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22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2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如琦弟多也!”卫宁带头表态。
    “果然刘家好儿郎!”
    “此子果然不凡!”
    “好胸襟!”
    ……
    各种赞叹不绝于耳。
    “这算什么诗啊?对仗完全不工整!”杨修见刘琦抢了自己的风头,有些不满的说。
    “文学一说,重在意境,谁说诗赋一定要对仗工整?刘公子此诗让闻者身临其境,让画面刻入脑海,谁能说不是好诗?刘公子如此心胸,如此气魄,为国为民,岂是你等花前月下之语句能比?”曹操也是汉末文豪,又是心怀天下的一代枭雄,自然更能体会这词中深意。
    杨修一时羞愧,怕引众怒,也不敢多言。
    “伯喈,你以为琦儿这词作得如何?”荀爽捋了捋胡须说。
    “刘琦侄儿,你说你这唤为词?”蔡邕没理荀爽,直接问刘琦,称呼也直接变成侄儿了。
    “禀诸位老师,琦作此词时,全凭一时兴起,后来想起,又觉得不诗不赋,学生又不舍得丢弃,便称其为词了。还望诸位先生多多指教!”刘琦向诸公拱手领教。
    “并无不可啊!刘公子之前的《出塞》开起了七言诗的先河,说不定这词的先河也将从这《满江红》开始呢!”另一大儒陈寔之子陈纪说到。
    ……
    众人众说纷芸,一会儿赞诗,一会儿夸人,反正刘琦这个风头是出大发了。小蔡琰看刘琦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之情。而刘琦则谦卑地站在堂中,静静地听着各大家名士的点评,也不反驳,也不争辩。反而让众人赞赏有加,夸其风度与气量非凡。
    最后也没有说婚嫁之事,蔡琰在众人的哄笑中离去。散场回家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琦就忙得不可开交了,一首《满江红》加上与蔡琰的琴瑟合鸣,第二天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前来拜访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刘琦没有在家等人拜访,而是去拜访了师父王越,想拉拢王越随自己去并州,他想组建一个可以派往各地的情报网络,可这种人需要全方位的优秀,武力也是重中之重,若有王越代为培养,定能事半功倍。可是王越以要保护小皇帝安危为由拒绝了,不过他将大徒弟史阿派给了刘琦,刘琦虽然有些失落却也不失望,因为史阿尽得王越真传,也已足够优秀,组织个情报网络应该错错有余了。
    刘琦又先后拜访了钟繇卫宁。钟繇也没挖走,一个大家族的羁绊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放下的,但钟繇承诺日后若能放下羁绊,一定前往相助。而卫宁本是随兄长卫凯来京上任的,可卫宁本来身子就不好,近日又有些反复,本来对才女蔡琰心生向往,可那日见到刘琦与蔡琰郎情妾意、秋波暗送,便决定退出,成全自己兄弟,自己准备回河东养病。刘琦有些感动,却也有些无奈,蔡琰肯定是不能让的,只希望卫宁的病情能够好转,最好不要如历史上一样早夭。最后刘琦送给卫宁一把自己亲手缴获的鲜卑弯刀,应了儿时的承诺,两人惜惜别离。
    在恩师荀爽的介绍下,刘琦结识了师兄荀攸,这个明显忽悠不走啊!人家现在官职比自己高,又与曹操亲近,难度太大,最后就放弃了。
