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也跟大爷我学,臊不死他!”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呢?
嗯嗯!
胡大爷用心良苦啊!
咱们一定要配合。
胡连丰可能万万想不到。
从今天起,几乎每一个乡里乡亲的,都不会叫他大名儿了。
喊“二蛋”,居然是为他好?
这上哪儿说理去?
最近贼寇很猖獗。
巡哨的力度加强了。
每天派往泸水以东的铁骑,多达五个百户部。
巡查距离为五里。
站在一些土丘制高点,举着望远镜,都能望见沈家集的城墙了。
副小旗冯一贵突然喊道。
“老大,有情况!”
有点心不在蔫的胡连丰打了个激灵。
他接过冯一贵递过来的望远镜一瞅,顿时面色凝重。
“什么情况?”
“光天化日之下,还有人抢劫?”
“不对,前面逃命的背插双翎,是……信使?”
“检查兵器,迎上去!”
“虎!”
五十骑在奔跑中排成一道黑色骑墙,风驰电掣。
远远的,那打马狂奔的信使高喊道。
“救命!”
“我是沈家集的。”
“他们,是贼寇!”
贼寇?
他娘的,都打到沈家集了?
从哪儿过来的?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胡连丰喝道。
“平弩,准备——”
哪知道,对面的追兵打了声呼哨。
拔转马头跑了。
冯一贵鄙视道。
“老大,贼寇的战马太差了。”
“追吧,他们跑不掉。”
“噗通!”
那信使摇摇晃晃,一下子从马背上跌了下来。
众人才发现,他皮甲后背上插着一根白羽箭呢。
“追个屁呀?”
胡连丰俯身一把捞起信使,检查了一下才道。
“双层皮甲,羽箭入肉不深。”
“一贵,你带一个小队,护送信使回城。”
“顺便通知百户他们跟上来。”
“我得去沈家集探一探。”
冯一贵没有意见。
他叮嘱道:“老大,小心点!”
“驾!”
信使被送回城。
一帮高层都惊动了。
白娘子二话不说,直接命令道。
“虎大勇,你率本部轻骑前往沈家集方向。”
“不,调换两千重骑吧!”
“记住,不得擅自开战,先护送河东的百姓回来。”
虎大勇一抱拳。
“遵命!”
“不过,二夫人,贼寇要是先打我咋办?”
梁自忠笑骂道。
“又没叫你去沈家集,打个屁呀?”
“二夫人,我带两千重骑跟着去吧!”
“不用调换了。”
“这小子老想打仗,得看着点儿。”
柳楚儿看完来信。
“贼寇骑兵来了三四万?”
“陈昂很有信心嘛,居然没向咱们求援。”
“只是提醒咱们,小心流浪滩方向?”
白娘子轻笑道。
“所以,要先看一看嘛!”
“守好咱们的地盘儿就行。”
“单单那点贼寇骑兵,攻打沈家集,够呛。”
“制造攻城器械,就得花不少功夫,不着急!”
梁自忠拱拱手,带着虎大勇调兵去了。
很快,七千轻重骑就轰隆隆地踏上了东岸土地。
虎大勇抱怨道。
“老梁,咱们可以钓鱼嘛!”
“贼寇见了咱们的兵甲、战马还不得流口水?”
“钓来一波,灭掉一波,嘿嘿!”
梁自忠认真地警告道。
“大勇,军中自有规定。”
“如今大人不在,咱们就更要听两位夫人的吩咐。”
“你呀,总是大大咧咧的。”
“要是胡乱行动,别人怎么看你?”
虎大勇缩了一下脖子。
这么严重?
他低声道。
“老梁,你是知道我的。”
“天地良心啊,我就是像打仗想疯了。”
“林锐、陈元他们在西北杀了多少鞑子了?”
“咱真是……憋得不行了。”
梁自忠抚摸着一把短须淳淳告诫道。
“咱知道,你是有口无心。”
“但你要体谅两位夫人的难处嘛。”
“大几十万军民的安危,不需要慎重?”
“铁城只有两万多兵,还包括不少新兵蛋子。”
“你倒是打畅快了,万一折损过大呢?”
“老巢还怎么守?”
“忍忍吧兄弟,机会,就要来了。”
虎大勇连连点头。
老梁说的在理。
也不差这一时半刻了。
贼寇骑兵都到了沈家集。
大部队还会远么?
牵一发而动全身。
沈毅要是知道沈家集出事,他还在忠县呆得住?
那小子的三万兵一撤。
呵呵,沁水防线,漏洞就大了。
贼寇,有高人呐!
