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

第265章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265章

小说: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

    “好,既然这样,那盟约的第三款便暂先这样。”

    点了点头,司马从挥手令人将蒙适的尸体拖出大殿,然后看了一眼旁边的宦官。

    后者立刻心领神会的走出殿门,想必是又要去跟礼官传达谈判的最新进度了。

    估计再有几十息的功夫,守在外面的人群便会知道蒙适自尽的消息。

    大奉百姓无疑会对此十分难以接受。

    他们可能会大骂朝廷的软弱与无能,可能会对蒙适的死扼腕叹息。

    但不管如何;  谈判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如今,五个条件已经谈妥了三条。

    而至于最后两条。。。。。。

    。。。。。。

    “和亲是么。。。。。。”

    星稀河影转;  霜重月华孤。

    新月初现;  映照戈壁茫茫万里。

    从黎明到初夜;  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整天。

    虽然怀陵城的雪还在下;  但西漠戈壁中却是万里无云、星月明亮。

    篝火旁,魏长天仰头看了看头顶遥远的弯月,轻声问道:

    “李梧桐和宁文均?”

    “是。”

    张三小心翼翼的看着魏长天,如实说道:“正是武平公主与大皇子。”

    “。。。。。。”

    “所以,她答应了?”

    “这个。。。。。。”

    轻轻吸了一口气,张三表情更加复杂。

    他悄悄与杨柳诗对视一眼,见后者微微点了点头,这才低头默默回答道:

    “是。”

    “武平公主答应了。”

    “。。。。。。”

    火光煜煜,燃烧的树枝有轻微焦湖的味道。

    魏长天不轻不重的叹了一口,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份沉默也不知持续了有多久,直到杨柳诗走过来坐在他旁边,柔声问道:

    “公子。。。。。。你还好么?”

    “挺好的。”

    魏长天扭头笑了笑:“意料之中而已。”

    “嗯。。。。。。”

    杨柳诗轻轻颔首,身子挪了挪,坐的靠魏长天更近了一点。

    虽然后者如今看起来确实很“好”,但其心中却不可能没有一丝波澜。

    哪怕他真的已经放弃了李梧桐。

    “公子,已经谈妥四个条件了。”

    沉默片刻后,杨柳诗轻声换了个话题:“如今看来两边或许真的能谈成呢。”

    “是啊。”

    看着面前熊熊燃烧的篝火;  魏长天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就像杨柳诗说的;  到现在为止,大奉已经接受了宁永年的前四个条件。

    1、奉大宁为主国;  割让四府之地。

    2、赔款四万万两,另外每年还要向大宁上贡。

    3、边界不设防,上三品境武人不可担任军中之职。

    4、李梧桐嫁给宁文均,两国和亲。

    平心而论,这四个条件虽然很不平等,但其实还真算不上过分。

    除了蒙适的死之外,其余的内容都在魏长天此前的预料之中。。。。。。甚至要比他预计的还要保守。

    所以,宁永年要求这么低吗?

    费了半天力气,机关算尽,好不容易赢了这场国战,结果到头来就这么点条件?

    难道他是受困于大宁国内局势,让步了?

    不可能。

    宁永年不是这种人。

    他绝无可能就这么把到了嘴边的肥肉又吐出来。

    那么。。。。。。

    “张三。”

    突然,魏长天抬头问向张三:“最后一个条件还没谈完?”

    “回公子,没有。”

    张三立刻回答:“尚未收到消息,应当是还在谈。”

    “他们谈了多久了?”

    “从午后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个时辰了。”

    “两个时辰。。。。。。”

    皱了皱眉,魏长天心头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

    之前四个条件基本都谈的很快,最多半个时辰就谈拢了。

    可这第五个条件却谈了俩时辰都没有结果。

    那就只能说明这个条件已经大大突破了大奉的底线。

    可是,领土、主权、军事、经济方面的问题都已经谈过了啊。。。。。。

    还有什么是大奉不能让步的?

    魏长天越想越疑惑,包括杨柳诗,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然后就在某一刻,后者突然抬头问向张三。

    “张三,大奉割让给大宁的四府之中,有没有怀陵府?”

    “柳诗姑娘,没有。”

    “。。。。。。”

    一瞬间,杨柳诗蓦然瞪大眼睛,犹豫片刻后小声在魏长天耳边说了一句话。

    而后者听完这句话后,身体竟也忽然为之一颤。

    “张三!”

    魏长天勐地站起身,立刻向着停在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连夜赶路!以最快的速度去怀陵城!”

    “另外马上通知我爹和韩兆!让他们做好一切准备!”

