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281章

一品寒士-第281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将军,连六万澶州军都挡不住!”

    “我们如何守?”

    沈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拍拍马致远的肩膀。

    “老马,你要相信你自己。”

    “当初,面对更为凶残的辽军,我带着的,还不是八千生瓜蛋子?”

    “你现在有两万人,还有更加完备的城防。”

    “你尽可能把全县的百姓,都收进城里去。”

    “别分散去守镇子了,那才是真的守不住。”

    “放心,贼寇的主攻方向是安定府。”

    “去找你的,只会是偏师。”

    “没有百姓当替死鬼,他们拿不下忠县城墙!”

    马致远狠狠点头,脚步踉跄的去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县父母官,备寇一年多了。

    该来的早晚要来。

    他没有开城投降的念头,他要拼了一把老骨头。

    岸边还有沈家的三十多艘大船。

    步军全都挤进去了,先回安定府城。

    营中的辎重粮草也顾不上,直接给了马致远的乡兵。

    让他们全都搬走。

    算是府城对他们唯一的支援。

    沈毅带着铁甲骑连夜启程。

    他必须增援沈家集。

    要不然,沈昂顶不住。

    最让他担心的是,最近老爹常常回去督促工坊生产。

    没准,老头这会儿也在沈家集呆着呢!

    更别说还有那满地窖的金银,怎么能便宜陆大江?

    陆大江确实走得急。

    当沈铁柱跟上来时,十四万大军,能动弹的只有九万了。

    官军没那么好打。

    但两部缴获了不少战马。

    军中凑了凑,竟然武装起三万多骑兵。

    陆大江是丝毫不敢耽搁,带着骑兵突袭上马镇。

    没错的,他的目标就是沈家集!

    这是早就跟归一王定好的策略。

    更何况,后续的沈铁柱还能挟裹三个镇子的百姓跟上来。

    他陆大江,不缺送死的人。

    果然,沿途的上马镇,隆中镇防御松懈。

    包括近些的乡村,都轻松偷袭得手。

    如果单看这支兵马裹挟的人数。

    实际上比出发时还多几千。

    沈家集繁华。

    码头上的船只不少。

    天色未明的时候,划着舢板、木排强渡的先遣贼寇,一举攻占了整个码头。

    所有船只易手。

    等沈昂接到急报,率领三千铁骑来夺,已经为时已晚。

    第一批登陆的贼寇骑兵,比他的队伍还多呢。

    怎么打?

    沈昂无奈,只得退回沈家集坚守。

    沈忠信还在睡梦中,就被示警铜锣给敲醒了。

    他让家丁推着轮椅,急匆匆赶到南门城墙。

    正巧碰到沈昂率队回撤。

    “二伯,您别担心。”

    “有我们呢!”

    沈忠信哪里放心得下?

    这时候,天色已经放亮了。

    只见成千上万的贼寇骑兵黑压压的逼向城墙。

    远处的码头两岸,数不清的人头,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沈忠信忧惧交加。

    “这可如何是好?”

    “贼寇怎会从天而降?”

    “沁水北岸的联军,难道打败了?”

    自家的独子,沈毅如今咋样了?

    沈昂飞快的安排完防务。

    如今的沈家集,人口好几万呢!

    周长八里的城墙不比府城矮,还都是新筑的水泥墙。

    上万乡兵久经训练,铁甲装备率近半。

    足够两班轮换着守城了。

    东边还紧挨着二郎峰,贼寇顶多三面围城而已。

    “二伯,您看,到达的贼寇全是骑兵。”

    “很显然,他们想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多半啊,这帮人绕道而来。”

    “沈毅堂哥他们,未必就败了。”

    “唐州那些城墙,岂能一鼓而破?”

    “近三万的水军据守沁水河,贼寇大部队可不容易过。”

    陆大江为了抄近路,在隆中镇用缴获的船只渡到了南岸。

    到了沈家集,又再次渡河往北。

    这是没办法的。

    北岸有好像一段都是山地,道路难行。

    哪怕两次渡河反复折腾。

    也比他走山路来得快。

    他还不敢用那些船只运载人马直接走水路。

    一是逆水行进赶不上战马。

    二来,万一遇上水军呢?

    运输船岂不是活靶子么?

    不成想到,陆大江的渡河举动。

    反而让沈昂误会了。

    以为他以骑兵绕路,长途潜行过来的。

    那就绝不会出现太多的人马。

    有兵,有坚城在手。

    沈昂信心十足,一定守得住!

    沈忠信提醒道。

    “派信使了没有?”

    “府城,呃,还有泸水铁城?”

    “救兵也要搬的嘛!”

    沈昂笑着摇头道。

    “算了二伯!”

    “安定府就留下一批乡兵,出城遇上骑兵,不是送死么?”

    “再说了,沈麟不在泸水。”

    “一帮女人守家,怎么可能出兵?”

