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才是气运所在,日后修行界主流,也是李郸道要证天仙的重要依靠。
因此李郸道严肃开口:“一粒金丹吞入肚,我命由我不由天。”
此时,这句丹道金句还未出世,诸位道人第一次听见,顿时便被摄住了心神。
请假
这两天在追看无极书虫的太浩,无心更新。特请假一天。
第624章 内丹五境界
“内丹之道,在乎自身性命,此前有言,性命双修便是如此。”
“只是各家丹法,境界分化,个中要诀,都不大相同。”
“因此今日定下境界,好叫诸多同道参考一二。”
“定下境界?”钟离权真人心灵一动,立马感应到其中气运。
话说内丹之道,各家各派都有,有龙虎金丹,有龙凤金丹,有五行金丹,有坎离金丹,有阴阳金丹,有混元金丹,有紫阳金丹。
有的自性修行,有的自命修行。
如此纷纷乱乱,各家都有关窍,哪里会听你一家之言。
“天下修行总纲,不外乎,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四大境界。”
“内丹之法,也不能例外。”
“现在修行界,大多以性为先,鬼仙为始,只修性不修命。”
“再修命功,称人仙,只修命,不修性。”
“性命双修,结成圣胎,步入先天大道,算是地仙,从此抟炼胸中五炁,算是大地游仙之流。”
“地仙圣胎,转化元神,元神出入天宫,幽冥,算是神仙,神仙之道,当立顶上三花,汇聚精炁神三宝,以求超脱。”
“神仙出入洞天,功满行圆,花开花落,结出道果,道果一成,便是天仙。”
“只是天仙难成,大道难证,因此又有灾劫在身。”
“三灾曰,风,火,雷。”
“八难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
“而功行圆满,根性深厚,道德清福之辈,自然灾劫自消,有惊无险。”
“若是功行不足,根性浅薄,不明天数,劫炁缠身之辈,自然不可得道,或止于神仙之道,或沉沦鬼仙之道。”
“而贫道今日且不讲避劫消难之法,暂时说说我玄真道划分内丹法之境界。”
诸多道人一听那灾劫之说,心头便感觉有一把刀悬着,马上要落下,暗自思量,自己是不是那根性浅薄之辈。
后听闻李郸道竟然还有消灾避劫之术,更是心中瘙痒不止。
哪里晓得李郸道嘴巴一扯,又停了下来,讲到玄真道内丹之道的修行境界上去了。
心中暗道:只怕这玄真道便是以此之术为不传之秘,吸引弟子前来拜师。
只是他一边说要广开民智,一边又说要收根性深厚之辈为徒,未免又当又立吧。
李郸道哪里管他们吐槽开口道:“我之内丹境界,也有五分。”
“一曰百日筑基。”
“敢问何为百日筑基?”一个罗浮派的人仙弟子开口问道。
“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的意思。百日筑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脉。”
“打通任督二脉不是人仙绝顶之时所做吗?区区百日如何打通?”一众修士哗然。
“却是不难,我这丹法,意在先天,故不修后天元气,以自身求宝药,因此百日筑基,内含辟谷,服食,吐纳之道。”
“立求身无浊炁,一身轻灵,一身轻灵,自然容易打通任督二脉。若是后面打通,只怕浊气深厚,淤塞经脉,反而难以打通。”
“立意先天,那便是要寻先天胎气了,如此便不能破身,你这丹法,可是要禁欲修行?”
魏夫人开口问道。
“不错,而且年纪越小开始修持最好,如此先天之炁不曾散去,后天浊精未开始孕育。”李郸道开口。
诸多真人暗自推算,只见有一道幻境出现,一个七八岁的童儿,开始吐纳元气,不再食用五谷杂粮,而是服食黄精,松子,喝露水。
一开始,还能拉出一点东西来,后面渐渐感悟炁道,便不会再排出秽物了。
但依然不够,自呼吸吐纳之中,也将浊炁排出。
同时百日之间,还熟读道经,学习礼乐,或是书画,或是琴瑟,修身养性。
忽然一日,炁感随动,自然冲关,破开了任督二脉。
自此百脉俱通,天地桥梁也开了,先天之炁引出,化为内丹之道最初的根基。
“若是不是童子修行,不是少年开始呢?”王屋山的一位高功法师开口问道。
李郸道随后道:“也依然是这样,只是百日筑基,或许要变成三百日筑基,五百日筑基,九百日筑基。”
“一是还精归脑。”
“二是吐浊纳清。”
“三是性情归真。”
“老师,性情归真何解?”却是李荣开口问道。
他也在修行,只是李郸道并没有多少教导,因此他也积累了不少疑问,如今倒是有机会亲自向李郸道提问。
“孩童好动,但先天灵明强大,所以我令其修身养性,动中生静,如此可得上法。”
“而老年修行,自身颇为死寂,便要静中生动,性情归真,仿佛年少之时,忘却烦恼,挣脱枷锁,驱散六识,壮大灵明,如此虽然先天根基已无,也可以后天,返先天,华发变黑,脱齿再长,面如婴儿。”
诸多道人一听,暗自点头,果然有些关窍。
“那百日筑基之后是何种境界?”
