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封神-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何必相争,依我看,主公早有定论。”就在二人快要吵起来之时,郭嘉嘿嘿一笑,说道。
郭嘉一提醒,荀攸双眼一亮,若有所思;贾诩依旧不发一言,云淡风轻,好似没有什么能让他动容。
荀彧、程昱停下了争论,看向曹操。
曹操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第20章 擒颜良,分崩离析!
PS: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建安五年,曹操亲率大军向延津方向进军,刚刚被封为偏将军、关内侯的李林也随军出征。
待到袁绍向西分兵,荀攸声东击西之计已成,曹操遂亲领一万轻骑转道白马,命李林与张辽为先锋,急驱前行。
李林与张辽率三千轻骑先行,一路上风驰电掣,如大风狂飙,卷起漫天尘埃,直到临近白马,方才放慢了脚步。
“希律律!”
李林大手一挥,三千轻骑顿时停了下来,动若脱兔,静如处子,实乃曹操麾下为数不多的精锐之师。
当然,这些骑士胯下的战马能够如此听话主要是因为李林骑乘的战马,先天妖兽,赤兔神驹。
可以说,赤兔神驹乃是马中之王,有它在,群马就像一个个被训练过的士兵一样,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张辽看向李林的眼神很奇怪,除了吕布,李林是他第一个看到赤兔被驯服的人,“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张辽摇了摇头,很无奈,很心酸,还有一点淡淡的醋味。
毕竟,论相处时日,现在曹营中,恐怕也就是它与赤兔相处得时间最长了,他本以为李林想要驯服赤兔至少需要一月左右,可是没想到,转眼三天的时间,赤兔就直接臣服了。
李林驱马向前,遥望山前,满目平川,到处都是旷野之地,颜良前部数万大军,排成阵势,到处都是人头,好像一片片乌黑魔云,非常的震撼。
“文远兄,可敢与本将冲击袁营,阵斩颜良?!”李林回顾张辽,手中的马鞭向前一指,豪气顿生,意气风发的说道。
“李将军,颜良善战,武道不凡,一旦被其纠缠,等到其大军合围,我等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啊。”张辽望着山下乌黑黑的一片,眉头紧紧皱起,劝说道,“不如等司空大军到来再说。”
演武比斗,李林夺得第一,被封为偏将军,而张辽依旧是中郎将,所以,李林位在张辽之上。
故这一轻骑由李林为先锋主将,张辽为其副将。
“文远兄所言有理,但我等为先锋,必须先挫其锐气。”李林双眼一眯,杀气腾腾的说道,“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李将军,是不是。。。。。。”
“文远兄,你可知司空为何让你我二人为先锋?”不等张辽说完,李林一举打断他的话,面色平静的说道,“无他,只因你我二人演武比斗分为第一和第三,故司空才会命我等为先锋,否则,若以守营而论,徐晃将军岂不更好?!”
“可是。。。。。。我军跋涉而至,将士疲敝不堪,怎能。。。。。。”张辽担心将士体力不足,因此十分犹豫。
“文远难道忘记之前我曾让众将士在半路上休息了一个时辰吗?”李林有些不耐烦了,声音一变,厉喝出声,开始激将,“还是说张将军贪生怕死,不敢一战?!”
“李将军!请注意你的言辞!”张辽面色一变,被人指责贪生怕死,不敢一战,哪怕是再好的脾气此刻也要爆发了,“某年少之时,便在雁门关与异族大战,若是怕死,张某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了。那时,怕是你李将军还不知在何处吧。”
“哼!区区异族,胆敢犯我大汉边疆?某早晚要将这些异族杀个干干净净!”李林一听到异族,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厌恶,冲天的杀气令身后的将士都不由胆寒。
“好了,闲话不说。文远兄,某只问你,可敢冲营,阵斩颜良,挫其敌威,一解白马之围?!”
“有何不敢?张某知道李将军在对某激将。”张辽不愧是五子良将之首,一下子就猜到了李林的用心,“但是张某愿与李将军一到,且看看最后谁能斩颜良首级?!”
“好!”李林大喝一声,长枪向前举起,一拉马绳,赤兔双蹄腾空,四朵如云似雾的神焰浮现,好似一团火云向前冲去,“众将士,随本将杀!”
“冲营!冲营!”李林猛然向前窜出,张辽一拍马背,骑着千里马,挥舞着长刀,也跟着冲了出去。
“李将军为天下第一武将,有他带头,袁军必定一触即溃。杀啊!”之前李林的顶头上司,现在的部下,威北校尉张烈鼓舞士气,向前冲杀而去。
“杀!杀!杀!”
“冲!冲!冲!”
有李林、张辽,这两个比武第一、第三的武者带头,众将士热血沸腾,士气冲天,呼啸着、呐喊着紧随其后,杀向袁营。
李林骑乘赤兔神驹,如一道火红色的闪电冲击在最前方,与身后的张辽足足有近十米左右的差距。
他如一根离线之箭,直插袁营!
“给某死!”
