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347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47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霖普降!”
  “滴!”
  一滴雨落在瓦上,落在石头上; 落在尘土上,落在了荒芜的农田里。
  “嘀嗒!”
  随后是第二滴,第三滴。
  随后是淅淅沥沥。
  “下雨啦!”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纷纷跑了出来。
  何止百姓,便是那地下的老鼠,蚂蚁,乃至于其他万物生灵,纷纷欢呼雀跃。
  此雨不是凡雨,是甘露琼浆,是孕育昊天元炁,孕育造化的一场雨。
  高处的水流往低洼处流去,原本干枯的河道开始有混浊的河水奔腾。
  农夫将嘴巴张大,对着天,将那丝丝津甜的雨水落在嘴巴里。
  但是泪水却从眼角流下:“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而昊天元炁海上,太微土德中央上帝还想再次出手。
  却见一朵朵青莲花落下,莲花顺着雨水一同落下。
  一个九头五色狮子在昊天元炁海中嬉戏打闹。
  太微土德中央上帝见状; 收敛了神通。
  “他既然愿意承负,大帝何必再次为难?”
  “他又不是天子皇帝,如何承负万民之天命?”太微土德中央上帝冷哼一声。
  “除却天子皇帝,圣人亦可。”紫微大帝笑道:“你看他是不是悟了?”
  太微上帝见自己已经失了面子,便懒得再算,化作元炁消散于昊天元炁海之中。
  而诸大神圣也自昊天元炁海之中烟流云散。
  只得李郸道施展完这一剑之后,阳神法力也罢,金丹法力也罢,浑然一空,亏得身体轻盈如羽毛,这才缓缓降落,没有高空掉下摔死。
  不过一道枷锁落在元神上,还是叫李郸道不是十分自在。
  这道劫数已经过去了,但李郸道自愿承负,原本分摊到众生百姓身上的灾殃,一部分落在了李唐王室身上,一部分落在了李郸道身上。
  李郸道目前的状态,跟之前扶龙的岐晖子差不多,和李唐王朝牵扯太深了。
  只是岐晖子能主动脱身而去,李郸道却是主动背上,不能脱身。
  彻底只能走入世之道,不得出世了。
  只是岐晖子只是跟李家有些牵连,李郸道却是跟众生百姓有着牵连。
  不过李郸道却并不觉得不值,反而觉得很踏实。
  将东海君的神魂收拢,李郸道也感受到了这股甘露的滋润。
  大地的生机被唤醒了,新绿的草芽,枯木上面的抽芽。
  百姓喝了这雨水,甚至有种“饱了”的感觉,精炁亏空之处重新盈余。
  “掌门!”水母娘娘无支祁迟迟献上西海图。
  李郸道摆摆手,深深吐纳一二,恢复了几分法力。
  “你去张家界寻袁公去,同那先天道体灵胎一起,你的功劳我记下了,日后收复淮水,你依然为淮水之神。”
  “多谢掌门!”水母娘娘得了陈诺当下便往张家界去了。
  而李郸道看着东海君的魂魄:“再怎么说,贫道也要说到做到,去崂山,将你的神坛重新立起。”
  “小神本来只是同真人做一个交易,但见真人舍身求雨才受感动,真人不必自责,反而小神要感谢真人,如今才明白,为神灵者,除了天长地久之外的意义何在。”


第845章 传法崂山
  崂山之上,那罗延窟之中,文殊普贤二菩萨看漫天青莲,甘露水滴落,有如当年释迦摩尼成道之后,与其二者说因行果德,便有天花乱坠,如今日之景。
  二菩萨都是人间法身于此,此时看着李郸道所在之地,有佛陀圆觉智慧光芒。
  “青龙尊者,不愧是末法之世成佛旳大尊者,同莲花生大士为妙法莲华并蒂之果,如今已经有大毅力,大智慧,大功德。”
  “可惜误入歧途。”文殊菩萨道:“当年,青龙尊者未发显发迹之时,我佛宝牟尼珠以十二因缘与之结缘,本可点化,奈何。。。。。。”
  “如今虽是大乘佛法,却沉沦外道。”
  “只要佛法大兴,外道亦无妨。”却见妙善和尚手持浮尘走来。
  “阿弥陀佛。”妙善和尚道:“贫僧已有谋划。”
  “善”
