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2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2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关羽应道。
    “你通知陈大人,尽快组织全城百姓,熬金汤、多备擂石滚木。我估计明天开始敌人将会强攻!”刘琦接着说:“对了,还要准备一些民壮和医匠,准备随时救援伤兵。”
    “诺!”关羽答到。
    “还有,准备两百骑待命,云长和彐虎准备一下,若敌人叫阵,你二人前去迎敌!子平负责指挥守城!”
    “诺!”三人答到。
    “好了,安排好轮岗,大家抓紧时间休息。”
    “公子……”
    “怎么了,云长?有话直说呀!”刘琦见关羽好象有话想说。
    “公子,我们为何不趁敌人立足未稳,半夜袭营?”关羽道。
    “呵呵,此时情况不同,敌军有八千人马,我们只有一千四百人不到,损失不起。敌军得了两个关口守军的粮草,暂时不会急于进攻。今天一番试攻,估计也大致探出我军实力,估计正在准备攻城器具,所以今晚防备肯定不会弱。待我们正面抵挡住几日,他们估计得心急,毕竟拖的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待他们心浮气燥时,我们再一举袭营,必将大获全胜!”刘琦道。
    “公子高见!”关羽拱手道。
    “没问题的话,大家下去休息吧!”刘琦接着说。
    “诺!”
    天刚放明,鲜卑军列阵而出,八千人往那一摆,黑压压的一片。马蹄踏踏,地动山摇!
    城楼上,众将士批挂整齐,严阵以待!
    “楼上的汉军听着,我鲜卑勇士在此,汉人无能,谁敢出城一战?”一个懂汉语的鲜卑士兵在楼下喊话。
    “啊呸!塞外胡人也敢在此咶噪!有种别跑,待我典韦来杀你个片甲不留!”典韦一听就上火。
    “公子,待某去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典韦又对刘琦请战。
    “去吧!云长前去掠阵,子平看好城门,防止敌人突袭!此战,许胜不许败!”笑话,我会怕你斗将,有关羽典韦两大猛将在此,纵天下好汉来战,我又有何惧?刘琦心想。
    “末将得令!”典韦关羽接令出城。
    西风吹,战鼓擂!
    只见城门打开,从里面杀出一队人马。只见那领头二人身形高大,威风凛凛!一人骑黑马,面色微黄,双目圆瞪,手持双戟。一人骑红马,面如重枣,长髯飘飘,手中倒提青龙偃月刀。
    两军相距五十步站定,典韦驱马上前。
    “呔!那蛮将刚刚不是叫的欢吗?可敢上前一战!”
    只见一个鲜卑猛士手持大刀策马冲出,叽哩呱啦说了一通话,反正典韦也没听懂。
    两人言语不通,也不多话,错马交锋。不到三个回合,那鲜卑猛士被典韦刺于马下。
    随后,典韦连战三阵,鲜卑军中无人能敌,连战连捷!直至典韦跨下马力不支,被关羽替下。
    关羽又阵斩二将。
    鲜卑军中无人敢出,各自鸣金回营。
    片刻过后,鲜卑主将见斗将不成,便擂鼓攻城。
    真正的攻城战正式开始,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这一次鲜卑人准备了大量的云梯,双方对射过后,鲜卑军开始登城。城楼上,箭矢纷飞、擂石滚木翻滚、金汤倾盆而下……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平城守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城下尸横遍野,城墙上也是伤痕累累!
    城头上,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守军送上食物和饮水。县丞陈范也组织了民壮往城墙上补充擂石滚木和金汤箭矢。医匠们也忙碌着为伤兵们救治。
    清点了一下战果,杀敌约千人,毁云梯无数。而守军方面战死三十八人,被流矢射伤一百七十三人,其中重伤八十二人。
    以极小的代价杀伤杀死敌军两千人马,这一仗可谓全胜。可刘琦高兴不起来,因为平城守军本来人少,这少一人就少一分战斗力。
    不知明日战斗又将如何?

