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61章 赐剑天策
端午过后,便是盛夏。
李世民把五瘟加封了,除却承认前朝封的将军名号,还加封了一个“五路使者”的封号。
封号并不算高,但是五路瘟神的名号却是定下来了,也代表有五方五色的权柄。
这对五瘟大总管来说是十分有用的,代表着正统,法统。
有这个东西,五瘟总管以后历朝加封,甚至可以做到五瘟上帝的位置。
甚至封神演义之中,还有瘟部昊天大帝的说法。
除此之外后宫之中也再次兴起花神信仰,其中牡丹国色,为长孙皇后所爱。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源流便来了。
而石榴花以其多子意味,且花红果香,也为妃子所喜。
上行下效,想来不久便要流传民间,只是如今百姓疾苦,想来没有心情种花养花。
到盛世之时,比如武周,则天皇帝喜花,便有家家户户养花,以求其珍奇之种。
而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场科举,在考试院中,文昌星,奎星,两星立于孔子身侧,则奠定了二者未来千年和科举挂钩的命运。
至于文曲星,更多的是主命,文命,文运。
而前面两个则是文运之中夹杂着官运,所谓功名利禄便是如此。
便连着地府娘娘等三人也受了“诰命”,得了一个“夫人”的称号。
虽然也不知道她们的丈夫是谁。
而李郸道第二上朝,也因为左脚先进,要给李郸道升官授爵禄。
李郸道在玄武门之变之中还是有点作用的,又在退突厥的时候布阵有功,算是保住了李唐江山,后面也数次献上计策。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功臣一样大方,反而有一些忌惮之情,便如同曹操和左慈一般。
不过现在孙真人入朝为官,李世民跟孙真人谈过,而且经历昨夜端阳宴会,李世民发觉李郸道是那种几乎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人物,甚至更加神乎其神。
即便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能显露杀意。
而且李郸道还有父母长辈,便在这长安城外的泾阳之中。
想通了关窍,李世民的封赏自然就下来了。
李世民欲封李郸道为县男,食邑就在江南道,江西庐陵。
上次天下都城隍也是给的李郸道这里的委任状,要自己去当城隍,不过李郸道一直没时间。
现在就更不愿意去当城隍了。
而此时百官再次提起罗鸿在沿海造反的事情。
李郸道便自告奋勇要去岭南,顺便提了一下自己那个已经到了岭南一年多子的叔叔李福德。
老李家的香火,如今只能指望叔叔了。
岭南之地在唐代是流放的地方,李世民本来想挽留,但是想想,李郸道这本事,说不定在岭南大有作为。
而且李郸道想到岭南做官的理由是巫鬼猖狂,淫邪祭祀极多,就差直接说明,跟李郸道说是要效仿当年张天师之事了。
只是张天师治蜀,李郸道要去治岭南。
想想便给了李郸道一把剑,是李世民自己的配剑,不过只是做秦王时候的配剑,现在有更高等级的剑了,是帝王之剑。
剑上写着“天策”二字。
若说大唐名剑,号称镇国神剑,应该是唐玄宗时期司马承祯的景震神剑了,可惜似乎并没有镇国之效。
司马承祯现在还没出生,要到贞观十三年才出生。
李郸道所见,这把天策剑上,蛰伏一头蛟龙,正是李世民的王气。
上面还有一股浓郁的煞气。
“这把剑暂时借给你用,等回京了,再还给朕。”
李郸道虽然有天刑剑,但是那把剑其实并非实体,乃是李郸道心田黑脸所铸造,后以万民怨气所成。
而这把剑乃是当代名匠以铁精铸造,经过李世民佩戴数年,已经沾染王气,意义非常。
“多谢圣人!”李郸道双手接剑,剑自鸣叫,在李郸道手上似乎就要变成蛟龙一般。
李郸道有屠龙煞,此剑有灵,并不喜欢。
李郸道将其背着背后。
李世民又给了李郸道一个道家“真人”的封号。
李郸道成了地仙之后,便可有封号,只不过都是自号,一般道友都叫李真人,或者李掌门。
这个封号李世民是问过了孙真人之后,再给的。
叫做“青莲真人”。
好吧,有点抢了李白青莲剑仙的名号了。
不过李郸道本来元神本相便是一朵青莲,如今在心湖摇曳。
自后李郸道便可自称,李青莲,或者李莲。
但不能叫李莲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岭南道巡检御使的官号。”
这是个钦差官。
但是岭南是个贬官之地,不是富饶之地,你巡检谁呢?
