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来过来,沈麟,你这画的是个什么玩意?”
“水车带齿轮,中间杠子还不短……”
不愧是老师傅,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这可不就是大水车难做一点么?
沈麟也不怕泄密,反正水力磨坊真没啥技术含量,他不可能靠这个赚一辈子的钱。
“伯父,你看啊,水车要是能带动齿轮转动,这力气比畜力强很多倍吧?”
“还能十二个时辰运转,不用停歇!”
“您说,这样磨面的效率,得提高多少?”
沈忠贵干木工行业多年,虽然能大概看懂,但是理解上终究没法跟上沈麟的现代思维。
“这玩意可从没见过啊,并且齿轮怎么带的动石头大磨盘呢?”
沈麟呵呵一笑。
看到旁边伸长脖子的沈铁柱,他就不说了。
沈忠贵一时间没琢磨透,但是他也只是个木匠,既然有人要求了,那么打给他便是了。
“制作难度不大,就是耗时间。我这里四个人一起赶工,怎么的也要三天!”
“你这孩子卖书的钱,可得节约点花知道不?”
“大伯就收你点力气价好了,四百文吧,安装的事儿,咱们也包了!”
沈麟略略一算。
老头真没乱开价。
算上木头,也就是一人每天三十文的样子。
确实便宜到了极点!
他感激的拱拱手。
“大伯,多谢您啦,回头靠这玩意赚了大钱,侄儿给你包个大红包!”
“嗤!”
旁边的沈铁柱根本没看出一丝半点的名堂来。
他冷嘲热讽道。
“也不怕把牛皮吹破了?”
“沈麟,还以为你一场大病开窍了呢?”
“结果,你就折腾出这么一个破玩意?”
“赚大钱?你想钱想疯了吧?”
“就靠你这破木头架子,就想让一盘大石磨转动起来?你做梦呢?”
他家老爹可是石匠。
从小耳濡目染,沈铁柱再不上心,也知道一盘石磨有多重。
那可是几百斤的大家伙。
能把一头瘦驴拉得口吐白沫,一两个大汉也别想拽得动。
“哈哈哈,沈麟,我看你简直疯了。”
“你以为你是诸葛孔明?随便折腾一下,就能整出木牛流马来?”
这个年头的人,对力学那是完全没有概念。
在他们的印象中,牛的力气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力气了。
沈麟故意不说后面的步骤,就等着沈铁柱一头掉进坑里来,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这家伙就是个草包,还自鸣得意。
唉,这具身体的前身他娘的更草包。
枉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
居然被几个乡村地痞刷得团团转。
没关系,死鬼,既然我来了。
你就安心去吧,等着哥哥给你报仇雪恨!
沈麟故意紧张地握紧了拳头。
一张营养不良的苍白俊脸也红了白,白了红的变化不定。
“你,你懂什么?我说它能带动大石磨,它就能!”
“我……我昨晚连觉都没睡,计算了一夜,怎么可能算错?”
此话一出。
沈铁柱忽然感觉。
那个傻乎乎的书呆子沈麟又回来了。
这才是自己熟悉的模样嘛!
你他娘的会计算?
你会个屁!都被我们哥儿几个算计了无数回,你她姥姥的,还蒙在鼓里呢!
“嘿,我赌你这玩意拉不动!”
好!
终于说出了一个赌字。
正中沈麟的下怀。
他正愁没钱去定做大石磨呢。
偏偏还得去找沈铁柱他爹。
万一这小子,暗地里使坏咋办?
你要赌就好办了。
我要你乖乖地往下走!
沈麟就像被踩着了尾巴。
假装激动得不能自抑。
“沈铁柱,瞎哔哔有个球用?”
“来来来,咱哥儿俩今天赌一盘!”
“要是我的破木头架子,能带动大石磨呢?你押什么?”
终于上钩了。
沈铁柱暗暗窃喜!
“哟?有种!”
“你说说,怎么赌?”
沈麟迟疑片刻,忽然间眼神一亮。
“哎呀呀,咱这儿不缺一个大石磨么?”
“叫你爹做一个,必须按照我的图纸来。”
“要是偷工减料,做的不合规格,就算你输!”
沈铁柱不屑地道。
“我爹干了多少年的石匠了?”
“那手艺,那信誉,村里人,谁不翘大拇指?”
“这样,哥哥我也不占你便宜。”
“如果你赢了,这大石磨就不收你钱了!”
“如果你输了呢?”
沈麟决定再添一点筹码。
免得这小子反悔。
“首先,这个设备要装在河边,让老少爷们都去作证!第二,如果我输了,石磨多少钱,我照付,另外,我……我再加二两银子的赔注!你敢不敢赌?”
一旁的沈忠贵,虽然觉得沈麟的设计很巧妙,可没看到最后的连接原理,他也不确定谁输谁赢。
“两个臭小子,瞎咋呼什么?”
