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聪慧。”斗母笑笑,便化作一道紫光不见。
第847章 无名之辩
斗母元君走后,紫微大帝却又道:“虽有千头万绪,但只一针一线,你不必急躁,把眼前之事做好便行。”
这就是大领导点拨了。
李郸道点头表示明白。
“如今天地衰竭之机在即,但也是由弱到盛,由盛至衰旳极点,前之功果,无有今日之势,往后千年,也难有如今之时,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你需好好把握。”紫微大帝又道。
李郸道稍微思忖,觉得这是金玉之言,是看破时空和历史规律做出的总结。
“他们二人,还在等你,朕便不留你了,有什么事情,觉得是对的,就大胆的去做,不必太多顾虑,如此才能成长。”
这话讲完,李道道便有了底气,随后便走出紫微星宫,见着岐晖和张子祥在外面喝着茶。
几个星官做陪。
“哈哈哈; 看来大帝对你指点颇多啊。”张子祥笑眯眯:“走; 随贫道往大赤天去吧。”
李郸道自然跟随,前往大赤天还要往上走几道天门。
所见仙宫盛景,自比凡间王朝既要浩大,又要华贵; 只是用手去碰; 却只是清灵之炁所化,并非实体一般。
既然神祇为先天清灵元炁所化之神; 那这天宫自然也是先天清灵之炁郁结为府。
李郸道去过一次大赤天; 倒也认得路,上景宫; 中景宫; 下景宫,太极宫,紫霄宫,太清宫; 兜率宫; 诸多道德宫殿林立。
各宫之中有诸多修道有成; 飞升天宫的有道高修; 若不得飞升大罗天; 也会在此潜修听讲; 以继续修得天仙大道。
“哈哈; 小友; 未过多久; 又见到你了。”正是上次李郸道来大赤天时候所遇的高道徐灵期。
李郸道曾在青华界,太乙天尊道场的登真阁听其讲法; 还传了调禽御兽之道,学了龙凤文字语言; 算是李郸道的半师。
“原来是徐师!”李郸道连忙行礼。
“不必客气,亏得小友步步高升; 贫道竟也沾光,得了一次天尊讲法之后; 忽然顿开金锁; 自青华界处救苦灵官,升入太极宫做了判官。”徐灵期道。
李郸道初入天宫之时,不过八品天职,后来着了五品天曹官; 又在做八仙宴席后,点拨了天机; 得了一个三品的天地业位。
算得上是坐火箭了。
但是天地业位是天地业位; 天职是天职,仙阶是仙阶,三者相似,却极其不同。
不过李郸道依然要恭喜徐灵期高升。
到了玉台金宫,却不见当初两个童儿,才想着他们两个下界之时,差点把自己撞死; 说是要帮自己抓狐狸; 可是再也没有见着。
没有金银仙童,李郸道却见着了一头青牛儿; 半耷拉着眼睛看着李郸道,鼻子上也有个环儿。
一个太玄仙童在照顾其洗澡搓背,好不惬意。
“去吧。”岐晖子带着李郸道入宫门中。
却是自然无比。
这反而让李郸道怀疑; 岐晖是不是老君的一个人间法身,要不然怎么能把老君爷不要的太上玄元皇帝果位,安着自己身上,成为天庭大佬,甚至飞升大罗仙界。
入了里面,就见着一个八卦炉,几排葫芦丹瓶,一个老道盘坐在蒲团上面,白须白眉。
这老道便是老君爷了,十分随性自在。
上次李郸道见之,这位还在跟着南华真人一起下棋(三九八章)。
李郸道见丹炉中文武火候,乒乒乓乓; 不像是在炼丹; 倒像是在抟炼兵器。
“你想要进我这炉子里炼上一炼么?”
老君爷慈眉善目,并无架子,反而取笑:“炼出个金刚不坏,完满无缺来。”
“金刚不坏也就罢了; 可世界上哪里有完美无缺之人?”