    没着,在京城捞不到人才,大才不肯去,一般的士族又不愿到混乱的并州。刘琦只好把主要精力放在蔡家大才女身上了,三天两头往蔡府跑。送些首饰胭脂,聊聊诗歌,谈谈音律……花前月下的生活着实让人沉迷。期间刘琦又剽窃了宋代大才人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词吟得蔡琰心都化了,最后刘琦干脆剽窃了后世大歌星王菲的流行唱法把这首词用歌声表达出来了。虽然没有天后那般天籁之音,却是从未有过的新式唱法,直接把蔡琰听傻了。大才女也不愧是后来的乐典大师,听了两遍直接就按照刘琦的唱法谱出了曲,等刘琦再唱第三遍的时候已经可以弹琴相和了。
    就这样,朝夕相处、花前月下,少男少女迅速坠如爱河。刘琦的英勇事迹、文采飞扬、又精于音律……无处不吸引着蔡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又迅速地传遍了洛阳,两首词垫定了刘琦的文学地位,也提前几百年开启了文学的另一表达形式。
    刘表趁热打铁,拖着荀爽作月老到蔡府提亲,把二人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十日后,典韦带着郭嘉回到了洛阳。

第54章 我要带你走
    “你小子不厚道啊!把我从阳翟骗来,自己却跑在一边花前月下去了。”郭嘉见到刘琦的第一句话就调侃到。
    刘琦一抱搂住郭嘉,这个是真想念,半年朝夕相处的深厚情谊在那儿摆着,又是令自己心驰神往的顶尖谋士。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也没一个肯跟自己去并州创业的。典韦把郭嘉给骗过来了,死都要抓住,自己手上就田丰一个大才,那是肯定不够用的。何况在用兵方面,放眼整个东汉末年那也是只有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的人可以拼一拼的。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周瑜、贾诩……等等,贾诩现在应该在洛阳啊,李儒是见过,可贾诩躲哪儿呢?
    “喂!我说你是在想念哥呢还是在想你的小娘子呢?明显的心不在蔫嘛!大个子说好的美酒呢?这都来半天了,水都没见到,还美酒呢!”郭嘉不满地继续调侃刘琦。
    “哦,走走走!带你去尝尝我酿的美酒!回到并州管你喝够!”刘琦带着郭嘉典韦奔悦来酒楼洛阳分店而去。
    酒足饭饱,刘琦也大致了解了郭嘉这些年的情况。原来,黄巾之乱时,颖川大乱,荀爽也被征入朝,荀家便散了书院,郭嘉自然也就回了阳翟。一年前母亲因病离世,郭嘉也没了牵挂。守孝一年后,本欲再往颖阴求学,谁知荀家举家北迁冀州。无奈只好回到阳翟,隐于山野,守着母亲的坟墓自己读书,并为自己表字“奉孝”。期间曾与戏志才相会过,戏志才觉得天下将乱,他要游历各地,寻求可拯救天下的名主辅之。也相邀郭嘉同行,郭嘉拒绝了。这不还没多久,典韦直接跑山里把酒醉未醒的郭嘉拖起来,就一句:“想喝好酒,跟我走!”郭嘉知道典韦一定是奉刘琦之命来找自己的,也不啰嗦,跟着就来了,反正自己酒钱也花完了。
    “真是好酒啊!这酒真是你酿的?到并州真……真能管够?”郭嘉拖着麻木的舌头对刘琦说。
    “我还能骗你?并州不光有好酒,还有美女呢!要不要给你找个小娘子?”刘琦打趣到。
    “那个真不要,我才不要找个管家婆来管我呢!”哟,看来这郭大浪子还有惧内的优良基因嘛,得想想,找个凶点的管着他,嘿嘿。少浪一点活得也长一点不是?
    刘琦在洛阳打听了几圈,最后也没寻着贾诩,只好暂时放下,让悦来酒楼的人多加留意。
    回来洛阳的事基本上都办好了,结局也算完美,是时候该回并州了。可该怎么拐走蔡琰呢?放洛阳实在不安全呀!马上就要讨伐董卓了,不行,必须得拐走。
    刘琦带了一大包“左伯纸”来到蔡府,蔡邕上朝未归。刘琦找到在花园抚琴的蔡琰,阻止了准备通禀的丫头,静静地站在蔡琰身后听她弹琴。
    “唉!”琴声落,叹息起。
    “琰儿为何叹气?”刘琦急忙问到。
    “啊?”蔡琰小吃一惊:“琦哥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春雪,你怎么不来禀报?”
