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85章

一品寒士-第85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百多双眼睛满含期待。

    三百只右臂齐刷刷抬起来。

    行的是军中举手礼。

    “先生好!”

    前来参观的未来先生们,哪里见过这般气象?

    一个个手忙脚乱,脸色通红。

    有的人,学着孩子们的模样回礼。

    有的人,则习惯性的弯腰鞠躬。

    有的抱拳拱手。

    田文青赶紧上前缓解尴尬。

    他招招手道:“陈教官,带孩子们回去吧!”

    “孩子们,你们都很好,继续保持。”

    “现在回去上课。”

    “校长再见!”

    “夸夸夸!”

    整齐的队伍,转身进城了。

    老头笑眯眯地上前抱拳,热情洋溢。

    “各位先生们好,老朽就是泸水学校的校长田文青。”

    “欢迎大家,前来泸水考察!”

    廖明秀实在憋不住好奇。

    “田校长,这是在训练娃娃兵,还是教书育人啊?”

    田文青乐了。

    “估计大家都有疑问吧?”

    “诸位,世道乱了啊!”

    “以往太平,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游历大周天下。”

    “没有谁?会担心自己的安全。”

    “就算碰到一些山匪土贼,人家对读书人也很尊敬。”

    “现在不行啦,人心乱了。”

    “你们出了安定县城,一个人敢随便乱走么?”

    众人默然。

    天天都说落阳山走失的马匪,可能奔袭安定。

    乡兵、班军的操练,让气氛更紧张了。

    谁还敢孤身一人,到处瞎逛啊?

    田文青继续道:“所以,城主沈麟大人有要求。”

    “我们这里是新城、新军、新气象。”

    “我们教的娃娃,也必须是德、智、体、劳,全面具备。”

    “不教出文武双全的孩子。”

    “不教出品德高尚,深知稼穑之难的孩子。”

    “就算我们这些先生,失职了!”

    众人再次被震撼。

    田文青的话语如雷贯耳。

    原来,这里不提倡什么。

    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开眼界

    

泸水铁城,并不重视科举虚名。

    这些读书人,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

    谁不是在科举之途上,屡屡碰壁呢?

    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何其难也?

    家里没有足够的资财,可供不起屡考不中的读书人。

    他们需要养家,需要谋取生计。

    贫寒出身,一辈子大概就止步于此了。

    家里都吃不上饭,还能高中状元啥的。

    那都是话本中的故事。

    你路费都没有,怎么去京城参加春闱会试?

    同年、相邻资助?

    别开玩笑了。

    一走半年,几百上千里路。

    还得打点,彼此交友花费。

    没几十两银子的花销,你根本下不来。

    谁帮得起你?

    所以,一般的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个举人。

    这样,家里的赋税全免,还有资格参与选官。

    当个吏员啥的,问题都不大。

    你家免税了。

    就有不少百姓,把田亩主动挂靠到你的名下。

    举人家分些利钱,就能发家致富。

    可中举,一样百中无一。

    难呐!

    泸水铁城不算大。

    众人跟着田文青先进了内城。

    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工坊,黑烟滚滚。

    巨大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来来往往,穿着统一蓝色制服的,全是雇工。

    男男女女,忙碌不停。

    田文青骄傲地道。

    “七个月时间,沈麟大人从无到有。”

    “白手起家,创办了这一切。”

    “如今,这里的用工,已经超过千人了。”

    “能赚多少钱?”

    “对不起啊,老夫也不太关心这个。”

    “反正,能养得起三千多兵,还修了如此大一座城。”

    “沈麟大人赚钱的本事。”

    “远超诸位的想象。”

    “你等,不必担心学校,发不起月饷啊!”

    “家属来了,也有的是活儿干。”

    “看到没?那些女工小娘子,干满五个时辰,一个月拿的钱。”

    “谁低于一两银子了?”

    “这还是刨掉吃喝、衣服之后的净收入。”

    好些个书生,都暗暗乍舌。

    真没法比啊。

    看看这些小娘子,一个个满脸红光,走路呼呼带风。

    比起面黄肌瘦的咱们。

    唉!

    伤心不是一点点。

    袁世杰眼尖,她指指策马而过的几位铁甲骑士。

    “田夫子,铁城有女兵?”

    田文青理所当然地点点头。

    “诸位,此地乃军城。”

    “三个里的人口才一万二,参军的丁壮就去了三千。”

    “工坊,营建、采石、锻造等,也需要壮劳力不是?”

    “所以,日常内城的警戒,医护、和后勤。”

    “就只有交给女兵了。”

    “这不是啥惊破天的怪事。”

    “女娃娃心细,治病救人,算账计数,比男人更合适呢。”

    “就连咱们学校的几个女夫子,都比男的受欢迎。”

    众人闻言,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这时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人心。

    可泸水铁城倒好。

    女子都能顶半边天了。

    好在这帮贫寒的读书人更能理解。

    他们的老娘和娘子,不都是这般能干?

