定亲自跟随徐晃大军北上,好在必要时候出谋划策。
没有太激烈的战役发生,别看他们南下劫掠时闹得挺欢,看上去凶猛狠辣。可当你推入他们的腹地,当他们也要面对保护亲人族人的时候,他们也放不开了。打是肯定他不过的,问题是打不过还跑不过就完了。因为家小不能丢啊,丢了族人自己跑了还有什么意义?牛羊也不能丢呀,丢了一家老小吃什么?绝望!象夜的黑,深深地笼罩着这片大地。哭喊声、叫骂声、诅咒声、求饶声响彻草原各处……
关羽每天乐呵呵地接受着两路大军频频送回的捷报和战利品。大批的牛羊马匹让关羽合不拢嘴,但也有一些烦心。那就是俘虏!解救出的汉人奴隶直接送往上谷,交给统管代郡、上谷二郡的沮授就行了,他正好大量地需要人口来填补战后的空缺。可俘虏回来的鲜卑人怎么解决?全是老人和儿童,杀吧,有点残忍;不杀吧,天天养着心里不爽。
派人往晋阳送信问主公?太远了吧!还是问问沮授吧。
沮授的回信让关羽豁然开朗,男的不论老幼全部处死,女的送回并州为奴,已经有降了的阙机部落了,剩下的全部屠光也只能算灭族,还说不上灭种。主要这草原上的民族生命力太顽强,你让老人活着,他可能会跟那些留下来的女人孕育出新的下一代;你让那些小的带着仇恨活着,长大了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咬你一口。
关羽从沮授之意,屠杀了全部捉回的男性俘虏,并通告两路大军,俘虏一侓不接受男性,不论老幼,一律当场格杀。
战争在继续,捷报频频,弥加所部只剩下一口气在苟延残喘了;素利所部也已经节节败退,快要无路可退了。
十月的北方天气已经开始变凉,早晚已经出现了霜冻。
晋阳城内一切恢复正常,刘琦的伤也好……父亲刘表听说他因叛乱受伤还亲自来了一趟晋阳,五十多的人了,谁也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儿子从小就争气,是他一生的骄傲,他还想等时机成熟便将荆州也交到儿子手里,自己潜心办学去了。虽然儿子打压士族与自己重用士族的观念不一样,但是他的冲劲和实力却是越来越强了不是吗?换他荆州试试,虽说带甲几十万,可也只能堪堪守住这一方水土,哪里还敢对外用兵?儿子刘琦多猛,不断向外用兵,开疆拓土,最主要他还越打越强。
当然,刘表来看儿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蔡琰有了刘琦的孩子,作为没有婆婆的婆家,自己也应该来看望一下的。毕竟蔡琰肚子里怀的是刘家的种,是他刘表的嫡子长孙。再顺便主持了一下刘琦迎纳吕绮玲。匆匆地与几大当今名士见了一面后便回荆州去了,那么大个地盘,长时间没有主事之人是很危险的。
刘表这次北上,就少去了刘琦亲自回荆州的必要一行。他向刘表推荐了从兄刘磐,说荆南四郡全把持在荆州豪强手中,恐非好事,最好能更多安排自家人去控制。刘表知道理是那个理,可他这个荆州牧能当得安稳也全靠这些士族豪强支持,要是针对他们,恐生变乱。刘琦无奈啊,老爹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只好将他在云梦泽组建了一支水军,准备以后进军江东时使用的事如实告诉了刘表。刘表也不由得对刘琦的长远眼光刮目相看,最后他同意将巴陵、巴丘两县划归刘磐管理,并让刘琦去信,将甘宁的水军暂时划归刘磐手下,这样他们以荆州水军的名号存在,将会省去很多麻烦。
老爹毕竟是老爹,亲生的爷俩,当爹的总归是会为儿子争取更大利益的。
