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97章

一品寒士-第97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玩意全是易燃物,点着了还救得了?

    大冬天的,咱们跳水也难以活命吧?

    “左转!”

    “左转!”

    “靠着东岸跑呀!”

    管事慌了,船夫们更慌。

    忙中出错,不少船就撞在一起了。

    幸好速度不快,还没出现船毁人亡的惨剧。

    整个船队越发难以逃脱。

    沈忠儒站在舷窗前,跳着脚骂得口干舌燥,也无可奈何。

    他可不敢去甲板上。

    万一挨上一箭呢?

    身娇肉贵的沈家三爷可受不了。

    这时候,沈重面色大变地再次冲进来。

    “三伯,不好了!”

    “贼寇也有船!”

    “好多!”

    沈忠儒跑到前窗一瞅。

    顿时瘫软如泥。

    杨成良等人占了尉氏和马氏县。

    这些靠河的村镇总是有些船的。

    义军打算渡河东征,早就把西岸各处的船只集中到了清河镇。

    大船没几艘。

    渔船、舢板、乌篷、一两百担的快船,乌泱泱的一大片。

    彻底封死了下游河面。

    “靠……靠岸吧!”

    沈忠儒无力挥挥手。

    沈重大惊道:“三伯,不可呀!”

    “靠岸?”

    “那咱的船?满船的财货?”

    “这可是我们主脉,好几年的辛苦所得呀!”

    “怎么损失得起?”

    沈忠儒老泪纵横,他心里比沈重还清楚。

    可那又如何呢?

    强闯?

    人家不要你的船,就一通火箭齐射。

    就足以把咱们烧个精光了。

    看人家封锁河面的架势,二三百艘小船总有吧?

    那就是好几千人啊。

    咱们怎么打得过?

    沈家船队有三十四艘大船,护卫才五百,还都是没打过仗的。

    怎们跟穷凶极恶的贼匪抗衡?

    你总不能指望,几百船夫也帮着打吧?

    找死也不带这样的。

    “发信号,所有船只靠东岸。”

    “人走,船、货留下!”

    其他船只早就降了半帆,眼巴巴地等着三爷命令呢。

    大伙儿都看到了下游密密麻麻的贼寇小船。

    谁也不想冒着火箭烧船的风险去闯阵。

    哪怕是船上的护卫,都没有拼死一搏的勇气。

    大家每个月才拿多少钱粮?

    命只有一条。

    明知不可为却偏上虎山行?

    脑子还正常么?

    信号一下,所有大船呼啦啦转向,纷纷靠向东岸。

    搞得贼寇大军都傻眼了。

    吓唬吓唬就成功了?

    船只靠岸,再想开动起来就难了。

    帆船准备时间不少,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

    杨成良喜出望外地喝道。

    “传令咱们的船只,逼上去。”

    “没有反抗,不许烧船。”

    “迫降!”

    西岸黄旗挥舞,传令兵纵马飞驰。

    得到通知,贼寇们划着大小船只,百舸争流。

    白娘子站在岸边轻笑道。

    “沈家船队。”

    “完了!”

    “一群怕死的蠢货。”

    陈天浩呵呵笑道。

    “无暇,你想差了。”

    “不就是三十来条船么?”

    “沈家损失得起!”

    “他们呀,上赶着年前南下。”

    “这船上无非三样东西,粮食、棉花和沈家纸。”

    “大概都是今年的产出吧?”

    “大不了,白干一年罢了。”

    “还伤不着大名鼎鼎的安定沈家,哈哈哈!”

    白娘子想想也是。

    义军抢到船货,哪还有心情去追杀那些护卫、船夫啊?

    抢劫是目的。

    杀人不重要。

    南下做生意的,谁身上还带着大笔的金银细软不成?

    船队一靠岸。

    沈忠儒乘坐的三千担大船里,竟然赶出五十匹战马来。

    一帮重要人物全都跨上马背。

    那些靠着双腿的,不等招呼,就哭掉喊娘地跑了。

    沈重留恋万分地回首望了望。

    大呼小叫的贼寇们越来越近了。

    “三伯,下决定吧!”

    “还来得及!”

    “放放火而已。”

    “咱们这四十几个人,完全做得到。”

    沈忠儒以袖掩面,涕泪交加。

    “罢了罢了!”

    “还没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贼寇骑兵太多了。”

    “希望那些财货,能给咱们挣一条生路。”

    可让沈家人失望的是。

    杨成良早有布置。

    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走一步看三步。

    这是老杨的一贯作风。

    沈家船队还乱成一团的时候。

    他就招呼几艘千担大船运兵了。

    一次过去几百骑兵,足以对付沈家的乌合之众。

    大家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不过,唯一的差别就在于。

    一方敢打敢拼。

    一方更加在乎自家的小命而已。

    “哒哒哒!”

    踢声如雷,黑甲突现。

    “三伯,小心了!”

