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月贻香-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不料白云剑派的掌门人竟会亲自下场出战,顿时一片沸腾。要知道白云剑派一向与峨眉剑派并称“武林双剑”,其掌门人李思静好酒贪杯,风头虽不及“江湖名人榜”上排名第四的朱若愚,甚至近些年来还不及“岭南一剑”宫子寒的名头响亮,却也是当世一等一的人物,武功修为未必便在朱若愚和宫子寒之下。尤其是北面高台上的谢贻香更是深有体会——当日杭渎码头一役,若非有这位李掌门及时出剑相救,自己当场便要命丧于朱若愚的必杀一剑之下,以此观之,若无定海剑的加持,朱若愚还未必是这位李掌门的对手。
就在众人的哄闹声中,那李掌门面带酒意,已大步来到场中,和公孙莫鸣相对而立,又咕噜咕噜地灌了一大口酒,这才扔掉酒壶,拔出长剑遥指对方,笑道:“闲话少说,老酒鬼只懂用剑,公孙教主还是打算空手对阵?”公孙莫鸣打量他半晌,摇头说道:“我空手便行。”李掌门顿时朗声一笑,说道:“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看李某人的‘败剑微醺’,当今世上只怕是无人识得了。”
公孙莫鸣不知应当如何接话,只得陪笑两声。李掌门便不再言语,兀自深吸一口气,斜斜踏上两步,用手中长剑划出一个半圆,反手削向公孙莫鸣的右颈。公孙莫鸣却不躲闪招架,待到剑锋离他的右颈还有三尺距离时,流转四周护体真气已被剑势逼至极限,立刻生出反弹之力,将李掌门这一剑原封不动地弹了回去。
在场众人不料公孙莫鸣的护体真气竟有如此厉害,直看得瞠目结舌。却见李掌门毫不慌乱,以右脚足尖为圆心,顺着这一剑弹回之势迅速转了几个圈,顺势又是一剑削向公孙莫鸣的左颈。这一回他攻出的长剑上不但有自身的劲力,更有对方护体真气反弹回来之势,威力几乎大了一倍。而公孙莫鸣依然纹丝不动,直到剑锋离他左颈还有尺许距离时,护体真气再次生效,又将李掌门的第二剑给弹了回来。
只见李掌门依样画葫芦,足下立定轴心,再次顺着长剑弹回之势旋转几圈,又攻出威力更强的第三剑。观战众人里崆峒派的天引道长不禁赞道:“败剑为势,微醺为意——李兄这套‘败剑微薰’风采不减当年!”其余众人看到这里,也渐渐看懂了李掌门这套剑势,乃是将一招招无用的“败招”积攒起来,糅合成威力更强的新招攻出,从而取“败中求胜”之势;再加上他犹如醉酒般的踉跄身形,难怪这套剑法名为“败剑微醺”。
果然,伴随着李掌门的剑势一剑强于一剑,积攒到第六剑时,公孙莫鸣已不能仅凭护体真气抵御,只得将大袖一挥,荡开对方攻向自己的剑势;到第九剑时,公孙莫鸣每荡开一剑,脚下便要退开一步;待到第十二剑攻出,李掌门长剑上积攒的威力已经到了他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不但周身衣衫鼓胀,一张脸更是憋的通红。公孙莫鸣以双袖之力荡开他的第十二剑,退开两步说道:“够了够了……再打下去你就没命了!”
谁知李掌门竟充耳不闻,借着对方双袖荡剑之势连转七八个圈,激荡出的劲风直刮得在场众人面颊生痛。他心中暗道:“自从肝脏生了这毛病,这些年酒也喝不痛快。如今门下弟子皆已青出于蓝,白云剑派一脉可谓后继有人。倒不如今日便将这条性命葬送在神火教教主手下,也算不枉此生!”
于是李掌门便咬紧牙关,将体内原本用来护住心脉的最后一缕真气毫无保留地灌入手中长剑,向对面的公孙莫鸣攻出他今日的第十三剑、也是自这套“败剑微醺”技成以来生平最强的一剑,直取公孙莫鸣的胸口要害。观战的好些高手都看出这一剑的凶险,相继发出一阵惊呼,白云剑派以宫子寒为首的几名高手更是径直冲出凉棚,想要阻止李掌门这一剑,却哪里还来得及?
