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着岭南实在太远,虽然收到了消息,却也没能及时赶到。
木椿子和云摇子两个,已经混成难兄难弟了,依然回延州总管府,大漠月牙泉去了,打算在那里再开一观,重立道统。
而其他弟子,李郸道并不要求其断尘缘,因此有一些寻回了本来家庭的,就在家修行,一时脱身不得。
或者有些被其他事情缠住,也一时不得过来。
只有李荣带着已经七岁的紫阳,以及谢自然一起来了。
紫阳虽然七岁,但是已经有点“神童”的味道了,其四岁时候画下的符箓,已经足够用来给上山的信士回家镇宅保平安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跟着丫丫一般年纪的谢自然,早已经修成了地仙,甚至还有一个“姐姐”在助她成仙,对着小紫阳也有指点。
五岁之时,便已经将自胎儿中带出来的先天炁完全锁住。已经是“先天人仙”境界了。
只是年纪尚小,没有传其丹道,只跟着吐纳壮大本源,但是已经培育先天灵明做元神,领周身元气梳理经脉了,如今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都是贯通状态,并无浊气堵塞。
乃是名副其实的“仙童儿”。
而谢自然体悟人道,在山脚下生活了半年,如今也有了一些人味,并不如同草木精灵一般。
而黑衣李郸道则是在跟着甄洛依然在双双修行造化全功,正在要紧处。
若是能回归李郸道本体,玄冥二神归一,说不得这九转内丹还能更上一层楼。
不过暂时也没有这个必要。
茅山弟子众多,其实比楼观更能说是初唐第一大教,龙虎山也比不得。
此次前来的弟子竟然也有几十个,可惜丫丫不在这里,不然这些低辈弟子只怕要尴尬。
此外老朋友冯素波前来,他此次乃是离着地仙只差一步,可能是当年心结所在,被木魅之流的妖物,心生魔障,因此前来参加伐山破庙,也是为了自身更进一步。
李郸道的医术高明被修行界所知,大半靠冯素波宣传,李郸道“医鬼神,活死人”的称号也是冯素珍第一个喊出来的。
李郸道对他是亲切万分,这医患关系都转变成了亲友关系了。
至于西山净明弟子,十二真君传承,各自来了一个弟子,主要是配合万振到时候在闵地传教。
第798章 煮石为粮
“既然炼制丹玉,便直接去罗浮山,找一处坎离乾坤皆具之地。”李郸道开口:“刚刚好,贫道还会一些风水之术,青精先生,你不是说罗浮山聚炁之能越来越差了吗?”
青精先生点头:“确实如此,叶先生说你会造化之法,不知道能不能医治一二。”
李郸道开口:“造化之道稍微不慎,便落入邪道,比如那南极老人的补天造化,有补天,填地,损人,炼真四法。”
“其中填地法中,便有剥夺周围生机,集中供养一处福地洞天之说,轻则周围百姓出生孩童体弱多病,老人难度严冬,重则旱涝无常,灾殃连年。”
“唯有此福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李郸道一开口,青精先生便面色变幻不定:“此术歹毒十分,确实是魔道也。”
“那损人法,便是以人做物,以人为丹,贫道开山之时,便有许多弟子,是被人为弄残,只为取药,后来才补齐; 前隋炀帝以此损人之法,炼制丹丸; 想要长生不老。。”
苏玄朗叹道:“此种丹丸; 药效再厉害; 不过是阴丹外药,只会自污本性; 且伤天害理。”
“那青莲真人所精通造化之法,是如何填补的呢?”
“不过开源节流。”李郸道开口:“既然龙首冲向南海,便可有气吞大海之势。”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李郸道说起逍遥游里的句子:“罗浮大山,若可气吞南海; 藏浩瀚大洋之泽精; 必然大有可为。”
“虽然我中华大地; 也是地大物博; 但天高地远; 乾坤寰宇,如何故步自封?”