  三个菩萨同时笑了,便将此处佛门道场在崂山中隐去,不再显圣。
  而崂山道掌门刘若拙,见天降甘霖,紫气东来,有龙虎气象,瑞麟腾空,便早早带着太清观中诸多道人在山门处迎接。
  还特意命童子将道路撒扫干净,设下芦棚,将香岸摆设,以崂山本地所产香草供奉,只是由于干旱,地气离乱,福地洞天也受波及; 所以没有灵根仙果招待; 但也算十分广大的阵容了。
  而等待了约莫半个时辰,雨水已停,万象更新,一个青年道人便出现了崂山众人面前。
  刘若拙丝毫不敢怠慢:“晚辈小修; 见过天师。”
  李郸道看去; 崂山的道统不显,为首的刘若拙也只是勉强碰着地仙修为; 弟子三三两两; 不成气候。
  李郸道听着他叫自己天师,却是苦笑:“贫道何德。”
  “何为天师?”刘若拙道:“盖能修其天真; 先觉先知; 言道者,上帝之所能贵者也。”
  “若是寻常求雨,设醮立坛,以五雷发之号令; 自可达也。”
  “然而天之所厌; 鬼神无所祷也。”
  “大旱之年; 瘟疫横行; 飞蝗猖獗; 我崂山长辈清尽全力; 前赴后继; 在烈日暴晒之下求雨无果; 宁可活活晒死; 也不肯落坛饮水,只因愧对来崂山祈雨的众生百姓; 便一刻也不敢休息。”刘若拙道出崂山如今人丁稀少的缘由。
  “风调雨顺。”李郸道看着香坛上面写着的四个字。
  “若非天师,如何德感天地; 降下这一场救命的甘霖?”刘若拙真情实感,并非拍马屁。
  李郸道叹息一声:“或许便是崂山求雨的前辈; 已将雨水求来,万应乃灵罢了。”
  便随着刘若拙上崂山上去。
  果然看见素色鹤旗仙幡。
  太清殿前; 停棺数口; 求雨醮坛,还摆着那里,并未清理。
  李郸道见之肃穆,请香拜之。
  崂山诸位道人见李郸道认真祭拜; 不由得低声抽泣。
  李郸道开口:“李唐天命被削,然兴亡百姓苦; 若无灾殃; 便难去其天命,若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君贤官廉,又如何能削去天命呢?”
  “你们求不来雨,不是你们无能,也不是昏君无道; 如今新朝开辟; 正是欣欣向荣之机,这干旱; 蝗灾,霜灾,其实不是前朝气运反噬; 因为其应在突厥南下上。而是上苍无端降下,以众生百姓的姓名做献祭,来损耗国运,天命。”
  李郸道开口道:“为何他们能降下灾殃,便是其手执权柄,若他们手无权柄,如何能放肆。”
  刘若拙听了若有所思:“天师有何教莪?”
  李郸道开口道:“贫道欲传太清道法于崂山,无需醮神,本我元神直达昊天元气海,可改千里之天象。”
  刘若拙一听,立马就要跪下拜师。
  但是却跪不下去。
  李郸道开口:“贫道只是代太清老爷传法,我麻姑山玄真道也是太清道脉; 可为兄弟道脉也,不必多礼。”
  当下便在崂山一块葫芦状的大石头上坐下; 开始讲法传授:“欲学神通; 先得伟力,唯有伟力归于自身; 修得仙身,高于神祇,方可逍遥任意。”
  “欲成仙道,需先服气。”
  李郸道见崂山大猫小猫两三只,便从最基础的服气之法讲起,然后再讲金丹法门,不讲符箓存神之道,也不讲科仪道场。
  “我有一法,乃太清服气口诀,今传要诀,尔等仔细听讲。”
  “夫万物之生,禀阴阳而成形汇兆。阴阳施化,从元气而寒暑成分。”李郸道刚刚炼制成的六炁环从一个圆圈,变成两个圆,一个为玄,一个为赤。
  却是一边讲课,一边演示,以免枯燥无味,玄玄难懂。
  而李郸道座下葫芦石,竟然也有灵性,只见东海日出,好似一粒太阳金丹,紫气氤氲,自葫芦嘴中而出一般。
  其吞东海之灵机,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华光,暗合太清服气之诀。
  李郸道讲道,此葫芦石便将成千上万年吞吐的灵机放出,滋润这崂山众多道人。
  李郸道虽然知道这是一件宝贝在孕育,却没有心动,外物已经难打动李郸道了。
  只是觉得这里是一处绝佳的孕丹之所,想来修炼内丹之术会事半功倍。
  讲完了服气之术后。
  李郸道便转头讲起了金丹要诀。
  “我这还有一部太清金液神丹经传下,讲述三一之道。”
  这回,只有刘若拙一人听得,他问道:“何为三一?”
