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288章

竞月贻香-第288章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你提起小灵的相貌年纪,其实当时便已猜出‘天山坠龙’的真意。只可惜他这人最爱故弄玄虚,所以到死也没来得及告诉你真相。妹妹,我且问你,香军的首领‘九龙王’,你可知姓甚名甚?”
  谢贻香皱眉沉思,随即立刻惊醒,脱口说道:“‘九龙王’当年登基称帝,是以南宋皇室后人的名义,所以当然也姓‘赵’!那么……那么赵小灵难道便是当年‘九龙王’的儿子‘小龙王’?可是……可是那个‘小龙王’,岂不是早在十多年前便已溺死江中,又怎会出现在这天山之中?”


第603章 天山墨
  话说香军的“九龙王”当年在黄河之畔首倡义旗,由此揭开乱世序幕,谢贻香倒是略知一二。当时的皇帝、李九四和张初五等人,因为“九龙王”自称南宋皇室血统,都曾一度归顺于香军麾下,这才有了后来“九龙王”的登基称帝,成为与前朝政权对立对汉人皇帝。后来“九龙王”兵败身亡,膝下只有一个六岁孩童继承皇位,各路义军便将尊称这个孩童为“小龙王”。然而经此一役,香军其实便已名存实亡。
  后来皇帝在鄱阳湖大败李九四,便派人去请这位“小龙王”移驾金陵城,不料半路上“小龙王”的坐船不幸遇难沉没,整个船队无一人幸免。事后便有不少传言,说“小龙王”的遇害乃是皇帝设局,若不下此狠手,这天下之主哪里轮得到当今皇帝?也不知真相是否果真如此,到后来无论是“小龙王”还是当年的香军,便渐渐成为本朝的禁忌,再也无人敢提及此事,所以如今几乎被世人彻底遗忘。
  而宁萃的言下之意,分明是说被墨家囚禁在此间的那个赵小灵,便是当年香军的“小龙王”?谢贻香心中推算,“小龙王”六岁登基,若是当时并未溺死江中,到如今应当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倒是和赵小灵吻合。因为赵小灵已被关押在此十多年之久,就连心智也还停留在十来岁年纪,所以才会看起来显得年轻,似乎只有二十来岁年纪。
  当下宁萃继续说道:“当年反抗前朝异族的各路义军,虽然名义上一致奉‘九龙王’为帝,实则各怀鬼胎、尔虞我诈。当今皇帝为了削弱李九四、张初五等人的势力,一面举着还我汉人河山的旗号,一面又在暗地里接受前朝异族的封赏,奉命前朝之令按兵不动,这才导致香军的惨败。待到‘小龙王’继位,当今皇帝因为自己是布衣出身,担心‘小龙王’南宋皇室后裔的身份才是民心所向,于是假意邀请‘小龙王’——也便是如今的赵小灵——前往金陵,又派人在半路上凿沉他的坐船。当时幸好有天山墨家在暗中出手,终于救下小灵的性命,又担心有人利用他‘小龙王’的身份招摇撞骗、祸乱天下,所以这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将小灵囚禁于此,不敢对外透露半点风声。”
  谢贻香听得心中惊讶,宁萃这番说辞分明是坐实了世人针对当今皇帝的阴谋论。若是照此看来,整件事情倒是说得通了。她不禁沉吟道:“所谓的‘天山坠龙’,便是指当年香军的‘小龙王’?所以‘得之可得天下’之说,则是指赵小灵的特殊身份?”
  宁萃笑道:“不错,‘小龙王’才是名正言顺的汉人皇帝,要不是当年出了意外,这汉人的江山哪里轮得到当今皇帝?至于此中详情,我也是从那个人口中听来,就连这一路上将你们引来天山的那几桩奇案,其实也是我从他那里的知,否则峨眉山‘止尘庵’和丐帮兰州分舵那些肮脏事,我又从何得知?”