“百日筑基之后,便是行炼精化炁之道了。”
“对应的便是人仙境界的大小周天搬运,因任督二脉已经洞开,故舍小周天之功,运大周天。”
“而若先天炁已经失去,任督二脉不可洞开,便只能先修小周天,冲关之后,开了任督二脉,才能修大周天。”
“因此我将此境界,称为周天境,或者搬运境。”
“此境界运使真炁,搬运脚力,最耗费神思,因此要辅佐以内观。”
“内观自身,以为小天地,自小天地中,辨别阴阳五行之炁,未后来修行打下基础。”
说罢,又有一道幻境生出,一少年道人,约莫十四五,搬运真炁,运大周天,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全部是连通状态。
自下丹田采一点黄芽真精,搬运之后,搬运一圈后,经五脏六腑烘炉炼化,变作先天之炁,落入中丹田之中。
而搬运真炁,则是阴神行功,因此性命并行,不存在性功先,还是命功先的问题。
神领炁行,而炁自精出。
“果然,若是童男童女修行,比老人家修行要快上许多。”钟离权真人暗自道:“不过阴阳丹法的话,倒是不忌讳年纪。”
第625章 九转七返
“搬运真炁需要炼化水谷精炁。”李郸道开口:“故此修行,不能断服饵药。”
“饵药,便是黄芽。”
“只是黄芽是内饵,一日只有子午时可采。”
“故除内饵黄芽,还可采外饵辅助修行。”
“外饵三品九等。”
“上品饵,乃是日精月华,星辰精炁,分属自然造化。只是一般难以摄取。因此这时候,可以受箓,为箓生,借助天庭诸神之权限采集。”
“中品饵,为草木金石之饵,乃是大地孕育之地宝,然服用需要长辈在旁,祛除草木金石毒性。不然累积丹毒,却是容易损伤躯壳,也有例如灵泉之水精,地乳之精华之流,为上。”
“内丹之道,不同元神之道,因此肉身也十分重要,不然只能沉沦为鬼仙之流。”
“下等饵,便是血食,只是血食腥浊,炼化之精炁也是驳杂不堪,尚且不如草木金石之饵。”
“而所服饵之不同,也自然影响自身道途,正所谓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李郸道开口:“因此修此内丹之道,若能以外丹之道佐之,便可事倍功半。”
李郸道只说了饵药很重要,却没有说饵方,如此便也是门派不传之秘,需要别人自己研究。
“而真炁搬运,如是黄芽炼药,行至炁海,化作金津玉液,而炁海。”
“而下丹田炼精,中丹田炼炁,此炁精存在性,因此便要熬炼玉液,为还丹做准备。”
“此境界为鼎炉境界。”
“一是指,从炼精化炁,转到炼炁化身,是移炉换鼎。”
“二是指丹田炉鼎,炼化宝药,为还丹做准备。”
“此境界最凶狠,有数处难关。”
“一是改换炉鼎容易冲关失败。
“二是心火肾水相交,容易水火无情,烧焦玉液,先天化后天。”
“三是心猿意马,作乱,七魄作恶。”
“因此要将心猿意马锁住,将七魄炼化。”
“一一汇聚丹鼎,玉液才能开始凝炼。”
“下一个境界,自然便是还丹境界了。”
“只是还丹分三类,一曰草还丹,二曰小还丹,三曰大还丹。”
“还丹便是还丹,什么叫草还丹,什么叫小还丹,什么叫大还丹?”
钟离权亲自传给李郸道的太极玄真之道,金铛玉佩之法,此法传自元始天王,元始天王传西王母,西王母传王玄甫,王玄甫传给他。
不过从来没有听过什么草还丹,小还丹,大还丹的说法。
只是黄芽,玉液,还丹,金丹,四个境界粗略划分。
而还丹境界便是小成,金丹境界便是大成。
而要小成,非得二三十年功行不可。
一旦小成,便是相当于地仙功果。
金丹便是天仙功果。
而此刻李郸道提出草还丹,小还丹,大还丹之说无疑是引进了别家之说,并非元始天王的太极玄真之道。
因而李郸道开口解释道:“这就要说到九转七返的炼丹之法。”
“九转七返乃是老君所传丹法。立意最高,可将还丹蜕变成金丹的大步骤,分化做小步骤,自此修证天仙。”
“所谓草还丹,其中草为散乱之意,蒙昧之意,此还丹注重炁道修为,不注重神意,故乃假丹,假丹虽然也是丹,但容易散去,修为倒退,不过是一团元炁胡乱抟炼一起。没有元神支持,只能算是水中月,雾里花,不得长生果。”
“至于小还丹。”
“小还丹虽然是实丹,然火候不足,丹小神微,虽然没有功行倒退之忧,也难得正果。”
“大还丹便是丹炁足,神意凝,可得正果。”
“此丹可经打磨,九转七返,转化作金丹。”
“至于如何九转七返,要讲开来,则又是大关了。”
“百日筑基,周天搬运,移炉换鼎,玉液还丹,九转金丹。”
“此五境界全,便是相当于此前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大境界。”
“倒像是厚积薄发之道。”钟离权开口道:“只怕只有还丹小成才有一二神通,前面都是一些烧丹炼汞的活计,比不得鬼仙,人仙,便有施展神通法术之能。”
“意在藏精储神,不泄真炁,但也可以辅助修炼其他功法,或者有一二法器,修行命功拳法。”李郸道开口道。
诸多道人心中不免赞同此法,只是钟离权开口道:“如此你一家之言,且你自己都未证得金丹,按照功行,不过就是移炉换鼎境界,连还丹都未炼成。”
“确实。”李郸道实话实说:“然此次开府立派之后,贫道也要开始准备结丹了。”
“至于金丹大成,也只是说说,钟师,你的火符金丹可大成了?”