  “三乃精气神三宝,乃是藏精,藏气,藏神。”
  “一乃一要,为还丹要旨,混元灵机。”
  随后便仔细讲述传授,刘若拙问,李郸道达,将丹道传完,刘若拙便自行运功,搬运周天,采药炼丹。
  他本来就是地仙修为,只是根基薄弱,如今有李郸道指点,很快便练出了金液,只是要点化还丹,还有七八年的打磨才行。
  传完丹诀,便是如意册上的法术神通,除却呼风唤雨,李郸道又传了屠龙要旨,算是在东海设立关口,以警孽龙。
  然后便是安置东海君,立下了东海坛,让崂山派和东海君互帮互助。
  做完这些,李郸道抬头看去,对着刘若拙道:“你们好生修行,为民谋福便好,如今天宫有诏,贫道便不久留了。”


第846章 紫薇垣万象宫
  只见天穹之上,有祥云洞开,天门显露。
  一道阳光落下,照射在这葫芦岩上。
  而李郸道便稳稳在这光芒之中,仙肌玉骨。
  一道天梯落下,李郸道顺着天梯往上走。
  在崂山道士面前便如同白日飞升一般而去了。
  刘若拙见之,对着崂山弟子们道:“如今太清正法得穿,我等也需好生修炼,日后再有此类天灾人祸,也不至于如那些祈雨失败旳前辈一样,无能为力。”
  等着把那些羽化的长辈一一安葬,刘若拙便开始参悟神通。
  而李郸道此时从天梯入天宫,此时直入南天门。
  却见那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
  门口有十数员大将,个个都有十分广大之神威,金甲银盔,顶梁靠柱,持铣拥旄,执戟悬鞭,持刀仗剑。
  却见一个身穿红色天仙洞衣的,一个穿黄色天仙洞衣的两个高道,正笑着迎接李郸道。
  “哈哈哈,来了,来了。”
  李郸道行礼:“见过两位天师。”
  这两位,一个是已经飞升的岐晖天师,他飞升大罗天界,神道身是太上玄元皇帝,但依然有一个法身在天师府。一个是龙虎山前代张子祥,当初张子祥天师也是白日飞升。
  “你小子胆子不小。”岐晖天师笑眯眯道。
  “岐师是来取笑我的吧!”李郸道见岐晖子笑,便知道这次上天而来并非祸事。
  “确实胆子不小,刚刚成阳神,竟然就敢我神通天地之神,操控昊天元炁;  行昊天上帝之职。”张子祥天师道。
  “这次将我招上天宫是怎么回事?”李郸道也不想听他们卖关子。
  “是保你的;  放心。”岐晖天师笑呵呵:“走吧;  去万象星宫。”
  万象星宫是紫微大帝的府邸,其坐落于天河之上。
  天蓬大将驻扎天河,护卫大帝。却是十分威严;  不过纵使威严十分,见到李郸道却也点点头。
  搞得李郸道还有些受宠若惊。
  天河之上有一座玉桥;  桥两边;  一边是太阳星;  一边是太阴星。
  李郸道行于玉桥之上,看见星河之中;  还有一个一个的宫殿在一个又一个气泡之中,在天河上沉浮。
  “那是?”