  谢贻香听到言思道的名字,不禁双眉一跳,接口说道:“所以言思道也想找到赵小灵,便是想利用他‘小龙王’的身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宁萃笑道:“你也看到了,小灵今年虽然已有二十五六岁,但因为自十二岁起便被囚禁在这个洞穴当中,至今心智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可想而知小灵若落到那个人手里,必定任由他的摆布,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抢先找到小灵,绝不能让那个人得逞。”
  听到这里,谢贻香不禁泛起一阵鄙夷,忍不住冷笑道:“何止是‘找到’?只怕却是要‘得到’。为此你不惜委身于赵小灵,便是要让这位‘小龙王’对你服服帖帖,从今往后由你一人摆布!”
  不料宁萃却幽幽地叹了口气,淡淡地笑道:“一个女子若是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厮守,那便只能挑一个条件最好的人。赵小灵乃是南宋皇室后裔,是闻名天下‘小龙王’,再加上年纪又与我相配,当然是我最好的选择。眼下妹妹既然已经知道了小灵的身份来历,若是改变主意,愿意同我一起嫁给小灵,倒也还不迟。”
  谢贻香顿时脸色大变,怒道:“你若是再敢胡说八道,休怪我翻脸无情!”宁萃微微一笑,随即收起笑容,正色说道:“不知妹妹可还记得,小灵曾经说过墨家的人每隔两个月便会前来一趟,给他送些食材和日用物件。如今已是冬季,算来墨家的人也该来了,多半就在这几天里。到时候只要墨家的人打开岩壁上那道暗门,你我便合力夺门而出,带小灵一同闯出去。这也正是我今日来找你商讨之事。”
  谢贻香微微一愣,连忙打起精神,问道:“墨家有多少人驻守在此?”这回却轮到宁萃一愣,说道:“多少人?当然是全部的人。”她见谢贻香似乎没听明白,随即笑道:“事到如今,难道妹妹还没想明白?这座‘苏里唐峰’里的机关消息术冠绝天下、举世无双,莫非你从头到尾都没怀疑过?要知道所谓的‘天山墨家’,自然是坐落于天山之中,而你我此刻身在的这座‘苏里唐峰’,便是墨家的大本营所在。”
  原来所谓的“苏里唐峰”,不过是附近百姓的叫法,真正的名字其实叫做“墨塔”。因为这整座山峰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完全由人力建造,乃是上千年前的墨家先祖穷尽十几代人之功,才在这天山北脉修建出了这座山峰。由于整个山峰里有多处空心,就好比眼下这个洞穴,以及三人先前经过的“机关龙”地穴和石梯走道,所以整个山峰也可以说是一座极大的“塔”,只不过将外形故意造得像天然的山峰,又经历上千年的风霜雨雪,早已看不出丝毫人工的痕迹。
  由于千百年前的墨者在设计这座“墨塔”时,为了不让外人沿山壁攀爬,所以四壁都是几近垂直的岩壁。待到修建完成,又将这座人造山峰的入口通道全部填死,墨家的人若要出入其间,便只能从山峰上面降下类似篮子的吊斗,让人站到吊斗里面,靠机簧拉扯上去。如此一来,整座墨塔便彻底与世隔绝,非但没有外人可以进出,就算被外人发现,也绝无可能攻入其中,这也正是闻名天下的“墨之守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这座墨塔虽是固若金汤,却难免不会出现祸起萧墙的情况。所以当年设计墨塔的墨家前辈,最后到底还是留下了一条下山的密道,好让墨家后人在遇到危险时,可以由此密道下山逃生。谢贻香和商不弃先前在密道入口处墓室里见到的那具“腊尸”,多半便是昔日建造墨塔的墨家先祖之一,因为天山北脉的独特气候,这才能够保持尸身不腐;而在“机关龙”地穴里遇到的那些爬行怪物,则有可能是当年建造墨塔的工匠被困其中,从而繁衍出的后代,符合商不弃“变异”的推测。
  而对于这条密道的存在,除了墨家历任巨子,就连座下弟子都不知情,却不知如何被言思道打听到了,还查到这条密道的出口就在墨塔西面的山脚下,这才拟定计划,想要靠洞庭湖“无才无德”曾无息的机关消息术找出这条密道,由此潜入这座墨塔,偷偷虏走被墨家囚禁的赵小灵。
  谁知宁萃在得知了言思道的整个计划后,却趁他前往漠北之际,居然抢先一步和商不弃订下赌约,利用商不弃替她找到了密道的入口,还将地道中的“断龙石”放下,彻底封死整条密道。如此一来,莫说是言思道和曾无息找到密道入口,就算是墨家掌门墨寒山亲临,也再无办法开启落下的“断龙石”机关,这条留给墨家后人逃生的密道也便就此作废。而言思道若是还想从外面强攻墨塔救走赵小灵,无疑却是痴人说梦,因为这整座墨塔高达百丈,四壁皆是近乎垂直的峭壁,如果没有上面放下来的吊斗,就算神仙也无法攀登。
  听完宁萃这一番讲诉,谢贻香已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要说这座“苏里唐峰”其实便是天山墨家的大本营“墨塔”,以她的智慧,原本早就应该猜到。然而这些日子她先是沉浸于商不弃的身亡,然后又被宁萃和赵小灵二人的亲热举动扰乱心神,再后来则是一心修炼《水镜宝鉴录》对付宁萃,哪有心思细想整件事的原委?
