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443章

竞月贻香-第443章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贻香不禁心中好奇,实在想不出是哪里的“妇人”要见自己。言思道倒是不客气,便教军士把人带来此间。不过片刻,一个中年妇人已推门进屋,体态微胖,腰悬弯刀,却是金陵刑捕房的捕头岳颖秋,也便是之前教谢贻香远离金陵避祸、外出查询“人厨案”的岳大姐。
  眼见岳大姐现身于此,谢贻香既喜又惊,急忙起身相应。岳大姐不料先竞月这位新上任的亲军都尉府副指挥使也在,倒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见礼。待到众人寒暄一通,岳大姐便开门见山地笑道:“听闻谢三小姐兄妹二人大破顾云城倭寇,立下不世奇功,我这个当姐姐的恰巧便在附近,当然要过来贺喜了!话说既是前来贺喜,自然不能空着手来,我这份贺礼虽有些龌蹉,还望妹妹休要嫌弃。”
  说着,她便向屋外招呼道:“把那贼人带进来!”然后转头望向谢贻香,似笑非笑地问道:“不知妹妹可曾听说过‘匣中仙’?”
  这话一出,在场的谢贻香、得一子和言思道三人同时脸色大变,异口同声地问道:“你说什么?”岳大姐不料三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倒是把自己给吓了一跳,急忙解释说道:“近来江浙地界上出了一连串杀人劫财、玷污妇女的怪案,据好些个当事之人说起,凶手竟是一口会说话的镔铁匣子,自称是‘匣中仙’”,还扬言中原境内将会有一场血光之灾。于是我便向司徒总捕头要了这桩案子,带人前往江浙侦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路追到这台州府附近,才终于擒获了此贼。“
  说到这里,她已解下背上包裹,从里面取出一口镔铁铸造的长方形匣子放在桌上,约莫两尺长、一尺宽、半尺厚,刻以云龙花纹,倒像是唐宋时期的古物。
  只听岳大姐继续说道:“要说‘匣中仙’这桩怪案,说破了其实根本不值一哂,乃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藏身于这口小小的镔铁匣子里,伺机作案害人。各位别看这口铁匣尺寸不大,此贼还当真藏得进去,这一路追赶至此,沿途的灯笼、恭桶、酒坛、饭锅等物,他居然都能藏身其中,看得我们这一众捕快目瞪口呆。”
  说着,两名男子已押了一人进屋,重重摔在地上。众人定睛一看,却是个身高不足三尺的侏儒男子,形貌甚是丑陋,用了十几圈铁链牢牢绑住,令他挣脱不得。岳大姐继续说道:“说来也不怕各位见笑,此贼虽然狡猾,又有类似‘缩骨术’的神通,却是个天生的好色之徒,乃是无女不欢,最后还是我以身为饵诱他上钩,这才擒住此贼。据他交代,他本是东瀛人士,还是什么‘甲贺忍术’的高手,此番随倭寇船队前来中原后,一直孤身行动,于各地劫财劫色,更以‘匣中仙’为名散播谣言,弄得人心惶惶。我听说谢三小姐在顾云城大破倭寇,又在江浙地界肃清东瀛人,便将此贼一并送来,交由妹妹处置。”
  听完事情的前因后果,谢贻香顿时哑然失笑。适才听到“匣中仙”这三个字,她自然回想起了囚天村里生死难定的青田先生,也是身在一口柳木匣子里,还道岳大姐所言之事与他老人家有关。谁知却是一名“甲贺忍术”的倭寇四处装神弄鬼,而且作案所用的这口镔铁匣子也与青田先生的柳木匣子大不相同,显然只是一场巧合而已。旁边的言思道和得一子也相继松了口气,一个嬉皮笑脸地点燃旱烟,一个没精打采地闭上双眼。
  然而岳大姐话音刚落,被铁链捆绑的侏儒倭寇突然大喝一声,厉声说道:“鼠辈蟊贼,胜之不武!如若不施以诡计,放眼中原之大,又有何人能与我一战?”汉语竟是出奇的流利。
  谢贻香不料此贼猖狂如斯,惊怒之下,正待出手教训,却听先竞月淡淡地说道:“岳捕头,借刀一用。”岳大姐还没回过神来,便听“唰”的一声,腰间佩刀已自行跳出刀鞘,在半空中旋转一周,刀刃径直朝那侏儒劈落下去。言思道看得真切,急忙叫道:“竞月兄留他性命!”