而场中的公孙莫鸣见对方使出这等不要命打法,分明是有心求死,一时竟有些慌乱。他虽贵为香军“小龙王”,又是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神火教教主,但内心深处到底是那个淳朴善良的赵小灵,面对李掌门威力奇大的这第十三剑,且不论自己的双袖是否还能化解,即便能像之前一样正面荡开对方的攻势,已经叠加到十三重的劲力定然会超出李掌门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令他整个人当场炸裂、暴毙身亡;若是远远避开,让李掌门这一剑彻底施展出来,最后一样是油尽灯枯的下场。
当下公孙莫鸣便从袖中探出手来,扣起食指在当胸而来的长剑剑身上轻轻一弹,只听“嗡”的一声,李掌门手中这柄灌注了十三重劲力的长剑顿时从中断作两截。伴随着长剑这一断裂,李掌门积攒的所有劲道顿时倾泻一空,整个人犹如泄气的皮球,顺势半跪在地,用半截断剑勉强支撑着身子。如此一来,李掌门虽然断剑气泄,这条命却是因此保住了。
宫子寒等白云剑派的高手此时正好抢入场中,急忙扶住地上的李掌门,眼见自家掌门脸色如同一张白纸,仿佛在刹那间苍老了十几岁,纷纷向对面的公孙莫鸣投以怒目。却听李掌门用气若游丝的声音说道;“公孙教主神功盖世,难得……难得竟还如此宅心仁厚,实乃苍生之幸!今日是……是我白云剑派败了!”
听到李掌门这话,在场众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愈发感到敬畏。仅凭能让白云剑派掌门人输得心服口服这一项,除了眼前这位公孙教主,放眼整个江湖只怕是再找不出第二个人了。高台上的叶定功却不死心,待到宫子寒等人将李掌门搀扶回凉棚,急忙又向东面佛家各派的凉棚处扬声说道:“中原武林历来以儒释道三教为正统,其中又以佛家居首,自然不可缺席。久闻白马寺‘佛武二僧’之名,就连大孚灵鹫寺的善因住持也是极力推崇,不知白马寺今日是否能代表佛家各派下场切磋,会一会神火教的公孙教主?”
这话一出,佛家各派竟是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念道:“阿弥陀佛……”白马寺佛僧之首持香禅师沉吟半响,终于缓缓问道:“师弟,你的‘虎衣明王金身’,如今尚余几次可用?”武僧之首听缘禅师恭声回答道:“回禀师兄,便只有三年前与蓬莱天宫的卓老宫主论战时用过一次,是以尚余两次可用。”
只听持香禅师又问道:“倘若今日要再消耗一次‘虎衣明王金身’,向神火教的公孙教主讨教几招,你意下如何?”听缘禅师却默然不语,不做回答。
持香禅师静候片刻,再次说道:“若是为兄没记错的话,师弟今年已四十有三;以你的修为,若无伤病变故,足可活至百岁。是以在余下的这五十七年里,只要师弟安心留在寺内研习佛学武功、传授座下弟子,纵然只剩一次‘虎衣明王金身’可用,也当足够了。”听缘禅师又默然许久,终于说道;“阿弥陀佛,谨遵师兄法旨。”
第983章 金身降魔化明王
听到白马寺佛武二僧的这番对话,在场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世人皆知白马寺乃是东汉年间佛家传至中原后兴建的第一座寺庙,如今在场的佛家各派,皆是由此开枝散叶,其佛学之正统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白马寺历来分为“佛僧”和“武僧”两脉,当中武僧一脉世代传承白马寺的绝学,诸如“降魔业力”、“钵盂功法”和“菩提决”等等,都是驰名江湖的神功。然而此时持香禅师和听缘禅师所提及的“虎衣明王金身”,莫说是在场众人,就连各大帮派的长老名宿也不曾听说过,只能从他们的言语中推测,似乎是一门生平只能使用三次的神通,可见其威力定然不俗。由于听缘禅师说三年前与蓬莱天宫已故的卓老宫主对阵曾使用过一次,不少人好奇心起,不禁望向西面凉棚处蓬莱天宫的一众女子。