  想不到自己稀里糊涂地掺和进宁萃与商不弃的这场赌约,从蜀地一路前来西域,从头到尾都被宁萃牵着鼻子走。最后居然自投罗网,把自己囚禁在了天山墨家的大本营里!


第604章 闯墨塔
  再说墨家将“小龙王”赵小灵囚禁于此,自然有他们的道理,言思道和宁萃想将赵小灵带走,却只怕没安什么好心。谢贻香本不愿助纣为虐,可是眼下被困于此,来时的密道又被“断龙石”封死,要想离开这里,便只能同宁萃合作,等墨家的人前来开启岩壁上那道暗门。
  当下她便和宁萃商议细节,又仔细询问这座“墨塔”里的情况。话说墨家素来奉“巨子”为尊,也便是俗称的掌门人,传到这一代,巨子正是“江湖名人榜”上有名的高手墨寒山。而在巨子之下,墨家还设有“残山剩水”四大护法,依次是“残空”、“寒山”、“剩海”、“白水”;而这当中的护法“寒山”,也便是如今出任巨子的墨寒山。除去早已命丧于鄱阳湖的墨残空,眼下驻守在这座墨塔之中的,除了墨家巨子墨寒山以外,至少还有“剩海”和“白水”这两大护法。
  谢贻香心中盘算,自己曾在鄱阳湖见识过墨残空的本事,虽不及青竹老人、戴七等人,但也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倘若“剩海”和“白水”这两大护法与墨残空实力相当,凭自己和宁萃联手,也未必能够胜出。更何况还有巨子墨寒山和麾下的墨家弟子,以及此间神鬼莫测的机关消息术,所以怎么算也算不出有硬闯出去的可能。对此宁萃则是不以为然,笑道:“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从墨家手里救出‘小龙王’,免不得要冒险一搏。眼下退路已断,想要离开这里,就只能硬着头皮闯上一闯。”
  谢贻香见她下定决心,便也不再多言,心道:“墨家虽不算江湖中的名门正派,却也不是什么邪魔外道,而我此番是被宁萃诓骗至此,对什么‘小龙王’毫无兴趣。眼下我且随她一同闯出去,若是撞见墨家护法或者是墨寒山本人,只需将整件事情解释清楚,想来墨家也不会为难于我。至于他们要如何对付宁萃,那却与我无关了。”
  随后谢贻香和宁萃二人便一直守候在岩壁上那道石门前,而赵小灵毕竟在这个洞穴里居住了十多年,虽然已被宁萃说动,要随她一同离开,还是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只是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谢贻香实在等得无聊,便向赵小灵询问他的生平。赵小灵心智未熟,讲述起来又是结结巴巴,谢贻香耐着性子,到底还是听懂了个大概。
  原来在赵小灵的记忆中,他本是一个乡野间的放牛牧童,却在很小的时候被人绑走,随后便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由于他那时年纪太小,所以至今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有不少人想要杀他,身边的人便带他坐船离开,不料船行在江上,居然无缘无故地沉了。幸好有位大叔将他从水中救起,还一路将他带来这里,让他在这个洞穴里一住便是十几年。
  谢贻香不禁心中感慨,她早就听过传言,说香军的“小龙王”其实并非“九龙王”的亲生儿子,而是收养的义子,如此看来,这个传言倒是不假。正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当乱世人”,这赵小灵原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牧童,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小龙王”,稀里糊涂地卷进天下纷争之中,也不知是福是祸。至于他多次提起的那位“大叔”,自然便是墨家的人,甚至极有可能便是墨家巨子墨寒山本人。