送走老爹刘表,刘琦亲自到忠义阁内为裴元绍的塑身上了第一柱香。忠义阁内暂时只收录了两个人,一个是裴元绍,另一个是在上郡叛乱时牺牲的眭固,二人都是忠义之士,只可惜都死在了内部的叛乱中。典韦押来主事的十三名家主,亲手将其头颅一颗颗砍下,祭奠裴元绍。对于这十三人来说,死才是最好的解脱。事败被捕这一个多月以来,亲眼看着全族补诛杀,又天天忍受着狱卒的折磨,连死都是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州牧府前耸立着二十六座石像,左首裴元绍,手执两柄翁金铜锤、威风凛凛;右首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肖景;两人往下是二十四名神刀卫勇士依次排在石梯上。每个石像都跟真人一般大小,面孔都是依照原型雕刻而成,他们的背面刻着各自的名字和这一战的英勇事迹。刘琦下令,所有人进入州牧府在踏上第一步阶梯前必须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勇士们的尊敬。
一切回归平静,法制的推广再也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刘琦的日子也轻松了许多,除了每天在府衙等候各路大军传来的军报,就是回家同媳妇儿们努力创造下一代人类……
第127章 志才病,鲜卑亡
北方的捷报频频传来,西方的赵云大军也已集结完毕,黄忠大军估计年前是出不了征了,人手粮草都还在筹备之中。
十月,秋的凉爽已尽数退却,早晚的风吹在身上已经有了丝丝寒意。
州府衙门内的议事厅内,刘琦和荀彧正在翻看战报。
“报,府外有使者求见!”突然有侍卫来报。
“哦?使者?谁的使者?”刘琦放下手中的战报,与荀彧对视了一眼。
“来人说是曹司空的使者,说与将军和荀大人有故,有要事相求!”侍卫回道。
曹操的使者不说是天子来使,看来是有私事啊,来人是谁呢?
“让他进来吧!”刘琦道,荀彧赶紧将桌上的战报收起来,这可是军事机密。
“诺!”
“攸参见骠骑将军!”来人一进来便向刘琦行一大礼。
不待刘琦回话,又向荀彧行了一礼:“侄儿拜见叔父!”
“公达?!”刘琦、荀彧俩人一同吃惊道,这可是曹操手下第一谋主,是什么事让他亲自北上并州?
“公达,你怎么会到晋阳?”荀彧问道。毕竟是自己一家人,而且从小一起长大的,虽然比自己大七岁,但不防碍两人的感情。
荀攸又向二人行礼道:“攸此番前来不为公事,为司空大人的私事而来,也算是为我自己的私事而来,肯请骠骑将军出手相助!”
“哦?公达但说无妨,即是私事,且不管曹司空如何,仅凭你我师出同门,琦必不会推辞,更何况有文若在,你还怕我不答应嘛?”刘琦见荀攸面色凝重,用比较轻松的语气说道。
“二位的故人有疾,命在旦夕,还望将军能遣神医相救!”荀攸道。
“故人?”刘琦有点蒙,什么故人跟他和荀彧都有关系,还让曹操以私人身份求助?而且荀攸个人也表显得比较紧张。
“是志才!他已重病多日,早已卧床不起。司空遍寻中原名医,不得救治,听闻豫州有三大名医,不知将军可否让其往许都一行,救一救志才?攸在此代表司空、代表志才谢过将军!”说着荀攸又是一礼。
说实话,从理智的角度来讲,对于未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的重要谋士,刘琦肯定是不想救的。况且其军事谋略还不在郭嘉之下,若他在,日后两军对垒,胜负难料。但是,从私人感情上来说,那还必须得救,自己还好说,毕竟只相处一年不到的时间;问题荀彧、郭嘉与他感情深厚啊!这要是见死不救,这俩大神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再从政治的高度来看,自己不派人去的话就会显得心胸狭隘,而且表明了有点怕曹操嘛,生怕人家多了个谋士似的。
“文若,你看谁去合适?”只好把球踢给荀彧了,谁让你是我的第一谋主呢?
