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唐仙 >

第205章

武唐仙-第205章

小说: 武唐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是……中阴身?”

    姒彩儿若有所思,随即重重头道:“理应如此,蔡恒远修有中阴身,或许把中阴妙玄经传给了史进,噢,妾明白了!”

    “明白什么?”

    萧业灼灼看去。

    姒彩儿道:“有关中阴身,妾就不多说了,萧郎应该了解一些,妾想说的是,中阴身介于生死之间,灵觉并不能窥其玄妙,如果史进以中阴身窃取宝材,那些金丹真人未必能觉察,而且如刻意收敛阴气的话,中阴身也不容易被发觉。”

    。

 第四三二章 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听得这话,萧业精神再振,他几乎就可以断定,史进是靠中阴身偷窃宝材,同时,也有一个新的想法迸现于脑际。

    中阴身具有种种玄妙,连道门都大感兴趣,他也想弄手上研究研究,但是要想从蔡先生身上得到中阴玄妙经很难,而从史进那里,相对容易。

    这让他更加迫切的想把史进抓捕入狱,严刑拷打!

    不过不能捉贼拿赃,他也没法抓捕史进。

    萧业转头道:“史进正在花天酒地,看来今晚不会下手了,这段时间史进与蔡先生可有接触?”

    姒彩儿不确定道:“我们的人一直在监控史进,史进很久没有回京了,应该没有吧。”

    “不对,蔡先生要依靠史进窃来的资源修行,怎么会不接触?”

    萧业喃喃着。

    突然他想到,蔡先生离过一次京,还是自己帮的忙,如果史进也趁机离开,将宝材交给了蔡先生,相当一段时间内,蔡先生都不会缺乏资源,短时间不会再与史进碰头了。

    萧业又问道:“宝材多久送一次?”

    姒彩儿底气不足道:“妾现在没法答你,要回去查一查。”

    萧业沉吟道:“佛道两门对通天塔极为重视,必会严防偷窃,但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不是所有人在面对宝材时都能平淡视之。

    如今的修行界,资源匮乏,只要能从中捞取一笔,晋阶元婴就大有希望,不说平白得了几百年寿数,就是渡劫也会多了几分把握。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佛道二门对于宝材都有个潜规则,默许一定程度内的损耗,而史进能打的便是损耗的主意,即便他有中阴身,但损耗终究是有个限度,他能下手的时机有限,也就是在最初入库的那一两天。”

    姒彩儿眼前一亮道:“状元郎果然不凡,在妾看来毫无头绪的事,竟给萧郎三言两语就理出了头绪,哎,还是师姐的眼光好,微末时就相中了萧郎,妾恐怕怎么追赶,都不及师姐在萧郎心里的地位呢。”

    姒彩儿这话,暗含挑拨之意,指苏月儿靠近萧业是带有目地,不过她表错了情,对于如何与素心宗三大妖女相处,萧业早成竹在胸。

    归纳为八个字,难得糊涂,刚柔兼济。

    说起来,三女与这个时代的女子有很大不同,反与现代女性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做事的目地性很强,人格上非常独立,不是说你把心掏给她,她也会把心掏给你。

    不存在的。

    有句话说的好,爱情象流沙,你抓的越紧,它流逝的越快,反是不紧不松的兜住,才能长久捧在手心。

    这其实是一个火候的问题,与三女相处,火候非常重要。

    时人不具备现代人的开阔性思维,很难把握住其中的关键,要么被迷住,失去自我,要么避如蛇蝎,结果三大妖女都便宜了萧业。

    当然,萧业也明白,驾御三女的前提是始终比她们强,一旦哪一天被追赶上了脚步,反噬会立刻到来,娇柔温婉的美人儿,瞬间将变成美女蛇,把你吞的渣都不剩。

    这是一场真正的男女战争!

    萧业微微一笑:“姒大家想多了,在我心里,你们师姐妹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没必要互相攀比。”

    “哦?萧郎真是这样想的?”

    姒彩儿喜滋滋道。

    “我有必要花言巧言来哄你么?我们先回去罢。”

    萧业主动牵住了姒彩儿的手。

    “嗯!”

    姒彩儿俏面微红,顺势把半边身子偎在萧业怀里,随着小心翼翼退往远处,展动身形,消失在夜空中。

    回到洛阳,天色还未亮,姒彩儿带着几分羞意笑道:“萧郎,离天亮还有一两个时辰,不如妾先服侍你洗浴,咱们还可以睡一会儿。”

    “你自己睡吧,我去公主那里有事。”

    萧业无情的回绝,身形一晃,去了隔壁的公主别府。

    如果真要和三女发生超友谊关系,首先也要和苏月儿,这三个女人相互撕逼,他可不愿苏月儿为此不快。

    “哼!”

    姒彩儿不满的重重一哼,她等这一天很久了,也做好了把红丸交给萧业的准备,毕竟女人总不能一辈子守身如玉,与其把清白的身子交给别人,为何不交给让她心生好感的萧业呢?

    而且能先于苏月儿和嬉莲儿拨得萧业的头筹,会让她很有成就感。

    可这家伙居然不识情趣,居然抛下自己去找太平公主,让她心里憋的慌。

    ‘不行,我不能象个怨妇一样,我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他!’