    沈重猛然间挥动鞭子,朝着沈忠儒的马屁股狠狠一抽。

    一帮人顿时狼奔矢走,四散而逃。

    沈忠儒吓得魂不附体,眼冒金星。

    残存的理智告诉他。

    一定要镇静。

    千万别慌。

    他死死地抓着马缰。

    咱们的战马不错,一定可以平安逃脱。

    同时,他也怒火直冒。

    他娘的,贼寇不讲武德!

    咱老子都把三十四艘船货完整的送给尔等了。

    那是一点破坏都没敢哇。

    难道,如此诚意还不够?

    非要赶尽杀绝么?

    江湖规矩呢?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你们不懂么?

    沈家护卫的战马不错。

    可他们的骑术就尴尬了。

    怎么能和马贼相比?

    杨成良拍的铁甲追兵都是义军精锐中的精锐。

    要不然,也没资格披上为数不多的黑铁甲不是?

    第一波跪地祈降的。

    就是那些靠着两条腿跑路的船夫、护卫了。

    贼寇骑兵只是射翻了几个人。

    大伙儿再也没有逃跑的勇气。



    第一百八十四章 士别三日

    

沈忠儒倒是能跑。

    贼寇看上了这五十匹战马。

    一开始也不敢乱放箭。

    死几个人无所谓。

    伤了马,他们会心疼死。

    一帮子贼骑挥舞着乱七八糟的兵器,怪叫着包围过来。

    “嚯嚯……投降免死!”

    “再跑,就放箭。”

    “哈哈哈,咱老子保证,射人眼不射马腚眼。”

    陆陆续续有沈家家丁勒马请降。

    沈忠儒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终于,贼寇渐渐失去耐心。

    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镇子。

    他们四五百骑兵,还不至于去攻击大几千人的集镇。

    这么大的追击场面,足以让土围子里的那些乡勇警惕了。

    “咻!”

    一支利箭穿透了一名家丁的后背。

    “啊……”

    那倒霉蛋惨叫着坠下马去。

    其他人吓坏了。

    真射啊?

    沈忠儒一勒缰绳,战马人立而起。

    “唏律律!”

    沈重急赤白脸的喝道。

    “三伯,你快走啊!”

    “我……我们断后!”

    沈忠儒老脸一阵抽搐,惨笑道。

    “痴儿!”

    “人家逗咱们玩呢!”

    “哪里还跑得掉?”

    当沈忠儒被带到西岸的时候。

    他才发现,自己的船都被弄过来了。

    唉!

    船货全丢了。

    人还没跑掉。

    我沈老三,今儿咋这般倒霉呢?

    “哈哈哈!”

    一位青髯大汉,骑着高大白马急速奔来。

    “沈家三爷,你跑啥呀?”

    “故人见面,水酒也得喝一杯嘛!”

    沈忠儒一时间目瞪口呆。

    还别说,来的真是故人。

    他见过好多次了。

    老家伙哆哆嗦嗦地指着来人。

    “杨成良,真……真是你呀!”

    身边的贼寇骑兵喝道。

    “老实点!”

    “见着安定王,还不跪下?”

    安定王?

    好大的口气?

    果然,你杨成良心心念念的,还觊觎着咱们安定县啊!

    杨成良却满面春风地跳下马来。

    他一把扶住真要大礼参拜的沈忠儒。

    “别呀,说了都是老朋友了嘛!”

    “兄弟们抬爱,给了安定王的尊号。”

    “当不得真的。”

    “走走走,去大帐里叙旧。”

    “三爷啊,你大可放心!”

    “杨某还不至于害你性命。”

    有你这句话就成。

    沈忠儒心里吊起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些。

    妈蛋,造化弄人。

    当初被自己呼来唤去的小小里长。

    大半年不见。

    竟然摇身一变称王了?

    还他么带着十来万贼寇纵横?

    命运之奇幻,不胜唏嘘哇!

    沈重等小虾米,自然没有高规格招待的道理。

    他们被贼寇们圈在河边,给了几口大锅,一些米粮柴禾。

    除了死掉几个倒霉蛋之外。

    上千护卫、船工,居然一个不拉的都被逮住了。

    沈重心中悲叹不已。

    就是一千只兔子,也没这么快被抓住吧?

    难怪当初沈麟看不起自己训练的乡兵。

    说是一帮乌合之众。

    他接手之后,还得费一番功夫打散了重训。

    难道,咱们主脉真的练不出好兵来?

    这五百人,可是自己亲手训练的精锐家丁。

    面对三四百贼寇骑兵。

    哪怕最终战败呢?