此时身在西面异域武林凉棚处的言思道也是大感好奇,当即便以神火教流金尊者的身份向不远处的蓬莱天宫请教。蓬莱天宫自新任的芮宫主以下,此番果然是持观礼的态度而来,全程默不作声,眼见言思道问到头上,当中那年长的蓝衣女子这才回答说道:“卓老宫主的确曾与白马寺这位听缘禅师有过一面之缘。记得她老人家曾有提及,说白马寺的‘虎衣明王金身’源自普贤光明佛化身为‘虎衣明王’降妖除魔的典故,乃是白马寺武学的至高秘功,非历代武僧之首不可修行。至于其功法究竟如何,我等却不得而知了。”
便在众人私下交流之际,白马寺的听缘禅师已经出了凉棚,空着手缓缓走向场中的公孙莫鸣;所经之处,地上分明是一串清晰的脚印,显是在暗中潜运神通。行进中也不见听缘禅师有何举动,一袭洁白的僧袍已在无声无息中自行破裂,化作片片碎布四下飘散,露出里面犹如青壮年般结实的肌肉,绝无一分赘肉。对面的公孙莫鸣大感好奇,忍不住问道:“大师你这……你这衣服,只怕是该买身新的了。”
那听缘禅师此时已彻底进入“虎衣明王金身”之态,到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空灵境界,非但一言不发,更不理会对方的言语。待到他行至公孙莫鸣面前,整个人便只剩下半身的僧裤和脚上的笀鞋,袒露的上半身则如同涂油的金铁,隐隐泛起淡金色的宝光,仿佛是寺庙里的金身菩萨塑像。随后听缘禅师也不客套,抬手便是一拳挥出,直奔公孙莫鸣的面门而来。
伴随着听缘禅师这一出拳,场中立刻响起一阵突如其来的轰鸣声,却是因为他这一拳的威力实在太大,四下气流竟被激荡得当场炸裂。就连对面的公孙莫鸣也不禁“咦”了一声,不敢再像之前那般托大,急忙举起右掌遮挡。但听“轰”的一声巨响,听缘禅师这一拳正中公孙莫鸣掌心,所有力道顿时化为乌有,消弭于无形。
听缘禅师一拳无功,倒也毫不气馁,当即怒喝一声,原本泛出淡金色光辉的躯体随之一暗,竟化作黑黝黝的铜铁之色。与此同时,听缘禅师双臂齐挥,每一拳都以惊天动地之势攻出,碗口大小的拳头犹如狂风暴雨般直击对面的公孙莫鸣,接连发出轰鸣之声,其情其景犹如天上惊雷一道道劈下凡尘,不停地往公孙莫鸣身上砸落。
面对听缘禅师如此疯狂的攻势,公孙莫鸣纵然心中慌乱,也只得凝神应战;双掌不停遮挡,竟是一招不落,将听缘禅师攻来的每一拳都化解于自己掌心。到后来听缘禅师的拳头越来越快、威力越来越大,公孙莫鸣遮挡之间,四下气流炸裂的轰鸣声竟没了间隙,化作一阵经久不衰的巨响。
即便是在场众人见多识广,却几时见过眼前这般声势浩大的阵仗,相继露出惊骇之色,不少功力较弱之人更是捂住耳朵,拼命躲往后方。当中要数白马寺的持香禅师最是惊惧,他深知本门“虎衣明王金身”的威力,一经施展,其势犹如金刚现世、菩萨下凡,天地万物都莫能与之抗衡,更别说是肉胎凡人。也正因为这门神通的威力远超世人所能想象的极限,对修行者自身的损害亦是极大,终其一生只能使用三次,之后便会筋骨寸断、经脉尽毁,不死也要沦为瘫痪在床的活死人。
然而今日面对传说中的神火教教主,身为白马寺武僧之首的听缘禅师生平第二次施展这门神通,犹胜十象之力的一拳击出,竟被对方风不起、水不波地正面接下,全无半点吃力感。随后听缘禅师也不含糊,跳过寓意慈悲的“白虎衣明王金身”和寓意智慧的“红虎衣明王金身”两种形态,直接化身为寓意降魔的“黑虎衣明王金身”之态,一上来便将这门神通的威力催发到了极致。可如今眼看已是数十招过去,却依然奈何不了这位年纪轻轻的神火教教主,甚至还没能让对方施展出全力。试问如此恐怖的存在,绝非肉胎凡人所能为之,这令身为师兄的持香禅师如何不惊、如何不惧?
