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阵前两军列阵相迎时,魏延收到了刘备快马传来的消息,要求魏延暂止刀戈。双方要谈判。
为什么来得这么急呢?
南边传来了比黄忠战场射杀马忠更加劲暴的消息——郭嘉大军一夜之间,强渡江水十万人。甘宁等人没有急着增援黄忠,而是兵锋一转,强势占领了沿江一线的北岸,迎接大军登陆。大军已经将历阳团团围住。
消息传到寿春已经是五更了。
刘备立刻派出信使传令魏延停战,一面向郭嘉传书要求谈判。
黄忠不知道原委,但是人家魏延收兵回城,高挂免战牌,他也没办法。手中就这么点人,也不可能不顾将士生死,强行攻城。也只好收兵回营。
历阳城的守将却没魏延那么命好,等刘备的信使赶到时,城池已经被破了。守将纪灵重伤被俘,投降刘备还未立得新功,便被冲进城的龙治乱枪捅伤。兵败被俘。
副将全琮战死。
城中三万余将士尽数被杀被俘,无一人走脱。
信使无奈,将刘备的停战命令交给了城中的汉军将领甘宁,并奉上一分停战书。
这东西甘宁说了可不算,立刻令人渡江送到郭嘉手中。
但也在历阳城中停止了攻伐,等待下一步指示。
求和?
这是个什么操作?看到停战书,郭嘉一时间也被搞懵圈了。
大军都过江了,打下九江也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吧?刘备这时候送来有意归降的书信是几个意思?
谈判?
问题是郭嘉也不知道刘琦现在是什么意思啊。愿不愿意接受刘备投降呢?
刘备这招挺狠!
大兵压境,却没事可干了。这不扯嘛?
不过刘备倒是满怀诚意。第二天,使者简雍就来了。甘宁亲自送他过江的。
因为甘宁接到驻兵历阳,暂且休兵的命令。
他得跟回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备倒没有向郭嘉递上降表,这事应该跟刘琦谈比较合适。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权宜。
给郭嘉的信上只是说:……备欲辞去吴之位,将手中疆土与将士献与陛下,为大汉之一统略尽绵薄之力。还请都督暂缓进兵九江,待备派使者面见天子,再作定夺。……
郭嘉看罢冷笑一声:“刘皇叔早干嘛去了?这时候了才想到陛下,当时擅自称王时可曾想到今日?”
简雍一看这阵势,郭嘉似乎不肯罢兵,忙道:“当时天下盛传天子蒙难,皇叔悲痛欲绝,吾等臣子为续汉纲,共谏皇叔称王。皇叔多番请辞,后不得已而为王。”
周瑜在一旁冷笑不语,对于刘备,他从未想过原谅,恨不得一直打到寿春,把刘备从王位上拉下砍头方可泄愤。
诸葛亮倒是接了一句:“皇叔既然因天子之故而称王,为何拒与当今陛下合谋伐曹?”
郭嘉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统帅,果然心思慎密、反应迅速,难怪得主公如此看重,大力培养。确实颇有荀彧之风。国之栋梁之才也!
简雍:“当时曹操使程昱渡江南下,假天子诏承认了皇叔的王位,并再三承诺天子仍然健在。故举棋不定!”
郭嘉:“仗都打了快两年了,既然皇叔认定故天子仍在许都,此时又如何转念承认吾主为正统?”
简雍:“皇叔撤回江北后曾亲上许都面圣,才发现许都天子已是假的。这才确定曹操谋杀天子之事已成事实。汉中王乃天子亲封,为大汉立下赫赫功劳,顺势登基,实乃天下大幸也。”
周瑜此时冷哼一声:“吾等大军停滞江东一月有余,刘备既已知许都实情,为何不早降,偏要等到大军北渡才来乞停?”
