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

第138章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第138章

小说: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生了一些事。
  正常来说,每隔二十年左右,便会有一到两位佛陀的转世降临人间。
  可这一次……已经过去四十九年了。
  再过一年,便是五十年了。
  可这些时间里,竟没有一个佛陀转世。
  他心底有些不安,可是他无法离开这坐镇之地,去寻找古佛或是世尊。
  老僧白眉微垂,轻松诵道:“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正在此时,忽地门外传来喧闹的声音。
  好似是有人在雨水里快速地奔跑着。
  未几,气喘吁吁的声音便传来。
  “礼敬地藏菩萨。”
  来人是万佛殿的一名苦行僧,也是平日里常来听地藏菩萨念经的一名僧人,他没有修行什么功法,却一心向善,很有佛缘,故而地藏便也愿意他在门外听经。
  “菩萨……佛……佛……”那苦行僧戴着斗笠站在雨中,上气不接下气。
  茅屋内,老僧暗暗舒了口气。
  他露出微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是万佛大殿的哪位佛?”
  苦行僧道:“不……不是万佛大殿,万佛大殿的佛像一尊都不曾亮起。”
  地藏愣了下,掐手算了算,却只觉“天机混沌”,难以探查。
  他又摸向面前那虎头犬身的独角异兽,细细感知,却还是无有收获。
  而门外,那苦行僧终于喘过气来了。
  “地藏菩萨,是娑罗双树园的娑罗树开花了……就在今早,突然开花……如今那些花开的秋雨里,于睡卧的世尊头顶撑开。”
  “许许多多的飞鸟不知怎么回事,都纷纷站到了娑罗树上,撑开羽毛的双翅,铺天盖地,为睡卧的世尊遮挡秋雨,此情此景,实在是壮观无比。”
  苦行僧还在说着……
  老僧却是彻底愣住了。
  娑罗双树园?
  小雷音寺?
  世尊?
  如来?
  这究竟是?
  ……
  没过多久,又一名佛门的僧人面带喜色,欣喜若狂地冲来,跪在了茅屋前。
  可能是想起茅屋中人的身份,那僧人收敛喜色,尽量放平语气道:“礼敬地藏菩萨。”
  老僧笑道:“娑罗双树园,世尊醒了吗?”
  那僧人压抑着兴奋道:“醒了!真的醒了!!《恶世经》中说,过去世尊已在过去,现在世尊正在过去……所去之处,正是恶世。所有人都以为世尊这一去便是不复返了,可世尊醒了,醒了!
  方丈正在看佛光,一会儿就有消息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佛土当要大兴,当要大兴啊!”
  老僧即便再如何古井无波,但想到这四十九年来无有佛陀转世,现在竟是盼来了世尊,那“孽”便定是能够镇压住了,那无数生灵便可免遭涂炭,如此……他心底实是欢喜,便是面带了微笑。
  可是,他心底犹存疑惑。
  世尊并不会转世,那又为何会醒来?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不论发生什么,若是此生能亲眼见到世尊,得蒙世尊指点,心底也当是极为欢喜和满足了。
  又过了一小会儿,一名穿着七宝袈裟,拄着九环锡杖,神色沉稳而平静的僧人踏步而来,那僧人转瞬到了茅屋前,先是恭敬道了声:“礼敬地藏菩萨”。
  然后又道:“世尊如来,已然醒来,佛光虽是黯淡,但却指向北方。”
  老僧道:“可能确定所在?不论世尊身在何处,我南国必须尽早迎回世尊。”
  七宝袈裟僧人道:“方丈观之,说是在皇朝都城区域,可若再要确定所在,却是不行了。”
  老僧想了想道:“阿弥陀佛,此事还需去请国主。”
  七宝袈裟僧人道:“我立刻去。”
  说罢,他转身,身形化作幻影,在秋雨的旷野上飘忽不定,转瞬便消失不见。
  ……
  皇朝。
  皇都周边
  孤崖上。
  白渊好奇地感受着自己脑海里多出来的一道“念头”。
  这“念头”不属于别人,而是彻彻底底的属于他,可是却玄之又玄,之前宛如种子,现在却随着他感悟了【如来禅术】而开了花。
  这念头充满禅意和光明,在“花朵”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似乎却还未结果。
  他细细体悟着,很快明白这“念头”之于【如来禅术】就如“白王血”之于【梦境玄种】,都是构建该本命法术所必须的客观之物。
  他没有这物,而【妙道】为了让他学会【如来禅术】,便给他再次无中生有了一波。
  这“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可却似乎已然看破一切,看空一切,包罗万象,一念花开。
  “也不知这曾经是谁的念头……若是根据功法名,便是如来么?”