    缝补浆洗,出去干活儿的也不是没有。

    田文青指着靠东墙的一栋栋白色大楼,骄傲极了。

    “教学楼修好了三栋,宿舍楼也有六栋,都是三层规制。”

    “每栋宿舍楼,能住四百八十个娃娃。”

    “教学楼五十人一个班,一栋楼八间大教室。”

    “还包括先生的办公房和厕所等等。”

    “先前修的操场小了些,还得扩建。”

    “对了,那个四层的大楼,一层是大食堂。”

    “二楼是未来的图书馆,预计藏书超过十万册。”

    “上面两层,都是先生们办公休息用的。”

    众人张大了嘴。

    一时间,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老天,那般宏伟的一栋建筑,两层楼都归先生们了?

    学校,到底要招多少先生啊?

    还有那大操场,足以容纳两三千人了吧?

    这还嫌小?

    袁世杰指着不远处,正在大修土木的工地。

    “老夫子,那些新楼,好像规制都差不多呀?”

    “目前的建筑,已经足够了吧?”

    田文青抚摸着一把白胡子,显得更加得意了。

    吓到你们了吧?

    这才哪儿到哪儿呀?

    “呵呵,那些在建和未建的楼房,不下五十栋。”

    “一部分,是你们以后的家属楼。”

    “一部分也是教学楼和宿舍楼。”

    “战乱将起啊,有多少孤儿将流离失所?”

    “沈麟大人心怀天下,非常人所能及。”

    “他计划在未来,咱们将收留一万以上的孤儿。”

    “男女不论,有教无类。”

    “我们这所大学校啊,一两年后。”

    “光是学生,就有一万四五千,先生嘛,五百人都打不住!”

    要不要这般夸张呀?

    几十个读书人都惊呆了?

    一万多人的大学校?

    顶得上三五个京城国子监了吧?

    老天爷!

    全部包吃包住?

    沈麟大人这胸怀和财力,果然是无人能及。

    接下来,这些先生旁听了三节课。

    田文青为了开拓他们的眼界。

    特意让他们,看了陈林教官主持的一节体育课。

    其实跟练兵没啥区别。

    队列,行进、跑步,拳脚,木刀劈杀、木枪刺击……

    众人完全相信,这些娃娃经过五年在校生涯。

    别的学得咋样?暂时不得而知。

    单单是堪比军训的体育课。

    就足以培养出一帮勇悍无敌的官兵了。

    别说安定的班军、乡军没这严苛的训练。

    怕是所有大周经制军队,也赶不上人家娃娃的操练吧?

    而另一堂课更是别开生面。

    一位十七八岁,相当腼腆的女老师,在教授学生算数。

    新奇的九九乘法表、除法表。

    让这些先生们,眼界大开。

    他们又觉得,这些娃娃经过五年的算数培养。

    就算将来不当兵,去其他商行当个掌柜都够了。

    很快,就赶上了晚餐时间。

    田文青也没搞什么特殊。

    学校也没有小食堂之内的。

    每个先生发一个陶瓷餐盘,排队领取食物。

    娃娃们都自觉的排成长长的队伍。

    没人监督,也丝毫不乱。

    堂堂先生,怎么好意思插队呢?

    食堂里丰富的菜肴,饭食让大伙儿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袁世杰拉着前面的田文青问道。

    “老夫子,这……这是专门为了欢迎我等,刻意准备的?”

    田文青乐呵呵地道。

    “怎么可能?”

    “沈麟大人说了。”

    “短了谁,都不能短了娃娃们的吃喝。”



    第五十章 动心

    

既然要练武,那大扩围墙的计划,只能延后了。

    反正现在的水泥产量也不足。

    各村子都忙着改造街道,兴修水渠呢。

    不过,沈家大院原有的围墙,加宽加高。

    倒是可以同时进行。

    就让梁自忠带着一帮壮小伙儿开干吧。

    半天训练,半天干活。

    大家拿工钱也安心不是?

    自此,沈家后院,每天传出鬼哭狼嚎之声。

    可怜的家主沈麟。

    光着上半身,穿着鼻犊裤,被红娘子打得满院子跑。

    最可气的就是。

    自家小媳妇,还在一边拍手叫好。

    柳楚儿,你学坏了。

    晚上泡在浴桶里。

    柳楚儿用丝瓜瓤,每一次挨着沈麟的皮肤。

    他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嘶……”

    “丫头,你不乖呢!”

    “相公被打成这个样子,你就不心疼么?”

    柳楚儿笑嘻嘻地道。

    “当然心疼呀!”