    “他们能自保就不错了。”

    沈忠信想想也是。

    沈麟带着一批人马护送鲁志昌去了陕西路。

    这不是秘密。

    那边跟回鹘人打起来了。

    皇城司也有情报通传。

    他这样的府衙高官肯定能提前看到。

    沈麟那臭小子不断从铁城抽兵。

    都在西边打了半年了。

    家里哪还有可堪野战的力量?

    沈忠信没有办法,也不抱指望。

    不过,他转身下城的时候,还是叮嘱道。

    “趁着贼寇还没合围,机会难得。”

    “昂儿,派人去吧!”

    “咱们不求救!”

    “给他们示示警,总是应该的。”

    沈昂赶紧道。

    “成!”

    唐州知府朱文盛彻夜未眠,急得团团转。

    探马信使不断进进出出。

    “什么?”

    “庄名扬那小王八蛋,战败撤走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开城投降

    

坏消息还不止如此。

    偷袭北岸的贼寇,奔着安定府去了?

    朱文盛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忠县边境的沈毅,带着三万马步军去救老窝了。

    马致远、张书铭两位知县被逼无奈,正连夜把百姓撤进忠县和易县城里,以图自保?

    李广利骑兵营大败,如今只能靠着战船苟延残喘。

    一夜之间,局势陡变。

    唐州剩下的一府三县,就变成风雨中的孤岛了。

    过十万的水陆援军全指望不上了。

    靠着自己那帮生瓜蛋子,怎么挡住赵归一?

    那可是三十万如狼似虎的大军啊!

    连当初的黄炳仁,都被打得满地跑。

    班军游击官孙泽顺低声道。

    “大人,如今,谁也靠不着了。”

    “单单凭借咱们手头的力量,是万万保不住唐州的。”

    “不如……”

    天色大亮,唐州四门大开。

    朱文盛带着一帮军将和士绅,恭恭敬敬地在南门外站成一排。

    赵归一志得意满地接过朱文盛双手递上的降书。

    “哈哈哈哈!”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赵某在此保证——”

    “我义军替天行道,绝不伤害唐州一草一木。”

    “另外,愿意随我征战的乡兵,发十两安家银。”

    “家属,三年不纳税!”

    原本缴了兵器,垂头丧气的乡兵们顿时纳头就拜。

    “归一王仁慈!”

    “归一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十两银子,三年不纳税的条件。

    值得乡兵们献出一条命了。

    无他。

    北岸的十来万联军,被先遣义军打败了,跑路了。

    后面就剩下个安定府,防备空虚,还不是手到擒来?

    澶州还有几家撑门面的军队?

    一般人,可不知道泸水铁城还藏着一只猛虎。

    他们只知道,澶州军就剩一半儿了。

    几万人而已。

    归一王几乎占据了河北西路大半儿地界。

    拥兵五十多万。

    谁挡得住?

    加入义军,也不一定就会送命。

    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赵归一毫不废话,直接留下五万本部人马镇守唐州。

    原本的十万乡兵,班军全都带去攻打安定。

    唐州府城本就有不少渡船,货船。

    大军渡河,声势浩大。

    下游的李广利接到哨船通报,惊得茶杯都摔了。

    “朱文盛,老匹夫!”

    “竟然敢断我后路?”

    庄名起撤退,沈毅撤退。

    李广利毫无意见。

    既然陆大江都去偷袭沈家集了,那还待在沁水河干嘛?

    有他这近两万水军,几千陆战骑堵住辽人就够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朱文盛一天都没坚持。

    不,是一箭未发就直接开城投降了。

    他娘的,不当人子啊!

    唐州一府三县,城防完备,乡兵足足十万呢。

    再不能打,守城战以战练兵,总能坚持些日子吧?

    “软骨头,混账!”

    朱元成,李成功兄弟也气得不行。

    “大帅,咱们出兵吧!”

    “至少,不能让贼寇过河啊!”

    “要不然,安定的防守压力,就太大了。”

    李广利按捺住一腔怒火,摆摆手道。

    “来不及了!”

    “咱们距离唐州城,不下三十里。”

    “三四里的河面,一来一回才多少时间?”

    “朱文盛手里,大小船只可不少,搭几条浮桥都够了。”

    “搞不好,这会儿都过去二十万大军了。”

    几人颓然而坐。

    船只盖上木板,用钉子固定,转眼就是几条大道。

    现在去烧浮桥。

    根本赶不上趟。

    而且,人家还可以腾出一条浮桥,排满投石机。

    到最后,不过是拼消耗罢了。

    辽军战船推进速度不慢。

    已经拔了十几里的木桩子了。

    李成功忧心忡忡地道。

    “大帅,最多下午。”

    “辽军就能逼近罗家镇了。”

    “要不?”

