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264章

一品寒士-第264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涨价才怪呢。

    至于宝马良驹,那玩意有价无市,别指望买到。

    来迎接一下,蹭顿饭吃,还能混两匹好马?

    一帮冻得缩手缩脚的官员们顿时喜笑颜开,嘴巴都合不上了。

    “恭喜鲁大帅,旗开得胜!”

    “永兴军真是我西军翘楚,北国屏障啊!”

    “对对对,有鲁大帅在,有永兴军在。”

    “俺们睡觉都踏实了!”

    ……

    沈麟和一帮铁锋军大将根本不露面。

    秘密支援,能不暴露是最好。

    鲁延世直接带着他们入营了。

    打的旗帜也是大周军的黄龙旗。

    永兴军早就有模学样,不管是皮甲和铁甲、皮质马铠。

    全都染成了黑色。

    一眼看过去,都是黑色的骑兵队伍,哪里分得清谁是谁?

    旁观者只觉得这七万铁骑虎虎生威,杀气毕露。

    果然是百战归来的悍将雄兵!

    永兴军招待文官们的庆功宴,沈麟也不去凑热闹。

    灞桥军营的地盘儿又扩大不少。

    战马多了,要训练嘛!

    前期到来的两万多童子军就在水军千户陈虎的监管下。

    一直在独立的军营中刻苦训练。

    能天天黏在马背上练习骑射,这种机会可不多。

    铁城的战马也不算少了。

    一半儿要提供给新军新练。

    另一半儿要保持战备值班。

    哪有多少给童子军训练的?

    能一周驰马一两个时辰,就算军方很重视他们了。

    沈麟带着一帮重将策马巡视。

    边看边点头。

    “娃娃们个头增长很快啊!”

    “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效果不错。”

    陈虎笑道。

    “大都督,小娃娃学东西快。”

    “要不是力气小点,近战都没啥问题。”

    陈云建议道。

    “大都督,咱们五万大军,减员也有两千余人。”

    “我看,不少孩子都足以补进军中了。”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接受了文化、武技的系统训练。”

    “顿顿有肉,身体也足以支撑四十斤的负重。”

    陈云指的是,三十斤半身具甲,十斤的兵器等。

    这一点,铁锋军控制得很严格。



    第五百二十八章 编入

    

铁锋军官兵的负重,精确到了一两。

    随身装备包括一把复合弩,一把苗刀和匕首、水壶。

    十斤的斩马刀、被褥、干粮和箭壶,要么挂在得胜钩上。

    要么由备马托着。

    这批童子军,一般都在十三四岁。

    也有身体强壮,个子出众的十二岁娃娃,但比例不高。

    陈风遗憾地道。

    “可惜,只能当轻骑兵啊!”

    梁直没好气的笑道。

    “老兄,你也太过分了。”

    “这么小的娃娃,你想让他们当重骑?”

    “等十五岁之后,再选吧!”

    “多十斤负重不打紧。”

    “关键是铁杆马槊的平衡和反弹,不少大人都承受不住。”

    林锐也翻了个白眼揶揄道。

    “老陈,得了啊!”

    “这次咱们在西北,招了不少大个子兵,挺能打。”

    “你小子已经瞄上了不少人。”

    “可咱们铁锋军已经整编了好吧?”

    “每个两万人的参将部,只有五千重骑。”

    “给轻骑留点种子行不?”

    陈风呐呐地道。

    “一样。”

    “都是一样的!”

    “等回到铁城,咱们带回去的精锐,还不得跟新兵混编?”

    “训练得再好,没见过血的,还是他娘的菜鸟!”

    各位主将,除了用顺手的十来个亲卫。

    其他的兵,基层军官,都要经常调换的。

    见过血,打过仗的老兵,谁不稀罕?

    你让留守的梁自忠,虎大勇等人就带一帮新兵蛋子。

    他们不急眼才怪呢?

    沈麟转了一圈,才决定道。

    “这些娃娃都练的不错,不管男女。”

    “传令下去,三天后集中考核。”

    “不强制要求,自愿报名!”

    “民政,工坊等各部门,也需要有文化,有武力在身的年轻人嘛!”

    “咱们自己调教出来,用着也顺手不是?”

    “女孩子可以招进野战医院。”

    “正好混编集训一个月!”