  “唔……随便吧……我该回去了,四天时间已过,无情该等的着急了。”


第179章 风起南国,梦三出发
  南国,秋雨初歇。
  一场明明是冰凉肃杀、会使得万物凋零的雨,却使得娑罗双树园中千花怒放,姹紫嫣红。
  睡卧在花丛与百兽中的世尊,神色安详,周身氤氲着柔和的佛光。
  这光能净化身心,净化思虑,能让置身于此的人心中平和,即便曾经遭遇过苦难,亦是如隔一世,再见已如局外人,而作前世观。
  这光并不猛烈,远远比不上万佛大殿中佛陀转世现世时的奇观。
  那些奇观大多是七彩佛光冲天而起,大殿之中佛像“嗡嗡”长鸣,举国可知,欢庆鼓舞。
  可这里……
  世尊的佛光只是萦绕在周边,别说冲天而起了,便是连小雷音寺都未填满。
  寺中,有高僧猜测这是世尊的不欲张扬。
  可还有高僧担忧世尊在去往“恶世”时,遭遇了什么,祂如今处于最虚弱的阶段,所以才会回到人间。
  许多高层的存在都是知道的,人间是武者的地界,修士自在人间之外,而达到了三品的仙人则可能在星空之中。
  但是,星空虽在人间之上,两者之间虽看似能彼此互见,可其实之间并没有直接能达到的道路。
  世尊根本不会来人间,祂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世尊才会来此?
  然而,除了以上两种意见外,更多的高僧则是认为“世尊之意,不可揣度”,世尊和祂们在生命层次上早已不同,据传世尊是从远古时代便存在了的,活至现今已逾百万年。
  蜉蝣不知朝夕,夏虫不可语冰,别说他们,便是菩萨比起世尊,也终究是差了许多许多许多。
  既然相差如此之多,又岂能去理解世尊的所作所为呢?
  ……
  万佛大殿附近。
  西风里,南朝国主看着远处的旷野上忽地出现了一间茅屋。
  国主顿时肃然,往前而去。
  整个南国,知这“茅屋”的人极少,因为平日里即便有人经过,若无佛缘,便是无法见这“茅屋”,更无法听茅屋中的那位诵读经文。
  可国主却自然知道。
  他以信徒的姿势,恭敬行礼,叩拜。
  他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父亲还是世子的时候来此拜过。
  后来,他曾来过多次,却不得见这位。
  此时显然是发生了大事,否则怎可能是“妙树和尚”亲自来请他?
  妙树和尚,身裹七宝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或云游四方,或深山苦修,但其实力亦是深不可测,甚至有人说妙树和尚乃是南国的最强者。
  正想着时,茅屋里传来苍老、柔和、饱含慈悲的声音。
  “世尊,在娑罗双树园醒来,今世身却不在南国,而在北方。”
  因为世尊佛光动静很小、加上小雷音寺刻意封锁信息的缘故,国主也是不知……此时一听,国主整个人愣在当场,下意识地就觉得不可能。
  他知道佛陀转世,历经磨难,以求更进一步,踏入星辰。
  可是,他从未想过已然踏入星辰、横渡天河的世尊,竟然会来在人间醒来?
  在娑罗双树园醒来,那便是如来世尊了。
  这根本不可能……
  他的父亲,爷爷,太爷,甚至祖宗,老祖宗……都只是拜了世尊一世,却从未见过世尊。
  他小时候还问过“世尊真的存在吗”,结果被当时还是太子的父亲禁闭在书房里足足三个月,让他好好反省,谨慎言行。
  孽从念出,从口出,从身出,若是无法做到明心净意,又岂能执掌大权?
  父亲告诉他:“佛门有两句著名的佛偈,一句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句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都知后一句佛偈更妙,可我们都只是凡人,都无法做到,所以必须将心比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可滋生罪孽。”
  由此可见,世尊在佛门地位之崇高。
  所以,国主不信。
  可转念一想,他却又不得不信。
  因为他面前这茅屋之中的乃是活着的菩萨。
  菩萨说的话,他岂能不信?
  他花费了足足十多秒才消化完这一句话,然后竟如小孩子般不知所措起来,然后有些失智地道:“我立刻亲自去北方迎回世尊。”
  一旁的妙树和尚道:“国主岂能随意离国?”
  国主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又道:“那我……”
  他想说“世子乃是未来的国主,他既不能去,便让世子代他去”,可世子……哪儿还有世子?
  前南国世子陈云霄争风吃醋,和黑暗势力纠缠不清,然后一身本事被废,如今气度亦是全无,若不是其吃斋念佛、潜心思过,若不是其还有一个妹妹,那怕是连保身都做不到。
  那么,是时候重新立刻世子了。
  他想了想,在脑海中将几个儿子做了做比较,然后脑海中便浮现出合适人选,国主道:“今日,本王会将陈善业立为世子,世子乃是未来的国主,便由善业这孩子替我去迎归世尊。”
  妙树和尚想了想,他云游天下,也知道国主的几个孩子,这陈善业虽非嫡长,却素有善名,为人忠厚,很不错。
  于是,他双手合十,轻诵了声:“善哉。”
  ……
  当天,国主返回便册立世子,然后又以世子外出巡行之名,让世子领人去秘密迎回世尊。
  陈善业确是个厚道孩子,可正因如此……他在处事上欠缺了些,尤其是“寻找世尊、迎回世尊”这种大事上,更是毫无头绪。
  南国和皇朝关系不比过去,如今许多皇朝的大臣都会刻意地避免和南国来往,以免惹出是非。
  所以想要通过皇朝权贵的关系网去做事,那是不现实的。
  但不管如何,他打算先去皇朝皇都的青莲寺吧。
  青莲寺在皇都西方城内,应该会知道的更多。
  而听闻皇朝之中那位名为白渊的六皇子和青莲寺关系很好,若是需要帮忙了,只要让青莲寺出面,那位六皇子应该是愿意帮忙的吧?