第29章 但使公子刘琦在,不叫胡马进平城
    第二天,鲜卑人的进攻比昨日减弱了许多。双方上下午各交战一场,都以鲜卑军攻城失败而告终。
    第三天,亦是如此……
    第四天,亦如此……
    如此攻守双方僵持五日,互有损伤。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战场又恢复了平静。防御的准备工作依然由陈范组织,军事主官们又是齐聚议事厅。
    “公子,这鲜卑人究竟作何打算?攻也不尽力,退又不退?他们南下远征,粮草应该不济才是,怎会如此拖延?”关羽问道。
    “是呀,公子!他们不应该与我们相持才对!”高顺也赞同关羽的看法。
    刘琦稍作思虑,起身道:“咱们劫营!”
    “劫营好!我去!”典韦个好战份子又来抢战。
    “不!云长去!”刘琦说。
    “为什么?”典韦不满。
    关羽见典韦抢功,忍不住瞪了一眼:“且听公子把话说完!”
    “哦!”
    “云长!”
    “在!”
    “给你五百兵马,连夜出城,隐于山中,待明日天明敌军攻城时,冲杀敌军营寨,焚其粮草!”刘琦下令道。
    “诺!”关羽领命。
    “子平!”
    “在!”
    “给你三百兵马,连夜出城,隐于山中,待云长劫营开始,你速带人马赶往老鹰嘴设伏!”
    “诺!”高顺领命,随即又问道:“公子,子平不明……”
    “公子,那我老典呢?”典韦见没他什么事,便嘟嚷道。
    “公子,那这守城之人不足三百如何使得?”关羽也不解。
    “把南门的三百守军全部调往北门,去医护营看看,有多少将士还能战,全部调上城楼!我推测这几日僵持,敌军进攻一日不如一日,鲜卑内部极有可能出现矛盾。若明日云长劫营成功,敌军必乱,彐虎带我城中将士趁机掩杀,与云长前后夹击,敌军必败!若能斩杀敌军首领,这一仗我们就赢了!云长切记,一定要等敌军开始攻城时再攻袭敌营。子平待云长袭营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老鹰嘴,我要让胡人好来不好去!彐虎,这守城之事不容有失!若城失,这一切安排均会白废!你可有信心?”刘琦接着边安排边解释。
    “放心吧,公子!决不让一个胡人冲上城楼!”典韦拍着胸脯说。
    “云长、子平,你们马上清点人马,连夜出城!”
    “诺!“
    “彐虎,马上去南门和医护营调人!”
    “诺!”
    “成败在此一举!大家行动吧!”刘琦沉声道。
    天明时,鲜卑军列阵攻城。
    与前几日的松懈不同,这鲜卑部队如第一次强攻时一样对城楼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典韦领六百余名守城官兵奋力抵抗。人手确实少了些,最后正在养伤的军侯张庆听说战事吃紧又带了一部陈范从各大户手中逼出来的私兵赶上城楼,堪堪抵住进攻。
    战事持续了一个时辰后,鲜卑营寨方向飘起了滚滚浓烟。
    鲜卑阵中顿时大乱,城不能破,营寨被烧,这仗根本没得打了,关键这没了粮草,他们还能不能活着退回草原都是个问题!
    鲜卑主将见军心已乱,攻城又豪无进展,便传令鸣金,回营救寨。
    刘琦即刻传令典韦带五百军士出城掩杀。
    关羽劫营后率军往回突杀。
    两军共计千人,却杀得五千敌军人仰马翻。关羽于乱军中斩杀鲜卑首领,鲜卑军群龙无首,几个小头目各自不服,顿时四分五裂,往北逃窜!关典二人合军一处尾随追杀。
    “哦!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我们赢了!”
    “……”
    城楼上传来阵阵呼喊声。受伤留在城楼的士兵、忙着清理战场的民壮、忙着救护的医匠、给楼上送食品的百姓,齐声呼喊,奔走相告!
