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第三件宝物,第四件宝物,不是什么北极冰魄珠,就是什么千年雷劫木,虽然宝贵,却并非几人所需要。
直到一片金黄色的叶子出现。
“此乃扶桑神木上金乌落脚的一片叶子,内含金乌神火和先天东方甲木青华之炁。”
李郸道立马看向李玄。
李玄刚刚分身去找了东王公。
却见李玄点点头。李郸道才放心下来,对着谢自然道:“李玄老师已经帮您求到了,倒是不急着这件宝物。”
倒是金蟾对这叶子有些意动,毕竟这叶子金灿灿的,当下也出了价格,进行投标。
而当这片神木树叶下去之后,再上场的东西却让李郸道惊呆了。
“十头野神。”
“这十头野神乃是自海外蛮荒大陆捕捉而来,是昆仑奴之部落所信仰的自然神灵,体内神性虽然驳杂,但权柄几乎完善,若是想要炼制护法神将,或者转修神仙道果的道友们可以注意一下。”
“单卖吗?”一个道人问道。
“抱歉,不单卖,打包销售,里面甚至有一头点燃神火的半神,对应我们的五品大神。还请各位开始出价。”
十头野神,还有跟自己品级相当的点燃神火的半神。
李郸道伐山破庙抓了好多野神,也才收集了一点点神性,炼制了法坛之后就没了,毕竟全是一些蚊子肉。
这里竟然打包销售。
这让李郸道明悟到了什么叫做文明掠夺野蛮。落后就要挨打。
第670章 谋划八仙
李郸道看着这打包的野神,心中暗道:虽然汉朝便有张骞出使西域,后来陈玄奘又有大唐西域记,但真正要出海,还得到明朝,本来是去寻找朱允炆的,结果七下西洋,带回来了许多东西。
只是没想到唐朝航海技也有如此发达。
如果不发达,隋唐两朝也不会数次接见日本使者了。
唐代权贵也不会以拥有昆仑奴为荣了。
这样一来,如果能在海外开辟疆土,建立道国,奉大唐为皇帝,做一支镇海藩王。
李郸道思虑起这个可能来。
李郸道并不是为了自己做皇帝,自己要做也是做天上的帝君。
但是自己家的血脉,是不是可以为自己提供宗庙祭祀呢?将自己推上帝位?
况且狡兔三窟,李郸道觉得海外似乎也不错。
只是若要提起海外,李郸道第一个就想到了东南亚群岛,还有湾湾,日本。
收回思绪。
李郸道继续看着龙宫介绍的宝物。
不过一会儿,又有雷劫液,汉代飞剑,先秦练气士传承等等宝物。
李郸道都没有看上。
直到八个蛟龙力士,共同抬着一个不过梳妆盒大小的铅箱上场。
一位蛟龙力士便有千钧之力,八个蛟龙力士共抬,说明此物有万钧之重。
而打开盒子,才发现,竟然不过是有拳头大小的一团泥沙。
只是这些泥沙,隐隐放着宝光。
“这些是大地精华。”
“乃是大地核心,内含金刚砂,息壤,是为先天戊己之宝。”
“此土一粒尘埃便有数十斤重量。佛门所言芥子藏须弥,便是如此。若是山神,可祭炼此物,壮大山体本源,若修福地洞天,可演化大地根基,或者种植仙草灵根,也可培土。”
金刚砂乃是戊土,所谓阳土是也,代表土之坚固。
息壤乃是己土,所谓阴土是也,代表土之柔软。
李郸道要炼胸中五气,以水火二气抟炼其他五行,正要此宝。
当下对着金蟾道人道:“还请帮我将此宝拿下。”
金蟾道人笑道:“这个简单,说罢便投了暗标。”
这些正是自镇元子处流通出来的地宝。
只是东海多水属性修士,对大地之宝,并不是很重视。
而很快后面依次有宝物上台,但是李郸道已经不关心了。任宝物如流水散去。
因为有龙女拿着玉牌来,告诉李郸道等人中没中标了。
可惜的是人参果没有中标,不过有别家也很喜欢这粒六转金丹,打算用别的宝物换下来,因此龙女询问换不换。
李郸道可惜道:“人参果可以延长寿元五百年,六转金丹不能中标也是正常,李玄老师,你怎么说?”
“既然放出去的东西,就没必要再收回来了,他想要用什么东西换?”
龙女道:“是一株菡萏青莲花,乃是木公亲手所植。”
李郸道顿时知道应该是那位惊蛰仙童看上了这枚六转金丹。
“同意了。”李玄道:“我记得你小子元神本相,就是一朵青莲吧。”却是对着李郸道问道。
李郸道点头:“是莲花涅槃法,因为里面有些佛门根底,所以就不怎么修炼了。”
“怕什么。”李玄道:“青莲乃是我道家所有,元始天王自青莲中诞生,太乙救苦天尊,东王公,都酷爱青莲,你观想青莲,哪里算是有佛门根基?”