“三夫人肯定是不合适的,她还要照顾大夫人呢。至于仲景、元化两位先生,也只能去一位呀,这么大的学院还有医馆需要照看。还是让公达与我一同去医学院找二位先生商议一番再决定吧,不知道病症,我们也不好冒然决定吧!”荀彧考虑事情就是周道。并州上下把刘琦的妻室按进门先后排了个号,蔡琰为大夫人,貂蝉为二夫人,张宁为三夫人,吕绮玲为四夫人。
最后,经过二人对荀攸所述病情综合分析,决定张机带上两名尽得华佗真传的弟子前去许都,为戏忠治疗。
刘琦让郑弘带百名神刀卫相随,护送张机南下,并再三叮嘱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张机安全。
二人没有留荀攸,任由他风尘仆仆地随众人返回许都。救人如救火,拖延不得。
并州一切顺利,可北边的战场却出现了变故。
徐晃大军一路追杀素利治下大小部落,一直没遇到太大阻碍。一月时间,沿着大鲜卑山往北推进了一千余里,一日马程以内所有鲜卑族人全部肃清,牛羊马匹可以留下,人不能留。
谁知素利在抵抗不利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接受了轲比能的示好,两部集中整合,集大军三万余在黄岗梁山下设伏,并以一个小部落三千余老弱为代价引徐晃上钩。
徐晃只领了两千骑兵追击,最后遇伏,被困于山中。郭嘉得知后,一面率一万五千大军支援,一面派探马向关羽求援。
十月末的北方草原,天气已经变得寒冷起来,白天还好,夜间已降至零度以下。徐晃补困山中,粮草补给溃乏,不得已,只好杀马充饥。郭嘉亲率大军昼夜行军,到达黄岗梁山下时,徐晃已被困三日,两千将士只余五百人。
郭嘉率军夜袭了鲜卑大营,徐晃趁机冲下山岗,归于大营。
鲜卑大军在轲比能和素利的指挥下接连与并州军连战数日,相持不下。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再退了,越往北温度越低,牛羊已经无法觅到草食了。天寒地冻的严冬一直要持续到来年三月,族人如何存活成了大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强大,而是能不能活下去了。就算进不了长城,他们也必须让族人更靠近长城。那么,他们唯一的退路就是击败眼前这支汉军。
领五千骑兵快速北上的关羽在离战场还有三百里路的时候又接到郭嘉的书信,准确的来说是一个计谋。
郭嘉分析了战场情况,建议关羽往西绕行一百里,从敌军后方发起冲击,两军前后夹击,一战可定!因为这已经是整个鲜卑能拿出的最后的全部实力了。此战若胜,百年内草原再无鲜卑。
关羽从郭嘉之计,率五千骑士往西绕行百里。
寒风刮过,旌旗呼呼作响。战马和勇士呼出白色的气体,鲜卑的三万人马已不足两万,徐晃大军的一万五千将士也只剩下万人出头。生死之战,毫无退路可言,全都是硬碰硬的交锋。这一回轲比能也没有退缩,论战斗力他鲜卑将士比不过汉军,但好在人多,就算二比一的损伤,他相信胜利的还是他自己。至少能给族人争得一线生机。
“咚!咚!咚!……”
“呜……呜呜……”
战鼓擂、号角响,双方没有试探,已经交战多日,一上来就是硬扛硬的正面冲杀。马蹄声声,振人心弦。
激烈的交战持续了一个时辰后,鲜卑后方突出一支强悍的兵马。
关羽的五千大军及时赶到,浇灭了轲比能和素利的所有希望。
徐晃和轲比能军都已是疲惫之师,这时候关羽的生力军加入却大大的鼓舞了并州军士气,而给鲜卑带来了绝望的压力。此消彼涨,鲜卑越战越胆寒,而并州军却越战越勇。轲比能手执弯刀亲自上阵,迎战关羽,他想保留草原勇士最后的尊严。
寒光闪过,人头落地!关羽可不仅仅是一名合格的统帅,他的综合武力此时应该排在典韦之上,独缺一匹好马而已。只是做统帅多年,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上阵杀敌过了。
轲比能纵横草原的一生就此划上了句号。
素利被徐晃一斧拍于马下,被跟进的士卒斩于乱军之中。
主将身死,无路可退的鲜卑勇士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值得敬佩,但不代表要放过!
杀!毫无人性的屠杀!
浇灭了鲜卑人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至此与草原挥手道别,成为历史!
第128章 郭嘉病,志才卒
战斗是胜利了!此战素利部落被全歼,当年从弹汗山下逃脱的轲比能及他重新整合出的万余兵马也被打得所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