    “。。。。。。”

    看着忽然变得无比急躁的魏长天,张三赶忙跑去解开几匹马的缰绳,但表情却有些茫然。

    他不知道杨柳诗对魏长天说了什么,竟使得后者会有如此反应。

    殊不知魏长天本人其实也是一样,在杨柳诗提醒之前,也完全没有想过宁永年竟然有可能会这么做。

    包括两个时辰前的李岐、李梧桐、闵中光。。。。。。

    当他们听到司马从说出大宁的最后一个条件时,只以为宁永年疯了。

    因为后者竟然要用怀陵城百余万百姓的命,来为死在原州城的那二百万人陪葬。



第534章 最终选择



用怀陵城中百余万大奉百姓的命,来为死于原州城惨案的二百万大宁百姓陪葬。

    这样一个条件虽然骇人听闻,但如果是站在宁永年的视角,倒是也不难想明白他的目的。

    眼下,“原州城惨案”的真凶奉宁两国各执一词。

    大奉百姓相信是宁永年干的,大宁百姓则普遍认为是大奉军队屠城遭到了天谴。

    而由于在这场悲剧中两国各有巨大的损失,一边死了五十万精锐军队,一边死了二百万无辜平民,所以两国百姓皆对对方恨得是牙痒痒。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奉答应了这个条件,那么无疑便是从侧面“证实”了原州城一事的真凶是李岐,宁永年则可以借此彻底洗脱嫌疑。

    并且如此“睚眦必报”的举动虽然残忍,但却可以大大笼络大宁国内的民心,更可以给大奉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叛国”的种子。

    说的再直白一点,宁永年其实就是想给两国百姓讲一个故事——

    李岐趁大宁内乱时发动国战,并且在占领原州城后下令屠城。

    怎料大奉军队在屠城之后遭到天谴,五十万精锐尽亡。

    正因如此,大宁的“正义之师”才得以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获得了国战的胜利。

    为了告慰死于原州城的无辜百姓,宁永年在战后选择“以牙还牙”,一命偿一命。

    而无能的大奉朝廷为了能够苟延残喘,竟答应了这样一个条件,眼睁睁看着怀陵城被屠。。。。。。

    如果这个故事一旦讲成,那么不管是原州城惨案也好、战争的正义性也罢,甚至是即将发生的怀陵城惨案,所有的过错都会由李岐和大奉朝廷来背负。

    而宁永年则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为天下除害、且容不得自国百姓受一点委屈的“一世明君”。

    到那时候,情与理都会站在他这一边,罪与恶则是都被扣到了李岐头上。

    如此一来,即便大奉现在没有亡国,但距离灭亡也不会太远。

    毕竟谁会愿意被这样一个“凶君”所统治呢?

    恐怕都不用宁永年再次出手,光是无休无止的内乱就足够让大奉再无翻身之日。

    那时宁永年再想要把大奉重新吃掉,难度定要比现在小上不知多少。。。。。。

    。。。。。。

    因为魏家的威胁已近在咫尺,所以必须要尽快处理完大奉这边的局势,将大军调回国内。

    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吞下整个大奉,所以必须要“和谈”。

    因为不能让大奉在自己对付魏家的这段时间内休养生息,所以必须要搞乱大奉,让大奉百姓与朝廷之间产生无法弥补的裂痕。

    因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要屠了怀陵城。。。。。。

    其实,宁永年在牛头山大败之后便已经想好了整个计划,并为此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将李岐悬于城头,不仅仅是为了给李梧桐看,更是故意要让怀陵城中的武人来前赴后继的“送死”,好为之后的屠城减少阻力。

    将谈判过程实时“直播”,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李岐同意屠城”的消息传递出去,把责任甩给大奉。

    将这个条件放在最后来谈,是为了增加大奉方面同意的概率,毕竟如今只差这最后一步便能达成盟约。。。。。。

    不得不说,在“王道”气运的加持下,宁永年的选择和布局已经做到了极致。

    眼下只要大奉点头,同意“放弃”怀陵城中这百余万百姓,那他的整个计划便可以完美实现。

    当然了,这其中的难度无疑很大。

    最起码司马从劝了一下午都没能让闵中光松口半句。

    而这时候,便得由宁永年来“一锤定音”了。

    “啪。”

    轻轻将茶盏搁在桌上,直起身子。

    宁永年仅仅只做了一个动作便止住了大殿之中所有的争吵。

    他没有去看闵中光,而是先瞥了李岐一眼,然后将视线落在脸色煞白的李梧桐身上。

    “公主,你觉得呢?”