当然是判逆反贼了,或者说,那些妖魔鬼怪。
官职给的并不大,也是五品。
不过唐代有些县的县令都是八品,四品已经算大官了,三品就是极限了。
但是带着天策剑,又不一样了。
这可是李世民的配剑,便是一个太监拿着,到了地方,就算是岭南道经略使,岭南道节度使,也要当爷爷给供着。
唐代,尤其是唐初,官员外任既是贬官,官员说不定还要写诗感叹一下,不过老李家是个异类。
李福德原本在大理寺做官,很快就能往上爬了,主动要求外放做县令,而且还是岭南这种地方。
现在李郸道也要往岭南去,刚刚成立的大唐医司,要传播全国,甚至岭南道,也要靠李郸道了。
李郸道先打头阵,等着医科科举结束,便会往岭南派遣医官。
不过这回,李宝京却是支持的,因为李郸道要去看李福德,还有怀着孕杨氏。
李戚氏已经开始打包了,布匹便拿了二三十匹,又拿了一本花样的书,还有许多瓷器,甚至还有香料。
岭南有棉花,李郸道可以在那边找一找。
李宝京则是将最近收罗的一些书交给李郸道,都是一些经史子集,连着孙真人刚刚印刷出来的《医典》都有一套,要李郸道送给李福德。
又说了好些话,要让李郸道带到给李福德。
好在李郸道颇有法术,就算两大船的东西都能带走,不过这也太多东西要带了吧。
丫丫本来也想去,在她看来就是去旅游。
但是李郸道已经跟骊山观说好了,要将丫丫送过去学习一段时间。
所以并没有带着丫丫。
第762章 鄱阳龙母
李郸道走江西水道自鄱阳湖入岭南。
唐代应该还叫彭泽。
因为大鳄神作为长江大总管,说找到了国师王菩萨的踪迹,就在鄱阳出没。
而这消息是鄱阳龙母告诉他的,有一定可靠性。
鄱阳湖龙母秦时得道,名叫蒲媪。
一说是上古豢龙氏后代,经常在湖边溜达,捡到巨蛋,孵化出龙来,所以被称为龙母。
也有说本身就是一条母龙,太平广记之中便是如此解释,不过看起来倒是像鳄鱼,也就是猪婆龙,跟李郸道想的那种龙不是一样。
俗传有媪妪者,嬴秦时,尝得异鱼,放于康州悦城江中。后稍大如龙,妪汲浣于江,龙辄来妪边,率为常。
他日,妪治鱼,龙又来,以刀戏之,误断其尾。妪死,龙拥沙石,坟其墓上,人呼为掘尾,为立祠宇千馀年。
不过大鳄神能从她这里得到消息,如果是豢龙氏,应该不太可能,可能是这两个结道侣了。
大鳄神如今神气不少,收伏南方水精水怪,说不得真能有一同族大妖怪看上他。
而且罗鸿起义便是自鄱阳湖上发家的之,而许天师斩龙,似乎就是在鄱阳,好像斩了一窝。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蜃龙了,此龙幻化人形,便做一个叫慎郎的美少年。
这个蜃郎是个情场老手,采花大盗,而且男女不忌,把豫章郡太守的女儿都嚯嚯了。
迷得是那叫一个死去活来,非要跳进鄱阳湖给慎郎做妻子。
许天师路过,便觉得妖气冲天,随后几次斗法。
那蜃龙变化多端,最后变成一头黄牛,被许天师识破,借百姓之手,将其降伏,栓上了鼻环,乖乖犁地。
反正他之前也喜欢犁田种地,弄泥采水。
其下场,一说是被斩杀了,一说是被镇压了,还有一说是变成黄牛,许府拔宅飞升的时候,以牛的样子飞升了。
鄱阳湖和云梦泽几乎是练成一片,不过里面似乎还有古城古墓,只是被水淹没了。
海昏侯似乎就埋着鄱阳湖底下。
说不定,还能见到了这位著名的废帝。
坐着雷部的车马,李郸道很快便风驰电掣,前往鄱阳了。