老君站了起来:“哦?你这小子; 难道不相信老道的手段?”
李郸道连忙道不敢。
“太玄符箓之道,你掌握的如何了?”
“已经有七八分了然了。”李郸道回道。
“九转金丹之道呢?”
“尚在打磨之中。”李郸道一一回道。
老君笑呵呵道:“该教你的,其实都教你了,你小子若是单单走一道,其实便已经够证天仙了,但是你小子要三教合一,便又不大够。”
李郸道听着,便晓得老君有东西要教自己:“当初您老人家教授了孔丘周礼,西出函谷关之后,又与释迦牟尼相见过,想来对三教如何,多有见闻,还请老君爷给个明法。”
“孔丘在世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儒家,只是他死后,弟子才化儒的。”
“孔子本身其实是述而不作的,他是想把上古之学传承下来,延续下去,教导给更多人罢了。”
“如周易之书,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丘则将其编和在一起,写下了《周易》一书。”
李郸道听闻豁然开朗:“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么说孔丘他本身是道家的,只是他的弟子故步自封,自以为儒?”
“诸子之前,也无道,也无儒,然孔丘之前却能见上古之圣贤,老道之前也可见上古之列仙。”老君爷引导道。
李郸道已经有了大概方向了。
“那佛家呢?”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便已经成佛了。”李郸道开口道:“不然也不会有佛骨舍利子。”
“哈哈哈,释迦牟尼自称正觉者,其一开始所立,便非佛家,而是佛教,乃是与婆罗门对立。”老君道:“其性质,倒不如说与墨家类似。”
李郸道听着老君讲,觉得佛教原本教义和墨家差不多,是有些诧异的。
不过想想,诸子百家之时,儒道皆非显学,反而杨朱之学,和墨家之学,为两大显学。
老君道:“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便各自有分歧,各自尊经不同,便划分不同,渐渐走了歧路。”
李郸道听闻,叹息道:“所以弟子要非儒非道非佛,才可达三教合一之境界?”
老君道:“什么都有,自然就什么都不像了。”
老君讲的却是老子五千言最经典,也是开头的一章。
“无名,有名”之辩。
李郸道要达到“无名”之境,便是庄子所言的“圣人”了。
这个无名,可不是没有名字,或者没有名气。
而是“大道无名”,“道非恒道”的无名。
第848章 花仙白牡丹
儒家,道家,佛家。
他都是有名旳,都是有定义的。
因此要完全交集,实在不可能。
要么一点表相,要么歪理邪说。
但是道是无名的,道有儒家的大道,是天下大同,有道家的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有佛家的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李郸道只有挣脱儒释道三家有名之形累,上升到无名之大道的程度,才能三教同修。
不然三家有名的理念相互冲突,便会让李郸道转为邪魔外道,曲解经文,东拼西凑,牵强附会。
只是,若无道无佛无儒,就不要研究三教典籍了吗?可是要是细细专研三教典籍,学得越多,便越难跳出之外。
李郸道面前站着的是三个大哲,不说李郸道境界比他们更高; 所见智慧更远; 但说看完不自相矛盾便已经是好的了。
老君见李郸道面色变幻不定,心境波澜起伏,拿着拂尘打了李郸道一下,将李郸道差点一口气打岔:“你这小子还在纠结挣扎什么?”
