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209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09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风中,曹操在曹丕之搀扶下,亲自为夏侯渊送行。望着夏侯一家,不禁潸然泪下。
    送走夏侯惇才多久啊,夏侯渊又埋于黄土。
    “元让、妙才,你们慢些走,孤随后便来。且待孤安置好我等家小……”
    曹操在心底默默地呐喊。
    ……
    也不知是伤心过渡,还是偶感风寒。安葬完夏侯渊后,曹操便卧病许都,久治不愈。
    与刘琦的谈判之途,由荀攸、程竖辅以曹丕开启。
    军事上已经没了任何本钱。诸葛亮黄忠军团从汝南逼近颖川;甘宁、徐晃军团出彭城进入兖州;周瑜军团威压陈国;张辽军团占领泰山……
    最关键,关羽军团踏兵过河,于延津一带驻扎,威胁濮阳等城。
    十面埋伏!
    哪里还有主动权?
    

第497章 冰火两重天
    
    荀攸、程昱商议好方案,报曹操批准,由荀攸送达刘琦手中。
    既然决定了要谈判,刘琦便没再呆在军营,而是住进了颖阳城。
    贾诩、鲁肃在身边,刘琦倒是不那么操心。耍心机有贾诩,谈判有鲁肃。对上程昱、荀攸二人根本不吃亏。
    荀攸把曹操治下的土地人口、钱粮税赋、兵丁马匹、将领谋臣……一一登记造册。这个比刘备的投降来得正式多了。
    不过可把贾诩、鲁肃给忙坏了。虽然不至于去一一核对,但却要仔细查看。哪些可以直接接收,哪些要整顿,哪些需要精减,都得整理出来,给刘琦过目,报批。还得给刘琦提供专业的意见。
    其实也没什么好整理的,刘琦不可能按照曹方的要求去用人或者任免官员。现在新汉的官员审核制度完全不同于东汉的举荐制度。没有谁可以顶着祖上的荣光来骗吃骗喝骗官当。
    想要降后继续得到重用,那你得有真本事才行。
    刘琦其实并不想杀曹操,曹操虽然野心大了点,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不论是乱世还是太平天下他都是顶尖的人才。说实话给个三公之职,他也绝对是配得上的。哪怕什么官职都不给他,把他软禁在长安也行。没事找他喝喝酒、聊聊天,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寂寞啊!王的孤独谁能懂?
    但贾诩的意思是献帝刘协之死必须要有人来背锅,而这个人只能是曹操。才能给天下手握笔杆子的士子们一个完美的交待。
    不然他们就会去想、去猜……
    最后获利的是刘琦,谁能保证会没有人去猜测是刘琦谋划的呢?
    刘琦深知此中厉害。虽然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但谁也管不住天下人的嘴、天下人的笔。就象唐代李二,一生勤勉,开起贞观之治。史书记来也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但总有人抓住“玄武门之变”紧紧不放,来抹黑他。
    刘琦虽然知道谁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哪怕是圣人。但架不住手下的谋士要维护皇帝的良好形象,他也没必要自黑吧?
    曹操死了也好!
    就象刘备死了一样。至少他们手下的那些曾经死心塌地的文臣武将们不会再生许多花花肠子。
    诸侯跟诸侯不一样,有些人能留,就如刘璋、士燮、刘繇、张扬之流,本来就没有多大野心,留着还能撑些场面。但曹操刘备不一样,指不定哪天就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谈判一直持续到开元三年(205年)春节。
    该谈的也基本上谈好了,荀攸是熟人,也是谋主级别的大才,刘琦没有为难他。
    春节期间,双方暂停商议,休兵过年。
    刘琦在赵云等人的陪同下,就在颖阴渡过了乱世江山的最后一个春节。与众将士同饮,与民同乐。
    终于……
    在刘琦亲征,远离女色近一年的这个喜庆夜晚,宪英得偿所愿,从女孩变成了女人。
    朝夕相伴,一切水到渠成。
    不过令刘琦头疼的是,收了宪英,却换了另一个追求者。
    孙尚香!