  只见腰刀去势不停,继续往下劈落,但听铮铮声响,却只是将那侏儒身上捆绑的十几圈铁链尽数削断,继而插落在他面前的地上。只听先竞月冷冷说道:“若是不服,大可取刀来战。”
  众人这才明白先竞月的用意,暗道又有一场好戏可看。那侏儒束缚一去,急忙拔刀在手,狠狠怒视桌前的先竞月,脸上神色阴晴不定。要知道他身上这十几圈铁链甚是牢固,纵是他的缩骨忍术也挣脱不开,谁知竟被这白衣青年以意念隔空驭刀,轻描淡写地一刀劈断,还不曾伤到他分毫,试问如此手段,教他如何不惊?
  那侏儒怒视半晌,心知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实在太大,终于万念俱灰。当下他怒喝一声,调转刀尖往自己小腹插落,竟是要行切腹之举。谁知先竞月略一挥手,他手中的腰刀便脱手飞出,又是“唰”的一声,重回岳大姐腰间刀鞘。随后先竞月隔空轻弹,以气劲封住那侏儒胸前的四处大穴,淡淡地说道:“既无勇气一战,何必前来中原叫嚣?”
  那岳大姐也是习武之人,看到先竞月这手功夫,当真是惊为天人,顿时惊骇得说不出话。一旁言思道已笑嘻嘻地上前,只用单手便将这个身高不足三尺的侏儒从地上拎起,笑道:“秒极秒极!岳捕头此时送来这位老兄,无疑是东风吹起,锦上添花。我这便让落木尊者替老兄你好生调养身子,待到返回东瀛,包管教老兄极尽快活,玩它一个天昏地暗,海枯石烂!”说罢,他也不和屋内众人打招呼,便拎着那侏儒径直出了屋子。
  谢贻香微微一怔,急忙望向身旁的得一子,问道:“他……他怎么走了?那处置倭寇俘虏之事……”话还没说完,只见得一子也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屋子,显是就此结束了今日的商议。
  如此一来,房中便只剩下谢贻香、先竞月和岳大姐三人。岳大姐也不知众人原本在聊什么,眼见再无旁人,便向谢贻香笑道:“好教妹妹知晓,姐姐此番前来,其实还有一事相告。想来你也听先副指挥使说过,朝廷以亲军都尉府的名义兼并了金陵城里‘玄武’、‘飞花’二派,重新成立‘玄武飞花门’,由亲军都尉府的总指挥使叶定功担任掌门,并向朝中各部征调高手加入,好在半个月后中秋之夜的‘太湖讲武’上一统江湖,号令群雄。而我刑捕房经过商议,一致决定由西门捷西门捕头、程震地程捕头、徐飞徐捕快和谢三小姐四位代表刑捕房的高手,暂时加入这个‘玄武飞花门’,由叶定功统一调度。”
  话说谢贻香和先竞月久别重逢,至今还没来得及深谈,虽然隐约听说过中秋的“太湖讲武”,但“玄武飞花门”的事却是首次听闻,不禁有些迷茫。只听岳大姐又笑道:“‘纷乱别离,竞月贻香’的大名威震江湖,司徒总捕头如此安排,也是一番苦心,好教谢三小姐和先竞副指挥使师兄妹团聚,在‘太湖讲武’这场盛会中大放异彩,共同为朝廷效力。所以半个月后的中秋佳节,还得劳烦妹妹随先副指挥使去一趟苏州太湖。”
  谢贻香默然不语,心中满不是滋味。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因为父亲谢封轩的关系,一直深受刑捕房前任总捕头庄浩明的照顾。如今庄浩明在洞庭湖遇害,父亲也已不在人世,自是人走茶凉,司徒名杰身为刑捕房新上任的总捕头,借着此番“玄武飞花门”向各部征调高手之际,名正言顺地将自己这个“旧臣”调走,其实也是官场里的寻常手段,无可厚非。
  当下她便问身旁的先竞月,说道:“师兄也要去太湖?”眼见先竞月缓缓点头,她不禁暗叹一声,苦笑道:“既是司徒总捕头之令,那我便随师兄同去太湖。”
  随后岳大姐一行便起身回金陵复命,众人继续收拾顾云城的残局,由言思道的人处置那八百余名倭寇俘虏,谢贻香和先竞月也不过问。眼看离中秋已近,谢贻香正准备同先竞月动身前往太湖,却不料台州府府尹前来犒赏三军,非要请众人前往城中赴宴,言辞间甚是热情。谢贻香推脱不过,最后只得随先竞月、得一子和言思道等人同往。
