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253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253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掌门开辟玄真一道,立下法脉,可有传承箓文?”却是龙虎山的张通玄第一个问起。
  箓文是一个门派根本,弟子不能受箓,那这算什么开府立派。
  李郸道开口道:“确实有,一共三十三阶箓文,乃是内箓传承,外箓一百零八种。”
  李郸道一一演化,这些箓文都是自太玄真符为根本,李郸道观看正一盟威之道所创,内里又添加了诸多神讳,受箓便可借法。
  “你玄真道有何典籍传承,可教授弟子,可是为真道?”
  李郸道亮出玉书宝典,开口道:“我玄真道以老君为祖师,以玄法求道真,并非邪见,以道德经,清净经,黄庭经,太平经为要领,修洞神,洞玄,洞真,三洞混元大法。”
  “怎么太平经也为要领?”楼观道高功觉得李郸道应该更亲近楼观,怎么会将张家的太平经作为要领,因此听闻皱眉发问。
  不等李郸道回应,张洞玄回应道:“怎么,太平经如何做不得要领?”
  李郸道开口道:“却是取太平经入世之心,取其中治国养生之学,并非出世,而是积极入世。”
  “只怕红尘纷扰,做不得逍遥之人。”李郸道此言一出,立马青城山的高功道人就反驳道:“你又如何以玄求真?要知道玄之又玄,可不是红尘参悟的。”
  李郸道此时知道自己的理念在此时道教诸多门派看来并非主流,只怕在大道理念上面并不会有多少认同。
  不过论道本就是开府立派,扬名天下重要的一环,要是论倒了名家,自然有寻仙问道之人主动来访,从此香火鼎盛,道统绵延。
  “大道不远于人也。”李郸道开口问道:“大家觉得我医术如何?”
  “李掌门的医术自然没话说。”茅山派的冯素波给李郸道捧哏。
  “那我教你,你愿意学吗?”“这,自然乐意,就怕李掌门你不肯。”
  “怎么会不肯?”李郸道笑道:“传一人医术,可活百人,千人。”
  其他道人若有所思。
  “若我教化一人,此人为皇帝,这是从龙功德。”
  “你们做得。”
  “我教化十人,百人,不求其为官为皇帝,只求其再教化十人百人,此教化功德,我玄真道做不得?”
  “只怕走了五斗米教的路子。对我道教不利啊,毕竟萨天师改革还未两百年。”
  “为何诸位总觉得从龙才是对的,从水不行吗?”李郸道问道:“水中鲤鱼三十六条,只有一条可以化龙,可是没了水,鲤鱼也不能活,如今水质浑浊,我玄真道只是要将其变清而已。”
  “水至清,则无鱼。”魏真人开口道。
  于是一片寂静。


第622章 斩三尸
  李郸道笑了。
  “真人何苦为难晚辈?”
  “何来水至于清则无鱼的说法,老君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你这个水跟老君的水可不是同一个意思。”泰山的一位高功法师开口道。
  “老君说不争,你这个可是争的。”
  不争之争,果然是永恒的讨论话题。
  李郸道只好辩驳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高功这句话可不能断章取义了,老君爷可没说不争。”
  李郸道开口:“民如水,善恶两分,因人引导而之,若是蛟龙引之,便是行洪。”
  “可也有行云布雨,润泽苍生。”
  “龙性无常,所谓圣王,到底稀少,不若因势利而引导,循师法天地自然之道。”
  “如何师法天地自然?”
  “便是要格物致知了。”
  “那不是儒家理念吗?”
  “师法自然,不格物致知怎么行?这怎么成了儒家理念了?”
  李郸道开口道:“此前没有房子,有巢氏见鸟类筑巢而构建房屋。”
  “这难道不属于格物致知吗?”
  “大天而思之。”一个庐山的高功法师道:“你这是荀子的思想。”
  “道法天,天法地,地法人,人法自然,这一直是道家思想啊!”