    “小姐,我……”丫头春雪很紧张。
    “琰儿不必生气,是我叫她别打扰你弹琴的。你还没告诉我你为何叹气呢!”刘琦打断春雪的话。
    “琦哥哥,你是要走了吗?”原来小妮子心思玲珑,是感觉到刘琦要离开了,在这儿伤感呢。
    “是啊!我身为雁门太守,现在又担负着剿灭并州叛乱的重任,实在不能耽误太久。”刘琦答到。
    “那,那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离愁写满了小蔡琰俊美的脸庞。
    刘琦上前轻握住蔡琰的手,含情脉脉地望着蔡琰的双眼:“琰儿,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
    “我愿意!”蔡琰脱口而出:“可,可我俩尚未成婚,父亲不会同意的。”说完面上又露出忧伤。
    “等岳父大人下朝,我自会与他去说,只要你肯就行!来,再用这焦尾琴为我弹奏一曲吧,说不定以后很久都见不到这尾琴了呢!”刘琦安慰到。
    “嗯!”
    刘琦安排刘德去悦来酒楼调来一套桌椅,再搬了两坛英雄酒送到蔡府。自己带着蔡琰去市集购买了许多疏菜肉食,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等蔡邕下朝。蔡琰跟前跟后转了半天,惊讶得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怎么也想不到文武双全的刘琦还会这庖厨之事,而且他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与众不同,让人看着就流口水。就是不明白刘琦明明十六都不到,他是怎么做到如此优秀的?文能开宗立学,武能守疆护邦,又精于音律,居然还能做得一手全天下的人都不会的好菜……他究竟还会多少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难道不用睡觉吗?哪有这么多时间学这么多东西?……这个迷一样的男子,处处都透露着吸引力,深深地吸引着自己。
    蔡邕回府后也是大吃一惊,问刘琦蔡琰在搞什么鬼。
    “岳父大人,请上座!今日琦亲自下厨做了这一桌菜肴等岳父回来品尝,是有一些事想跟岳父聊聊。”刘琦道。
    “这不是悦来酒楼的桌椅吗?还有悦来酒楼的英雄酒,这酒不是限量供应吗?你怎么能一下弄来两坛?这菜也跟悦来酒楼类似,却又胜过许多。这,这……”蔡邕看到餐厅的一切后更是惊讶万分。
    “原来岳父也去过悦来酒楼。”
    “悦来酒楼有好酒有好菜,我与一众好友自是去吃过几次,只是这英雄酒限量供应,每次都喝不痛快。”蔡邕道。
    刘琦给蔡邕斟满酒:“琰儿也过来坐吧!我今天做这家宴,搬来桌椅,就是为了让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我有许多事想向岳父禀报。”
    “琰儿,过来坐吧。”蔡邕本就宠溺蔡琰,刘琦开口了,也就顺了他的意。
    “禀岳父,悦来酒楼乃小婿在平城时所买下的私人财产,京城分店只此一家,这桌椅和英雄酒都是从平城运送而来的,如今白波贼霍乱并州,这南下之路不太平,所以这酒只能限量供应。至于这些菜肴,本是我教与酒楼厨师的,我自然也是会的。不仅如此,这桌椅和英雄酒也是小婿设计参与制作的。”刘琦对蔡邕解释到。
    “哦?你怎么会这些东西?你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和治理州郡之上才是,岂可将精力花费在这此奇伎淫巧之物和庖厨之事上面?”蔡邕正色道。
    “岳父大人教训的是,只是那时候小婿收留了万余流民,实在是不够钱粮支撑,才从墨家典籍中学得这些,赚些财物购买粮食……”刘琦声音有些小了,没想到这老学究还不能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不过一边的蔡琰眼中的崇拜之情却是更浓了。

第55章 私奔回并州
    “哎!也真是够为难你的,小小年纪忧国忧民。来吧,菜都快凉了,边吃边聊吧!来,陪为父喝一杯你自酿的美酒。”蔡邕似乎又理解了刘琦所做一切的良苦用心。
    “琦敬岳父,愿岳父大人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好!好!干了这杯!”