    之前上前线,军中是没有女护士的。

    以后肯定要正规化。

    每个参将部都得编入一个千户的娘子军负责情报、纠察、后勤和医疗。

    只是不常驻游击部和千户部而已。

    别看人家娇滴滴的。

    打起仗来,穿上具甲骑上战马,姑娘们一样骑射近战,彪悍的很。

    命令很快下达。

    两万三千童子军全都报了名。

    加入铁锋军,几乎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

    当兵才是铁城人最崇尚的职业。

    不单单是军饷比其他职业更高。

    还因为铁锋军屡战不败的战绩,实在是太耀眼了。

    同时,先进的医疗技术,强大的野战医疗系统。

    无坚不摧的具甲,犀利无敌的兵器。

    也大大降低了战场重伤率,以及死亡率。

    加入其他军队,你得随时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可铁锋军里,却不必担心。

    在河套地区大战三个月的五万大军。

    减员才两千多。

    大部分还是缺胳膊断腿的。

    回去铁城,也能得到很好的安置。

    学校,民政部门,或者各街道官员。

    伤残军人待遇从优,走到哪里都受尊敬。

    孩子们相处了一年多的学校教官,可不都是伤残军人担任的?

    他们的战斗故事,早就耳熟能详了。

    那些体育教官,哪能不为老部队着想?

    他们恨不得把所有娃娃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

    要不然,对不起大都督天文数字一般的付出。

    沈麟很欣慰。

    辛苦得到了回报。

    孩子们的参军积极性没让他失望。

    就算入了军队,或者参加了工作。

    他们还是要继续自学,每年都要回学校参加两次考试。

    免费教育五年,是沈麟制定的最低标准。

    考核其实没那么苛刻。

    孩子们年纪还小,可塑性很强。

    比如射箭,百步固定靶,中八环就算过关。

    骑射,人型活动靶,百步能射中就行。

    战场上。

    一百二十步之内,都很容易受到对方破甲箭的反击。

    铁锋军开战,为了减少损失。

    一般情况下,都不提倡近战。

    用复合弩远距离吊射,就能解决对手,为何非得逼近呢?

    当然,凭借甲胄优势。

    重骑兵宝马长槊,免不得要冲锋在前。

    但那多半是决战之时了!

    百步距离,能射中移动人型靶,更远些,射中马匹还有什么问题?

    加入军中磨砺两个月,他们还能取得长足进步。

    文化考试,也只是走走过场。

    他们接受了一年半的正规教育。

    学到的东西比大半正规军官兵都要多。

    称呼一声小书生都不为过。

    但有些检测,就让童子军们觉得难以接受。

    身高低于低于一米六的,淘汰。

    着三十斤半身甲跑步,坚持不了半个时辰的淘汰。

    沈麟正在四处转悠,就听到一个孩子带着哭腔大喊。

    “不公平。”

    “你们……欺负人。”

    嗯?公开考核,谁还敢徇私舞弊么?

    不能吧?

    沈麟拉

    这里正是测量身高的地方。

    一个长得挺敦实的孩子急得快哭了。

    “我能在一百五十步射中移动靶!”

    “我……我还能负重四十斤跑半个时辰。”

    “我比大多数人都强!”

    “不就是差一点点身高吗?”

    “我四月份才满十三岁,我还能长个子的啊!”

    负责检测的那位小旗官和和言略色地解释道。

    “同学,如今军中的战马,比你们训练的马匹更好。”

    “肩高最低都在四尺七八了。”

    “你身高不达标,上下马费力。”

    “会给战友们添乱的,你知道吗?”

    另一个主考官也劝道。

    “你说的很对,你还在发育期,个子肯定长得快。”

    “但大都督定下的标准,就是这样。”

    “要是对你网开一面,其他同学会怎么想?”

    那孩子一时间愣住了。

    眼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可是……可是这次选不上,要等一年后了呀!”

    “我等不住,我想报仇!”

    沈麟大感意外,走上前去问道。

    “这位同学,你想找谁报仇啊?”

    旁边有孩子赶紧道。

    “我们在学校里听说,贼寇在南边闹得越来越厉害了。”

    “章程说……说我们这次回去,可能要去打贼寇。”

    “不能参军,不就没办法报仇了吗?”



    第五百二十九章 心切

    

沈麟黑甲覆面,跟普通的铁锋军官兵没啥区别。

    但负责考核的两位,还是认出了尖刀近卫。

    毕竟他们的衣甲装备不一样。

    不过他们只是起身敬了个礼,没说什么。

    他们也不清楚,来的是哪一位将军?

    那敦实孩子章程握紧拳头道。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哒!”

    “贼寇要是拿下了真定,邢州,还不得招兵买马,信心爆棚?”

    “咱们安定可是北地明珠,太诱人了。”

    “赵归一那帮杀千刀的贼寇,不返身扑过来才怪呢!”

    这些孤儿孩子,每一个都被贼寇害得家破人亡。

    闻言之下,一个个挥舞着拳头高喊道。

    “我们要参军,杀贼寇去。”

    “对,杀光他们!”

    “报仇!”

    “报仇!”

    ……

    沈麟点点头,其志可嘉。

    很好!

    “同学们,你们有杀贼的勇气,这很好!”