    “可是,书上不是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得了吧。

    圣人言你都搬出来了。

    可也没说,非要打得你家相公偏体鳞伤吧?

    本公子就知道。

    红娘子,陈无双。

    那个死丫头,绝对在打击报复。

    这时候,还不知道她正躲在那间屋里,偷笑着呢。

    不过,痛苦确实难捱。

    但身子骨也一天天变得更加健壮。

    速度、敏捷、反应力,甚至出拳、挥刀……

    几乎是全方位提升呢。

    没办法,沈麟舍得下本钱。

    吃得饱,吃得好,泡澡都有药汤。

    他怎么可能亏待自己呢。

    这副身子才二十岁,没准儿真能练出些自保之力来。

    纺纱织布有大利。

    柳楚儿的作坊,又添加了五台百锭织布机。

    可没过几天,出外采买的三叔,就忧心忡忡的回来禀告。

    “麟哥儿,沈家集的籽棉涨价了。”

    “要四个铜子儿一斤!”

    不怪沈忠和忧心。

    最好的籽棉,两斤多些,才能出一斤皮棉。

    这个时代,棉籽油也算食用油。

    价格还不低。

    沈麟家里可以自己榨油,也算是综合利用了。

    可一斤籽棉加价一枚铜钱。

    对总体利润,还是有影响的。

    单单织布而言,一匹布可需要三十斤皮棉呢。

    也就是说,原本一百五十铜钱的毛利润。

    现在,突然下降到一百二了。

    这降幅,很吓人的。

    对作坊加工,影响堪称巨大。

    老百姓其实无所谓。

    手工织布嘛,一匹布能让全家老少都换一身新衣了。

    成本多三十文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沈麟皱着眉头道。

    “可有调查?到底咋回事?”

    “籽棉价格,不是一直很稳定么?”

    沈忠和既然回来说,当然也跑过县城了。

    “唉,咱们整个安定,悄无声息的都涨了。”

    “我们对籽棉的利用率高,其实还能接受吧!”

    “可我就觉得奇怪,会不会是?有心人在后面操控啊?”

    “要是再涨几个铜板,这织布坊,就得歇菜。”

    不用涨太多。

    一斤七个铜板的籽棉价格。

    咱们就可以停工了。

    白干的活儿,傻子才继续呢。

    沈麟黑着脸道。

    “去其他几个县,大力收购,小爷还不信了。”

    “谁的黑手伸这么长?”

    “家里银子都带上。顺便给七爷再送一批农具。”

    “加大精铁农具比例,就说咱们,急需要钱囤积棉花。”

    娘的,太突然了。

    幸好没有拉开架势扩建围墙。

    要把东河滩那几十亩地都圈进来。

    沈麟的银子,哪里够用?

    不过,这件事情,也给沈麟敲响了一次警钟。

    不单单要存粮呀!

    手头现银少了。

    真不足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令人意外。

    第二天一早,沈家主脉的三爷。

    沈仲儒就登门了。

    老家伙笑得跟老狐狸似的。

    “麟哥儿干得不错,你大伯都以你为傲呀!”

    沈麟心中暗暗戒备。

    无事不登三宝殿。

    好家伙来的时机,也太巧了些。

    “啊哈哈,都是各位长辈的关照,小子感激不尽。”

    沈仲儒端着茶杯喝了一口。

    “嗯嗯,山里采的春茶吧?涩了些,香味儿倒是清新。”

    你就直说,看不上咱家这山野粗茶好了。

    反正咱们喝着挺好的。

    “麟哥儿啊,你弄出来的那个水泥,很不错呢。”

    “泸水河村要大修水渠,咱主家那一千亩地,可是受益不少。”

    “主家可没有人出劳役,老夫今儿来,就是打算用粮食冲抵的。”

    这种事情很常见。

    大户以钱粮抵劳役。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气。

    皆大欢喜,你找村长沈中平就好了嘛。

    果然,沈仲儒的尾巴很快就露出来了。

    “麟哥儿,咱沈家集的田地可不少,水渠更是年久失修。”

    “那水泥,能否供应主脉?”

    “听说一文钱一斤?价格倒是便宜。”

    沈麟暗自腹诽。

    咱那是内部价好不?

    外卖?肯定要加一些的。

    现在的产量?

    够呛。

    “三伯,水泥的质量还不算稳定,还处在实验阶段呢!”

    “产量小,恐怕暂时不够卖呀!”

    沈仲儒“咦”了一声。

    “不对呀,你们村修了半截子的街道,老夫刚刚走过。”

    “硬得跟石头一般,质量还不算好?”

    “就那样,可以了。”

    “产量不够,多建几个窑,不就行了?”

    “啊对了,你小子银钱不凑手吧?”

    “没关系,入股也好,像水磨那般卖技术也可以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