想到这里,持香禅师再仔细打量场中这位神火教教主,凝视着他脸上那副纯金火焰面具,突然福至心灵,暗道:“这绝不是人,是妖魔!”当下他顾不得许多,立刻在场边的凉棚前盘膝坐下,拨弄着念珠诵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持香禅师这一开口诵经,声音顿时穿透场中“虎衣明王金身”攻势的轰鸣之声,直刺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底。当中有识货之人顿时惊呼道:“是白马寺的‘降魔业力’!”激战中的公孙莫鸣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暗道:“他念的是什么,怎会这般响亮?”
只听持香禅师的声音全无中断,分明是佛家降妖除魔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继续诵道:“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皈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而场中听缘禅师的“虎衣明王金身”也在念诵声中愈发刚猛,恍惚中整个人仿佛化身成一尊高达十余丈的怒目金刚,不停捶打着犹如太仓之一粟、大树之一叶的公孙莫鸣。渐渐地,公孙莫鸣虽然还是能将听缘禅师的出拳尽数接下,但脚下的地面却已生出一条条裂纹,延绵十余丈方圆,可见他已不能像之前一样将“虎衣明王金身”的攻势完全化解,只能靠类似“移花接木”的手法,将无法化解的劲力转移到脚下地面。
观战众人看到这里,都不禁心中暗道:“这哪里是听缘禅师和公孙莫鸣一对一的比试?分明是合白马寺佛武二僧之力、同时以‘虎衣明王金身’和‘降魔业力’这两大神通对付这位神火教教主!似这般以众敌寡,纵是赢了也不见得光彩。”
谁知众人刚生出这个念头,猛听场中的公孙莫鸣一声清啸,抬手一拳击出,和听缘禅师迎面攻来的拳头正面碰撞。但听“砰”的一声巨响,持香禅师当场被震得后退两步,而公孙莫鸣则是顺势踏上一步,又是一拳攻出——却是他在硬接了对方的上百拳之后,终于反守为攻,开始还击了!
只见公孙莫鸣这一还击,转眼间便是五六拳攻出,竟不给对方丝毫喘息的余地,立刻便将施展出“虎衣明王金身”的听缘禅师接连震退十几步,眼看便要退到东面凉棚前正在念经持香禅师那里。那持香禅师强行压下心中慌乱,急忙祭出生平业力,拼死念道:“……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然而任凭他的声音再如何响亮,也对场中的战局全无改变。
其实这倒不是持香禅师的“降魔业力”和《地藏菩萨本愿经》无用,而是选错了对手。要知道公孙莫鸣虽然身为神火教教主,甚至是中原武林眼中的“西域大魔头”,实则却是一个心智淳朴的懵懂青年,内心全无半点魔障,又如何能以佛法降之伏之?所以在公孙莫鸣听来,持香禅师的诵经之声全无威慑可言,充其量只是让他稍有分心。当下公孙莫鸣乘胜追击,抢上几步又是一拳挥出,直震得听缘禅师连退数步,径直撞上身后盘膝而坐的持香禅师。
一时间但听持香禅师惨叫一声,诵经之声立止;而听缘禅师听到自己师兄的惨叫,施展出的“虎衣明王金身”也随之解除,当场喷出一口紫褐色的浓血。附近大孚灵鹫寺的善因住持以及化城寺、大相国寺和寒山寺的住持急忙劝道:“是公孙教主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