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人老实,忠厚,皮糙肉厚。”李郸道夸赞道:“面相也好。”
丫丫打了个寒颤,她自小书生女鬼的故事听多了,喜欢的是文弱男子,但是她自己又大大咧咧,文弱书生喜欢大家闺秀……
“保证完成任务!”丫丫狠狠点头。
这时候李贞英赶了过来:“多谢啦!”
“没事。”李郸道摆摆手:“我家妹妹,多承蒙你关照了。”
李贞英有些失落,因为她从小就吃李郸道的容颜,如今长大点,稍微收敛点; 却发现有些难以企及了。
李郸道直接把她看成跟自己妹妹一般的丫头,两个人简直差不多。
“贞英,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洛阳玩玩?”丫丫挤眉弄眼。
“也行。”李靖镇守钱塘之事已经完毕,现在要回长安述职了。
“那好,你师姐我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两姐妹跟两兄弟似的,勾肩搭背的去了。
李郸道稍微在崂山坐了一会,让着崂山掌门也可以多多在东海坊市发展便也离开了东海。
谷辥
至于其他仙真,却是早已经退场离去。
却是直接去了长安,长安朱雀大街,玄都观对面青龙寺。
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和尚看着这间寺庙,稍微犹豫了一会,还是进去了。
“这位师兄,此寺可能挂单?”
“可以可以,我们青龙寺接待十方来客,不过要先去问过我们监寺法海大师。”小沙弥领着年轻僧人上到里面。
年轻僧人看着这里的佛祖,菩萨,模样和在净土寺所看的不同。
便问道:“这位小师父,为何贵寺的佛像与其他寺庙不同啊?”
“我们主持说,佛本无相,因此请着造佛相的师父,让他们自己想想,佛是什么样子的,按照心中所想,雕刻便是。”
“那雕刻的师父一开始还迷茫,后来闭着眼睛,就看见一尊佛祖坐在心头,便按照心中所见佛陀的样子,修了尊佛像。”
“原来如此。”年轻僧人点点头。
算是解了心中疑惑。
等着要见法海和尚,法海却在炼制金丹舍利,不见外客,让小沙弥自行安排。
小沙弥便带着年轻僧人,带到知客堂去,拿着本子登记。
“这位师兄法号叫什么?”
“贫僧玄奘。”
“在哪里出家?”
“在洛阳十方净土寺出家。”
“如今授了什么戒?”
“如今授了比丘戒了。”
“哦,那是大和尚了!”小沙弥有些羡慕:“这位师兄看起来没比我大多少,就已经授了比丘戒了。”
“有度牒吗?”
玄奘默默将度牒拿出给沙弥看,小沙弥将信息记录下来。
“好了,办好了,我领师兄去寻个禅房,我们这原来是皇家寺院,灵感寺,原先那些和尚被遣散了,这处空了下来,我们主持便将这里改了名字,得了圣人赦免,如今又开了起来。”
“现在禅房是够的,就是被子什么的,可能要拿出来晒晒,另外,既然师兄你到我们这里挂单了,我们青龙寺的戒律还是要清楚的。”
“这是应该,还请这位小沙弥详细说明。”
“我们青龙寺第一规矩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待会师兄你也要去找典座安排活计,能挑个扫地的活最是轻松了,若是只有洗涤溺器的活,那就惨了。”
“贫僧可以抄写经文。”玄奘听说有“形劳”之事,便开口道。
“这要看典座安排。”
“第二桩便是,我们有早晚课,一课是半个时辰,早晨是卯时三刻,晚上是亥时三刻,既然到了我们院里,就要遵守规则,不能睡懒觉。”
“这点无虞。”玄奘和尚点点头。
“最后一点最重要,便是不能收授信众的布施。”
“为何不接受布施?这不是发散善心,有供养功德吗?”
“我们主持说,不收授布施也能发散信众善心,也能有功德,我们既然自己作自己吃,那便足够了,多则奢,少则穷。”
第916章 证佛实录
玄奘就这么入住了青龙寺。
他这次是想要西行求取真经的,因为发现中原佛经多有错漏,经义不明之处。
前来长安京城是要来找皇帝换取通关文牒。
皇帝也见着他了,也跟他聊着很多,比如如今佛门的发展,比如制衡道门的办法,比如长生不死……
但就是没有放自己西行的想法; 甚至问道:“你愿不愿意还俗,朕给你当个官。”
但玄奘并不是想当官的,迷恋权势的,他所追求的唯有“佛法”。
本来想要独自西行,但最终还是打算再等等看,于是找到了青龙寺挂单。
只是这个庙里的规矩; 和别的庙里的不太一样。
玄奘住到了方丈室旁边,方丈就是八戒和尚了。
典座和尚给他安排了一个给藏经阁整理经文的活计,将不对位的经书归位; 复位。
这是个很令玄奘对胃口的一份活计。
只是等着玄奘到了藏经阁,才发现,这里装着的,佛经,道经,儒家经典,甚至都有。
其中还有不少出自本寺僧人之手。
随便拿起一本《浅谈梁武帝灭佛内因及佛教的自我改革》
看了几页,眉头皱着。
又拿起一本《道教庄子与妙法莲华经的共通之处》。
眉头更皱了。
“这青龙寺的僧人,怎么对佛法一点都不纯粹?”