  于是一行人进得城来,但见城中四处张灯结彩,锣鼓与鞭炮齐鸣,声震云霄,气氛热闹得犹胜过年。道路两旁则是夹道欢迎的百姓,可谓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纷纷称赞官军神威。不少百姓还拼命挤上前来,向随行军士呈上各种礼物,当中有瓜果蔬菜,有锦缎布匹,有美酒丹药,更有金银珠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谢贻香心中微痛,知道百姓们之所以如此喜悦,是因为深受倭寇之害久矣,如今终于盼来了太平安省的日子。然而此番剿灭倭寇所付出的代价,她却是再清楚不过,不由地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只愿天下长治久安,世间永无战事。
  再看身旁的先竞月,面对城中百姓的喜悦,自己这位不苟言笑的师兄脸上,竟露出一丝罕见的欣慰。而言思道不愿抛头露面,一路混在随行军士的队伍里,此时正和众军士一起接过百姓们送来的礼物,只管拣值钱的往自己怀里塞,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笑容。至于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的得一子,虽是满脸的不屑之色,但嘴角却也微微上扬,挂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时间谢贻香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甚至还有一种错觉,只觉这一刻仿佛竟已升华为永恒,任凭物换星移、涛生云灭,依旧永存。纵是百年之后她蓦然回首,这一刻仍然能够清晰地浮现于眼前,而且就像是刚刚才发生的事。
  至于此时此刻的她,却只能寄希望于时光就此凝结,再也不复向前,从而令此情此景永驻,所有人都能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在一起,永远不复分离。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人今日之相聚,本就是为了他日之离别;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其道不改。正是:多少事,点点滴滴,飘飘洒洒烟雨中;多少人,匆匆忙忙,聚聚散散天涯间。
  (本案完)


第941章 太湖青峰何茫茫
  待到顾云城的事告一段落,一向神出鬼没的言思道便来了个不告而别,兀自消失不见,再也寻不到踪迹。谢贻香和先竞月心知他是要以神火教“流金尊者”的身份前往中秋的“太湖讲武”生事,随即也动身前往太湖。得一子一心要与言思道作对,自是随他们同行,沿途只在马车中养神。如此不过两三日工夫,三人终于在中秋佳节的前三日抵达太湖东岸的苏州城,只需在城西的张家滩码头乘船,便可直通太湖上的西山一岛。
  须知太湖横跨江浙两地,古称“震泽”,又名“五湖”,其湖面之辽阔,东西二百余里,南北一百二十余里,广为三万六千余顷,合计共有五十余条河流进出。乃是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其间风采可谓天下一绝,无出其右。
  而在太湖之上,大小岛屿多达数百,以“西山”、“东山”两处最富盛名。当中西山一岛南北宽二十余里,东西长三十余里,上置县城村落,系太湖第一大岛。又因岛上青峰无数,素有“太湖七十二峰”之美名,皆尊“飘渺峰”为第一,也便是此番“太湖讲武”的所在之处。
  至于这场由朝廷亲自举办的“太湖讲武”,自然便是江湖中俗称的武林大会,乃是要将中原境内两京十三使司的各门各派尽数召集于此,共商江湖大事。