  李郸道开口:“与其玄之又玄,凭空悟道,不如去实践。”
  “那道经上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这便是被儒家篡改之处了。”李郸道看向楼观道高功问道:“道经原本是何言。”
  “是道大,天大,地大,圣人亦大。”
  “圣人虽然也代指帝王,却是圣王,而王是上面意思?”
  “结合前文,道法天地人,这圣人对应的就是法自然之人,而王,诸位觉得对应吗?”
  一时沉默。
  如今皇权大于宗教之权,因此李郸道所暗指,还是令诸多道人不舒服。
  否定人间的帝王,其实等同于否定天上的帝王,这让他们的仙阶,神仙图谱,如何划分?
  不过李郸道并没有考虑那么远的事情:“道德教化,以玄法求道真,才是我所追求的,扶龙庭则不是我教宗旨。”
  “也就是,不走上层权贵路线了。”楼观道心中一念:“倒是和我道不同。”
  便不再辩论。
  而后李郸道又以观天之道,讲了天象的应用,六炁对人的影响。
  观地之道,讲了农耕,桑蚕,山林福地洞天的勘探,风水。
  观人之道,讲了人之本性,元神,灵明,身体构造。
  一一把二十四经团的高功法师辩论到服气为止。
  于是越辩越明,本来元神越辩越清明。
  等到最后,李郸道直接进入了一种清明的状态,元神虽然没由于天魂未归位,不能纯阳,却也炼去了阴渣。
  而最重要的其实是三尸神,也被勾引出来了。
  一开始是杨素,以阎罗鬼帝印之权欲勾引,然后是白骨夫人的淫念,此后又有黑羊精的贪婪饕餮之口腹之欲望,那南极老人之倨傲欲望。
  这正对应三尸神祸乱道途。
  李郸道擒杀了杨素,打跑了南极老人,打伤了黑羊精,只跑了会金蝉脱壳的白骨夫人陈兆英。
  因此对应三尸神,便是下尸,彭蹻。
  此尸神自下丹田,会阴,腿脚之中藏匿。
  而李郸道心沉内景福地,只见有一个小人,人头马身,有二寸长的骚毛,一见,便感觉下面有些瘙痒,想要挠挠。
  想来许多男生都会遇到,因此五清勇动,淫邪不能自禁。甚至上瘾。
  而这小东西在内景福地之中,挑拨李郸道种下的灵根,想要占为自己所有。
  此时被发现,就要逃窜。
  但李郸道如今已经明悟,怎么会任由他而去,便对其一指“定”
  果然那下尸被定住。
  李郸道手中黑莲剑一斩,下尸便惨叫一声,全身精气为此剑所得。
  而李郸道顿时感觉自己和大地的引力直接少了几分,可以说是飘飘欲仙,同时缺少的还有一些世俗的欲望。
  李郸道那种欲望本来就少,因此这个下尸十分瘦弱,现在更是斩去了根源。
  而元神清明,少了此种种欲望,便对劫气看得更清楚了几分,而李郸道发现,自己玄真道开府立派的外劫隐隐约约还有一股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纠缠住自己,却并不发作。
  心中暗惊,看来我玄真道此后还有一场动荡。
  斩却下尸,不过是一时间之事,并没有耗费多少功夫。
  而烤羊腿也已经做好了,散发着淡淡的七彩光芒,可见也是一道仙品佳肴,众人分着吃了,虽然一人吃不到多少,却也十分满足。
  “李掌门,既然论道已经结束,不如衍法,让我等看看,玄真道的护道神通如何?”