    “但是,军中自有规矩。”

    “一旦决定了,岂能朝令夕改呢?”

    “一切行动听指挥,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

    “你们说,是不是呀?”

    章程和一帮孩子都沉默了。

    他们在军营了带了这么久,当然明白第一条军规。

    是铁锋军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

    沈麟轻笑道。

    “不过嘛!”

    “这一次过不了没关系!”

    “为了给你们杀敌的机会。”

    “本官决定,临走前,也就是一个月后。”

    “咱们再补考一次!”

    他摸了摸章程的脑袋道。

    “我看好你!”

    “努力训练一个月,应该能过关。”

    章程狠狠点头。

    “我……一定可以的!”

    一大群被剔下来,都快哭鼻子的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

    “好!”

    再苦练一个月。

    确实,很多人都可能过关。

    他们这个年纪,只要营养和锻炼跟上了。

    身高和力气都回蹭蹭蹭往上涨的。

    铁锋军什么时候,在吃穿上亏待过?

    这一次遴选,只有六成孩子过关。

    主要是五千多女娃娃,天生个子要矮一些,力气更弱。

    过关的才一千出头。

    好在,还有第二次考核。

    总算没有当场哭鼻子的。

    实际上,一个月后。

    近万的孩子,还是有一半儿落选了。

    这次,他们知道。

    哭鼻子也没用。

    军中跟校园不同,哪能一次次网开一面呢?

    一些男娃娃都咬紧牙关,等着一年后再报名。

    女孩子就开始商量着考虑去工坊,或者留在学校任教了。

    身高体力不达标,怎么上战场搏杀?

    就算当了护士、军医,谁能保证没有突发情况?

    你战力不行,害了自己不要紧,拖累别人就说不过去了。

    这时代的孩子懂事早。

    小小年纪就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

    他们也不得不去认真面对。

    新兵混编。

    每个小队都能分到两三个半大孩子。

    短时间,确实让基层军官们头痛。

    要知道,铁锋军的训练非常严苛。

    只要参了军,就没有讲情面可说。

    不过,军中是个大家庭。

    铁锋军还不存在老兵欺负小孩子的情况。

    再说了。

    这些娃娃学问好。

    不少陕西籍的老兵还能向他们请教。

    大家互帮互学,倒是很快打成一片。

    在等待的日子里。

    军中也会安排休假。

    以小队为单位,可以从军营借马车,去长安城开开眼。

    该吃吃,。该喝喝,买点土特产带回也成。

    但是,身在异地,就算休假上街也是要全幅甲胄的。

    穿常服出行,就显得太标新立异了。

    沈麟可不想被有心人盯上。

    不过,铁锋军将士长久的训练,已经潜移默化了。

    他们上街,三人成列,两人成排。

    再自然不过的行走方式,依然成了长安城的风景线。

    公平买卖,不吃霸王餐,出手阔绰。

    也让很多长安城的百姓,商家啧啧称奇。

    永兴军的军纪也不错。

    可总免不得偶尔喝醉酒闹点事。

    铁锋军这边却不同。

    因为有便衣纠察随时盯着呢。

    就算小聚喝喝酒,大伙儿也都尽量控制着,免得惹麻烦。

    有好奇的百姓或者掌柜会经常问。

    “你们是那支部队的?”

    “怎么看着面生?”

    可他们得到的答案完全一个样。

    只有四个字。

    “永兴新军。”

    长安是个大城市。

    南来北往的商人多了去了。

    甚至还有不少胡人在长安世代居住,开店开酒肆的都不少。

    官府并不会因为跟回鹘人打仗,就驱逐长安的西域人。

    人家老老实实做生意,照章纳税。

    你凭什么武断?

    但这种包容性也有祸端。

    比如,城南的某个烧锅子店里。

    掌柜的就在密室对几个黑衣大汉密商。

    “已经得到证实。”

    “西军确实击败了伟大的喀喇大汗。”

    “几十万勇士被杀啊,太惨了。”

    “我怀疑西军得到了强助。”

    “那么多大帆船来回好几趟。”

    “什么兵甲,精锐送不过来?”

    “查!”

    角落里的一位身穿紧身短打的女子起身道。

    “爹,还查什么呀?”

    “最近城里出手最阔绰的那帮军人。”

    “明显的,很多人操着河东,河北一带的口音。”

    “这不是客军,才有鬼呢!”

    “可您就算知道是他们又如何?”

    “我们力量有限,只要一下手。”

    “肯定会被连锅端。”

    “几年的布置岂不是白费了?”

    领头的中年人冷哼道。

    “是就好了!”

    “怎么会白费呢?”

    “你们没发现他们背着的皮套么?”

    “看形状,一定是一种威力惊人的强弩。”

    “还有,他们挎着的那种长刀。”

    “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