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穿越大封神 >

第13章

穿越大封神-第13章

小说: 穿越大封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孝先生应当对某了解一些。”李林说道,“我对刘备所知不多,他或许仁人爱民,但他同样有野心,更有王者之姿。”
  “可惜,这个天下太小了,容不下两位王者。一位王者能为百姓带来盛世,带来希望,带来崛起。可当有两位、甚至三位之时,那就不是希望,而是灾难了。”
  李林的此番言论在汉末很少见,许多人杰出世寻找明主辅佐,都是为了自己的抱负,都是为了名利,像李林这样“以民为本”的言论,太少了。
  “而且,大汉内乱,汉人罹难,能存活者十不存一,纵使结束了内乱,也必将元气大伤。”李林的语气严重起来,他在提醒郭嘉,“可北方异族却趁大汉内乱之际休养生息,虎视眈眈;一旦异族趁虚而入,攻略神州,烽火漫天,必将是我汉人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灾难啊。”
  “北方异族虽强,但人数稀少,而我汉人数以千万计。异族纵使趁我大汉内乱而进攻神州,也不过是劫掠一番,等到大汉内乱一平,异族必然无所畏惧。”郭嘉毫不在意的说道。
  李林知道,纵然郭嘉天纵英才,也看不到百年之后的历史,而他自然也不能说自己知道历史,只能尽量提醒。
  “奉孝先生,大汉内乱十年、二十年,或许我大汉元气尚在。可若是这场大汉内乱持续近百年呢?奉孝先生可以想象,百年之后,我汉人尚存几何?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北方异族又有几何?”李林微微激动道,说出一句惊世之语。
  “不可能!百年战乱,这。。。。。。怎么可能?”听到李林的惊世之语,郭嘉连连摇头,不停的否决,但到后来,却迟疑了。
  “奉孝先生,这可是关乎我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啊,纵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放过!”李林提高了声音,步步紧逼向郭嘉。
  “我也不希望我所说的成真,可一旦如我所说,而我等又不放在心上,那我等必将成为汉族的千古罪人!”
  三国战乱是否持续百年,五胡乱华是否再次发生,李林是否能逆乱改命,改变冥冥之中的历史进程,就在此一举了。
  他在这里毕竟只是一个过客,他不知道在他离去之后这片位面是否会毁灭,但他的灵魂来自后世,是一名正宗的汉人。
  作为华夏历史上不世出的奇才与智者,郭嘉的认同与思考至为重要,可以说,一旦郭嘉认同了李林的这番言论,那么以他鬼才之智,以曹操对他的信任,必然会留下诸多手段,制衡异族。
  不得不说,郭嘉是他安排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如果仅有郭嘉的话,还是不够,他还需要再做出更多的安排。
第22章 败文丑,威震河北!
  PS:下周推荐,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郭嘉离开了。
  他没有多说什么,带着满头的心绪,带着汉族可能面临的一场灾难,离开了。
  他需要去好好的想一想,是否事情真会演变成如李林所说的那样;若真的如此,那么一旦汉族元气大伤,又该如何抵御异族。
  身为这个时代的有数智者之一,作为一个兴存百姓与天下兴亡的汉人,他郭嘉,别无选择。
  “启禀将军,五里之外,尘土漫天,旌旗飘扬,近万袁军,逐渐靠近白马。”郭嘉离去不久,一名探子快马而来,禀报道,“我等该如何迎战,还请将军示下。”
  “传令下去:命文远将军率五百轻骑护送辎重、粮草从白马城前而过,若遇袁军,不可恋战,丢下辎重、粮草,速进白马城。待我军出击之后,即可进攻袁军。”
  “其余将士,听我将令:待袁军人马不齐,自相混乱之际,可随本将冲击袁军!”
  李林站在土山之上,眯着眼睛,眺望那遮天蔽日的尘埃,心中一动,下达了军令。
  “诺!”探子快马离去,前去传达命令。
  “杀!杀!杀!”