雷部车马的速度,自长安到鄱阳,不过一个时辰。
李郸道炼化了一道天龙炁,将心脏彻底圆满。
只见得了天龙炁滋养的心脏,竟然变作血玉一般,又好似血红的珊瑚,宝石。
胸中五炁之中的,先天火府之炁最先大成。
而苍龙七变也算修成七分之一了。
此法大成之时,可化作螭龙,蟠龙,鱼龙,蛟龙,角龙,虬龙,行龙,七种龙相。
无角的为螭龙,有些像是蜥蜴。
有角无足为虬龙,多盘于老木之上。
伏地不能腾飞者为蟠龙,多在山中。
有鳞片栖息于水中的的为蛟龙。
形状如大鱼,无足无角,但是有龙须龙相者为鱼龙。
行龙则是走路的龙,多为走兽进化而来。
角龙就是正常的龙了,可以腾飞,行云布雨。
李郸道修成苍龙七变之中的“心宿之法”,将苍龙之心彻底炼成,心血迸射全身,可见细细密密的龙鳞自身上长出。
这次变化是蛟龙。
李郸道最先知道也是这种龙,蛟龙可以兴云布雨,兴风作浪,最符合龙的定义。
李郸道蛟龙之身盘着雷部车马之上。
脊椎大龙隐隐有什么被通了,传来一声声龙吟。
而李郸道脑海之中也浮现了许多画面,那是上古龙族的传承。
只是龙只是某一种生灵,并不神化,生活,捕猎,筑巢,求偶……偶尔看见十分恐怖的人影,似乎是什么先天大神灵一般。
李郸道自蛤蟆老母那里得了凤凰传承也是如此,凤凰好像一头五彩大公鸡一般……
李郸道觉得这是山海时代,绝天地通之前的世界。
而同时觉醒的还有一种血肉神通。
李郸道似乎回到了上古人族时代,那种人人有神通的年代。
夸父逐日,大羿射日……
李郸道觉醒的神通,是自脊椎之中传出来的,似乎一个脊椎便是一层宝藏似的。
又好似洪荒神话里面,盘古脊柱化作的不周神山,里面有无数宝物一般。
又好似佛门的神通,肉身修行一定境界,可以有什么神足通,他心通之类的。
李郸道得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神通。
“赐炁。”
若是有人拜李郸道,十分虔诚,甚至观想李郸道,无论是李郸道本身,或者李郸道的元神青莲法相,又或者其他东西。
李郸道便可以赐下自己的“炁”。
炁通神明。
这个神通,很怪,像是“心假相传”,又像是“佛门度化”,更像是神道的赐予神术。
李郸道可以赐下自身的炁,而通过这炁,可以指点其修行,也可以让其借到李郸道的法力。
甚至如果其拜的是龙相的李郸道,李郸道还可以赐炁,让其龙化。
但是炁是很重要的,李郸道不漏周天,正是收敛的时候,怎么会随意赐下。
感应着这神通,隐约之间,李郸道看到有人在摩拜自己,口中在说祈求保佑的话。
一部分来自虚山。
李郸道曾经在虚山悟道,讲法三日,教会许多躲进山中的野民修行。
其中有一部分山中野民,以李郸道为祖师,立下了庙宇,供奉李郸道。
一部分来自于洞庭湖。
洞庭湖也有一部分野人,居住在芦苇之中,躲避战乱,徭役。
李郸道在洞庭的时候为其治病过,也传来养生之术,还让洞庭君庇护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麻姑山玄真道,李郸道把五脏之神的神像立在观中五方殿了。
玄真观如今有不少山下乡民拜神,因为灵验,故还算香火旺盛。
剩下一些散乱,并不集中,不能叫李郸道产生感应。
似乎是神道。
众生之念叫李郸道脑瓜子嗡嗡的。