李郸道点头:“多谢李师指点。”
第二样,那无支祁化身的水猿倒是入手了,一道仙符,那小张太子自然是认得货的。
随后便是那先天戊己之宝。
金蟾道人自身财力将其砸下,也入了库中。
没过多久,李玄去寻东王公的化身归来:“东王公很是爽快的拿出来了东方先天青华木炁,只是他让我告诉你,此炁已经有三位修成,一位是上古木神,句芒。一位是苍龙大神,一位就是他木公了。”
“句芒大神早已经道灭,因此甲乙二木本源,为他和苍龙所占,便是岁星木德,也已经木德星君合位了,这东方先天青华木炁一旦给你炼化,你就不可能得道天仙,只能作为木公的属神。因此你要想清楚。”
这话一出口,谢自然便蹙眉。
芝娘也幻出身形而来。
“难怪我三千六百年始终无法成仙,无论积累了多少功德,原来本源气运已经被占了。”
李郸道开口道:“那怎么办?”
芝娘道:“神仙非我所愿,如今看来只能再转一劫了。”
“那是带修为转世,还是不带修为,只以一点真灵转世?”李玄问道:“此道不通,你带法力根基转世的话,只怕下一世依然要走这一世的老路子。”
“不带修为转世,元神都要蜕去,只留一点先天灵明本源。”芝娘下定决心:“自然,姐姐这辈子舍弃一切,助你成仙,希望你能渡我下辈子入道修行!”
谢自然叹道:“这世性命便是姐姐保全的,如今又要将一身修为舍给我,怕是不跟姐姐一起飞升,我是不能了断因缘了。”
李玄叹息道:“劫数如此。”却是将一道东方先天青华木炁显化出来。
而李郸道看着手中的青莲,心中暗道:“以八仙宴来推断,芝娘或许符合何仙姑的来历。”当下道:“芝娘你这前世修为也别舍给自然了,以免加重她的负担。”
“不如注入这朵青莲之中,我以莲花化生之法,或许可以帮你孕育出一个先天道体。”
“什么?”芝娘顿时惊了:“先天道体?”
李郸道点头:“以青莲孕育出一粒青莲子来,乃是先天道体胚胎,随后便要为你找一个生身父母,将此胚胎注入,以父母精血造化,为你塑造人身。”
“如此你体悟人道,偿还父母恩情,积累功德,再学内丹之道,或许可以有名额超脱尘世苦海,得道天仙。”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上次已经做了一个先天道胎,却是要用先天五行之物,还要许多真人联手,如今你一个人能做成?”
李郸道笑笑:“却是试试吧。”
芝娘也点头:“试试吧,最坏的下场也不过给东王公做属神罢了。”
第671章 圣贤庙
参加完这次万宝大会,叶法善真人也去寻他的金精玉母去了。
李玄则是去找福禄寿三星了。
金蟾道人也回去炼化所得。
只有李郸道一行人,依然在东海坊市做了两日美食。
这回,倒是许多人慕名而来,享受美食。
可是李郸道也没有心思做那么大一桌宴席了。
不得不说,八仙宴是李郸道的巅峰之作。
就算如此,诸如之前鲛人一样的,来调理身体。
李郸道打着打响名声,顺便将自己开府立派时候欠下的一屁股债还了的念头,才没有立刻就走的。
不过也差不多了。
李郸道让木椿子,谢自然等人先行回麻姑山,钱塘君和洞庭君各归其位。
带着丫丫一个,却是往齐鲁大地而去。
却是要往泰山而去,去蒿里鬼国,找自己家奶奶。
自己奶奶王秀英,因二十多年前,生下叔叔李福德,难产而死,幸得碧霞元君路过,将其救下,带往蒿里鬼国,后为鬼国女官,于碧霞元君座下任职。
李郸道数年前南下之时,奶奶就要李郸道去泰山一趟,只是李郸道一直没有去。
如今正在东海,离着泰山十分近,怎么能不去呢?
顺便感受一下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要是能找到一个两个大儒种子,就更好了。
李郸道在洛阳之时,便遇到过一个孔家子弟,叫做孔颖达的(四五四章)。
他就问过李郸道,君臣如何自处,如何相处的问题。质问李郸道是要批判君,还是要辅佐君。
孔颖达乃是山东曲阜孔子世家之人,是秦王李二的人,当时便是要招揽李郸道。
李郸道欲以玄真道立“新道家”,在旧的樊笼里面破茧重生,还真得去听取听取儒家的意见。
李郸道之前拜访过张天师。
这次,也有拜访拜访,这一代的孔家家主。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孔子世家也依然维持着“公爵体面”,
毕竟孔子为公爵之由来已久,汉时称“褒成宣尼公”。北魏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北周号“邹国公”。
可见成就圣贤,福泽绵延后世不断,而其位格也不断抬高,几乎是另类封神。
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
这些封号,可不野封自谓的,皇帝不清楚倒底有没有旨意,然后顺着往下封的那种。。
都是历朝历代皇帝下旨勅命的。
是传承有序的。
像是野封的,最典型的,其实是李郸道前些日子收伏做伏魔坛主帅的关羽。
其后世封做三界伏魔大帝,甚至传说,他做了天帝,这都是野封的。
只是清军入关,不明白所以,又为了打压武圣岳飞,因此加封了八次,反而转正了。
甚至佛门也封其为伽蓝菩萨。
其中正统封号,只能说有一个汉寿亭侯,壮缪侯。乃至于宋徽宗安了一个忠惠公,崇宁真君,这是因为人家斩了盐池蚩尤脑袋在先的功绩。
二是林灵素为了神霄派大兴,唆使其广封神灵。
到后面直接封到了昭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
按道理,皇帝勅命神灵,不可能封帝的,可是后面层层加封,做了帝君。
要知道孔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而关羽为人臣,竟然比他他的主子汉昭烈帝位置还高。
以至于聊斋之中,有一个非常讽刺的小故事,说的就是关羽了。
说是当时的阎罗王是包拯,铁面无私,有个人激斗恶匪而死,因此包拯打算让他借尸还阳。
这时候关帝来了,包拯让他躲起来,等着聊天的时候,说到了他。
关羽说这个人很是勇敢,想要见一见。
因此包拯就将他引出来了。
谁知道他不会说话,开口便问:“寿亭侯,玄德公还好吗?”