    姒彩儿深吸了口气,让自己的神色恢复如常,替萧业收拾起了屋舍。

    ……

    “你把附马弄去右肃政台,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平公主一见到萧业,就瞪大眼睛质问。

    萧业淡淡道:“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附马能否保命,就看这盘棋下的如何。”

    “哦?”

    太平公主柳眉一竖,静待下文。

    萧业却是道:“公主能否把尹君文请过来?”

    “你找他做什么?”

    太平公主不解道。

    “他是棋局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萧业老神在在。

    看着那可憎嘴脸,太平公主气不打一处来,跺了跺脚,便道:“你等着!”

    随即取出一块令牌,划了几划。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尹君文兴冲冲的来了,可一看到萧业,顿时面色一垮,本来他还幻想是佳人有约呢,有萧业在,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公主的名节都被你毁了,你还有脸过来?”

    尹君文先声夺人,喝斥。

    萧业毫不在意,笑道:“请尹道长过来,是有要事相商。”

    尹君文哼道:“可是为传法一事?我道门弟子众多,一一赶来尚须时日,你多等几天。”

    “你道门都不急,我急什么?”

    萧业摆了摆手:“把尹道长请来,是有一桩天大的造化,要与道长分享。”

    “呵~~”

    尹君文冷冷一笑,明显不信。

    太平公主也按耐不住了,催促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萧业道:“尹道长,我有办法把蔡恒远逼出洛阳,但需要你配合,你可愿意?”

    “有话直说!”

    尹君文立刻嗅出了个中的意味。

    如果萧业所说为真,那可是泼天奇功啊,蔡先生所恃者,无非在洛阳为官,出了洛阳,太后也保不住他,上回他在文水见到蔡先生,没叫人抓捕,是要弄清蔡先生做了什么,如今他已经有了窃取李唐气运的方案,蔡先生对他没有价值了,如能抓捕,自是最妙。

    不过他担心萧业使诈,装作一副不是太在意的模样。

    萧业摇摇头道:“此事关系极大,现在不能和你多说,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会直面蔡恒远,你如愿意,时候到了,我会通知你。”

    “为何找上贫道?”

    尹君文问道。

    “咦?你怕我害你?”

    萧业惊讶的看着尹君文道:“你是楼观道弟子,我怎么敢害你?找你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道门中,除了公主我只认识你,你如不愿也无妨,我可以请公主再给我介绍一位道门中的重要人物。”

    “贫道怎会怕你?不过你最好别耍花招,拿着!”

    尹君文甩了块牌子给萧业,就身形一闪,消失不见。

    。

 第四三三章 人选有了

    萧业怕太平公主打破砂锅问到底,也跟着离去。

    回到家里,姒彩儿正在打扫卫生,萧业也不问她,站桩练拳,直到天亮,吃了早饭之后,才去了衙门。

    接下来的数日,萧业又从吏员中提拨了一批监察御史,开始翻案,每天都有人释放出去,每日里感恩戴德声不断。

    那时候冤假错案可没有国家赔偿的说法,萧业也不会开这先河,惹来巨大争议,不过有确实因入狱家业破败的,还是以台里的名义,给几十两银子作为安家费。

    右肃政台大换血的风波渐渐平息,但萧业心里始终挂着件事,按他的计划,是把佛道二门都拖下水,如今道门有了尹君文,佛门还差个人。

    刨除上清宫阳神老道对他另有图谋,他与道门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但是佛门不同,他创造的才气抢了佛门的饭碗,玄晔又怀疑他杀了玄贞,因此佛门整体上是敌对他的,佛门的人可不好找。

    谁合适呢?

    这日落了值,就着夕阳的余晖,萧业骑着马,缓慢行走在洛阳的大街上,一直都在想着这个问题。

    不觉中,白马寺已在眼前,香火颇为旺盛。

    “嗯?”

    萧业习惯性的拿才气一扫,居然发现了个熟人,金山寺的主持法明,身着主持才能穿的袈裟,正在偏殿中招待王庆诜。

    二人一盏清茶,相谈甚欢。

    实际上这才是世俗佛门的常态,喜欢与名士高官来往,如玄贞玄晔那样不为大众所知的,是修行界的高僧,不是世俗的高僧。

    佛门正是一明一暗两条线逐渐传播,明线好名,暗线护法,双方配合的天衣无缝。

    以前萧业修为浅薄,看不出法明的境界,如今是清清楚楚,金丹中期,和自己差不多。

    ‘他怎么会在这里?’

    萧业略一寻思,大概明白了,史进本兼白马寺主持,却又督建九座通天塔,无暇顾及白马寺,而白马寺是洛阳第一寺,于是朝廷把法明调了过来。

    诶?

    这可是合适人选啊!

    法明是佛门的外围,不入核心之列,玄晔未必会以内情告之,如能把法明拐去,佛道二门就齐了。

    萧业在门前栓住马,提步入内。

    “阿弥陀佛,施主,请!”