  随后谢贻香便和宁萃继续守株待兔,等到第二日傍晚,终于听见岩壁上那道暗门发出沉闷的声响,整个镶嵌在岩壁中的石门已向外弹起,竟然有数尺厚度。待到整个石门完全弹出岩壁,又往旁边挪了开去,却是石门下装有移动的轨道。谢贻香紧贴旁边的岩壁,心知是墨家的人终于来了,正要询问宁萃应当如何行事,却见宁萃身形一晃,径直窜入打开的石门中,然后便有一声闷哼响起,传来重物倒地的声音。
  谢贻香急忙冲进石门,只见石门后是一条黑漆漆的走道,一个黑衣老者正倒在宁萃脚边,手里还抱着两床厚厚的被褥。那赵小灵也跟了进来,叫道:“这是经常来给我送东西的老伯伯,千万别伤害他!”宁萃笑道:“放心,我只是封了他的穴道,两个时辰后便会自行苏醒。”
  谢贻香担心走道里还有其他的人,不由地小心戒备,谁知石门后的走道里便只有这么一个黑衣老者,可见墨家对这位“小龙王”的守卫倒是不严。当下三人也不多言,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沿着走道一路向前,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便来到一间小小的石室,看里面的摆设,多半便是方才那黑衣老者的住所,也没见有其他看守之人。
  待到穿过石室,眼前又是和先前一样的“之”字形石梯,三人只管沿石梯而上,约莫攀爬了五六丈高度,便来到一处七八丈见方的洞穴。只见这洞穴当中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黑漆漆的望不到底,只有一座尺许宽的吊桥垂挂在深坑上面。当先的宁萃刚一踏进洞穴,便听有人惊呼道:“什么人?”宁萃并不作答,立刻和那人动起手来。
  谢贻香紧随其后,这才看清吊桥的这一头分明有两个黑衣男子守卫,正以短剑对抗宁萃手中的油伞,兀自喝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从这下面上来?”话音落处,两个黑衣男子先后被宁萃的油伞击中,当场昏死过去。宁萃又封了他们好几处穴道,确定再无其他守卫,才小心翼翼地通过深坑上那座吊桥。谢贻香和赵小灵紧随其后,通过吊桥走出洞穴,眼前再次出现向上延伸的“之”字形石梯。
  三人继续前行,沿途又经过了四处类似的关卡,守卫的黑衣男子倒是不多,武功更是稀松平常,都被宁萃和谢贻香两人制服,可谓是有惊无险。谢贻香看这些黑衣男子的装扮和当日见过的墨残空大同小异,多半都是墨家弟子,想来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座墨塔下面藏有密道,所以突然撞见自己和宁萃这两个陌生女子,都有手足无措。
  如此又行了两个多时辰,三人只觉越走越高,显然是在往这座墨塔的上方而去。待到爬完最后一段石梯,便来到一处极大的空间,借火把的光亮望去,竟有二三十丈方圆、三丈多高低,分明是一间巨大的石室。
  而在整间石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物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的是金属锻造,有的是木头拼装,在火把的照明下朦朦胧胧,也看不真切。眼见石室里并无守卫,谢贻香便仔细端详这些物件,没过多久,便发现了几辆类似攻城战车之类的事物,顿时醒悟道:“原来这些都是墨家设计的机关,这间石室想必是作储藏之用。”
  宁萃虽然对这座墨塔略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