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一团迷雾呢。
陆大江的问题,也是好些个安定系将领的疑惑。
大家都齐刷刷盯着沈忠儒。
沈忠儒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啥?你们不知道?”
“哎哟,咱家那个不争气的侄子,叫沈麟的。”
“不是买了老杨……哦哦,安定王你的老宅子么?”
“这家伙后来大炼精铁,还有水泥。”
“他被已故的澶州总督张峰奇看中。”
“封了个千户官,自筹资金筑城练兵。”
“泸水,江北、东山三个里的地盘儿都归了他。”
“这家伙,大半年里折腾了好大的事业。”
“听说都拥兵三千,战马粮秣无数了!”
老家伙可没安好心。
他突然觉得,自己前途也没那么灰暗了。
你们去打什么曲周啊?
顺着泸水河北上,很远么?
去抢沈麟那个小王八蛋啊!
他有钱有粮还有大批精铁武器。
不比我这三十几艘船的书籍、纸张、棉织品更好?
吃柿子,你们也不能尽朝着软和的下手呀!
至于贼寇会不会攻打安定县城,威胁沈家集。
沈忠儒不懂打仗,但是安定他熟!
贼寇要是被沈麟拖住一天半天。
足够协防的水军,封锁泸水河了。
水军战船可不是咱这些运输船。
人家投石机、床弩、火油弹多的是。
你敢射一轮火箭试试?
更多的大家伙当头砸来,就问你怕不怕?
自家老二好歹训练了两万七八千乡勇、班军。
再不经打,协防水军守住东岸不难吧?
再坚持几天,就不信澶州的大军不来支援。
他们走水路运兵,也慢不到哪里去。
安定县号称北方明珠。
有名的财税重地,新任总督庄子才舍得放弃才怪呢。
他不敢打辽人,还不敢打你们这些贼寇么?
帐篷里的义军将领都有些吃惊。
特别是来自泸水村的几个人更是大张着嘴。
能塞进去一个个大鸭蛋。
感情不止咱们在进步啊。
咱们虽说带着一千甚至几千兵。
可还是没法跟沈麟那小子比呢。
他都有了一座军城了,带的还是经制军队。
杨成良恍然大悟。
姥姥,完全搞错了。
不是梁家人下山了。
而是沈麟把三个里十二个村的百姓转成军户。
梁家的那些神射手还不全归了他?
不明不白的,就折了二十多个哨骑精锐。
原来,本王跟这个小老乡,已经隔空交手了。
“老沈,把你那个侄子的情况,详细说一说!”
见杨成良的兴趣大增。
沈忠儒有了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扭曲快感。
他不但知无不言言无尽,还添油加醋,夸大了不少。
他说沈麟的三千军,全是骑兵,配备二十炼精铁甲和武器。
见众贼寇不信。
沈忠儒赌咒发誓说绝无虚言。
“张峰奇的重骑,有一批重刀,很厉害是吧?”
“那就是找沈麟定制的,只交付了六百把。”
“张峰奇一死,那小子就把剩下的重刀装备了自家军队。”
义军很关心大本营的情况。
当初走的时候,留下了一批忠诚的坐探。
随着这些人不断归来。
当初那场大战,燕胜北和总督张峰奇双双战死或亡故。
十万饥民大军全军覆没。
当然,张峰奇的重骑也被打残了。
这些消息,在义军高层中,不是秘密。
甚至有逃出战场的残兵,描述过那种五尺重刀的恐怖。
刀光一闪,人马俱碎。
无可匹敌!
赵归一赶紧问道。
“那沈麟,扣下了张峰奇多少重刀?”
沈家主脉对于官面上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沈忠儒脱口而出道。
“张峰奇定制了三千把,庄子才后来追加了两千。”
“实际只交付了六百。”
“我那侄儿以缺乏高品位矿石、张总督遗命为由。”
“硬是扣下了四千四百把!”
大帐中一片哗然。
六百把重刀在手的重骑兵,已经所向披靡了。
还他么有四千四百把在泸水上游?
那会……恐怖到何种程度?
精明的陆大江嘿嘿冷笑道。
“三爷,你在说谎!”
“使用重刀?没有好马怎么行?”
“沈麟发迹不过大半年,他上哪儿去弄那么多宝马良驹?”
沈忠儒顿时叫起来撞天屈。
“哎哟,我没说那小子建立了重骑兵好吧?”
“你们起事那会儿,他就开始在安定骡马市搜购战马了。”
“用不了重刀,他不会熔了打造普通兵刃甲胄?”
“那可是八万多斤二十炼铁啊!”
“他自己还会炼铁,又存了多少?”