  可是,陈善业却又没有信心,毕竟……他从未以去过皇朝,也不知道青莲寺究竟如何。
  而“寻找世尊、迎回世尊”乃是天大的事,是半点都不能出错的事。
  他这心底是惶恐无比。
  一边是国主在催着他赶紧动身,一边是他根本没主意。
  事实上,“迎回世尊”这种事乃是天大的功劳,只要他去做了然后做到了,他这个世子之位便是板上钉钉,谁都不可能动的了。
  此时,其余几名王子也在四处打听着“为什么陈善业突然被立为世子”、“为什么父王要他去外巡游”……
  而若是打听到了,那几名王子可也都不是善茬。
  他们也必定会发了疯地去找世尊,然后迎回世尊。
  到时候,“迎回世尊”的这个功劳,就可以改变一切。
  可以说……现在别看他陈善业是世子,可这是虚的,真的世子只会是迎回世尊的那一个。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啊……”
  陈善业身着华衣,面相敦厚,体态微福,此时正负手在府中走来走去,他是急的整个人快烧起来了。
  父王派了人帮他,那那些人大多是提供武力支持,其他的还要看他的本事。
  “该怎么做?怎么做?!!”
  陈善业快疯了,让他去做善事、救济灾民,这都可以,可是去皇朝找世尊再迎世尊这种大事,他真的想不到突破口。
  此时,一位白面文士从屋外踏步而来。
  陈善业看到那文士,顿时露出喜色,不顾形象地奔跑而出,道:“石先生,石先生,你总算来了……”
  那文士正是陈善业的谋士,本是无事在外游山玩水,此时被陈善业急招而回。
  白面文士看到陈善业焦急的模样,却笑道:“恭喜世子。”
  陈善业道:“恭喜什么呀……我都快急死了,石先生,你快随我来,这事太大,我真的是压力好大……不知如何是好啊。”
  白面文士看了看外面,转身关上房门,又到两边窗口看了看,才道:“世子,需知隔墙有耳,你我去密室说。”
  陈善业道:“这是我的府邸,没关系的,哪会有人偷听?”
  说着,他就要把事情说来。
  被称为“石先生”的白面文士笑着摇了摇头道:“世子,不可。逢大事必以静气待之,谋事如落子,越急越错,若是一子落错,便是再无法挽回,而只能将错就错,然后一错到底。故而,宁慢宁缓宁不为,也不可急躁不可匆忙决断。”
  陈善业这才长叹一声,道:“好吧好吧,听先生的,都听先生的。”
  两人去到密室,陈善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道来。
  石先生来回踱步。
  陈善业急躁难耐,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先生,先生……”
  “世子别急,我正在想……”
  “先生,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了……”陈善业觉得快发疯了,可是他自己也知道啥准备没有,就想着靠运气一头扎进北方的皇朝是件多么傻的事。
  石先生忽地停步。
  陈善业眼睛亮起。
  石先生又走了起来,口中喃喃着:“不妥……不妥……”
  陈善业上前一把拉住石先生,道:“先生,说出你的办法。”
  石先生道:“不妥……”
  陈善业道:“没什么不妥,说罢,先生……”
  石先生面露为难之色,脸上闪过一抹愁容。
  陈善业道:“先生,我求你了,快说吧……”
  石先生这才道:“倒是有一个办法,可这办法却有些小小的隐患……”
  陈善业道:“隐患再想办法便是,先生速速说来。”
  石先生道:“世子可找一人帮忙,有此人相助,此次北行必有收获。”
  陈善业忙问:“谁?”
  石先生道:“陈云霄的妹妹,天曌公主。”
  也不等陈善业说话,石先生继续道,“只是我担心天曌公主在帮了世子后会分了功劳,而陈云霄最近却是懂事的很,若是有了这半分功劳,陈云霄怕是死灰复燃,重新上位啊……”
  陈善业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见到石先生的疑惑之色,他笑道:“先生只是谋士,自不知晓我那位云霄兄长是真的废了,他的心气已经没了,父王也不会重新任用他。
  天曌公主,天曌公主好啊……她是女人,不可能与我争功。
  而我南国便是连女官也不曾有过,她便是立了再大功劳,也不会如何。
  而这女人曾经在皇都待过好一阵子,对北地形势,各方各面都熟悉的很。
  有她一起,那此行确如先生所言,必有收获啊。
  这主意好,这主意好。”
  陈善业赞不绝口。
  石先生也舒了口气,向陈善业微微作揖。
  陈善业来回踱步,然后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