“二两银子,赌太大了,败家子啊你们!”
第六章 躺赢
沈铁柱自忖打赌必赢,自然不容沈麟反悔。
他连忙道:“伯父,我们都长大成人了,自己的事儿自己负责!”
“你啰啰嗦嗦干啥?赶紧按照沈大书生说的去吧!”
沈忠贵长叹一声。
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
他帮谁说话,都不合适。
算了,既然接了活儿,不管咋样,先做出来再看看!
两人当场就在木匠房里取了纸笔,签了赌约。
板上钉钉,谁也无法反悔。
沈铁柱拿着沈麟画的石磨图纸,兴冲冲回家找他爹去了。
老实巴交的沈忠福,哪里经得住家里小子的花言巧语?立马开始打凿起来。
至于这石磨外沿,为啥要开那么多孔洞?父子俩琢磨了一阵子,谁也搞不明白。
当然,他们也并不在意!
这场赌约,关系到二两银子的输赢。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麦子都卖到一两五一担了,也就是15个铜板一斤的高价。
寻常人家里,谁随随便便拿得出二两银子出来?
泸水河村并不大,不过一百多户,六七百人,很快就人尽皆知。
三天后,全村人倾巢出动。
这时代的人也没什么娱乐。
看一场别开生面的赌约,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大伯沈忠贵带着三个徒弟,正在河边安装水车和横梁齿轮。
沈忠福也寻人帮忙,把大石磨抬了过来。
陆大江等狐朋狗友都来看热闹。
了解事情的来由之后,他们更倾向于沈铁柱。
那个书呆子会赢?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陆大江,甚至假惺惺地拍了拍沈麟的肩膀:“都是兄弟,你现在要后悔,我可以做个主,这赌约……”
沈铁柱急眼了,二两银子,好大一笔钱呢!
“大江……你……”
沈麟也故意气鼓鼓地道。
“愿赌服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陆大江无奈的举起手。
“好吧,就让我来做个公正。”
“沈老二,沈麟,你俩既然赌了。”
“男子汉大丈夫,都不可反悔!”
旁边,柳楚儿有些彷徨无度。
她紧紧抓住沈麟的手臂。
要是真输了咋办?
天哪,二两银子!
就算前段时间沈麟弄了点银子回来,但是也没多少。
这要是输了,那后果,柳楚儿完全不敢想。
沈麟感觉身边娇弱的少女,在瑟瑟发抖。
担心她害怕,沈麟连忙悄声道。
“对你家相公,多点信心好不好?”
“我一个堂堂的读书人,还比不过一个地痞么?”
说到这,柳楚儿更担心了。
你以前,不就是跟他们混的么?
你哪一次?不是被人骗的底朝天?
“栓子,过来!”
沈麟招了招手,一个憨厚的半大小子,背着背兜跑过来。
这小子叫沈栓。
是二叔家的小子,一贯听沈麟的话。
兄弟俩最是亲近。
水车架起来了。
湍急的泸水冲刷着大片大片的木叶扇面。
带动水车刷刷的转动起来。
加了固定桩。
中间的传动横梁,末端的齿轮都抹了油脂,检察了一番,沈麟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切顺利,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沈麟朝着乐呵呵的沈忠贵,翘了翘大拇指。
“大伯,手艺不错。现在,松开合栓,先停止传动吧!”
沈忠贵点点头,搬动合栓木柱,齿轮、中轴横梁慢慢停了下来。
沈麟则是招呼栓子,从背兜里,取出十二根粗如儿臂的尺长木棍。
一一锲进石磨预留的孔洞了,牢牢固定住了。
刚刚做完这些举动。
明白其中关窍的老木工沈忠贵的脸色变了。
原来如此!
妙哉!
看来,自家的亲侄儿。
这回要载个大跟头!
给十二根木棍抹了油脂。
这就把石磨,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齿轮。
在一帮壮劳力的帮助下,石磨被固定在指定的位置。
两处齿轮咬合在一起!
沈麟笑盈盈地,亲自搬开起了合栓机关。
“嗡嗡嗡!!”
众目睽睽之下,中轴横梁和小齿轮飞快的动起来,带动了大石磨也开始做工!
一群围着的村民中,惊呼声此起彼伏!
“栓子,楚儿,倒麦子!”沈麟大吼一声。
看着石磨不停转悠起来,柳楚儿眼神又震惊,又欣喜,忙不迭将早已准备好的麦子倒进了石磨里。
一瓢一瓢的金黄麦子白色的面粉,混合着麸皮如瀑布一般往外冒。
哗……
这一下,议论的声音嘈杂起来。
“还真成了,沈书生,好本事啊!”
“老天,这磨面速度,石头犍牛拉磨,也万万赶不上吧?”
“读书人就是厉害,怎么想得出?如此高明的东西?”