    知客僧也是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萧业气度不凡,尤其衣着,更是最上等的绵缎,腰悬一块玉佩,流光溢彩,当即眼前一亮,快步上前,合什打招呼。

    “禅师不必客气,请问法明大师可在寺里?”

    萧业摆了摆手,问道。

    “请问施主如何称呼?”

    知客僧小心翼翼问道。

    萧业道:“我叫萧业,有法明大师有过一段香火缘份,想必法明大师还记得我。”

    “噢~~原来是萧大人,里面请,里面请!”

    知客僧恍然大悟,殷勤的把萧业请进了精舍,奉上茶之后,赶去通报。

    如今萧业在洛阳大名远扬,你可以没听过他的诗词,也可以没看过红楼梦、西厢记与西游记,但是侍郎杀手的名号谁没听说过?

    尤其萧业几乎以一己之力掀翻了右肃政台,翻出了一桩桩冤案。

    而且萧业与太平公主的绯闻也让人津津乐道,搁在现代,他就是一个话题人物。

    “阿弥陀佛,原来是萧大人,贫僧还想着哪日萧大人得闲,登门拜访呢,不想萧大人不请自来!”

    不片刻,法明单掌竖什,喧着佛号,快步走来。

    身边还有王庆诜。

    萧业暗中留意着法明,神色中透着真诚喜悦,显然不清楚自己已经成了佛门公敌,不禁暗道了声好,拱手回礼:“萧某过路,欣见白马寺香火旺盛,再一打听,方知是由大师主持,这才冒昧拜访。”

    王庆诜也两眼发亮,拱手呵呵笑道:“早想拜谢萧大人的救命之恩,只因萧大人事多人忙,数次登门未果,这阵子听说萧大人回了京,本欲致谢,又有右肃政台事发,担心耽搁了萧大人,故而一拖再拖,还请萧大人见谅啊!”

    “王大人客气了!”

    萧业对王庆诜没有半点好感,只是摆了摆手。

    当初救王芙,完全是心魔的威胁,要不然他吃饱了撑着去招惹高门大族的女子?

    红楼梦中,黛玉尖酸,宝钗心机,正是大族女子的典型特征,眼界狭窄,又放不下身段,这种女人娶回来,只能搅风搅雨,搅得家宅不得安生。

    三人寒喧过后,分宾主落坐,法明捡起了江都旧事讲,尤其是鹿鸣宴上的精彩交锋,更是听的王庆诜两耳发亮。

    待说到题金山寺时,王庆诜心中一动,便道:“法师,我看贵寺大门外未有楹联,刚好萧大人在,不如请萧大人题写一副?”

    “呵呵,贫僧厚颜了啊!”

    法明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捋须呵呵笑道。

    萧业推辞道:“白马寺乃天下寺庙之首,我才疏学浅,哪里敢留墨,法师折煞我了!”

    “诶,若是萧大人都不够为白马寺书写楹联,天下还有谁人有资格,萧大人莫要过谦,来人,取笔墨来!”

    “是!”

    有小沙弥取了笔墨,摊于案上。

    “既如此,那萧某献丑了!”

    萧业见推无可推,站了起来,提笔蘸了满墨,略一沉吟,开始书写。

    法明与王庆诜站后面看。

    萧业原本就擅长颜体,晋入金丹之后,才气又达地极,写出的字气势庄严,笔力极其雄浑,王庆诜不由道了声好,喃喃念诵。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妙,当真是发人深省,萧大人果是博才多学啊!”

    王庆诜大声称赞。

    “阿弥陀佛~~”

    法明喧了声佛号道:“萧大人仅凭此楹联,在佛学上的见解已令贫僧惭愧,若非真居士,怎有如此感悟?”

    随即心有所感,诵道:“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遥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萧业赞道:“法师有些宏愿,得成正果可期!”

    “萧大人过奖啦!”

    法明喧了声佛号。

    ……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其实文化场上只要把握住互相吹捧这四字真谛,就能吃的开。

    萧业婉拒了法明留膳的好意,与王庆诜分别离去,至少通天塔之事,提都没提,主要是担心提的太早,会被法明推托过去。

    法明可不象尹君文年轻气盛好糊弄,能做主持的,哪个不是八面玲珑的人物,更何况青州通天塔由佛门承建,一旦史进事发,丢的是佛门的脸。

    萧业打算临出发时再叫上法明。

    天色渐渐黑了,王庆诜也回了家,哼着小曲。

    “父亲,可是遇上了喜事?”

    王芙过来请安,不由讶道。

    “芙儿,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你猜为父今日遇见了谁?”

    王庆诜捋须呵呵笑道。

    王芙细声道:“父亲交游广阔,小女哪里知晓。”

    “萧业!”

    王庆诜神秘兮兮。

    “啊!”

    王芙低呼一声,顿时现出了几分羞色。

    “嗯~~”

    王庆诜看的暗暗点头,只要爱女仍有心就好,他可以给王芙和萧业创造机会,于是把会面过程捡紧要的道了出来。

    又叹了口气:“此子的才学,放在我太原王氏全盛之时,族里怕亦是难有人及其项背,更难得的是,年纪青青,便心存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