叶法善开口道:“怀抱东洋大海,便要有大海之正职; 若有祭祀海神之权,确实可光大罗浮,山水相合; 便是阴阳和谐。”
“这是大风水格局。”李郸道开口:“若说风水,西山的郭璞真君传人应该也不错。”
万振看向已经来了的一个年轻弟子; 嘴巴上绒毛还没长齐。
那小道约莫十五六岁; 拿着个风水罗盘,有些靠不住的道:“阳宅阴宅风水还可,不过后天建筑,但是此山水气势; 乃是自然之鬼斧神工; 难以后天更改,容易破坏本来格局。”
“你便是学艺未到家了。”李郸道心中想到了袁守诚,人家风水之术就很不错,还提出了风水成仙的理论。
……
等着各路门人弟子; 都到了一些,一行道人便出行前往罗浮。
谢自然跟着李郸道; 对着罗浮风光十分心宜:“此处乃百越群山祖脉,不亚于海外蓬莱。”
“你若是喜欢这里,便在这里修道一段时间,倒也没有必要非回麻姑山不可。”
“嗯嗯。”谢自然道:“麻姑山也不错,不过不若旁边的华盖山,如今再一来见,又觉得不如罗浮山远矣。”
罗浮山大小四百三十二座山峰,峭壁危崖,一千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
内有洞天府邸一十八处,都是有仙真修道居住,灵穴七十二处,各自有仙草灵芝生长。
青精先生对罗浮山十分了解,又将罗浮山神“罗浮君”唤来。
罗浮君乃是山中山魄受祭祀而成,乃是一百越男子之模样,身穿虎皮裙,手持开山斧。
罗浮君听闻李郸道等人要在罗浮立下宗坛,立马开口,愿意做护法神将,永守山门。
这只是一件小事,罗浮山君愿做护法神灵,也并非预料不到的事情。
青精先生将朱明洞让出来给李郸道炼丹,其他人等等人到青霞洞中做客,而那些弟子们,则入了五龙潭洞,此洞可容纳百人,如今已经修成了道观模样。
朱明洞与三十三重天之中的赤明和阳天相连接,有九天清灵仙气弥漫。谷
洞中有一九节菖蒲,乃是此洞天之中枢,天地之灵根。
此洞倒是适合炼丹,只是该用什么炼制丹玉?
李郸道打算就地取才,叫着罗浮山君自山中各处,取来五种颜色的石头各一箩筐。
罗浮山君奇怪,不过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石头。
李郸道打算“煮石为粮”。
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着一个白石先生。
他是中黄丈人弟子,至彭祖时候已经二千多岁了。
此人不肯修升天之道,但求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
这个白石先生便是煮白石作饵,取之服用,能在人间不死,是地仙也。
只不过据说他吃的白石,乃是当初女娲补天时候的五种神石的一种,不是普通石头。
但其实都一样。
田巫也会煮石,不过他是服用“水玉”,也就是河底开采出来的玉石。
李郸道煮石,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用来煮石头的液体,不是清泉,而是水银。
同样是铅三斤,汞三斤,刀圭三斤。
这刀圭,李郸道选用的就是这五种颜色的石头了。
李郸道等人在此炼丹玉,而苏玄朗等人则是满山寻找合适的地方,立下宗坛。
一般人肯定想,立最高的三顶上啊,其实不然。
龙虎正一宗坛其实也不在龙虎山上。
道家多有选“坛”秘术,罗浮山虽然广大,但是清精先生,苏玄朗,叶法善等人熟知,倒也不难选。
最后选址在聚霞峰上,聚霞峰在罗浮山最高峰飞云顶之前一峰,因常有紫霞聚其上,而被称为聚霞峰。
道家贵紫气,苏玄朗等人觉得,此峰能汇聚紫气,必然贵不可言,可以立做宗坛。