不过很快就掐断了感应。
“没想到我已经有生祠了,看来离着神仙境界也不远了。”
“只是众生之念虽然可以集众成势,却也如洪水,无法控制方向。”
“难怪要定下宝诰,如用宝诰祈祷,信仰便有规矩多了。”
李郸道正体悟着。
车马一停,原来已经到了鄱阳了。
第763章 治水蛊
王勃的滕王阁序有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李郸道如今到了鄱阳,所见却不过荒草萋萋。
而本地居民也是一个一个的面色浮肿,肚大如牛。
这是血吸虫病。古代称为水蛊病。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士子不愿意到南方做官的原因。
什么瘴气啊,水蛊啊,毒蛇啊。
这样一比对,北方就显得可爱多了。
不过经济重心的东转南移是不可避免的。
北方虽然更适合居住,可是战业频繁,对天灾人祸的抗性更大。
百姓难道不知道南方多水蛊,多瘴气,可为什么还要不断迁徙到南方去?
水蛊侵犯肝胆,膀胱,肠道,引起腹水,压迫内脏,往往死状凄惨,人瘦如骷髅,但是肚子大得却像怀了双胞胎。
后世治理此病的方法是将治理水蛊的经验,方子,预治,写成了手册,并广泛传播。
在源头上将中间宿主,钉螺尽可能的消灭。另外喝开水,下田下水穿胶鞋,也能阻止一定的传播
如此也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那时候的人力物力,也不算发达,却也将此病消灭,可算愚公移山的典范了。
李郸道来自然也是照抄作业,开始为鄱阳百姓治起病来。
只不过李郸道用的法子是中医法门。
李郸道化作游医,铃铛响个叮当。
说了几句治大肚子病的话。便引来了一个老农要来试试看。
老农说着一口江西方言,李郸道也是听不懂。
李郸道看过他的舌苔,又把了脉,腹部触诊之后,略微思量。
随即打算用消膨散来治病。
随后便让老农亲自抓来了一只大蟾蜍来。
五月,正是蟾蜍抱对的时候,老农随便就在田中抓了拳头大的蛤蟆数只。
李郸道也不忌讳五毒,随手抓来,往蛤蟆嘴里塞入花椒,干姜,肉桂。
这可不是腌制蛤蟆。
而是要去毒气,存药性。
把蛤蟆嘴用针线缝住,放于陶罐之中。
以六一泥封罐,以暗火烘烤,不见明火。
不过李郸道等不了那么久,直接用的三昧真火,以其中阴火炙烤。
打开坛子,里面的蛤蟆都变作的焦尸,干干脆脆。
研磨成粉末,揉搓成丸子。
老汉当场以李郸道绘画的杀蛊符咒烧化为符水为引子,服下三丸。
三丸下去,加上符水效用,不过片刻,这人便有些便意。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长嘘一声,当下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像小了一些。
明白这位遇到高人了,老农便要请李郸道回村子里去,帮着村中患病之人,一起治理。
李郸道便也随着而去。
得此病者,多是十年,二十年受此折磨,无论男女,甚至牛羊畜牲,都有此病。
虫卵又可同粪水传播,若不搞好卫生工作,便是治理好了,过段时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