“就算五六十斤一套的步人甲,三斤多的朴刀、枪头。”
“大半年下来,也足够他装备两三千人了吧?”
第一百八十六章 怒目而视
这时候,陈天浩带着一身铁甲的白娘子走进大帐。
两人带着部下都等大半天了。
结果,这帮人还聚一堆儿,在喝茶聊天?
“哎哎哎,我说老杨、老赵,打仗不讲究兵贵神速么?”
“咱们现在有船,还磨叽啥?”
“总不能为了一批意外之财,就裹足不前了吧?”
杨成良笑哈哈地相请。
“来来来,快坐!”
“你这老家伙,真是个急性子。”
“这回攻城略地,咱们不搞奇袭。”
“要打就堂堂正正的打。”
“你以为咱们最近闲着呢?”
“步卒大队为何行进那么慢?”
“他们带着大批投石机和床弩、盾车呢。”
这下子,陈天浩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要不是他狮子大张口,从杨成良手里要走五千匹驽马。
没准儿那些重装备,还能走得快一些。
不过是两个县而已。
真有大批投石机、床弩。
堂堂正正的打攻城战,确实能少死好多人。
白娘子更明白杨成良的深谋远虑。
这家伙一路啥也不管,直接率重兵包围临漳县城。
其他各镇各里的乡兵,还不得乱哄哄地跑来救援?
一万大几千义军骑兵是干什么的?
当然张网已待了。
杨成良的计策,对上城高墙厚,人口众多的府城、澶州军城。
未必管用。
但是对付各地县城,则高明至极。
“来来来,介绍一下,老陈,这位是安定沈三爷。”
“老沈啊,这位是陈总舵主,骑战无双。”
杨成良的介绍,隐瞒了不少信息。
他没说陈天浩,就是北邙山赫赫有名的陈天王。
因为,他打算放沈忠儒走。
底下的陆大江忽然抱拳道。
“安定王,此战后,还请允许末将率军万人。”
“拔了沈麟这颗钉子。”
杨成良面露惊奇。
没想到,一贯稳重的陆大江。
今儿倒成了急先锋了。
“哦?为何如此着急?”
陆大江道。
“归一王,安定王!”
“我们虽然有了黄家堡这个炼铁基地。”
“但是也不能批量出产十炼铁。”
“二十炼铁更是奢望。”
“如果夺了泸水铁城。”
“咱们义军就补全了最后一块短板。”
“一南一东,两座坚城在手,背靠北邙山。”
“退可守,进可攻,根基成矣!”
白娘子面甲后的一双凤目,煞气陡涨。
她握紧了手中的百炼苗刀,差点就出鞘了。
混蛋,你个地痞出身的家伙。
也敢图谋姑奶奶未来的家?
找死!
陈天放轻咳一声,微不可查地摇摇头。
大闺女啊,你一向娴静沉稳。
怎么一涉及到那小王八蛋的利益。
你就跟下山的母老虎一般,择人而噬呢?
这可是中军帐,怎能轻易展露敌意?
你才是找死呢!
父女俩默默交换了一下眼神,彻底安静了。
没关系,咱们现在也算义军高层。
有点风吹草动,总瞒不住咱们吧?
赵归一笑道:“大江啊,一万把人,你就想攻打一座新城?”
“泸水河上游,不是道路不靖么?”
“攻城器械过不去,够呛!”
陆大江拍着胸脯保证。
“归一王,泸水铁城好歹有三千兵,装备也不错。”
“就算是新兵蛋子,守城战也不可轻辱。”
“五则围之、十则攻之的道理。”
“末将还是明白的。”
“不过,末将有智取之法!”
杨成良摆摆手,笑道。
“你小子的计策,本王大致能猜出来。”
“不过,本王也有些当初留下些布置。”
“两相结合,应该能拿下咱们的老家。”
“无论如何,先攻下临漳和曲周二县再说!”
“老沈啊,本王要是把书籍和三十五艘船都还给你。”
“你能帮咱们义军做一件事么?”
沈忠儒原本喜忧参半,惴惴不安。
喜得是,自己夸大其词得到描述,终于让这帮贼寇动了心。
沈麟那个小王八蛋。
末日快到了。
他担忧的是,这帮大贼头竟然当着外人谈论军机?
那自己还走得掉?
什么?
还我船?
书籍也不要?
那可是三万担的精品新书啊!
你们知不知道那些书的真正价值?
不管了,老家伙顿时惊喜莫名。
差点就给杨成良跪下了。
“安定王,您……您要放我走?”
杨成良假惺惺地笑道。
“当然!”
“要不是那些纸张和棉衣、棉裤、棉被是我们急需的。”
“本王全还给又如何?”