  话说江湖上似这等规模的武林大会,上一次还是在三十多年前“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九龙王起事。据说当时是以神火教的名义号召武林群雄对抗前朝异族,也是在中秋之夜,群雄以素馅圆饼为食,形如天上明月,这才有了如今的“月饼”一说。
  而今前朝异族已灭,中原重归汉人之手,这次“太湖讲武”不但是由朝廷亲自举办,更是本朝自开创以来的首次武林大会,又值内忧外患、天下大乱之际,可谓是轰动天下,江湖各派纷纷应邀而来,每派或数人、或十数人、或数十人,少说也有上万之众,其规模之广、场面之盛,可想而知。
  谢贻香虽是祖籍濠州,自幼却在苏州长大,望着城中熟悉的弄堂水道,不禁心生故地重游的感慨。然而眼下的光景却与她记忆中热闹的苏州大不相同,要说天下美景莫过苏杭,这苏州城自古便不缺游人,眼下又有各地武林人士齐聚于此、共赴盛会,本该异常热闹。但放眼望去,街道巷陌间却是冷冷清清,不仅看不到几个行人,就连做生意的商贩也有大半关店闭铺,取而代之的则是四处巡逻的军士,俨然如临大敌,也不知是因为这次“太湖讲武”导致全城禁严,还是此间出了什么乱子。
  对此先竞月并不多做理会,如今他已身居亲军都尉府的副指挥使一职,又莫名其妙地成了什么“玄武飞花门”的副掌门人,此番奉命而来,无疑要先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清军都尉府的总指挥使叶定功报道,也便是此番盛会的负责之人;即便是有什么疑问,直接问他便是。
  当下一行人径直来到张家滩码头,打算寻船前往湖上的西山岛,却被驻守码头的军士阻止,声称此间所有船只已被朝廷统一调用,若是来参加“太湖讲武”的江湖中人,须得出示前来赴约的“英雄帖”方可用船。
  这一要求倒是难住了一行三人,谢贻香和先竞月如今虽是玄武飞花门之人,但前者是听岳大姐的口头调令前来,后者则是不顾叶定功的劝阻私离金陵,身上哪有什么“英雄帖”?无奈之下,先竞月只得亮出亲军都尉府的身份,众军士不敢怠慢,急忙差人前去通禀。不过片刻工夫,湖面上便有一只极大的画舫破浪而来,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文士遥遥拱手,冲先竞月笑道:“卑职封长风,拜见副指挥使大人。竞月老弟别来无恙!”先竞月当即还礼,说道:“封统领安好。”
  谢贻香倒是听说过亲军都尉府过去的编制,简而言之,便是“六瓣梅”所指的六位统领和“十二卫”所指的十二位统办,而眼前这个白面文士,正是六大统领中负责内务的“仪銮司”统领封长风。她曾听先竞月提及,说亲军都尉府的六大统领里,便只有左卫军的统领高骁是个人物,洪无极和凌剑心次之,剩下的封长风和宁焘二人则是靠与皇帝的关系身居要职。尤其是眼前这个封长风,据说本是皇帝登基之前的家中奴仆,向来深得皇帝圣心,所以其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朝中大小官员皆不敢怠慢。
  眼见封长风现身于此,先竞月也是微感惊讶。照叶定功所言,亲军都尉府如今只分内外二部,外部便是叶定功和自己新成立的玄武飞花门,而内部则是一切照旧,各司其职,这封长风隶属内部,又怎会前来此间掺和“太湖讲武”一事?但转念一想,他随即明白是皇帝对叶定功的信任还有所保留,所以同时又派来自己的亲信从旁监察。
  随后众人客套几句,便在封长风的邀请下登上画舫,径直往西山岛方向驶去。得一子经过这段日子的静养,苍白的面容已渐渐有了些血色,但眉宇间还是无精打采,一上船便进了内舱歇息,也不知是身体不适还是对此番“太湖讲武”的盛会全无兴趣。先竞月不愿和封长风打交道,便孤身去了船尾歇息,最后只剩谢贻香和封长风二人还留在船头。
  话说此时刚过正午,晴日当头,青天微云,整片太湖一碧数万倾。湖面上秋风吹来,粼粼波光里倒映出一行南飞的大雁,在湖光中点缀出一笔萧瑟之色。谢贻香正想着心事,却听不远处的封长风放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