  李郸道点头:“大道之行,道阻且长,需要护道手段。”
  “我当有一套蛤蟆拳,一套苍龙七变,作为命功基础。”
  说罢李郸道衍化蛤蟆拳,苍龙七变。
  “这明明是玄鸟真形,怎么说是蛤蟆拳?”诸位道人看过之后不解问道。李郸道便说出来历。
  而百花仙子一听:“鸿鹄仙子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段过往。”眼中透露出一段风骚,不知道在算计着什么。
  而诸位真人只得暗自吐槽,只怕这个李掌门是个起名废物。
  而李郸道又演示性功,天一贞水莲花升品涅槃法,惹得那善无畏一阵思考:“此法怎么和我佛门妙法莲花九品妙谛如此相似,又有涅槃二字,可是同我大乘法多有干系,只怕我佛门大兴中土,或许应在这玄真道上。”
  这样一思考,便令善无畏十分纠结,是和李郸道交好,还是继续持敌对态度。
  而此法也叫其他真人有些皱眉,但并没有开口。、
  而后李郸道又演示三阴戮妖刀,天遁剑气。
  乃至于如意天书上面李郸道修成的几道厉害法术。
  衍法完毕。
  李郸道便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李郸道真正的个人秀。
  讲道。
  此前论道都是虚的,如今个人阐述,必须逻辑缜密,无忧疏漏,将玄真道立派根基理念,再一次比较完整的阐述出来。
  而这些,都将会被记录下来,若是十分·出彩,说不定还会被记录下来,往后几百年,变成修道典籍,被后人参考。


第623章 玄真六道
  既然要讲道,那就要言之有物。
  李郸道打算除了丹道之外,讲一讲酆都法门。
  如果说雷法是阳法,那么酆都法是阴法便是无疑了。
  李郸道得了紫微大帝的意思,要传酆都法门,这明显就是要帮其夺得阴天子之位,进而天地人,三位一体,证道大天尊的。
  因此李郸道直接开口道:“今日玄真道,虽然以利民为本,却也不可打着这样的幌子,进行一些邪魔之事。”
  “因此,本掌门得酆都北阴大帝得传了一套戒律,修持此道,便可伐山破庙,为百姓造福,是为监察鬼神之道,算是我玄真道正法一支,因权力极大,所以戒律森严,非苦修士不可修行,非大毅力不可修行。”
  那善无畏一听,也暗自道:“我密宗一些大法,也是非持戒不能修,这小子难道要讲道门大法?”
  李郸道左右环视,对着善无畏道:“我这法门,却是不能传胡僧之耳,还请大师见谅。”
  善无畏一笑:“非礼勿听,贫僧断了六识便是。”说罢闭目转身。
  李郸道点点头,开口便道:“诸行法官,断遣鬼神,并合依女青天律治罪,务在从轻。”
  而后便有黑魔律令环绕,隐隐约约,左边一个女神,乃是女青大神,右边一个黑衣帝王,乃是酆都北阴大帝。
  此法一说,诸多道人立马便知道此乃真法,此乃正法。
  于是十分肃穆聆听。
  “凡治鬼神,许为解释,使人鬼分别,不得辄以私灭形,徒流到府校勘。不尽罪名。治祟当宽,先谕逆顺曲直。如不听,然后依条行遣。伏而舍之,亦是阴骘。如遇冤对,当与解释,为之炼度,或诵经之类,量轻重行移,勿治以法。神吏亦不考之。。。。。。。”
  诸多道人一听,这不就是龙虎山张家的拘灵遣将之法吗,于是细细琢磨,想要从中参悟一二神通法门。
  而其中德行有亏者,越听越是烦躁,那李郸道所言律令戒条,在其耳朵中便是如同雷霆之音,又好似拷问阴神一般的刑罚。
  于是心烦意乱,根本听不清李郸道说什么,随后只能自闭六识寻得清净。
  “这玄真道的酆都律令未免太过于森严了吧。”诸多地仙真人暗自皱眉:“只怕难以大兴。”
  然而,还有一些问心无愧者,多有功德者,此时已经有了领悟。
  “持戒是为了叫人向善,劝善,惩罚不是目地。”
  “救人谓之功,积德谓之行,所以一功约救百人也。折分计算,数救十人以上可谓之一分。为国延寿及解大难事,关宗社,折二功。为民祈晴祷雨,驱遣虫蝗,解除大疫,及禳水火,利及民物,折一功。强祟盘错,显形现迹,众所不伏,能断其根,折一功。”
  “而欲修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欲修地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一善便是一功。”
  “而若要真正得圆满,便需要三千功满,八百行圆。”
  李郸道一开口,便将此善恶之功果说出,令诸多道家弟子震耳欲聋。
  而诸位真人更加皱眉:“这不是把人当成免费劳动力吗”随后问道:“若有人故意刷功德如何?”