    “咱们全力出手,冲过唐州河面,也退守安定?”

    李广利看着三位爱将问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

    “我们在此坚守,是做无用功?”

    “不,你们错了!”

    “辽人可以送给贼寇火油袋。”

    “却不会把先进的重弩送人。”

    “我们不是堵辽军战船。”

    “我们是替安定守军堵住那批重弩呢!”

    “至少,贼寇要攻安定府城和沈家集。”

    “必须制作,调动大批投石机才行。”

    “偏偏,他们不能走水路。”

    “所以啊,时间还是在咱们这边的。”

    潞城。

    祁连海牙兴冲冲地走进府衙。

    “大帅,好消息!”

    “铁锋军,果然是路过的。”

    “他们已于昨日,拔营东去了。”

    耶律瀚海挠挠花白的头发,脸上却不见一丝笑容。

    “我们的麻烦是没了。”

    “可王爷的澶州大计,变数就大了。”

    “你别忘了,沈麟出行,那一大波乌篷战船呢?”

    “就算没去打耶律大明的黄江水师。”

    “也多半会走南路,进入泸水啊!”

    祁连海牙也变得凝重起来。

    “不好!”

    “我堂弟,祁连海源的水军偏师,危险了。”

    耶律瀚海摇摇头。

    “海源部好歹有一百多艘装备了大黄弩的战船。”

    “就算打不过,也能沿着沁水逃出大部分吧?”

    “我担心的是沈麟这十万铁骑,一旦加入安定大战。”

    “赵归一挡得住?”

    “不行,得赶紧让耶律大白的水军东下黄龙江。”

    耶律大白统领的是太原水军。

    因为铁锋水军屡次路过,威胁太大。

    辽皇特地下了圣旨,让其避战。

    其实,避战也有好处。

    太原水军不但全部换装了,还扩大了一倍。

    如果不是忌惮神出鬼没的铁锋水军。

    耶律大白早就精锐尽出,把邹明贤那万余参军给吃干抹净了。

    祁连海牙赶紧点头。

    “大帅此计甚妙。”

    “是时候跟铁锋水军一决雌雄了。”

    “一旦海源部跟大白部会师于安定湾。”

    “我水军规模比铁锋水军多出一倍,胜算很大啊!”

    耶律瀚海可没那么乐观。

    “还是别太冲动的好!”

    “本帅觉得赵归一这根搅屎棍,留着挺好的。”

    “有我水军大部汇集安定湾,进,可消耗沈麟的军力。”

    “退……”

    “要是能拿下澶州军城,灭了庄子才那个阴险老鬼,就堪称完美了。”

    “不管如何,总得试一试,派人快马传讯吧!”

    齐声喝声传来。

    “遵命,大帅!”



    第五百六十六章 先看看

    

晨光初露。

    勤劳的铁城百姓赶着牛车,络绎不绝地踏过东门石桥。

    他们上赶着去照料自家的麦田。

    如今,正是冬小麦出穗的时候。

    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丰收了。

    老百姓闲不住,锄锄杂草也是好的。

    泸水河东,十来个村子的百姓都搬进铁城了。

    可他们家里的田亩,依然归属于自己。

    当然,有上万亩从沈家主脉划过来的田地,却被沈麟捐给农牧司了。

    他才不是抱着土地不放的地主老财。

    一队队黑甲骑兵御马小跑,不时跟牛车上的百姓打着招呼。

    “大爷爷,早啊!”

    “二蛋,又去巡哨啊?”

    “哈哈哈哈……”

    其他百姓都忍不住乐了。

    胡连丰脸皮抽搐,没好气地对手下骂道。

    “笑,笑个屁啊!”

    他好歹也是个小旗官,管着几十号人呢。

    转过头,小胡央求道。

    “大爷爷,求求您啦,能不能别叫小名儿?”

    胡大爷满面红光,缺了两颗门牙,依然嗓门洪亮。

    “兔崽子,当个小旗官了不起啊?”

    “二蛋咋啦?”

    “嫌弃这名儿不好听?”

    “没两颗蛋,你还算是男人?”

    您辈分大,惹不起!

    咱躲还不行么?

    胡连丰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后面的哨骑憋着一肚子欢乐,跟着跑了。

    其他乡亲们道。

    “大爷爷,连丰也是要面子的,您怎么老当着他的部下叫人家小名儿?”

    “大伯,就是啊!您看把大小伙子给臊的。”

    “老哥,行行好,照顾一下小年轻的面子吧!”

    胡大爷摩挲着稀疏的白胡子,得意洋洋地左顾右盼。

    “你们瞎吵吵个啥?”

    “他爹他娘都在工坊忙活,都急成啥样儿了?”

    “说了好几个对象,那小子老是躲,说不着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除非他完婚,要不然,老子天天喊他二蛋。”

    “你们也跟大爷我学,臊不死他!”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