“都已经花开三朵; 各表一枝了; 那就学着孔丘述而不作,学着老道我无为而治; 学着释迦牟尼的缘性本空呗。”
李郸道三朵莲花; 白莲,青莲; 金莲; 俱已被老君知晓,然而却并未说什么不妥。
“来来来。”老君将丹炉口子打开:“将你那圈儿放进去,抟炼抟炼。”
李郸道便将六炁环而拿出,放入八卦炉中。
老君趁机道:“儒家是这个圈; 道家也是这个圈; 佛家还是这个圈; 你看老道我给你用还丹点化。”
李郸道便专心看大佬炼器; 心中却念起了一首诗:“空寂自然随变化; 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 历劫明心大法师。”
却见老君八卦炉中那个圈儿; 一化二; 二化三; 随后又三化六,六化九; 九九八十一,有形无形; 有相无相。
李郸看去,有佛门之“空”; 因果闭环思想,也有道家的“无用之用; 无为之为”; 有生于无,无名有名,大道混一思想,也有儒家的圆融思想; 所谓的“和”,天人感应之理念。
更别说什么混元; 两仪; 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
最后又化作那个环儿,只是不再是六炁之环; 而是秩序之环; 大道之环。
那环儿旁边,则是还有一团顽铁; 五论怎么煅烧,也不显形,不露真。
八卦炉打开; 圈儿飞出,落在李郸道手上,便如同一个金镯子一般。
同时,李郸道浑身元炁为之收敛,已经完全圆坨坨,不漏真精,不泄真炁,不逸真神。
“多谢老君爷。”李郸道得了这环,便已经感受到其无穷妙用了。
“得了好处便高兴,没得好处就耍泼,你啊你。”老君爷拂尘一甩,便将李郸道扫了个清净。
随后道:“去吧!去吧。”
李郸道跪下就拜,还磕头,之前连磕头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老君却也默许了。
磕完头; 李郸道才出了宫门。
宫门外; 那牛儿已经洗完澡了,感应到李郸道身上有几分徐甲当年的味道,是太玄清生符,本有些好感,却见着李郸道手上也有个环,不由得暗道:“这小子也上了那个老东西的当了,牵着这个环了,就被牵一辈子,真是可怜,可怜。”
自己心心念念想着上千年,怎么把鼻子上这个环给弄下来,他却主动弄了个环环戴上。
而李郸道自大赤天中出来,虽然得罪了太微五帝南极长生大帝等帝君,但是有老君爷,紫微大帝做靠山,本身还是三品天君业位,在天庭多少有个位置。
很快便有诸多仙真,神祇请李郸道去做客。
李郸道除却几个有道仙真跟着谈论了一会,那些带着政治目的来的,都是打发了了事。
只有百花仙子热情,请着李郸道去天帝花园赏花。
李郸道跟百花仙子都是老交情了,当初开府立派人家就来捧场了,还帮忙营造道场,麻姑山的绿化可都是她们做的。
百花仙子见着李郸道便道:“郎君如今越发出落得体了,可有良配?要不要配个天婚?”
李郸道听着配天婚,便知道她是打趣自己的:“仙子莫说这个,红尘修行,最难的便是情劫了。”
“哈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百花仙子道:“你自一个道心种子,太上忘情利索的很,怎么会有情劫呢?”
“反而是跟你有纠缠的那些个女子,才是落劫的。”
李郸道听闻,便有些触动:“仙子有何教莪?”
“妾身哪里教得了你?”百花仙子笑笑:“要不去月下老人那里见见?”
“月下老人那里,贫道也已经问过姻缘了,他说修道之人的姻缘他是管不到的。”
百花仙子点头:“那倒也是,郎君无意留情,却也有红颜为之暗许芳心。”
李郸道无奈:“仙子可是要为谁说项?”
百花仙子点头:“崂山太清宫前有一株白牡丹,久闻道法,花中精灵已经修得了清灵之体,已列入百花仙籍。”
李郸道听闻,忽然念起蛤蟆老母也有一个女儿也叫做白牡丹。
“崂山干旱无水,花仙也跟着受劫,你却也知道,花仙成道,多有劫难,有被人采摘去,被牛嚼吃去,或被风雨打落,或被不懂之人移根转栽,或者烈火灼烧,或者虫咬,或者霉变生病。”
“白牡丹妹妹此劫便是旱劫,若不能度过,便要身死道消,自花仙化作花鬼,只能算木魅妖精之流,难成正果了。”
“亏得郎君你一场雨水甘霖,将其救活,度过了此劫,化出了阳实之体,因而想要报恩,可惜郎君你不在崂山久留,直直飞到天宫来了。”
“那白牡丹仙子便暗感花神,叫妾身灵应。”
李郸道听闻,开口道:“一场甘霖,为众生百姓,非独为其一花,若是人人都对贫道芳心暗许,那贫道哪里忙得过来?”