简雍已经头冒冷汗,被三个才思敏捷、辩才无双的大谋士连番逼问,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活儿。若不是他早已准备好说词,恐怕早就被问得哑口无言了。
“皇叔手下将士数十万,战将数百,辅臣数十人。牵一发而动全局,不得不慎之……”
周瑜:“我看刘备并不诚心吧?若非我大军三面合围九江,大军顺利登陆历阳,他恐怕仍想联合曹操,作困兽之斗吧?”
我去,真相了!
这都是些什么妖孽啊!
简雍恨不得逃离秣陵,权当自己没来过。
求个和有这么难吗?
“不不不!周都督误会皇叔了!皇叔一面做麾下文武的工作,另一方面却在向曹操委蛇,讨要一些土地,一并献于陛下。以表诚心!”
“哦?皇叔从曹操手中得到了哪些地盘啊?”
终于说到重点了,郭嘉、周瑜、诸葛亮三人围攻了简雍半天,无非是想套点干货罢了。哪有无条件投降的道理?
简雍:“前不久曹操亲承将下邳、彭国、沛国让与皇叔屯兵安民。”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看来有利可图啊!
郭嘉鬼精的眼神从周瑜、诸葛亮身上收回,直视简雍道:“既然皇叔诚意归汉,不如将下邳、彭国交于吾手,吾正好挥师东进,进驻彭国。与陛下大军对曹操呈夹击之势。”
简雍脱口而出:“不可!”
郭嘉一板脸:“嗯?”
诸葛亮接话道:“看来皇叔求和归汉之心并不诚也!”
简雍:“不不不……诸位,诉雍嘴拙,未能表明皇叔之意。”
诸葛亮:“那皇叔拿什么诚意来让吾等大军停止征伐?”
简雍:“皇叔愿让出历陵,任江东兵马北上,以表诚意。只等使者面见陛下,相信用不了多日,陛下便有旨下。”
周瑜满脸不屑:“我等已经打下了历陵,又何需他让?”
简雍简直要被这几个家伙玩死了,双脸通红,汗如雨注:“那……都督为何不书信与陛下,候天子圣命?”
郭嘉:“我等有圣命呀!”
简雍大惊:“……”
郭嘉:“刘备大逆不道,擅自割地称王,吾与周都督、诸葛都督尽起荆益两州大军奉旨讨伐!”
简雍:“这不是皇叔已经请降了吗?”
周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我等还未接下新的军令。”
诸葛亮:“战场形式瞬息万变,吾等自不会因为一些莫需有的原因改变原先之计划。”
“……”
简雍无语,这特么是个坑。这几个家伙一唱一喝地就是为了想讨要好处。
“三位都督在此稍待二日,待雍回复皇叔,再来复答如何?”
郭、周、诸葛相视而笑。
“如此,有劳简使奔波了!”
第492章 驱狼吞虎
简雍擦干额上的汗水,匆匆离去。
在凉风中深吸一口气,才发现那怕是寒风也比与那三人争辩来得舒服。
郭嘉几人为了方便谈判,随甘宁渡江至历陵。虽然郭嘉的身体更适合江南的生活,但仗打到这份儿上了,他怎会愿意错过。
好在,中原地区比起并州,温度还是要稍微高一些。
刘备已经派了密使去往颖川,面见刘琦,献上降表。
但是简雍带回的郭嘉的态度让他非常头疼。
不答应吧,又怕郭嘉等人不按套路出牌。人都有自知之明,虽然他相信郭嘉、诸葛亮等人肯定会以刘琦的意志为准则。但他也非常明白周瑜对他的恨意绝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确实,人家刘琦的圣旨还没下来呢。他这边都没谈好,又凭什么支要求对方停战?