随后又看见一本《风流和尚传记》。
打开一看,顿时无语住了,这本书竟然是写一个和尚普渡“失足妇女”的实录。
详细解决了如此走进失足妇女的内心,并用佛法感化她。
好怪啊,但忍不住再看看。
玄奘对青龙寺的藏书阁终于提起来一些兴趣。
却看见最多的几卷,明显被许多僧人借阅; 署名叫“八戒”的写的书。
《证佛实录》
“好大的口气,竟然要证佛。”玄奘和尚带着好奇心打开其中一卷。
但很快便沉迷其中,因为玄奘和尚感觉这個八戒的思想,和自己产生了共鸣。
在书中,玄奘了解到,八戒一开始西行,是受一位道家高人点化,传授其戒律,以及大乘佛法根基。
随后便是对“佛经”的怀疑,对“佛”的怀疑,甚至也一步一步要走到灵山去。
但是这位八戒和尚走到敦煌就明白了,佛其实就在心里,甚至就在众生百姓之间。
后面又写着已经证就的佛门神通。
玄奘越看越沉迷,浑然没注意到身后已经有了一个和尚。
“写的如何?”
“虽然错漏极多,对佛法也不算十分精通,但也有些可取之处。”玄奘和尚直言。
“错漏之处先不谈,可取之处是哪些?”
“比如这后面的证佛四大境界,倒像是真的。”
“那错漏之处呢?”
“那便是对经文的歪曲理解。”玄奘开口道:“过多掺杂了私人因素,不从整体,只抓词句,倒是落了下乘。”
这个和尚正是八戒和尚。
谷軞
八戒和尚从挂单簿上看到了玄奘,便问起此事,得知玄奘进了藏经阁撒扫; 便也到藏经阁来; 发现玄奘将自己闲暇心证记录所书翻来查看,便开始问道。
但是听着玄奘如此说自己,八戒和尚也不恼。
只是微微一笑,又退出了藏书阁。
玄奘从始至终都没有抬起头来看看。
而八戒已经向着李郸道传递信息了。
李郸道听闻便道:“便顺其自然,上次已经跟你说好了如何处理,你自己把握便是。”
八戒和尚其实也想西行的,只是被李郸道忽悠瘸了,如今有个志同道合之辈,确实又有几分冲动。
想要从“佛”的源头去吸取智慧,而不是这种“翻译本”。
而李郸道这时候已经到了皇宫之中,直接将东海情况跟李二说了情况:“东海龙王将坊市七成都赔给贫道了。”
“一年便可分利数百万贯。”李郸道直接开口:“东海龙王富甲天下靠的便是这个东海坊市。”
李郸道开口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圣人。”
李世民捏着眉心:“要是拿买地,只怕你连半个大唐都能买下来。”
“没那个打算。”李郸道开口道:“只需要圣人给我个天师敕号便行。”
“这成股份就完全送给圣人了。”
“你这是在买官?”李世民咬咬牙道:“前些日子才封你为先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加封为天师?”
李郸道只得叹息:“圣人是嫌少了。”
李世民是真的有自己的顾虑。
因为迄今为止,李世民都没有找打一个可以制衡李郸道存在的人。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如果封了李郸道为天师,那么找谁来制衡李郸道呢?神权是不是要高于皇权呢?
不过李世民考虑的确实有道理,李郸道确实是有这种能力,至于有没有野心,野心随时可以滋生的。
“多,很多。”李世民道:“大唐也确实缺这些钱。”
李郸道开口道:“这可是平定四海,以后四海都为大唐称臣了。”
“这功劳封你一个镇海国公可以,封天师,没话说。”李世民依旧不放口。
李郸道才不要那个什么国公呢,只叹道:“那圣人打算让贫道做什么?”
“我儿李承乾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朕欲令其拜爱卿为师。”
“拜贫道为师?学仙?学道?还是学医?”李郸道有些不可思议:“圣人不应该派几个土埋半截的老儒去教他吗?”
“比如李纲。”李郸道笑道。
李纲是太子杀手,这点不用再提了。
“他身体不适,自隐太子之事后,他便乞骸骨了。”李世民无奈道。
“那也有别人啊?”
当太子之师,而且是以后可能要嗝屁的太子。
李郸道并不太想做这个太子之师。
“如果爱卿将太子教好,朕便封爱卿为天师。”
这也太会画饼了吧,什么才叫教好?