    刘琦见战场已经远离视线有些放心不下,又点齐能战之士五十人提刀上马往北追去。
    原来这次南侵的鲜卑人是鲜卑已故传奇首领檀石槐手下大将贺连卡。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继位。可和连却没有他老子那本事,好不容被檀石槐统一的鲜卑又变得四分五裂。这贺连卡便脱离和连带领自己的部落占据了雁门以北的部分草原。去年贺连卡带领自己部落的二千名控弦之士南下侵袭平城,粮草、女人、物资得了不少好处。所以今年他拉拢周边四五个小部落,集结了一万控弦之士南下,想以更多的人掠走更多的粮草和人口,因为人口可以壮大部落,而粮草能让整个部落撑过这该死的冬天。可没想到今年汉人早有防备,攻入关内就损失了两千人马,好不容易攻到平城城下,却又久攻不下,其他几个小部落首领早已心生不满,这几日早就吵吵着要撤军。好不容易说服大家今日发动猛攻,若攻下则达成目的,若攻不下则全体退兵。哪知道被人劫了营寨,丢了粮草,引得军心大乱。结果自己在乱军中还被关羽砍了脑袋!他至死都没明白,这去年轻松突入的平城,今年为何守备得如此严密,自己明明八千人马,却没敌过平城千余人。
    待刘琦率部赶上大部队的时候,已经是老鹰嘴战斗结束的时候了。
    前有高顺的伏兵,后有关羽典韦两大猛人的追兵,近四千溃军最后冲出去的不足千人。这一路平城守军杀死杀伤鲜卑军人一千八百多人,俘虏八百,逃散人数不详。得马匹三千,其中伤马一千四百多匹。当关羽把贺连卡的人头和佩刀递上来时,站在老鹰嘴山头的刘琦突然豪气冲天,忍不住大声吟出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名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引得众将士豪情纵生,众人高呼“万岁!”“胜利!”
    这首诗后来被划归刘琦名下,其才情传遍大汉,一不小心就成了文学剽窃者。而在平城,这首诗有另外一个版本流传更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公子刘琦在,不叫胡马进平城。”
    战争结束了,在郭缊派出的三千援军到达平城的三天前。等增援部队到达时,平城军民正在打扫战场,清理尸体。

第30章 天下大乱,大赦天下
    战争结束了,平城逃过劫难,全因为有刘琦,有刘琦带来的关羽、典韦、高顺,有刘琦组织的临时部队,有刘琦的临场指挥。
    不知不觉,刘琦到东汉末年的第二个春节就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渡过了。
    战争结束,至于写报告、写奏折之类的事刘琦就不管了,陈范、张庆他们自然会去办好。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貂蝉早已备好洗澡水,这十几天没回家,虽然没上阵杀敌,却也一身的血腥味。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吃了点东西,躺床上饱饱地睡了一觉。
    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刘琦睡了个昏天黑地。醒来时已接追中午,貂蝉两手撑着可爱的小脸傻傻地望着睡梦中的刘琦。刘琦醒来时被床头的小妖精吓了一跳,回过神又感觉心里暖暖的。是啊!睡时有人陪你细声耳语,醒来有人在身边相伴,想想就温馨。不过实在太小了,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咱还是把那心思先放放吧!