  半日之后,袁军杀至,声威滔天,震动群山,轰隆隆的马蹄声如同一片黑云席卷而至,山河色变,大地崩裂,白马城似乎要被掀翻了。
  为首袁将身长八尺,面如獬豸,威武雄壮,刚毅不屈,虎目中寒光毕现,杀机弥漫,冲击在最前方。
  他身披锦袍,胸有金甲,头戴银盔,手中的大刀呼啸向前,隐隐有雷豹怒鸣,横在前方的数十名曹营士卒来不及逃跑,就被他一刀枭首,飞溅三尺。
  “这便是与颜良齐名的河北名将——文丑。”李林立于土丘,凝视着这一尊袁营悍将,并没有因为生擒颜良而放松心中警惕。
  他深知一个道理:苍鹰搏兔,亦尽全力!
  太多人死在自己的大意之下了,颜良就是前车之鉴,李林不敢忘记。
  “太弱了,太弱了。就凭这些一击即溃的曹军,焉能斩杀颜良,必是曹营诡计多端,使颜良命丧于此。”
  文丑尚不知颜良存活,只是见眼前这些毫无战心的曹营,为颜良身死感到冤枉,感到不服。
  曹军溃逃,丢下辎重、粮草,匆忙进入白马城中;袁军既胜,面对眼前的粮草车马,立即争抢起来。
  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乱糟糟的一片。
  “计成矣。”
  “众将士,随我击溃袁军!”李林大喜,握紧缰绳,长枪高高举起,大喝一声,全军两千余名将士纷纷一齐冲下土阜,铁骑铿锵,刀锋如林,似汹涌狂暴的长河,一往无前。
  “区区两千轻骑,某数百亲卫便足够了。”文丑见来敌人少,自己艺高人胆大,根本不以为意,挺身便战。
  “当!”
  长刀、长枪相碰,溅出无尽火花,可怕的金铁之声令四周一片寂静,天地似乎凝固了。
  “咔擦!咔擦!”
  空气爆鸣,大地崩裂,乱舞的劲气冲向四面八方,靠近二人的无论是袁军将士还是曹营军士,都纷纷倒飞出去,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血洒青天,重重摔倒在地。
  李林这一击真气贯穿长枪,没有丝毫的留手;文丑虽然轻视李林,但本身却武道高深,修为莫测,本能反应之下,挡住了这一击。
  可惜,文丑依旧太仓促了,小瞧了李林,高大的身躯颤抖,手臂上的血管爆裂,胯下的战马更是承受不住这股巨力冲击,前膝跪地,马身向下,要将文丑掀翻出去。
  “不好!”
  文丑反应很快,顾不上自身伤势,丹田一沉,强行提气,而后长身而起,冲向高空。
  “晚了。”
  李林暴喝而至,反应比文丑更快,早在文丑战马前倾之时,他便已起身,从马背上跳起,挥动长枪,狠狠向下一劈。
  这一击,似当头棒喝,如泰山压顶,势不可挡!
  文丑身至半空,旧力已去,新力未生,只来得及举刀抵挡,“噗”,一口鲜血不由喷出,冲向长空,血染红云,紧接着,高大的身子更是被直接打飞了出去。
  “咚!”
  文丑直接被打飞数十米远,方才倒地,砸出一个大坑,溅起无尽尘埃。
  李林得势不饶人,驾驭赤兔,直驱文丑身前,长枪向前一伸,一缕淡金色的真气沿着长枪,进入文丑体内,直入丹田,将其封印。
  随后,李林长枪一甩,“砰”的一声,打在文丑的头上,将他打晕过去。
  “来人,给本将绑了文丑!”
  李林说完,早有准备的几位亲卫立刻上前,拿着足有水桶粗的绳索,将昏迷的文丑给绑了起来。
  李林说完之后,骑着赤兔,冲向战场,整个人如一把利剑,直接劈了过去,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袁军一触即溃;此时,白马城开,张辽又率近五百轻骑而来,两面夹击,袁军抵挡不住,纷纷请降。
  “嘶!怎么没有刘备。”
  李林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没有找到刘备,心中有些不甘。
  “恭喜李将军,擒颜良,败文丑,威震河北,名扬天下!”