可要是答应的话,自己就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把汉军放进下邳、彭国,就会彻底地得罪曹操。而且自己哪怕得了沛国也将无还手之力了。
还没为自己争取到利益。
就这么轻易地把即将到手的地盘拱手相让,他打心底还是不甘的。
刘备只好再遣简雍南下,答应将下邳让与郭嘉以换得一月的太平。另一方面却加紧与刘琦的会晤,等待刘琦的决定。
郭嘉也见好就收,令周泰、廖化领兵五万,从广陵上岸,与徐晃、关平一起兵进下邳,合围兖州。
刘备为防意外,派张飞领兵五万进驻彭城,夹在曹操与南方汉军之间,以防万一。
一切都很平静。
至少,看起来都很美。
只要按照谋划,只要刘琦点头接纳刘备,就完完全全的将曹操困入了死局。
只是,令刘备没想到的是,他的密使还没见到刘琦,刘琦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切。
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手握两份情报。
一份来自密卫。
一份来自郭嘉的飞鹰传书。
刘琦读书情报,会心一笑,果然还是老兄弟靠谱。换着他自己,也不会比郭嘉处理得更好了。
就象他了解郭嘉一样,郭嘉也很了解他。
刘备确实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但郭嘉这一手首先让他这一方立于不败之地,且不费一兵一卒。
刘琦没有马上给刘备的密使回答。
而是把刘备的密使安排到军营等候消息,紧急召见了随军的贾诩。现在身边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也只有贾诩。
“文和,你觉得刘备此举意欲何为?”
贾诩:“刘备以手中地盘、部队、百姓为码,为己谋私也!”
刘琦:“联也同感!”
贾诩:“陛下决定接受刘备的请降吗?”
刘琦不语,拿出一份书简递于贾诩。
刘备搞得很正式,明明经过刘琦的推广,以及左伯等人的研发,纸张已经推广至大汉天下。刘备却偏偏用竹简为介,书请降书与刘琦。以显得遵守汉制,很正式隆重。
……
臣起于黄巾蛾乱;昔日与诸公会盟枣酸,得陛下点拔,而立足于青州;得陶使君厚爱而得徐州;讨袁逆而失徐;拒袁绍,狙袁术;得先帝旨而平江东……
二十载为国征战,讨贼平乱,只为重振汉室。
彼时陛下以汉中王之爵号召与备共伐曹贼,但曹贼于许都传先皇旨证明天子犹健在,而令备伐王。
备一生东征西伐,从未违背地皇命。纵曹贼假天子手下旨,臣亦不敢有违圣命。
……
郭、周、诸葛三都督攻江东,臣无力相匹,迁回寿春。后亲至许都参见天子,才发现曹操以假乱真,借儡之手假传圣命。
备方知后悔晚矣。臣心痛成分,当既向郭都督求和,并向陛下请降。
备之功不足领王爵,备自去吴王职,仅以先皇赐侯爵启陛下:吾愿领麾下将校一百三十六人,属臣七十三人,兵三十万及九江、下邳、沛国、彭国四郡百姓数百万,降于陛下,重归汉治。
……
刘备先是把自己的功劳一一诉说,以示自己对大汉的忠心,从无反叛之意。至于为会什么要据地称王,则轻轻带过,不过鬼迷心窃,一时糊涂罢了。
贾诩看完,面色凝重:“陛下,这刘备果然够狠呀!”
刘琦:“哦?文和以为其心不诚?”
“不!”贾诩:“恰恰相反,刘备所言句句是实,与密卫传回消息吻合。”
刘琦:“那,其狠何处?”
贾诩反问:“陛下真愿意放过刘备乎?”
刘琦:“不愿!”
贾诩:“可刘备此书,让陛下不得不受其降。不仅不能杀他,还不得不以其功重赏于他。”
刘琦:“朕看出来了,所以才叫你来参详。”
贾诩:“这招狠呀,关键是他一招将曹操至于死地,至少让我军的平叛之战提前一至两年结束。让我们不能拒绝。”
刘琦:“是呀!能接手刘备四郡及其三十万兵马,则可围曹操于兖、豫之地,迫其决战。顺利的话,来年便可一举平定,江山一统。这也是我的愿望啊!”
君臣二人都陷入沉默。
贾诩短暂地思考后对刘琦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刘琦:“但讲无妨!”