当下弟子们便各自开动,按照建坛仪格,开始建造宗坛,以及大殿宫观。
当下你招来六丁六甲,我招来黄巾力士,他招地煞群星。
都不是自己亲自干活,并没有里郸道建造麻姑山的时候需要靠老百姓一砖一瓦建起来。
道家宗坛,乃是沟通天地万神所在,因此要立下“三天总气坛”
此坛上层法天,中层象人,下层体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法器也要准备好,不过这些都不用李郸道操心,李郸道只需要将丹玉炼成,然后将太玄真符上的符图打入其中便可。
再举行盟威之仪,以此坛招致百神,勅令弟子带领兵马神将,翻坛倒庙就是。
第799章 太玄仙都君印
煮石为粮,在袁公所看守的如意宝册,一百零八种法术之中也有记载,属于服饵一类。
而李郸郸道炼制的丹玉属于金石饵药,那些老是因为吃金丹而丧命的帝王们吃的就是这种,魏晋五石散也是这种。
李郸道叫罗浮山君寻来五色石头,其实若炼成,应该也是属于五石散之流。
此时大火烧炼鼎炉,铅汞变化无穷,李郸道在炉子外口中念咒,此咒能借来五方玄力。
除却念咒,不时还将画好的符箓投入炉火之中,这些符箓都是经过加持的。
若仔细看去,丹炉之中,竟然有五条神龙腾挪翻转。
这正是李郸道五脏神灵所配从神,乃是五方龙神,李郸道修成苍龙七变之后,便可将其放出,既像是一种神通,又像是一种元神法相。
李郸道称为五龙捧圣,什么是圣,元神就是圣,现在李郸道的元神还是圣胎状态,与内丹相合,还在中丹田附近,没有再返回上丹田。。
此时李荣正在旁边,观摩李郸道炼丹,苏玄郎也自青霞洞中出来,他修内丹道,也是以外丹做基础的,正好观摩李郸道如何炼丹来印证本身内丹术,如此才可书写丹论,将此道流传后世。
万振和叶法善他们对科仪符箓更清楚,便在主持三天一气坛的修建,这个马虎不不得,万神咸听,直通昊天元气海所在,也是几人成为“天师”的根据。
李郸道炼制的第一枚丹玉是赤明丹玉,此丹玉取红色的石头炼出; 只见三昧真火灼烧; 将其化作岩浆一般的东西; 杂质沉淀在水银之下,而其中精华则是漂浮于水银之上。
乃是一团南方朱陵火府真炁勾结纯阳之炁所成,看起来有点像是红宝石; 但是柔软无定,好似火焰一样变化不定。
等着丹火熄灭; 炉子冷却; 便以木器将其装出。
只见一箩筐的石头; 煮成丹玉之后只剩下了一个梧桐子大小。
苏玄郎将其称量:“三两三钱。”
李郸道点点头:“青霞主人不如尝尝看。”
说罢拿着木刀将其一刀化作两半,只见其滑润柔软; 好似果冻一般。
而木盘,木刀,承载此丹玉之处都有一些碳化。
苏玄朗将其中一半的一般切了下来; 吞入肚子之中。
却见口鼻之中露出火苗来; 而身上有一股热气冲撞出来。
“此丹玉能补心火; 也能壮大气血。”苏玄朗感叹道:“还有一股香气; 青莲真人的丹术名不虚传。”
李郸道将另一小半给了李荣:“你平日刮些粉末出来,陪着黄精菖蒲丸吃; 可以帮你壮大体魄,与修行命功又益,另外修炼三昧真火也可以这个为引子。”
李郸道炼制完火丹玉; 随后便炼制水丹玉,取黑色的石头炼制; 果然练出的丹玉竟然跟黑色的石油一般,而且没有香味; 反而有些腥味。
苏玄朗知道这是后天浊精,洞虚黑水玄炁所结; 便没有再品尝。
炼完水火,便是金木,最后才是土灵丹玉。
李郸道炼完土灵丹玉之后,便没有将其拿出,反而将金灵丹玉投入炉中,金土相合,化做陶瓷一般坚硬; 李郸道便又将水灵丹玉扔进去。
金水相生,化作天一,便成了骨髓状,化作骨髓状后再将木灵丹玉投入; 立马便化作一枚种子包裹的模样,等着赤明丹玉投入,种子便破壳发芽,竟然是如同灵芝一般生长。