    “。。。。。。”

    。。。。。。

    大殿之外,拥挤在长街上的人群已散去不少,但也仍有不少人站在茫茫大雪中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他们并不知道大宁提出的最后一个条件是什么,更不知道一旦李梧桐点头,那他们这些人则都会死掉。

    他们只是觉得这第五个条件谈了太长太长时间,长到路边的积雪都已有数指厚,仿佛把整个怀陵城都掩埋在其中。

    就像是一座正在慢慢合拢的巨大棺材。

    “。。。。。。”

    “我、我绝不会答应。。。。。。”

    死死咬住嘴唇,李梧桐面无血色的摇了摇头。

    她颤抖着看向宁永年,但似乎又不敢与后者对视,最终便只好低垂着眼帘,一遍遍重复着同一句话。

    “绝、绝无可能,绝无可能。。。。。。”

    “。。。。。。”

    看着无比挣扎的李梧桐,宁永年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他并未着急打断前者,而是一直等到李梧桐的声音已经微不可闻之时才缓缓开口说道:

    “公主,一共五个条件,如今我们已谈妥了其中之四。”

    “你要知道,如今两国和谈之事天下皆知,朕绝无反悔的可能。”

    “所以只差这最后一步,大奉便不会亡国。”

    “而若是这最后一条谈不拢,那会发生什么想必公主你应该也清楚。”

    “公主,好好想想你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朕已在此一整日了,耐心所剩无几,便最后再给你百息时间考虑。”

    “若你仍旧不答应,那就再不会有反悔的机会了。”

    “到时候,不仅你和你的父皇走不出这大殿,怀陵城的人也依旧会死。”

    “仔细想想罢。”

    “。。。。。。”

    简单几句话,威逼利诱皆有。

    只要你点头,大宁立马就会撤军,你此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有白费。

    而如果你不答应,那不仅你跟你父皇都活不了,并且怀陵城我还要照样屠。

    实话实说,面对这样一个终极难题,任何选择都很难分得出对错。

    其实就连跟司马从吵了一下午的闵中光也不知道该怎么选。

    他只是觉得大宁或许会让步,所以才会寸步不让,坚决拒绝这样一个条件。

    但当宁永年亲自开口,表示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条路可选时。。。。。。

    那这个选择的难度便可想而知了。

    因此,眼下闵中光已经打定了主意,等下不管李梧桐同意与否,他都不会反对。

    大奉这边的其他官员也是一样,此刻全部闭嘴不言,完全把决定权交给了这位已经为了“保全大奉”放弃了一切的武平公主手上。

    就这样。

    在整个大殿之中除李岐之外所有人的注视下,在屋外刺骨寒风的呜咽声中,李梧桐终于在第九十息时慢慢抬起头来。

    她无比绝望且挣扎的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淌落。

    然后,她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样,点了一下头。



第535章 鱼死网破



死寂。

    一瞬间,整个大殿像是突然坠入虚空,除了屋外渺小的落雪声外便再无一丝动静。

    最终,李梧桐还是选择了放弃。

    放弃掉怀陵城中百余万百姓,以换取大奉的苟延残喘。

    就像之前说的,很难讲她的决定是对是错。

    但如果单从当下的利弊得失来分析。。。。。。似乎她也没有别的选择。

    拒绝吗?

    那宁永年毫无疑问会立刻将李岐杀死,并且怀陵城或许依旧要被屠。

    如此一来; 他们便是真的在“以死明志”了。

    宁可死、宁可亡国,也不去背那莫须有的罪名。。。。。。

    很明显,李梧桐无论如何也不想大奉亡国。

    所以,她便只能接受这样一个条件。

    “。。。。。。”

    “噗通。。。。。。”

    无力的跌坐回木椅,闵中光痛苦的叹了一口气,终究没有说什么。

    其他大奉使臣也是一样。

    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但却皆在此刻选择了沉默。

    毫无疑问; 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他们都默认了李梧桐的决定。

    即便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决定的后果。

    “皇上。。。。。。”

    另一边,司马从的表情同样有些复杂。

    他转头看向宁永年,见后者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便又一次将宦官招至身边。

    提笔,蘸墨,落笔。

    很快,“怀陵之盟”第五条,也是最后一条内容便被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司马从深吸一口气,将字条交给小宦官。

    后者接在手中,旋即在众人的注视下一步步向着殿门走去。。。。。。

    十息之后,这张字条便会被交给候在殿外的礼官。

    二十息后,鼓响三声。

    三十息后,礼官会向所有等在府衙外长街上的百姓高诵出字条上的内容。

    再之后。。。。。。

    驻扎在怀陵城的十万大宁军队会封住各处城门,然后将城中百余万手无寸铁的百姓屠戮殆尽。

    屠城或许需要一天,或许需要两天,但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而在怀陵彻底变成一座死城之后; 宁永年便会带着双方签订的“怀陵之盟”,以及尚且留在大奉的军队返回大宁。

    到那时候; 李梧桐便算是“如愿以偿”的保住了大奉,也保住了李岐的命。

    为了这个结果,她已经放弃太多了。

    甚至可以说是牺牲了可以牺牲的一切。

    所以,当她看到小宦官一步步走向殿门时,心中竟有一种既绝望又解脱的感觉。

    “吱呀。。。。。。”

    殿门被推开一条缝隙,寒风夹杂着雪花从屋外挤了进来。

    月黯无人望,大雪满怀陵。

    各处城墙上的大宁兵卒早已做好了屠城的准备,只等邬定一声下令便会封锁城门,拔刀出鞘。

    然而就在这最后关头,就在小宦官即将走出大殿的前一刻,一个最不该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