贾诩:“刘备此人不可留也!”
刘琦点头:“朕亦不愿留他!可眼下确实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贾诩摇头道:“臣有一计!”
刘琦:“快快道来!”
贾诩:“驱虎吞狼,两败俱伤!”
刘备真悲催,多少次被人用这一计,明明知道还不得不从。上一次被曹操用这计去打袁术,还把徐州给玩丢了。
这次更明显,刘备要他去打曹操!
这一次更象是驱狼吞虎。
还不能不去!
刘琦想了想,好象除此也没更多的办法了。
下旨接受刘备投降,册封刘备为车骑将军,领本部大军十万进攻汝南,而其他部队及沛国、彭国交由郭嘉接手。
车骑将军呢!官职等同三公,位于关羽等功勋之臣之上。让刘备都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除非不接受刘琦的条件,不然就必须出兵。不然要他还有什么用?
但同时,刘琦又下令贾诩通过密卫将刘备投降的消息传递给了在许都养病的曹操。
第494章 曹操的报复
其实,在徐晃等人领兵进入下邳时,曹操就知道了。
同样的,在刘备的阵营里一样有曹操的耳目。
听到刘备倒戈的消息后,曹操气得吐血,大骂刘备:“竖子,背信弃义,妄为人也!”
所以刘琦说要贾诩把消息传给曹操时,贾诩只说了一句:“曹操已经知道了!”
曹操血亏呀,不仅丢了三郡,甚至没有换回一丝喘息的空间。最关键刘备的出尔反尔让他又多了一路敌人。
本来今年的中原比往年要冷一些,曹操以为这是老天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
结果……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刘备的选择也无厚非。
打不过刘琦已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与曹操联手,暂时的打退刘琦又能如何?也改变不了刘琦成为最后胜者的事实。就算最终二人击败了刘琦呢?刘备不得还要面对曹操嘛?
分江二治?
不存在的!
这时候不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中华,南北差距不大。这时候江水以北可是比江东发达得多,谁愿意居江东而治不毛之地?
天气越来越冷。
刘琦的进攻倒是放缓了许多,天气太冷,各种不便。
但曹操却并未觉得有丝毫轻松。
一切缘于刘备的背叛。
此时曹操对刘备的恨甚至远远超过一直压着他打的刘琦。
曹操召回了在濮阳组织河水南岸防御的程昱。他需要一些建议,他想给刘备留下点教训。打不过刘琦,还收拾不了你刘备?
就象刘琦在曹操、刘备的身边都有密探一样。曹操在刘备身边也有,只是刘琦身边的人实在打不进去,不然刘琦身边也一定会有。
所以刘备接到刘琦的命令,领兵进攻汝南的消息曹操早就知道了。
刘备是看清了当前的形势,想要借着伐曹立功,华丽地转身。就算刘琦以后不认他这个车骑将军,那也至少会给他一个不下于九卿的职位。
三十万大军,刘琦只允许他带十万人。不过他自己也清楚这三十万里水分太多,真正的精锐之师恐怕十万都不到。重要的是他手上还有张飞、田豫、魏延、徐盛、丁奉、贺齐等数十名将领,他不交出去就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哪怕刘琦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从涿县起就跟随他一起起兵的张飞这时候不干了。
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张飞在刘备下令让他将手中的兵权和彭城交给徐晃时,张飞以心恢意冷,挂官封印,带着百骑亲卫北上,回老家涿县去。
这些消息不仅郭嘉他们知道,刘琦也知道,曹操也知道。
曹操甚至有机会出兵抢回彭城的,但他并没有下这道命令给镇守在兖州东南的车胄。因为他要以刘备为点,来争取一些胜利。
为正在流逝的士气加上一把劲,也为报心中之恨。
程昱给曹操分析了兖州的形势。估计已不可久撑了,因为河水水面的冰已经越来越厚了。
程昱绝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看得清战场形势,也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