钟离权摇摇头:“也只能算金丹小成,未能精炁神三宝抟炼一体。”
“那元神呢?金丹修成,地魂和天魂没有收摄,如何算是逍遥?”
“要修成金丹,精炁神三宝抟炼,自然元神也已经转化为阳神了,而天地人三魂对应三灾,若能度过,自然归位,不必自己去寻。”李郸道开口道。
“如此便不需要前往阴冥勾画死籍?”
“对,不增不减,金性不变,于死籍之上,并无寿元变动,自然没有勾画之说,若是愿意入天庭,自然可谋业位,若不入天庭,也自可为逍遥散仙。
传统炼神之道,若是不任天职,只怕是不能修行下去,因此往往人间立庙,但内丹之道,并不需要立下庙宇,借外力炼神,只需以自身为炉鼎,以精炁神三宝为大药,以心火肾水相通,抽坎添离,炼得金丹。
因此有“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说。
不必受天庭制约,反而清净逍遥,只是道行上面,可能略比炼神之道不如。
“若是以罡煞成丹呢?”一个已经修炼了一些清罡之炁的道人开口问道。
“罡炁清灵,煞气浊重,有阴阳之变,按道理也可成,只是这是外药,不是内药,所以应该算是外丹的一种,算不得内丹,如此在延寿长生方面,或许不如,不过神通法力上面倒是不错。”
第626章 还丹紫微
“那玄牝金丹呢?”只见一个面色红润的中年道人开口问道。
他是世家之子,入道观修行,得房中术之秘,算是双修法门,采阴补阳,因此有夜驭十女之能。
玄牝金丹便是阴中采阳,集合而成。
李郸道开口道:“铅汞便是真阴真阳,善在专一性,若是杂阴,杂阳,虽然可成丹,却难生坚固之相,左右不过小还丹,草还丹之流。”
李郸道开口道。
“玄牝乃是妙道,如何只能证草还丹?”
“那是丹杂之故,若要真证此丹,需要男女双方同修内丹之道,一者重坤阴之道,修老阴之炁,一者重乾阳之道,修少阳之炁。”
“老阴抱少阳。”
“如此阴阳既济,丹法自然而成。”
“而要做到这一步,则是需要守身修到玉液还丹这一步,才可互相双修。”
“正所谓坎男离女,坎男渡少阳之炁,离女度老阴之炁,坎男出肾水,离女出心火。”
“精炁交感,元神交融,自生造化,可抱金丹。”
李郸道开口:“若是采补法,房中术,虽然可延生,却不能修成大道,只能算是左道之流。”
那中年道人心中一怒,暗道:你自己丹法还没证成,怎么就知道我是这种流数?
房中术成仙之法,自汉代便有流传,便是地仙也修得,还不能转你小小的内丹术了?
不过见诸位真人点头,明显赞同这个观点,便未再发问,励志要创出这阴阳玄牝金丹法门来。
而李郸道看着此时天光放明,一点紫气升腾,自采纳入腹。
自此讲道结束,而内丹之道也开始突破。
只见这一点紫气为牵引,将李郸道周身元炁沸腾。
而真精自关元上走,真阴自会**从尾闾穴倒转,真阳自元阳灵根处上行自下丹田。
而五脏之中,心火下行,肾水上行,于脾脏之处相交。
心火牵连金精,肾水交会木公,于脾脏土母之处五行阴阳交会。
而观想丹鼎,以周身先天精元为黄芽,烧炼玉液。
元神引导,因此一点元神,一点元精,一点元炁,相互结合。
精炁神三宝汇聚,化作玉液。
而玉液之中,紫气升腾,又有琉璃金属光泽一般。
其实不过是性光,并非真实,此玉液也不是真的是液体,而是给人感觉是液体,不过也是一团元炁。
玉液之中,偶尔还可见杂质。
因此或自心火之中烧化,或同肾水蒸发。
而在外人看来,李郸道却是气息越来越内敛,气势越来越低落,而面色数变,忽青忽紫。
钟离权知道这是到了结丹关头,李郸道在当众演示如何移炉换鼎,如何玉液还丹。
便为其护法。
暗自传授金铛玉佩玄真之道的关窍。
“金丹对应命格,趁此机会,观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