    “还别说,你这手厨艺确实胜过悦来酒楼的厨师许多。”尝过刘琦的菜后,蔡邕忍不住夸赞。
    “岳父过奖了,小婿只懂其道,自己其实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亲手做的,连我父亲也未曾尝过我做的菜。”
    “啊哈哈……看来景升得怨我抢了他的好儿子了。”蔡邕一阵大笑。
    吃得开心了,酒自然是喝得多了些。刘琦趁着蔡邕在兴头上,又拿出了“左伯纸”和纸装《算术》一本,这两个东西可是非常合蔡邕味口的,简直爱不释手!《算术》里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没看懂的,可纸装书吸引他呀!他正编撰《后汉书》呢,若能用纸张书写,那该多省事啊!
    越高兴,就越多喝了一些。以至于后面刘琦说要带走蔡琰,蔡邕也没多想便答应了,还把心爱之琴送与爱女以作嫁装。直到第二天刘琦带走了蔡琰才追悔不已,大骂刘琦奸诈,用一桌酒菜和一箱纸就换走了自己辛辛苦苦养了十三年的爱女。问题给了一本稀奇古怪的书也没教自己怎么用啊!不过这个骂确让别人觉得他是在卖弄自己得了个好女婿。
    刘琦装点好行礼,带着典韦、郭嘉、史阿、蔡琰出东门与高顺张辽二人会合,引一千陷阵营将士原路返回并州奔晋阳而去。
    中平六年(189)十月,西河郡黄巾郭太领兵攻略河东郡,董卓派部将牛辅率兵进讨。董卓听从李儒建议矫天子诏封刘琦为并州刺史,命刘琦率兵剿灭白波叛乱。不过令刘琦高兴的并不是升官,而是荀彧安顿后家眷后,拒绝了冀州刺史韩馥的盛情相邀,自己北上到了晋阳,与田丰相处的十分要好。见刘琦带着郭嘉回来,高兴不已,问明刘琦的志向后决定留在并州辅佐刘琦光复汉室。刘琦当然兴奋不已,“王佐之才”荀彧、“鬼才”郭嘉都来了,还有大师兄史阿相助,真的可以大展拳脚了。
    不久,山阳老家有李典李曼成引家兵百余人前来相投。刘琦又是一阵兴奋,总算有名将主动来投,是个好的开始啊。
    刘琦令田丰带着徐晃、张辽回云中,拜太史慈为主将,徐晃、张辽为先锋,王安调度粮草,征招兵马,继续西进收复失地。调关羽周仓回晋阳听用。又安排荀彧坐阵晋阳,引高顺、典韦、李典收复太原各县。赵云回雁门另行招募兵马。
    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
    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
    消息传到刘琦手中时,刘琦正在安置从雁门迁来的貂蝉、张宁、赵雨等人。马上要征战天下了,这后院该好好处置一下了。赵雨姐姐没想法;张宁接触的少,倒也没什么;貂蝉可是一路相伴,早已情愫暗生,而刘琦也早就将他当作内定的媳妇儿了。但是现在与蔡琰已有婚约,那肯定明媒正娶的正室,貂蝉见到蔡琰时妩媚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又强颜欢笑称“少夫人!”毕竟她自己的身份只是刘琦身边的婢女。可冰雪聪明的蔡琰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不寻常。无奈啊!真不明白男人为什么都想三妻四妾?这才两个呢,都不知该如何平衡了,以后要是多了咋办?
    貂蝉跟自己时间久,虽然还没名份,估计现在赶都赶不走,何况自己也不舍得赶。蔡琰虽说知书达礼,但人家一个女孩子是随刘琦来了这并州,举目无亲,若有委屈,真是对不起人家。毕竟是刘琦穿越到这乱世以来,真正动心且用追求到的第一个女子,真的不能伤了人家的心。所以刘琦只好找到蔡琰,把认识貂蝉的经过和貂蝉的身世经历前前后后地给蔡琰解释的一遍。哪知小蔡琰心地善良,听了貂蝉的经历后同情心泛滥,也觉得刘琦对貂蝉好是应该的。后面也就省了刘琦再向貂蝉解释,蔡琰主动找貂蝉谈心。谁知这二人一个会弹琴一个会跳舞,很快便成了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