  李郸道开口道:“自有监察司法天曹在人头上夺其纪算。”
  “不仅仅是天曹,还有地曹,人曹,三曹既齐,便可斩业。”
  只见一道幻境显现,一道法场之上,三曹归位。
  天曹执掌金剑,地曹执掌善恶簿,人曹执掌法令。
  而一位罪神,低伏法场之上。
  善恶簿上勾划名字,法令落地,金剑斩首。
  人头落地,风轻云淡。
  而诸多道人只觉得脖子一凉。
  而李郸道开口道:“此法粗谈到此。”
  诸多道人才缓过神来:“此法只怕非常人可修。”
  “李掌门可还有法脉?”
  “有。”李郸道开口道:“我还有一根本法脉,曰太玄。”
  “我玄真道,之玄便取义如此,此法乃是符箓派根基。”
  “符箓派根基?李掌门不是丹鼎派根基吗?”
  李郸道笑笑:“贫道学得杂,因此有数种根基。”
  “因此,我门下当传内丹一脉,太玄一脉,酆都法一脉,补天造化一脉,而补天造化一脉又有阴阳两脉分支,此外还有雷法一脉,算是玄真六道。”
  “难道李掌门想要六证不成?”
  “只是想要试试,旁征博引,想要辟新道罢了,诸位当个笑谈吧,莫要传出去,叫天下人耻笑。”
  魏真人却道:“杂是杂了些,不过也是真的有几分气运,贫道便静静等待道友修证天仙,白日飞升吧。”
  “谢过真人。”
  此后李郸道又开始讲太玄之道。
  太玄之道,一来自于太玄真符,乃是老君亲传,二来自太玄经,是一种术数手段,因此李郸道以易道开讲。
  这回倒是没有那么多律令叫人头疼,可是也只有天赋极其高的,术数有一定基础的,才能听懂。
  因此,许多道人云里雾里,以为天书,特别是李郸道开始解析太玄算法的时候,好几位地仙真人都开始皱眉了。
  而能听懂的,竟然数量比刚刚还要少上许多。
  只有几个听得半懂不懂的,开始做起来笔记。
  只是太玄真法,法力太玄,这人不是用符纸朱砂记录,因此落笔无神。
  只有两个,领悟了太玄法意。
  李郸道看去,一个是卢照邻,另一个也是那个拥有七窍玲珑心的少年。
  “此道非极慧之人不可修行,难道叫太玄,果然玄之又玄。”张通玄叹道。
  李郸道随后又开讲补天造化的伏羲法,和女娲法。
  这是极为高明的双修法,涉及元神,又涉及造化,其中更有洛书河图之变,阴阳五行元气之理念。
  难度倒是比前两种法要容易些,然而也是最有可能堕入邪见的,无论是双修沦为采补,还是补天造化容易被镇元子和南极老人的魔道理念吸引,修行起来,定然是外劫不断,且要童男童女修行,也就是说,只有赤子才可修行此法。
  而诸多道人,有以元神模拟者,立马真炁行错,阳峰挺立,汁水乱流。当下老脸一红,平复真气。
  此后便是雷法。
  雷法反而是规规矩矩的五雷正法,乃是和酆都法相互辅佐而成的,因此诸多道人懂得雷法的,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雷法过后,李郸道便讲适合男女老少的内丹术,此前在龙虎山上讲过一些,但也只是讲了个大概总纲,现在则是从一个境界一个境界,一点一点讲上去。
  而这个,才是气运所在,日后修行界主流,也是李郸道要证天仙的重要依靠。
  因此李郸道严肃开口:“一粒金丹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