第五百六十七章 撮土攻城
陆大江对沈麟的人马,不怎么重视。
这源于他早年的认知。
那时候。
他跟沈铁柱、沈铁山一伙人,总是把沈麟的前身耍得团团转。
他就不相信了。
一个书呆子,转眼间就能变个人似的?
多半是,因为沈麟几分诗才。
背地里,被沈家主脉暗中扶持起来的罢了。
因此,陆大江对打下沈家集很是热衷。
咱老子把你的靠山推倒了,看你小子还蹦跶个啥?
有哨骑不停来报。
“大帅,四里外发现铁锋军巡哨,约四十人。”
“大帅,铁锋军骑兵聚集三百多人了。”
“大帅,铁锋军出动骑兵七八千,止步于五里之外。”
……
陆大江对沈铁山笑道。
“看到没?”
“沈麟那小子,跟当年没啥变化。”
“还是个无胆鼠辈。”
“旺财,你带三千骑,前出三里警戒。”
李旺财有些担心。
“大帅,人家有七八千骑呢!”
“会不会打过来?”
陆大江拍拍他的肩膀道。
“放心,要打早就打来了。”
“泸水到这里,不过十来里。”
“骑兵就一个冲锋就到。”
“沈麟在观望呢。”
“你只管监视就好!”
陆大江踌躇满志。
谁说骑兵没有重武器就不能攻城?
他采用的,是古代打仗惯用的撮土堆山法。
这是没有投石机,没有云楼箭车,盾车的最好选择。
沈家集没有护城河。
他押来大批百姓,让他们去攻城当替死鬼?
陆大江可没足够的耐心。
几万人拿着锄头、扁担、撮箕开始挖土。
一堆堆倒上去,再用从船上拆下来的板子拍实了。
很快,南城,西城外就堆起了一丈多高的土山。
东门靠着二郎峰。
不用管。
北门是围三缺一,就等着城里的步卒跑路呢!
跑?能跑得过骑兵?
太阳高高升起。
土山渐渐超过两丈了,开始往城墙方向堆进。
同时,两座土山还在不停的加宽,加高。
一点点逼近三百步。
城里的沈昂有些焦躁了。
狗入的贼寇,居然想到这种笨办法?
偏偏,沈家集的城墙只有两丈高。
土山堆下去,岂不是对城防形成居高临下的攻击?
“投石机,上火油弹!”
“给老子打!”
“咻咻咻!”
在城头士兵的指引下,城后的投石机抛射出几百枚火油弹。
准确的击中了两处土山。
火焰熊熊,很是壮观。
那些堆土的百姓吓得连滚带爬,烧着的却没几个。
很快,在贼寇刀箭的威胁下,打杀了几个逃跑的。
老实巴交的百姓又被赶羊似的,继续大搞土木工程。
城里的守军坐蜡了。
他娘的,迟早会堆到城头来吧?
其实,修土山也是有讲究的。
背对城墙的部分,一样会夯出阶梯和躲避的空间。
盖上木板,架起木柱,形同堡垒,躲避的空间不少。
再有火油弹打来,百姓也不慌了,猫起来就是。
就算城内射来的石弹,骨碌碌顺着土坡往下滚,照样伤不了几个人。
四五里外,梁自忠跟虎大勇带着七千铁骑,与三千贼寇骑兵隔着一里地对峙。
双方谁也没有开打的意思。
虎大勇举着望远镜叹道。
“老梁,撮土为山呐!”
“多少年了,都没有见过这般打仗的了?”
梁自忠叹道。
“自从有了投石机,谁还废这功夫?”
“不过,这玩意却能有效防御投石机啊!”
“沈昂,麻烦大了。”
虎大勇摇摇头。
“未必,等土山推到一百五十步内。”
“沈昂就可以发射重型石弹了。”
“临时夯土,哪经得起大石头砸?”
梁自忠咂咂嘴,没吭声。
贼寇不怕死人啊!
那么多百姓,不停往前堆就是了。
到了一定高度,重型石弹就砸不上去了吧?
关键是,进入一百多步。
贼寇的箭矢就能跟守军对射了。
城内才多少守军?
沈昂很吃亏啊!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
二郎山拐角,突然冲出一片银光闪闪的铁甲骑。
沈毅的部队,终于赶到了。
梁自忠和虎大勇觉得距离太远,看不太清。
一声令下,七千铁锋军步步紧逼。
李旺财慌了。
这没法打啊?
兵力太悬殊了。
他一面派人求救,一面下令后撤。
显然,这家伙虚惊一场。
没有预想的两面夹击。
铁锋军进逼二里地,又不动了。
东面,陆大江派出一万骑兵,跟沈毅打得如火如荼。
虎大勇啧啧称奇。
“贼寇不穷啊,这一万人,全都穿着步人甲呢!”
“都能跟沈毅打成平手了?”