在水银性海,铅石命岛之中,连长九层,乃是九叶琼芝草,而第九层上结出一个紫色的果子,外表有金丝作络。
李郸道知道这正是自己想要炼制的丹玉,便将太玄真符祭出,在这枚果子上拓印纹路,只见紫玉果子化作一枚印章,金丝络便化作符文。
同时鬼神哭,天色青。
而整个丹炉一片赤红,原来是水银已经全部化作了丹砂,丹砂好似性海流沙。
这枚印章竟然长了嘴巴似的,将这些朱砂吃了干净之后,还打了个饱嗝。
这些都被苏玄朗看着眼里,笑道:“成了。”
却道:“龙虎山的阳平治都功印,日食朱砂七两二钱,夜食四两九钱。”因此可以日盖符箓千张,张张都有神威。”
“便是我这九老仙都君印也要日食朱砂六两四钱,夜食三两六钱,日盖符箓千张不成问题,甚至诸多弟子以木、石、铜等物炼制同铭之印,也可日盖符箓数十张。”
“你这玉印内这是有了“神灵”了,刚刚吞下去的朱砂应该有三斤多吧。”苏玄朗问道。
只见五条神龙将此印捧出,落在李郸道手心。
只见上面写着‘太玄仙都君印’。
而且这么法印竟然有呼吸一般,而且像是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
“只要将此印由同法同脉的门人弟子多多供奉,多多按照其形制炼制分印,便可以万神万灵供养之,日后神通威能也会越发广大。”
“也就是说,日后我所统帅的天界叫做太玄仙都。”李郸道觉得十分满意,可以酌情准备在麻姑山构建太玄仙都祭坛了,日后弟子就算不能阳神飞升,也能魂魄归于太玄仙都,继续修行,或者寻个机会来世投胎再续道缘。
“不错。”苏玄朗道:“符图剑印”既然都已经完成,不如去看看他们修建宗坛如何了。”
又道:“还有此处新建的道场,应该叫什么名字。”
“张天师立正一盟威之道在青城山青羊宫。”
“我茅山立上清符箓宗坛在茅山上清宫。”
“此处既然立下宗坛,应该也为某某宫才是,以尊我道祖。”
李郸道一瞬间想到了万寿宫,但那是许天师净明宗坛所在。
又想到了什么崇宁宫之流。
一时间却想不到什么好名字。
“他们怎么说?”李郸道问道。
“叶法善说叫云顶天宫。”苏玄朗道:“贫道觉得天宫二字越了界限。”
“还有说就叫罗浮宫的。”苏玄朗道:“罗浮又太小,至于什么赤明宫,弥罗宫,紫霞宫,倒也有许多人提及。”
李郸道看着自己的法印,开口道:“不如叫仙都宫。”
“题下牌匾,再盖此印,以示正统。”
“罗浮山仙都宫。”苏玄朗觉得不错。
第800章 万神咸听
跟着苏玄朗来到聚霞峰,只见紫霞漫漫,氤氲涵澹,好似波涛大海之般。
且有诸多灵神你来我往,横飞斜渡。。。
这些凡人是看不到的,因为无论鬼或者神灵,都是一团炁。
抬头,又见四灵,青龙朱雀玄武白虎,虚象护坛,上承星光,只是白日太阳之光将其遮盖,因此不可见。
而叶法善已经身穿天仙洞衣,手持法剑,咒言清晰:“东方青龙,角亢之精,吐云郁炁,啖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
“南方朱雀,众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霄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
“西方白兽,上应觜参,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慑众兽,啸动山林,来侍吾右。
“北方玄武,太阴化生,虚危表质,龟蛇合形,盘游九地,统摄百灵,来从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