“还请仙子替我谢过白牡丹仙子的好意,只是贫道无意如此,若是应下,那岂非趁人之危,挟恩图报的小人了?”
“郎君果然真君子也,妾身会传达的,还请往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中一聚,有新酿好酒,请郎君评鉴。”
第849章 拔亡不如救苦
李郸道无心品酒,又不好拂了百花仙子旳好意,只得道:“如今人间之事未能完满,仙子之酒,想来不是俗物,需得良辰美景佳人相配。”
“而贫道如今却是个顽类,有枷锁在身,难以赏得风月。”
“哈哈哈,好,好,郎君且忙去吧,妾身便将此酒备着,等郎君有闲,再来说罢。”
辞谢了百花仙子,李郸道又往青华界东天门去。
那小狮子有时出现,有时失踪的,李郸道也有些日子没见着了。
却见着青华界中,救苦灵官繁忙,各类救苦赶赴,忙都忙不过来,根本无心理会李郸道,而地上的小狮子们,白的红的,青的黄的,却是五色各类。
但并没有见到自己的那只小狮子。
李郸道又往深处去; 见一片青莲海; 每每凡间有道人炼渡亡魂,便有一朵青莲绽放,一个清灵鬼仙便自其中诞生。
被接引灵官接引走,青华界这样的鬼仙最多; 数不胜数。
李郸道感应着这些青莲海; 觉得和自身的心湖莲花何其相似。
“难道这里便是大乙救苦天尊的心湖所在?”
正想要探索一番,就见乾坤变幻; 忽然又落入那冥冥杳杳之中。
竟然再次进入了那世界究极之地(六三九章)。
那中央乃是一道先天玄静幽妙冥皇之气; 只要参悟完全此道阴天子留下的至妙之炁,想来便可成为幽冥主宰; 下一任阴天子。
随后便是后土地祇; 太乙救苦天尊,地藏王菩萨,以及酆都北阴大帝,等等阴冥鬼神; 按资排辈; 团团围坐; 参悟此道先天玄静幽妙冥皇之气。
此前阎魔天还在这里; 但是如今阎魔天已经被李郸道干死了; 神格; 乃至于阎罗鬼帝印都被李郸道瓜分了。
因此李郸道占据了原本阎魔天的位置; 而且坐的名次; 还前上不好; 同泰山蒿里鬼国的国主都平起平坐了。
而再往后看去,地府娘娘则是占了李郸道之前的位置; 也就是和罗酆六天的魔王平起平坐。
而最中心的位置,只有酆都大帝往前挪动了半个位置。
而在太乙救苦天尊座下; 一头五色小狮子引起了李郸道的注意,这不正是跟着自己的那头小狮子吗?
那小狮子见着李郸道; 抬了抬眼睛,却又耷拉下去; 爱搭不理。
李郸道又仔细看看太乙救苦天尊; 发现与那要收自己弟弟为徒弟的抱元子,有六七分相似。
而另一边,酆都大帝则是紫微大帝的马甲,李郸道刚刚才跟着紫微大帝见过; 酆都大帝自然知晓,因此目似冥冥; 未有言语。
而第一个开口的; 反而是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长相俊美,看不出男女,其座下也有一头好似狮子好似獒犬的神兽,且耳朵极大,头生独角。
那怪兽一只耳朵贴着地,一只耳朵通着天。
见着李郸道却是抬着头,有几分好奇。
“阿弥陀佛; 青龙尊者; 别来无恙。”
李郸道炼化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自然有所感应; 地藏王菩萨这里,也有三颗真身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