    晚上,高顺典韦带着张庆回家吃饭。
    “张军候到来,有失远迎!”刘琦客气道。
    “公子,张将军已升任都尉。”高顺提醒到。
    “哦!不好意思,恭喜张都尉高升!”刘琦改口说到。
    “哎,庆能有今日全因公子之功,庆实在受之有愧啊!今日特来向公子拜谢!”张庆向刘琦施礼道。
    “都尉客气了!都是为保这一城百姓,保我大汉江山。都尉带兵浴血奋战,理当受奖!”刘琦说。
    “……”
    一番客套,大家一起吃了晚饭。张庆对关羽的勇猛也是赞不绝口,很想把关羽拉入军中,关羽以有职在身不便随意离开为借口拒绝了。
    原来郭缊收到平城战报后,升任张庆为都尉,高顺为军候领援军三千重新布防边关。并上表平城刘琦、陈范、关羽之功。张庆前来一方面是为当面致谢刘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高顺和典韦回家向刘琦等人道别。因为明日他们将重新出发,守护边关。
    高顺和典韦被刘典留在家里住了一夜,临行时,刘琦又取出与自己相同的战刀三把,分别授予关羽典韦高顺三人。原来蒲项已将上次打造兵器时所余的镔铁打造了五把军刀送往刘府,刘琦知道平时除了打仗武将都需要配置短兵器的,所以便拿出来分给三人。三人纷纷道谢,高顺更是感动流涕,刘琦不但为他打造了称手的长枪,还给他们配上防身短刀,而且都是千金难求的神兵利器,叫人如何不感动。
    张庆带走了高顺典韦带着官兵去边关布防。关羽协同陈范遣散了临时征招的防御部队,领众衙差继续回县衙公干。刘琦也恢复了读书习武监管几处生意的常规生活。一切就象是一场梦,过了便只剩下回忆。
    公元184年二月,(也就是光和七年二月,史书记载为中平元年。其实是汉灵帝光和七年十二月才改国号为“中平”的。)由于张角门徒唐周告密,“黄巾起义”被迫提前起事。张角们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率众在冀州一带起事。起义者头绑黄巾,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旗号,烧毁官府、杀害史士、四处劫掠。短短一个月时间,各地渠帅纷纷响应,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州郡失守、吏士逃之、百姓流离……震动朝野!
    公元184年三月,汉灵帝见黄巾势重,命大将军何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卒屯兵都亭,镇守京师;又在洛阳周边各大小关口设置都尉,派兵驻防;下召各州郡召集义军、整点武器、准备作战。纳皇甫嵩建议,为防止黄巾贼拉扰天下名士,汉灵帝宣布解除党锢之禁,大赦天下!
    刘表被何进辟为掾属,被举荐至北军任中侯,重返洛阳这权利政治中心。
    同时平城有诏书传来,县丞陈范因守卫平城有功,升任平城长。关羽因天下大赦恢复本名,被陈范荐为平城县尉。刘琦助陈范、张庆阻敌有功,但因年少不宜封官,赏金百两,良田百顷,允许择日回京进太学读书。不过最后没看到钱!至于被谁吞了还是根本没给就不得而知了。
    刘琦笑领了百顷良田。这有了田就可以收纳难民,建立自己的庄园,有自己的粮食,有了粮食在日后乱世可就有了底气。至于回京读书嘛,等等再说,择日嘛,当然要选个好日子,至少不是这天下大乱之时。
    四月,汉灵帝令北中郎将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发冀州,负责北方战事。又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步骑四万余,重点讨伐颖川一带的黄巾军。
    (至于战事,我就不去抄史书了,大家都熟悉,既然我们的猪脚刘琦大人没参与,我再抄来就有凑字数的嫌疑了。)
    天下大乱,各地纷纷召集义军,刘琦心里不淡定了。很多名人猛士要登场了啊!曹操、孙坚……最主要我还没来得及去找猛张飞、帅子龙呢!也不知年初苏双拉回去的桌椅卖的怎么样了?他和张世平还会资助刘备吗?那少了关二爷约刘备还会与张飞结拜吗?好想打开电视看看啊!真想带着关典高去趟趟这浑水啊!
    想想还是忍住了,打赢了也没自己啥事,反正不会给官做,年纪太小是硬伤啊!再说这边关防务紧要,不见得张庆会放人。还是好好地呆在这平城努力赚钱吧!
    对!钱非万能,没钱却是万万不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你们赚取你们的名声去吧,哥现在就对赚钱感兴趣!
    刘琦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读书、学兵法、练剑、练刀、练枪,剩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