教着他谋反,把你噶了?自己登基上位,做为其老师,最后顺利成为天师,甚至太师。
李郸道吐槽道。
不过想想,隋炀帝都可以跟着和尚长大,当李承乾的老师也可以接受。
当下便道:“陛下一言九鼎。”
第917章 优良传统
李承乾,武德二年,长孙皇后将其诞生于太极宫承乾殿。
说起来,李郸道与李承乾早有渊源。
李郸道保过李承乾的胎(二九二章)。
那时候武德二年,李郸道刚刚出道,略有名气,恰好孙真人在自家药铺坐堂过一段时日; 治好了一个肺痨患者。
便有不少求药之人,没有见着自己师父孙真人,反而见着自己了。
其中长孙皇后,那时候还是“秦王妃”,化名高奴儿,坐着牛车,前来看肺疾。
李郸道查出长孙皇后身有胎气,那时长孙皇后身患先天肺疾; 有些哮喘在身; 胎气不稳,强行保住,孩子只怕也难。
李郸道便联合了秦一萍一起看,两相调理,后来长孙皇后再没来过,倒是她家丫鬟,来取过几次药,说是吃得灵验。
后来便没有消息了,如今一想,大概率便是李承乾怀上的日子。
等着李郸道去看着李承乾,六七岁的年纪,也没有小儿麻痹症,先天腿疾,可见在胎中还是得到了调养。
李郸道十二因缘追溯宿命因果; 这才发现和李承乾的师徒缘分早定。
此时李承乾已经被封为太子,一板一眼; 在跟着几个老头在“论政”。
见着李郸道; 便奶声奶气问道:“你是何人?怎么在此深宫禁地行走?”
“这就要问你爹了。”
李郸道开口道:“以后别跟着这几个老朽来往了,瞧瞧你,都被教成什么模样了。”
那几个老儒,都是当世名儒,其中还有“文中子”的门人弟子。
听见李郸道如此说话,不由怒道:“大胆。”
李郸道却笑道:“胆子不大,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当下牵着李承乾的手:“走,贫道带你玩去。”
听到“玩”,李承乾眼睛微微一亮,可是还是道:“可是明早父皇还要检查本宫的功课。”
“你爹请贫道来给你做老师了。”
“妖道惑国也!”旁边老儒吹胡子瞪眼:“我要面见圣人,我要面见圣人!”
但结果就是如此,李郸道负责教导李承乾,虽然三太三少的名头都没有。
但李郸道依然接受了。
只是李郸道可不把李承乾放着皇宫,每天一对一教学。
而是把李承乾带出宫门。
一踏出宫门,李世民就知道了,但是也并不阻止。
先带着小李承乾回家:“老爷子,你看我把谁带回来了。”
“太子!”
“我的老天爷!”老爷子戎马半生,从来没被吓过; 但见着小承乾身上的太子常服; 还是不由得吓了一跳。
李承乾还没到过外面民居来过,因此格外好奇; 但却又摆出太子的行头来。
“皇帝让我教导太子。”李郸道开口道:“这不就是未来国本,不得带回来,给您瞧瞧新鲜的。”
“快快送回去!”
“送回去干嘛?”李郸道开口道:“第一课,就是教他看看这個真实的世界,不然深宫大院,满口仁义道德,都是虚的,带着出来走走,见见真的,洗洗眼睛,少看些假的,粉饰太平。”
“……”
李承乾听着李郸道的话,感觉有些超纲了。
但很快就见着了长安城鲜活的一面。
这里和皇宫里面十分不一样,没有小太监,没有奶妈,也没有那些管着他规矩的儒生。
谷郩
于是李承乾小小的突破了一下礼仪规矩,小小的抓了一下屁股上的痒痒,没人站出来说他。
真好。
李郸道带着李承乾又去自己老娘那里,结果李承乾主动开口道:“姑姑!”
“哎呀!太子爷,你怎么来了?”
好吧,原来他们认识。
“皇后娘娘呢?”李戚氏左右环顾,没看见人。
“母后没出宫来。”李承乾奶声奶气的开口道。
这十分惹得李戚氏疼爱,将其抱起来。
“那你怎么出来的?”
“跟着这位道长出来的。”
“你怎么把皇太子拐出来了?”李戚氏也吓了一跳。
“皇帝让我教导教导他,做太子老师,老师带着学生出来玩会呗。”李郸道笑眯眯:“娘,你看看有没有适合这个小家伙穿的衣服,不好总穿着这一身在外面晃。”
李戚氏白了一眼李郸道:“你自己去找。”
说罢便逗弄起来小承乾。
而李承乾也震惊,自己姑姑的儿子是自己的老师,那岂不是要叫“表哥?”
小小脑袋想不清楚,不过想想是表兄弟,倒是比老师的距离亲切多了,毕竟都是“一家人”。
小羊屎蛋就在旁边,李承乾忍不住上前逗弄,几个月大的娃娃,却已经麻木了,任人蹂躏脸蛋。
李郸道找来一身平民小孩的衣裳,交给李承乾,结果李承乾自己不会穿,一般都是宫女伺候穿衣的。
但是也生来聪明,稍微看看,便学会了怎么套上,虽然还是有些怪怪的。
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李郸道便放心带着李承乾出门了。
“伱算是幸运的,我家那个混世魔王被我打发着去洛阳了,不然你一个皇太子,说不得都要被她欺负了。”
说罢李郸道便带着李承乾来到了当年度化“李荣”的东街,这里是贫民窟。
恶臭的污水沟,让李承乾有些难过,路过的狗子,看起来瘦骨嶙峋,这样的恶兽在皇宫之中是没有的。
几个恶少年路过此地,看见李郸道,像是见着鬼一样。
李郸道都不知道自己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