……
接下来。
泸水村的村民们见识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一幕。
不过一刻钟,一袋二十斤麦子,就硬生生磨完了!
不管已经脸色发白的沈铁柱,沈麟大声道:“各位,水磨建成了,我沈某人开门做生意。”
“开业大酬宾,一百斤麦子收取磨面工钱二十文,要磨面的抓紧了!”
老天!
这么便宜?
要知道一头驴,又吃又吆喝的。
一天也就能磨个百十斤,成本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要是家里没有牲畜的,你得去租。
就算价格差不多,但你有人家水磨快么?
人家水磨两刻钟的功夫,你得干一天。
难道劳力,就不算钱么?
“沈书生,好样的,我家先磨两百斤!”
有心急的村民,已经跑回家扛麦子去了。
有面粉吃,谁愿意煮麦饭吃?
“杨老六,你倒是见机得快。”
“他娘啊,我们也把家里的麦子,磨了吧!”
“等等,我家也要磨……”
村民们相当踊跃,早就得到吩咐的栓子和柳楚儿,更是来者不拒。
挣钱嘛,当然要趁热打铁了。
眼看场面热闹起来,沈麟才笑眯眯地走到沈铁柱面前。
这家伙看鬼一般的眼神,沈麟很喜欢!!!
旁边陆大山找了个借口,早就开溜了。
可沈铁柱不敢跑啊。
这场赌注,村里人童叟皆知,赖不掉的!
“铁柱啊,你输了。那大石磨就归我了啊!”
“对了,你还得赔我二两银子呢!”
沈麟伸出手掌。
笑得满面春风。
沈铁柱身上哪里拿得出二两银子来?
他脸色惨白,惶急地后退。
“先欠着,我……我会还的!”
“唉,兄弟一场,我觉得你现在还是先跑吧……”沈麟突然叹了口气。
“跑?”沈铁柱疑惑一声,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一样,看向身后。
老爹沈忠福额头上青筋暴勒!
沈铁柱鬼叫一声,撒腿就跑了起来。
老人家气得七窍生烟,轮着抬石磨的大木杠子,追着沈铁柱就跑。
“你个孽子,老子打死你!”
第七章 见好就收
且不说沈铁柱被老爹撵着追了十条街。
小半天功夫,沈麟旁边的背兜里,就堆了不少铜钱。
他清出八百文递给沈忠贵。
“大伯,多出来的一半,算侄儿孝敬您的!”
“没有您的手艺,侄儿就没这赚钱的机会。”
“您要是推辞,可就见外啦!”
按照正常价格,消耗了十二个工时的水车全套。
找别村的木匠,没有一两银子,多半拿不下来。
大家本村,又都是姓沈的,打点折算正常,但八百文,的确是沈忠贵该得的。
他推辞不过,笑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沈麟啊,好好干!大伯要不要钱都无所谓。”
“你现在,能自个儿赚钱了,你爹也该含笑九泉啦!”
“记住了,别像以前那般晃荡了,你现在又娶了个漂亮媳妇,可是要珍惜!”
长者教诲,沈麟恭恭敬敬地点头。
“嘿嘿,您就看好吧!”
“如今的沈麟,已经跟过去一刀两断,改邪归正了!”
什么事儿都图个新鲜。
村里人点起火把,连夜排队磨面。
沈麟又把栓子的哥哥柱子喊来,一样是每天三十文的工钱,四人打算轮班,连夜干活。
总得把村里人,这股热情劲儿熬过再说!
一连干了五天,才把村里人的生意做完了。
普通人家,自然没那么多粮食存货。
一二百斤顶天了。
可耐不住泸水河村还有两个大户。
一个是村长沈忠平。
一个是管着三个村的里长,杨成良。
马上就是麦收季节了,过段时间,陈粮就得大降价。
原本他们现在卖陈粮也能赚不少。
可白面市价高达三两银子一担,就因为过去磨面太费劲了,一斤麦子能磨出八两白面,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好家伙,两家拿出了几千斤陈粮,又让沈麟忙了五六个日夜。
回家一算,短短几天净赚十七两银子。
家里也买了麦子自己磨,从此过上了吃白面的好日子。
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
谁知道,好事传千里。
河对面的昂山村,天天晚上看到这边打着灯笼火把。
热闹非常。
哪里不跑过来,看个稀奇?
等泸水河村的买卖做完,周围几个村的买卖,就上门了,最后还有沈家集的本家也跑来。
先是用上万斤麦子的生意套近乎,最后点明要沈麟的水磨技术。
他们倒是可以仿造,毕竟是镇上的大族,家里就养着能工巧匠。
可这般不地道,也怕人戳脊梁骨,本家专门负责生意的三伯沈忠儒,和蔼可亲地拍着沈麟的肩膀:“你小子读书不成,这么多年连个童生试都过不了。”
“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