    理由很简单,因为刘琦帮她打败了刘备,替她完成心愿。所以,她要以身相许。
    虽然刘琦多番解释,征讨刘备就跟征讨曹操一样,是大汉一统的必要过程。跟帮她报仇雪耻没半毛钱的关系。
    可女人认准的事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更头疼的是宪英不是跟尚香不和的吗?为何她不但不阻止,反而还多方撮合?
    这俩小妮子啥时候合谋到一起的?
    女人心,海底针!
    最后刘琦不得不以尚香母亲兄长犹在,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行而推脱。
    宪英被刘琦封为婉贵人,继祝融的香嫔之后,贵人的位置也不再空荡。
    宪英已入后宫,肯定不再适合做史官。刘琦只好让荀彧从长安挑选出适合的人送到身边。
    颖阳城中喜气洋洋,可许都的天空却愁云密布。
    两相对比,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只是因为,曹操麾下众文武已不知该如何破这个局。
    因为曹的病情不见好转。
    因为程昱。
    程昱再一次请求曹操将自己的项上人头送予刘琦。这口刺帝的锅由他来背。
    可是曹操依然不允。
    不是曹操不想啊,而是程昱这颗人头分量不足。
    也不知程昱为什么就认了死理,偏偏就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替曹操一死。
    于是,程昱遣散了许都的家中老小,包括家丁仆人,自谥于家中。
    这一天是正月初七。与他那冰冷的尸体相伴的是一篇长长的《罪已书》。
    书中详详细细地表述了自己如何接近刘协,骗得信任,又安插刺客……一切都是为了让曹操登上高位,以借水涨而让己的船高。
    他说明是自己陷曹操于不义,曹操知道后大怒,自己有出计以假乱真,找替身代之……
    总之,都是他一个人的错,与曹操无关。
    曹操在收到消息和程昱的《罪己书》后又哭又笑,犹如疯了一般:“仲德啊,仲德!亏你聪明一世,末了末了,却如此糊涂。你以你这一死,刘子玮便会放过我曹操吗?天下会放过我吗?”
    “刘子玮想要的是曹某人项上的这颗人头啊!”
    “也罢!也罢!黄泉路上有君相伴,吾,定不寂寞……”
    “元让,妙才,快来护驾……”
    ……
    曹操疯疯颠颠地自言自语了半夜,谁都不敢靠近。
    第二日,曹操病情加重,昏迷三日不醒。
    再醒来已是弥留之际。
    曹操叫来荀攸、曹丕、曹植吩咐后事。
    他传位于曹丕,但让曹丕仅领其迎汉帝南迁许都前的官爵镇东将军及祖爵费亭侯,以尽量低的姿态从于新汉,以保全全家。
    一再告诫曹植,收起那些才子的傲气,夹着尾巴做人,凡事多与兄长丕商量。与兄长一起担负起养活曹家数百口人的重任。
    二子点头称是。
    最后,曹操拉着荀攸的手,细细地回味了自己的一生。
    从在雒阳与荀攸相识,到刺董卓孤身离京,到陈留起兵,会盟酸枣,败袁术、灭吕布、决战官渡,称霸中原……
    说得二人俱是老泪纵横。
    怪只怪这世界多了一个刘琦。
    怪只怪老天给的时间太短……
    

第498章 天下一统
    
    开元三年(205年)初,曹操病死许都。
    曹丕继位。
    以镇东将军的名义亲往颖阳面见刘琦,高呼陛下。
    刘琦表曹操讨贼护驾之功,追谥魏候。
    绝口不提刘协的死因。
    曹操都死了,再追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刘琦前往许都,拜祭先皇刘协,顺便吊唁曹操。
    许都有曹操为刘协造的皇宫,正好改作刘琦的行宫。因新汉定都长安,许都改名许昌,设为县城。
    短短十年,许昌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发展成了中原地区仅次于雒阳的大都市,曹操功不可没。
    这么多年以来,许昌一直是曹操和苟延残喘的东汉的政治权利中心。
    也是刘琦治下密卫的重点工作区域。
    但在这里,刘琦没有见到李儒。
    连贾诩也联系不到他。
    到后来刘琦才知道,曹操死后第二天,魏王府中便少了一个侍婢。
    本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应该是侍婢怕世子会怪罪自己没照顾好曹操,会秋后算帐,所以便偷偷溜走了。
    但是刘琦听后却付之一笑。
    哪有那么巧的事?