李林一枪横扫而出,挡在前面的十数名袁营士卒立即人头两分,鲜血飞溅而起,惨死当场。
“敌袭!敌袭!”
鼓声隆隆,喊声四起,袁营之中猛然如同炸开了锅一样,人声鼎沸,乱象初现。
“河北颜良在此!”李林杀得兴起之时,一员袖袍金甲、高大强壮的大将横刀立于马下,大刀舞动,虎虎生威的喝道,“何人如此大胆,敢冲我大营,杀我士卒?!”
颜良骑着一匹上等战马,手中环首斩虎刀向前一劈,刀气纵横,数名曹营轻骑连同坐下战马被劈成了两半。
“叮!支线任务四:擒颜良,败文丑!奖励未知。”就在颜良出现之时,系统终于再一次发布了支线任务。
“颜良,吃某一枪!”
李林看到颜良出现,当机立断,催动赤兔神驹,长枪向前一挥,整个人好似一阵狂风飙了过去,速度快到极致,似乎能无视虚空的阻隔。
狂风呼啸,所过之处,袁军皆死,无人可挡!
“来者。。。。。。”颜良被一股杀气锁定,正想开口询问,忽然,眼前一亮,一团似火烧一样神驹直冲而来,他猝不及防,下意识的抬起手中的环首斩虎刀。
“当!”
神力汹涌,颜良脸色通红,虎口震裂,手臂发麻,差点连手中的大刀都拿不住了。
不等颜良反击,李林运气于身,一抹淡金色的光芒覆盖长枪之上在,只见李林挥动长枪,向上一挑。
“砰”的一声,颜良手中的环首斩虎刀终于拿捏不住,被击上了长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射出一头威风凛凛的黑虎。
“颜良,你败了。”李林的长枪顶在颜良的咽喉,语气轻蔑道,“河北四庭柱,也不过如此。”
颜良双目圆瞪,死死的盯着李林,仿佛一头噬人的凶兽;听到李林语中不屑的话,他面色铁青,血气上涌,鼻息喘着粗气,“若非你偷袭于某,某怎会如此?”
“战场之上,兵不厌诈,连这都不懂,还当什么兵。”
李林嗤声笑道,也不等颜良反驳,长枪一转,猛然在颜良的肩膀上一敲。
颜良眼冒金星,几乎晕厥,此时一缕金色真气从长枪中传入颜良的体内,直逼其丹田处,将他的武道修为封印。
颜良一惊,等到他清醒过来,却为时已晚。
“来人,将颜良给某绑了。”李林对着身后的几名亲卫说道。
几名亲卫立即上前,颜良想要反抗,拳影重重,逼迫得亲卫连连后退。
“哼!”
李林很是不满,抬起右手,长枪重重的打在颜良的后背上,直接将他打晕了过去;亲卫立即上前,三下五除二将颜良给绑了。
“颜良已死,降者不杀!”
李林挑起颜良的金色头盔,高高举起,而后纵马狂奔,大声呼喊着;紧接着,中郎将张辽、威北校尉张烈、众多轻骑也高声呼喊,声音足有数百米远。
“那是颜良将军的头盔,将军。。。。。。战死了。”
“将军已死,还是投降吧。”
“别杀!别杀!”
众多将士看到颜良的金色头盔,面色一暗,再无反抗之力,原本就因为李林袭营而降低的士气此刻早已崩溃了,降得降,逃得逃。
数万大军顷刻间分崩离析。
白马之围遂解。
第21章 生死存亡,逆天改运,在此一举!
PS: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两日后,曹操率领大军赶至白马,听闻颜良被擒,白马之围已解,心中大喜,遂将三千轻骑划归李林麾下。
至此,李林初步赢得曹操信任,成为执掌三千轻骑的偏将军,不再是之前的有名无实。
颜良既降,面对这样一个武道高手,曹操很想将其招揽至麾下,哪知颜良非常的不屑,誓死不降。
曹操大怒,欲斩之。
李林进言:颜良善战,武道不俗,不可杀之;且现在颜良不降,只因袁绍尚存,一旦袁绍覆灭,则颜朗必降。司空只需将颜良武道修为封印,派遣精锐士卒关押,待袁绍灭亡之后再来招揽。
曹操抚了抚胡须,欣然同意,命人以精铁打造出一座囚笼,将其关押许都,并排一队精锐看守,除了不能随意离开之外,所有待遇与司空府相同。
李林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发现有武道高手和没有武道高手的两支队伍,士气完全不一样;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尊武道高手完全可以决定一场小型战争的走向。
所以,为了防止以后五胡乱华的事情发生,为了改变历史轨迹,李林觉得曹操的麾下武道高手越多越好,能生擒的绝不斩杀,为曹操积累力量。
“这是一个武道世界,虽说还是按照历史轨迹在走,但某些方面完全不一样。”李林升起一股明悟,“而且,系统中也有提示:擒颜良、败文丑,只是擒拿,并未让我斩杀。现在看来,用意当是如此。”
“黄河千里,多处可渡。我军人数本是劣势,如若分兵,兵力更加分散,而袁军势大兵多,我等必将防不胜防。”就在李林思考之时,曹操来到一副地图之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他对于此战早有思量,胸有成竹,“我意放弃白马,迁徙城中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诸位以为如何啊?”