  张辽由衷的说道,他知道这一战之后,李林之名必将惊动大汉十三州,“天下第一”之名不说众望所归,但也并非是之前的浪得虚名。
  “文远兄过誉了,若非有文远相助,此战未必如此轻松。”李林谦虚说道。
  张辽摇摇头,道,“颜良、文丑,河北名将,武道高手,非等闲之辈;某固然不惧这二人,但若要将其打败,却也并非易事。此战皆李将军之功,某不过听从将军之令,不值一提。”
  “报!启禀将军,十里之外,有大军出现。”就在这时,有探子禀报。
  “可知是何人兵马?”李林与张辽对视一眼,问道。
  “启禀将军,上面旌旗书写‘袁’、‘刘’二字。”探子说道。
  “此必是刘备所率袁军。”李林心中顿时明悟,“好一个谨慎的刘备,难怪能成为后世蜀汉的开国帝皇,果然非同一般。”
  “文远兄,某欲前往探一探虚实,大军便由文远兄带回吧。”李林微微思索,出声道,“文丑兵败,袁军必然小心谨慎,不会再追击。”
  “不可!李将军,你为一军之将,怎可冒险,万万不可!”张辽不同意,连连劝说。
  “我有赤兔,天下之大,皆可去得。”李林傲然开口,说道,“文远兄不必再劝了,就这么说定了。”
  也不等张辽说什么,李林一勒缰绳,驾着赤兔,如同一片火云飘然而去,很快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张辽张了张嘴,最终化为长长一叹,看着有些担心与惧怕的亲兵,他安抚道,“罢了。此事某会向司空禀报,与尔等无关,尔等无需担心。走吧。”
第23章 金龙护体,气运示警!
  PS:有推荐了哈,求支持!求收藏啊!
  李林离开队伍,自己乘着赤兔神驹,径直向前而行。
  赤兔,不愧是先天妖兽,马中神驹,追风逐电,一日数千里,很快便接近了袁军大营。
  “去吧,自己先去玩一玩,不过千万别被人发现了。”
  袁营附近的一处密林中,李林拍了拍马头,放开缰绳,任赤兔马自由在林中穿梭。
  赤兔轻吟一声,人性化的在李林胸前拱了拱,直到李林第二次拍了拍马头,赤兔马才扭转马头,脚踏火云,顷刻间消失在原地。
  李林见赤兔马消失,也不再耽搁,从衣衫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脸上,身形一纵,消失在丛林中,脚踏无痕;风吹而过,除了树叶“沙沙”之声,再无半点杂音。
  丛林,再度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袁营,大帐连环,旗帜招展,人影重重,马声萧萧,足足有数万兵马,一股冲天的煞气在军营上空凝而不散,飞鸟不入,野兽低吼,让人望而生畏。
  无尽军营中,“袁”字帅旗高高举起,屹立当中,似乎撑天拄地,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袁”字帅旗下,一个“刘”字呈现出蓬勃之势,似乎潜龙在渊,早晚有一天,可一飞冲天,一展风采。
  “好一个刘备!智略虽有不足,但却深得兵法之道,不愧是从黄巾中走出来的将领,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果然很有一套。”
  袁营外围,李林赫然出现,他看着连绵整齐的大营,不断巡视的士卒,心中对刘备的评价再上一层。
  “可惜,无论是为了我的私心,还是为了大义,你都不应当再存于世间。”李林心中一叹,若非自己实在有不得已的理由,他其实是不愿杀害刘备的。
  刘备,一介布衣,从平民而起,最终成为一代蜀汉开国帝皇,麾下将领誓死效忠,可见其魅力,可见其王者之资。
  可惜,上苍不公,让曹操、刘备双雄并起于乱世。
  如今,曹操得天时,大势初成,只需打败袁绍,官渡一战而胜,则天下大势再不可撼动。
  后来,若非卧龙出山,若非赤壁大胜,若非三国鼎立,则天下必归于曹,江山一统,休养生息,异族也不会如此轻易南下,马踏神州了。
  李林若不是来自后世,也不会知晓百年之后,异族兵锋之盛,晋国无力抵抗,北方沦落,汉人遭戮,百不存一。
  若不是汉人再次出现了一位盖世强者,武绰天王冉闵,以人族脊梁,顶起北方天塌,救神州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汉人只怕。。。。。。亡族灭种!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于李林的脑海中的。
  李林既知这种灾难,也知自己只有官渡之战这一年的时间,没有太多时间,所以,他必须一点一滴聚势,利用一切可以改变的机会。
  他自信,这一点一滴的改变最终会汇聚成滔滔江海,掀起万丈狂澜,变幻沧海桑田,逆天改运!