    恰好这段时间他的情报头子也消失了。
    再后来许都的密卫统领联系上了贾诩,并将密卫人员资料上报。资料显示,确实少了一人,而且是一女性,曾潜入曹操府中。
    情报人员的消失,很正常。
    但是老大也消失就不太正常了。
    再后来,贾诩又收到一封信。
    出自李儒。
    但是写给刘琦的。
    臣儒遥叩圣恩:陛下纳臣于落没,皇恩浩荡,委以重任。臣手刃仇敌,告慰众亲亡灵,儒此生无憾。今陛下龙威,天下折服。儒不敢贪功,自辞重担,远走他乡,望陛下恩准。愿大汉永盛,愿陛下安康!……
    刘琦又笑了。
    一直陪在刘琦身边的贾诩才发现皇帝近来总是容易发笑。
    也许,天下太平总会让人心情舒畅吧。
    刘琦当然会笑。
    都说贾诩是只老狐狸,看来李儒才是最聪明的那个存在呢。
    江山一统,李儒功不可没。
    或者说,李儒的存在,推动刘琦一统大汉的事业至少提前了五年。
    但是他也是把大汉王朝推向四分五裂的群雄割据的罪魁祸首。正是他的建议,让董卓把持朝政,大肆分封诸侯,才导致后面的一系列纷争。
    所以,世人难容他!
    史书上也不会记载他的功劳。
    李儒,这个在黑暗中生活了十年的密卫最高领导者,注定不能站在刘琦身边享受荣光。
    所以他选择了默默地离开……
    去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带着一个谁也不知道姓名的小女人。
    这个女人最后成了他的妻子,为他生了孩子。
    一家人住在那片接近天空的高原上,享受着新汉王朝的太平与富足。
    ——————————
    刘琦在许昌接受了曹丕的投降,因为一统大业建功,迁曹丕为南中郎将,秩两千石,属从光禄勋。继祖爵费亭爵。
    曹植封博士,进入中央学府教学。
    有隐患的人还是放在身边盯着比较放心。
    但对曹氏一族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荣幸和莫上的荣光了。
    作为会载入史书的对头的后代,没被赶尽杀绝也是意外了,何况还被朝庭重用。
    曹丕终其一生,兢兢业业地在长安埋头工作,不敢有丝毫怠慢。
    曹植才高八斗,倒也适合教学,一生出诗无数,流芳百世,后被刘琦誉为大汉第一大才子。
    荀攸当然被重用。
    同时还有刘子文从许昌救出的族兄刘晔。
    杜袭。
    董昭。
    满宠。
    毛阶。
    吕虔。
    ……
    量才而用。
    当然也少不了对刘备麾下能臣名士的安排。华歆、陈登、陈珪、张昭、张竑、刘繇、阎象……
    至于武将,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仗打完了,还要那么多武将干嘛?