“主公之言甚善,袁军兵多,而我军兵少,不宜再次分散兵力。当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荀彧表示赞同。
“我军主力已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足以与袁绍抗衡。只是,这为白马断后之人。。。。。。还请主公决断。”一位名叫毛玠的谋士拱了拱手,略带迟疑的说道。
“司空,白马之围由我而解,此断后之人也应当是末将。”李林请战,道,“而且,听闻颜良与文丑乃是好友,颜良被末将生擒,文丑必会向袁绍请战。此断后之战,末将正好擒下文丑,献于司空,送与颜良作伴。”
“主公,李将军已解白马之围,劳苦功高,需要休息,此战还是交给末将吧。末将请战,誓为主公挡住文丑!”
“公明将军善守之名,天下闻名,但此战可不仅仅是守城之战啊。故,此战还是由末将来更好。”
“主公,还是末将去吧。”
“。。。。。。”
李林一发言,众将立即群情而起,毫不示弱的向曹操请战,吵吵嚷嚷,声大如雷,战意如狂,差点大打出手。
“好了,好了,你们先下去吧。这断后之人,本司空自有思量。”看着一个个战意高昂的众将,曹操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头疼。
“诺!末将告退!”
“主公,一定要让末将断后啊。”
“。。。。。。”
等到众将陆续离开,曹操才对着诸位谋士微微一笑,道,“此次断后乃是竭力拖延时间,让我等安然退至官渡。不知,几位可有什么人选。”
“主公,公明将军善战,让其镇守官渡,足以挡住一段时间。”谋士毛玠说道。
“不然,袁绍兵多将广,一旦发现白马急切不可破,为了追击主公,定然会再次分兵。”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董昭也开口了,“微臣以为,李将军所言不差,此次出战追击者非文丑莫属。若能半路击溃文丑,则河北两员名将兵败,袁营必会震动。袁绍势当会愈加小心谨慎,不再分兵。”
曹操此次出征,除了荀彧、郭嘉、贾诩三位比较出名的谋士外,另外两名谋士毛玠和董昭也跟随其中。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为清廉正直之士,曾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极得曹操赏识。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与郭嘉、程昱齐名,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之称,曾建议曹操将汉天子刘协迁往许昌;后世,在他的谋划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
此二人俱是天下名士,半步通神!
曹操微微皱了皱眉,他听出董昭的意思了,举荐李林,只是李林如今刚刚立功,若是此次断后之战在交与他,立下功劳,恐怕会令众将不服。
“主公,臣刚刚得到消息,此次追击除了文丑之外,还有一人。”这个时候,掌管曹操麾下细作消息的郭嘉开口了,他似乎就是在等这个时机一样。
“哦,是何人?”曹操随意问道。
“刘备,刘玄德。”郭嘉一字一字的说道。
“传本司空将令:名李林率三千轻骑断后。”听到刘备二字,曹操双目陡然一亮,射出一抹璀璨华光,凛然的杀意在胸膛上激荡。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李林立于一座土丘之上,看着一队队迁徙的人群,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个个都双目无神,了无希望,心中感同身受,也顾不上更改其中的地名,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这一首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小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林双目哀恸,满是怆然,“无论王朝兴替、强盛与否,到头来,苦得都是百姓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走到李林身边的郭嘉,听到这首小令,脚步不由一顿,面色一沉,带着愧然,“这一句话,道尽了天下百姓的苦楚。天下能有李将军这样的人杰,实乃百姓之福啊。”
“奉孝先生过誉了。末将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这天下百姓还得仰赖于司空大人。若司空大人能尽快扫灭群雄,一统天下,凭司空大人的雄才大略,这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李林回过身来,对郭嘉躬了躬身,道。
“哦,李将军此话怎讲?”郭嘉来了兴趣,有心要考教考教李林,“冀州袁绍,四世三公,一统河北之地,麾下兵强马壮,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其实力远超曹公,为何李将军只言曹公,不说本初?”
“奉孝先生欺我无知吗?”李林摇摇头,失声一笑,“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义,外宽内忌,任人唯亲,如何能比曹公?”
“李将军不断武道修为高深,见解也是不凡。”郭嘉赞了一句,而后,面色一变,肃然道,“奉司空密令:刘备随文丑出战,请将军尽力将其斩杀!”
“末将遵命!”李林抱拳领命,心中也是杀意腾腾。
“刘玄德德高望重,贤明天下皆闻,更是陛下皇叔,将军难道没有疑问吗?”郭嘉下达了密令,没有离开,反而好奇起来。
“奉孝先生应当对某了解一些。”李林说道,“我对刘备所知不多,他或许仁人爱民,但他同样有野心,更有王者之姿。”
“可惜,这个天下太小了,容不下两位王者。一位王者能为百姓带来盛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