“甜不甜,故乡水。”
“清不清,家乡人嘛!”
好人呐!
贼寇之中,也有忠义之辈呀!
近十万担货物。
就就那些白菜价换来的书籍最值钱了。
转身一卖,说不定,自己这趟还有盈余呢。
沈忠儒喜极而涕。
“谢谢安定王,谢谢归一王的大仁大义。”
“不知道,沈某能为义军做些什么?”
杨成良侧头看看并排而坐的赵归一。
两人默契地点点头。
老杨似笑非笑地道。
“我们义军不缺钱,银子多的是。”
“可那些疙瘩不能吃不能穿,太多了就毫无用处。”
“所以,本王打算按照市价跟你购买药材和粮食。”
“马匹、兵器、盐巴什么的也行。”
“当然,你也可以带着船,还有那三万担书籍一去不回。”
沈忠儒还真有这想法。
逃脱尔等的魔掌,天大地大,哪里不能去?
可他忽然看到杨成良眼中的冷光。
心里顿时打了个突。
娘的,这是一帮天杀星,狠人呐!
万一这家伙派出刺客,追杀老夫咋办?
难道?
就靠沈重那帮烂蒜保护?
刚才逃跑的时候,他们弓马俱在。
谁他么敢回身射一箭了?
不行!
必须把这种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杨成良要跟老夫做生意?
还是市价交易?
助贼?
开什么玩笑?
我沈忠儒不干,人家就找不到别的商人了?
只不过是付出的钱多钱少而已。
想到这里,老家伙顿时坦然了。
他抱拳慨然道。
“敢不从命?”
“哈哈哈!”
义军大帐中爆发出了一片欢笑。
还是安定王厉害。
用一堆擦屁股都嫌硬的破书,换来一位大商人之助。
好买卖!
乱世,银子哪有急需的物资实用?
如今有了老巢,有的是地方存放。
第五十四章 应对
没几天,三叔沈忠和出面跟本家交涉。
他回来还红光满面的。
“麟哥儿,本家的手笔好大呀,第一单就是百万斤的量。”
沈麟不以为然。
这个时代,以斤为单位去衡量基础建材。
看着吓人而已。
百万斤才多少?
五百吨而已。
“定金呢?可还干脆?”
沈忠和从马车底下掏出个铁箱子。
还挺费力的。
“三成定金,四百五十两银子,付的很爽快。”
梁自忠提醒道:“麟哥儿,咱们两个水泥窑加起来。”
“平均才日产万斤多些,这交货期岂不是超过三个月?”
沈忠和才想起这一茬。
顿时高兴的心情去了一半儿。
“哎哎,咱们不是在搭建?另外六个三万斤级的大窑么?”
“所以,我承诺沈忠儒,一个月交货。”
一个月?
沈麟瞬间就有了入套的感觉。
这是逼着我全力生产水泥?
“等等?三叔,让你打听的籽棉价格如何了?”
沈忠和原本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库房还存着三千担呢,足够生产好久了。
“哦哦,又涨了一文钱,五文高价呀,老百姓怎么买得起?”
这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
等这批布织完,沈麟就得考虑暂时停工的问题了。
本家有十几万亩棉田。
籽棉涨价。
多半跟沈忠儒脱不了关系。
囤积居奇?
棉花还能下崽儿不成?
如今籽棉五文一斤。
那些单锭织布机作坊,已经没有利润了。
要是破产一批。
到头来,我沈麟不买。
棉花就会滞销,到底谁吃亏,谁笑到最后?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麟哥儿,水泥烧制耗工不多,可粉粹材料和水泥块。”
“这玩意很麻烦呀!”
沈麟心中隐隐有一种猜测。
本家如此上赶着逼我停了织布作坊,去全力生产水泥。
难道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招工?
逼迫我大肆招工。
然后,在雇工中安插人手?
呵呵,你们太小看高级技工的本事了。
沈麟语气轻松地道。
“没事儿,再建两座水塔,咱们直接动用水力重锤。”
不,我为什么不能弄出原始的粉粹机呢?
直接用水力带动好了。
作坊里,已经开始用熟铁浇筑齿轮了。
机械作业,才是大工业的王道啊!
逼迫我搞劳动密集型?
我偏不!
当然,采石场那边不得不多招些人。
反正不进沈家后院,也影响不到什么。
邙山村下来的青壮,就有懂木工的。
所以,沈麟也不用去麻烦沈忠贵。
老人家现在,正忙着给各村打造水车呢。
“来来来,你们看看这个图纸。”
“水塔通过管道,提供两丈高度的水力。”
“然后,冲击这六片铁皮扇叶!”
沈麟召集二叔等人道。
“最后是关键。”
“通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