  “刘备,对不起了。”
  李林心一横,将内心的软弱、不忍与欣赏抹除,心情平静,古井无波,双眸如冰,冷血无情。
  半刻钟后,李林几乎走遍了整个大营,却依然没有找到刘备的踪迹,“难道刘备并没有在军中?可是那‘刘’字大旗又该如何解释?”
  几分钟后,李林在军营中随意找到了一个“舌头”,询问了刘备所在的营帐,可是等他过去之后,却发现人并不在那里。
  “莫非有事外出?”李林决定再等一等,他不信刘备一整夜都不会回来。
  很快,一夜过去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火红的光芒渲染了天际,照射出万道金光。
  “刘备竟然真的一夜未归,这。。。。。。不是他知道有人要杀他,就是他天生如此谨慎。”
  李林震惊了,他发觉自己有些想得太简单了。
  他很重视刘备,前所未有的重视,可现在看来自己依旧小瞧了他,刘备太谨慎了,谨慎到不露一丝一毫的破绽。
  “想要杀刘备,只能等他自身露出破绽,否则。。。。。。连找都不到他,又谈如何杀他?”
  想到这,李林不由苦笑一声,微微摇头,“除非自己会陆压的钉头七箭书,无声无息间灭杀赵公明,一种非常可怕、歹毒、残忍的秘术。”
  “罢了,再去其他地方找找,若是还不能找到,也只能。。。。。。”李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去碰碰运气了,“恩?这是。。。。。。有人过来了?”
  李林刚想要离开,却忽然听到一串脚步声,这些脚步声不轻不重,“嗒嗒嗒”声响起,极为整齐,极为有序,大约在数十米之外。
  若非李林突破先天,又修行先天混元玄功,敏感程度大增,不然的话,也会忽略掉。
  “这些脚步越来越清晰,在向这里靠近,莫非。。。。。。是刘备?”李林心中猛然一跳,忽然感到十分的惊喜。
  这惊喜太突然了,突然到有些措手不及。
  本以为自己没有了机会,却不曾想转机忽现,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大帐外,十数米远的地方,一名英武的中年人带着一队士卒缓缓靠近过来。
  此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开创蜀汉的昭烈皇帝——刘备。
  “嘶!这两天我总是心神不宁,眉间不安,晚上更是梦到九龙噬人,难道这是上天在给我警示吗?”
  一路上,刘备心中总是感觉不对劲,好似有危机降临,“若非这样,我也不会向颜良进言,兵分两路,让其率骑兵追击,我自率领步卒跟随在后。”
  “果然,我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颜良兵败身死。现在,这警示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演越烈;直到昨晚,我更是感觉有一柄利剑悬在头顶上。”
  “若不是昨晚心生警兆,借口巡察军营,匆忙离去,将那件东西落在了里面,我也不会再来这里。”
  刘备面色冷静,从容不迫,可心中却不知闪过多少心思,他越是向前走,越是靠近前方大帐,心中的波澜越是起伏。
  “昨夜连累几位陪同在下一起巡视军营,刘某实在惭愧。若是不嫌弃,请随刘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