    刘琦召来关羽、赵云、周瑜、高顺、太史慈、甘宁、张辽、徐晃、马超九人。
    告诉他们仗打完了,但军队的训练和维持却是必要的。
    不仅仅要守好边送,为大汉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还要向外开拓,将汉威推向全球。
    所以让他们组建兵团,挑选人手。从将从兵团中自行发掘和从降将中挑选。
    这九人加上徐庶共十个兵团。
    每个兵团保持八万人编制,主将一人,从将十人,军师一人,参军五人,属官十人。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刘琦把工作交给众将,自己带着一帮文臣回长安去了。天下初定,各地方长官的调配还没完成,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完成。
    天下大统,大汉重生!
    从许昌到雒阳再到长安,沿途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夹道迎送。
    真的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郭淮被刘琦带走了。如此大才,怎么可能放任他们在处面飘。
    抓回长安作苦力!
    刘琦下令各军团组建完毕后,于八初一开赴长安举行阅兵大典。
    本想让周瑜把尚香领回江夏。结果也不知尚香跟周瑜说了什么,反正尚香没跟周瑜走,而是跟着刘琦回了长安。
    不过回到长安,刘琦倒是真把尚香跟来了的事忘到一边了。
    长乐未央那么大两座宫殿,刘琦一年没在朝,刘铮毕竟是个孩子,还是给他堆积了许多没处理好的工作。
    就算是处理好了的,刘琦也全部浏览了一遍。看看儿子有多少长进。
    除了每夜翻牌子,刘琦忙得没有一丁点时间来陪妻儿。
    当然就更不可能记得尚香了。
    忙。
    很忙。
    忙得什么都顾不上了。
    不仅刘琦忙,荀彧、田丰、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步骘、荀攸……
    反正有统筹治政能力的文臣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在长安的,没一个能跑掉。
    两个主题:一、重新划分疆域、州郡;二、军队的安置与发展方向。
    这群文臣能士是真的忙,以荀彧为首的一部分抱着张松提供的《大汉疆域图》多方商讨、议论、争执,将大汉疆土重新划分。
    以郭嘉为首的几位偏重军事的谋士细细研讨军队整编完毕后的驻防安排,及军师任调问题。
    刘琦也忙。
    忙着审阅批示众臣讨论出来的结果。
    忙着看臣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只有他们都忙起来,才会忘记刘琦是带着他们打下了这片江山,忘记去思考刘琦会不会作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来。也才没有时间去争功夺利、勾心斗角……
    刘琦还忙着与马钧制造地球仪。
    是的,就是地球仪!
    在地理方面,张松就是个天才。几乎每打下一个地方,张松都会带着人去转一圈,将大致的山河地势绘于图上。
    当然,能这么快绘制出《大汉壃域图》是因为他可以到皇家书院翻看各种书籍以及前人留下来的各种地图。
    这都不是关键的,关键是他还亲自去了瀛州、西域、蒙州、兴州等以前不属于汉土,被刘琦打下来的地方。甚至在西域从外商手中换来了身毒(天竺)、贵霜(大月氏)、安息(帕提亚)、大秦(罗马)等西方帝国的疆域图。
    很大很大的地方,大到张松都不知道怎样去描绘、去拼接。
    这个时候,有一个简略的地球仪,胜过一切地图。
    直到此时,刘琦后世的记忆才彰显出优势。
    但那也不能证明地球是圆的,只能说这是刘琦提出的一个新理念,等待大家去验证。
    

第499章 大汉十九州
开元三年(205年)六月十六日,天子刘琦诏千告天下振荡动乱、天下纷争二十余年的汉室天下完成了大一统。
    首先选出十位为大汉一统大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予以嘉奖,赐荣帝国勋章,封县侯。
    田丰,功比萧何,一代贤相,是刘琦从乱世中成长到崛起到一统江山的最大后勤基石。赐广年县侯。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499章 大汉十九州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b三国之大汉重生b》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第500章 终篇,强军强国
    
    说是让所有大军开到长安参加阅兵,其实是很不现实。
    长安城虽然大,也不可能大到可容百万大军列阵受阅的地步。
    毕竟不是八车道的柏油马路。
    军师们带去的还有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