    也不至于一触即溃吧?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这家伙一时间傻傻出神,魂飞天外。

    彻底魔怔了。

    沈忠儒受到的待遇,就要好的多。

    他被杨成良携手带进中军大帐。

    中间的炭火盆烧得正旺,温暖如春。

    一进门,就让人寒气尽去,舒服得不行。

    杨成良打算以快打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下临漳县。

    不过,既然碰到沈忠儒,也说不上耽搁。

    后面的八九万步卒还没跟上来呢。

    骑兵渡河,就得折腾一中午。

    杨成良有的是时间,陪着老乡好好唠唠。

    各位领军主将纷纷掀开帐门走了进来。

    有小兵递上滚烫的茶水。

    还没过泸水呢。

    义军不损一兵一卒,就缴获了一支大船队。

    这开门红,打的漂亮!

    众将兴致都很高,操着各地口音,叽里哇啦嚷嚷一片。

    杨成良指着一位豹眼环须的壮汉介绍道。

    “这是我家二哥,赵归一,尊号归一王,有万夫不当之勇。”

    “二哥,没想到抢了个故人,这就是安定沈家三爷沈忠儒了!”

    赵归一喜形于色,还故意开着玩笑。

    “哟?沈家三爷啊?”

    “成良啊,你不会把到嘴的肥肉,再给吐出去吧?”

    沈忠儒倒是有点小期待。

    他恨不得这帮天杀的贼匪犯蠢,就把自己和财货当个屁。

    大手一挥,给放了呢?

    可杨成良是那般没脑子的蠢货么?

    他乐呵呵地道。

    “故人是故人!”

    “买卖是买卖!”

    “一码归一码的,咋能混为一谈呢?”

    “哟?对了,这里还有你的本家呢。”

    “都是咱们义军中得力的小将哦。”

    “那谁?”

    “沈铁山、沈铁柱,还不过来拜见你家三伯?”

    “陆大江,你小子躲躲闪闪干哈?”

    “你以为?今天的你,还是泸水河村那个小混球么?”

    “出来见见人!”

    “妈的,都领兵三千了,你不知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沈忠儒别说刮目了。

    他恨不得把眼珠子抠出来。

    这三位狼行虎步的铁甲小将。

    竟然是半年前祸害乡里的地痞?小混混?

    老天爷,这世道咋的了?

    咱沈家花费多大的代价?

    那些家丁也没少训练,投入的钱财海了去了。

    可怎么找不出这般三个人来?

    特别是为首的陆大江。

    个子不高,却透露着一股狠厉狡诈。

    看起来,比自家的宝贝侄儿沈毅,更像一位战场骁将。

    同样是领兵三千。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陆大江跟沈忠儒不熟。

    往日高高在上的沈家集三爷。

    哪里看得上他这样出身低微的小混混?

    他只是表情淡漠的拱拱手,一言不发。

    沈铁柱和沈铁山算是沈家的旁系子弟。

    从贼造反了,也抹掉那个“沈”字。

    二人尴尬地上前单膝跪倒,依足了礼仪。

    “侄儿参加三伯!”

    沈忠儒心中五味具杂。

    他扶起这两个,往日看走眼的“沈家千里马”。

    “快起来。”

    “你们去落阳山服苦役,一场贼……阿不,一场混乱……”

    “一下子就失去了消息!”

    “活着就好哇!”

    “前些日子,老夫还去过泸水河村呢!”

    “那地方,如今叫泸水铁城啦!”

    “铁柱,你爹是沈忠福吧?”

    “咱俩见过面,还念叨你呢!”

    “他呀,老多啦!”



    第一百八十五章 骇人消息

    

大帐中,好几个来自安定县的将领沉默了。

    某些人甚至背过身去,偷偷擦拭着眼角。

    从贼了又如何?

    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谁家里没有父母亲人?

    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陆大江一反常态,惊奇地问道。

    “什么?咱泸水河村,啥时候变成铁城了?”

    “有没有搞错?”

    义军不是全无作为。

    他们要查探安定县的情况。

    抄近路,沿着泸水河西岸往上走,既安全又隐蔽。

    要么,就得过夹山县,或者忠县绕路了。

    杨成良现在的手,还伸不了太长。

    义军改变了战略方向。

    安定,早晚得去,只不是现在。

    沈麟为了训练骑兵。

    一放出去就是四个百户部。

    每天轮流好几回。

    昼夜不停,周边十里之内。

    都是泸水铁城的监察范围。

    这么些日子,义军撒出去不下二十个精锐骑兵。

    每次都是泥牛入海,一个都没有回来。

    搞得杨成良都心痛了。

    他隐隐觉得,隔着诺大的荒草滩。

    老家,恐怕变天了。

    他一开始认为,多半是特立独行的梁家人下山了。

    作为练武多年的人。

    梁家神射的大名,地头蛇杨成良怎会不知道?

    他当年还去过邙山村呢。

    自己的侦骑跟梁家比骑射,多半不够看。

    邙山村穷啊,难道他们看上侦骑的战马了?

    完全有可能。

    暂时招惹不了,那就放一边吧。

    所以,泸水铁城的巨变,对义军来说。

    还是一团迷雾呢。

    陆大江的问题,也是好些个安定系将领的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