  “那些都是星宫,是各个星君所住之地。”
  “太阳星上有朱明宫;  太阴星上有广寒宫。”岐晖子道:“你自为太玄司命有常天君;  与星君同格;  也可在这里挑一座星宫的。”
  走过玉桥;  便是紫微垣,却见星宫广大;  有无穷华光,大量命运丝线交织。
  其中最为华丽,贵气的一座宫宇;  地基乃是星云,墙柱乃是宇宙极光;  万象星辉笼罩,却不知真幻虚实。
  除却这紫微星宫;  还有其他八大星宫,大放光彩。
  正是北斗群星。
  宫殿之外;  有两个星光巨人,下半身是星云旋转,上半身是极光投射之虚影一般,给人压迫感十足。
  一来此,李郸道便感觉自己这阳神修为是多么的渺小,人家都是遨游宇宙,手握星辰的存在。
  岐晖子道:“你莫要被唬住了;  其实不过是一团炁变化而成,只是炁也非常,乃是太古开天辟地之时所流之妙炁所结,为星辰本源之相;  不是实体,为紫微大帝道果体相。”
  “如地仙内景对应洞天福地,道果也如须弥世界,自有玄机,不过人体小天地之流。”
  李郸道听闻,当下点点头,果然放下矜持,去触摸宫殿,不过一团氤氲星辰光辉所化,清灵之极。
  一个星官出来,对着三人道:“有劳两位天师接引了,李天君,大帝有请。”
  “哈哈哈,不碍事,我们便不进去了,你为我们寻处地方喝茶便是,等着这小子出来;  还需往大赤天一趟。”
  李郸道跟着星官进入星宫,却见有一位极其尊贵;  不可看见真容的女神也在其中;  其浑身紫气;  隐约有万星光华。
  而紫微大帝则是相对威严的帝王模样,并无许多星辰道相,只是脑后有星云旋转,无量星空,左边是一个白洞,放出无量光,右边是一个黑洞,吞噬一切物。
  阴阳转转,好似星斗磨盘,碾碎虚空。
  “贫道李郸道拜见紫微大帝!”
  “拜见斗母元君!”
  “你自得了天君业位,便无需多礼。”声音醇厚温柔,却是女声。
  正是斗母元君,也就是紫元夫人说话。
  “母亲说的不错。”紫微大帝点头:“朕之分神天官大帝上元赐福之时,也去过你家,吃过你做的饭,不必生分,坐吧。”
  却有一团星光,化作一个蒲团落在李郸道面前。
  李郸道便大方坐上了星光蒲团。
  “太微五帝,你不必担心。”紫微大帝道:“你于人间所为,朕已知晓,因此招你前来。”
  “还请陛下指点。”
  “李唐天命已削,此事源你揭发而起,故有此灾。”
  李郸道点头:“当初李渊武德皇帝等炼制人丹,实乃罪恶,削其天命,并无不妥。”
  “天命其实便是万民之命,天命削,万民之命也削,天地造化,自然分配便是如此,有因便有果,此乃无情之道,也为天道。”
  “因我揭发此案,故削天命,因削天命,所以万民灾殃,难道源头在我?”李郸道感觉不可思议。
  “非源头在你。”斗母元君道:“天地之炁,有正有邪,你既然炼六炁之道,便应明了。”
  李郸道点头。
  “邪气逆乱致灾,那为何会产生邪气流毒?”
  “是人心惶惶,礼崩乐坏?”李郸道问道。
  紫微大帝点点头:“故正德而福,失德而眚。”
  李郸道琢磨道:“所以说要解决邪气源头。”
  “不错,你虽然揭发了炼制人丹之事,但是只是浅因,真正原因是天不在其位,人失其鹿,地失其君,而类似于南极老人之流,依然逍遥自在,尸位素餐之辈,依然高坐明堂,黑的要变白,死的要活来。”
  “你虽然定下了此灾,但若无正序,便还有他灾,因你一页而障,却有承负众生愿望之勇,故将你点明。”
  “无常生灾殃,有常润泽众生。”李郸道听闻指点,当下对紫微大帝和斗母元君行礼。
  “果然聪慧。”斗母笑笑,便化作一道紫光不见。


第847章 无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