梁自忠翻翻白眼。
“人家好歹纵横了好几个府。”
“灭了多少官军?”
“几万铁甲都凑不出来,还造什么反?”
“那种五六十斤的步人甲,给你你要不?”
鬼才要呢?
十炼铁都达不到吧?
重点倒无所谓,咱们铁锋军马好,驮得起。
面对铁城具甲。
老式步人甲的防御力,太喜感了。
虎大勇当年就见过老总督用这甲武装重骑兵。
当然,面对轻骑和步卒。
老式步人甲也还算不错。
“唉,破烂货,过时了。”
“嗯?”
“沈毅的东路铁骑占优了?”
“不对,冲锋的是重骑兵?”
“好家伙,居然不下千骑,这父子俩,没少下功夫啊!”
梁自忠也看得津津有味。
沈毅的重骑一出,贼寇的铁甲轻骑就撑不住了。
不过,人家也有招。
随军的几十架床弩车上去了。
“沈毅很明智,没有硬拼!”
“双方这一仗,死伤两、三千人了吧?”
“一比二,还差不多。”
“沈毅能打,可人数是个劣势!”
其实,沈毅是有苦说不出。
他的探马已经回报。
陆大江的后续部队快到了。
而且,更加惊人的消息还在后面。
他娘的,唐州朱文盛,居然投降了。
赵归一的主力部队,高达三十五万步骑,已经渡过沁水。
老天爷,大几十万贼寇肯定要从沈家集一带再次过河,分兵攻打安定府城。
沈毅原计划是以二郎峰为根据。
他在外,沈昂在内。
里应外合,不说击败陆大江的十来万人马。
至少可以牵制着拖下去。
现在咋办?
多几倍的贼寇正在涌来。
二郎峰才多高?
贼寇蜂拥而上,堆也能把他堆死。
常远征劝道。
“将军,绕过北门。”
“咱们从西边进攻,至少,后路无忧啊!”
第五百六十八章 死在一起
去西边?
沈毅不是瞎子。
他遥遥看到,西边有大队贼寇列着骑墙像是在防备谁。
不用猜。
他就知道。
铁锋军出动了。
可一贯好战的沈麟部众,居然只是对峙?
那就说明,他们有顾忌。
能来的人,应该不多。
自己要是靠过去。
等贼寇大部队到了,肯定尾追不放。
我沈毅就算打不过,也不会做祸水西引的龌龊事。
“不!”
“从北门进城。”
“咱还不信了!”
“两万铁甲,几万民众,还守不住小小的沈家集。”
贼寇没有防御北门。
当沈毅的部众绕过二郎峰,鱼贯进入沈家集的时候。
沈忠信坐着轮椅出来,忍不住骂了。
“混蛋,你进来干甚?”
“安定府不管了?”
沈毅苦笑道。
“爹,我派两万乡兵去安定城协防了。”
“对了,还有庄名起的败兵,三万多人守着水营呢!”
“您说说,多我这万把人……”
“不对,现在只有九千一百多兄弟了。”
“去府城,能有多大作用?”
沈忠信脸色一暗。
这一万铁甲骑,可是父子两花费重金打造出来的。
没了八、九百?
都阵亡了?
这才打了一仗而已。
贼寇,不一样了啊!
“可是……可是,你不能回来呀!”
“西门外,铁锋军来六七千,你倒是跟他们汇合去呀!”
“进可攻,退了守。”
“不比蹲在城里好?”
沈毅跳下马,他把缰绳扔给常远征。
“老常,你去跟沈昂安排防务吧。”
“我先送爹回家。”
他从家丁手里接过轮椅,推着头发半百的老人往沈家大宅走去。
“报!”
“大人,将军,沈重回来了。”
沈忠信回头,诧异地问道。
“沈重?”
“他从哪里来?”
那传令兵半跪于地,咬牙道。
“贼寇军中!”
沈忠信气得脸色青红。
“咳咳……带他上来!”
沈重的变化很大,脸上颇有些风尘之色。
他是被沈昂命人绑着送来的。
沈毅板着脸冷冷地问道。
“你,给贼寇当信使?”
沈重预感到不妙,噗通跪下哭喊着。
“二伯,我……我不是愿意降贼的呀!”
“我们一直在京城,帮杨成良购买物资,利润很高。”
“鞑子打下郑州后,三伯说京城不能呆了。”
“我劝他去南方暂避。”
“可他说……富贵险中求。”
“我们押着一批货物到了真定,结果被归一王扣了。”
“连人带货,不投降,没活路啊!”
……
沈忠信抬头望天,太阳躲进云层里里。
有些阴冷!
老头紧了紧身上的裘衣,喃喃地道。
“我们沈家,可是五百年的书香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