于是关羽脸色一变直接走了。
包拯便道:“你惨了,你得罪了关帝,只怕活不了了。”
果然没一会,一道雷劈下,那个人就魂飞魄散了。
都说刘关张三结义,乃是兄弟,可是在这个小故事中,却没有提现出来。
不过此时关羽已经被李郸道收作坛神了,日后自然有其机缘。
李郸道拉着丫丫,此时虽然没有到泰山,却也到了曲阜所在。
若是说果然有一股文气,浩然正气,李郸道也不能说大话。
百姓也穷,百姓也苦。
能读书的依然是世家子弟,因此高门大院里,可以看见读书的公子,田边也可见玩泥巴捉蚂蚱的小虫。
而且,等级似乎更加森严。
田间的农民见到士人要低头,若有官身,还要跪拜。
农人和农人之间交谈,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要“循礼”
而且大街上少见女子,要知道隋唐风气并不是很封建保守,女子的自由度很高,没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更没有什么不能抛头露面的说法。
想来当初喷武则天上台最凶的一伙人,应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吧。
李郸道带着丫丫,倒是有不少人看着。
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丫丫应该“女大避兄”,怎么能牵着手一起在大街上走。
反正李郸道好不容易,到了孔庙。
孔庙原始建于鲁哀公时期,历朝历代加封之后扩建,到今日已经演变成了建筑群。
整体其实已经逾越了“公”的建制,达到了“王宫”级别了。
其中香火鼎盛,门口不少卖笔墨纸砚的摊贩。
丫丫对这些一点都提不起兴趣,只想去泰山,没想听这些之乎者也。
李郸道却是想要丫丫感受一些儒家熏陶,变淑女一些,不能老是这样疯疯癫癫的,到时候不仅仅是衡山童姥,还可能是赤焰狂魔。
文庙东边是孔府,高门大院的,有朗朗读书声,文庙北边是孔林,也就是孔家祖坟。
此时孔林植树不过六百颗,还没有到后世两百顷那么大。
不过李郸道也感受到了一股目光,自自己进城的时候,就排斥自己。
这股力量便是“礼”的力量,也就是如今孔府所推行的力量。
李郸道不知礼,不懂礼,不行礼,自然就被排斥。
这种礼包括,君臣尊卑之礼,男女有别之礼。
不过李郸道并不怎么在意,道家意在逍遥,自己虽然红尘得道,却也没有方方正正。
明天四更
今天我姐做手术回来,我做饭,然后还有一些事情要做,明天补上吧。
第672章 法变道不变
李郸道拉着丫丫,只见外面院墙上面有孔家大儒写下的字。
“忠”,“孝”,“仁”,“义”,“礼”,“智”,“信”,“勇”,“谦”,“学”。
只见丫丫像是认字一样开口念道。
随后问道:“哥哥,你不是说儒家第一品质为仁吗?他为什么把忠写得那么前面?”
李郸道笑道:“忠者,尽也,尽心曰忠。”随后又道:“比如后汉蜀国的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忠。”
不过想想又对着丫丫道:“不过我认为,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之上?”
丫丫懵懵懂懂。李郸道却觉得她是在认真思考才会懵懂,若是不思考估计就是当没有听过一样,又疯疯癫癫去了。
因此又道:“视民如子。见不仁诛之,毕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孟子说过,贼仁谓之贼,贼义为之残。若是君王如此,便是残贼,是为老匹夫,算不得君,可以杀。”
可怜丫丫前面都没听懂,就听到了后面三个字“可以杀”。
可能是李郸道的话语太过于惊世骇俗,杀机毕露。
毕竟李郸道前些日子以万民怨气铸就了一把屠龙之兵,天刑之器,刀兵劫难诛杀恶业。
因此惊动了孔庙之中的祭酒。
只听那祭酒听闻李郸道这样开口,不禁皱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那稳稳重重的浩然正气好似泰山,跟李郸道领悟的好似大河一般的浩然气十分不同。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