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263章

一品寒士-第263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侥幸生还的勇士们说了。

    他们有机会进入百步射程。

    可破甲箭也难以穿透大周军甲胄的防御。

    那种夜色下,射箭当然先找大目标了。

    如果是皮甲的话,军中不缺神箭手,没理由在百步距离穿不透。

    “小王子,末将已经确认过了。”

    “大周军,当初断后,以及后来追击的都是具甲骑兵。”

    “绝对不会错!”

    “我们需要调查的,就是谁在暗中支援西军?”

    坎儿诺挥舞着胳膊,大声吼道。

    “不可能!”

    这时候,后面传来一声低沉而嘶哑的声音。

    “有可能的。”

    两人赶紧回头,只见大汗已经悠悠醒转。

    “父汗!”

    “大汗,您终于醒了!”

    喀喇汗左右望了望,眼中滚出几滴浑浊的泪水。

    “多熟悉的地方啊!”

    “本汗倒是回了燕子峪,三十万勇士却长眠在冰天雪地了啦!”

    乌默尔安慰道。

    “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

    “我们被辽皇给利用了。”

    “西军,是块硬骨头啊!”

    “您不必难过,还是有近两万勇士得逃大难呢!”

    喀喇汗摇摇头,凄然笑道。

    “不,辽皇没有骗我。”

    “他在最后一封信中提醒过了。”

    “说澶州崛起一股新势力,不服大周王化,我行我素。”

    “却偏偏有极为了得的炼铁和制甲能力。”

    “他们的一种强弩,能发射远超投石机射程的火油弹。”

    “很是特殊,难以扑灭!”

    “疑似这帮人跟西军有所来往。”

    “因为,辽军在黄江的水军,挡不住人家的乌篷战船。”

    两人如听天方夜谭。

    辽国水军自己都挡不住,放任那股势力资助西军。

    这不是专坑咱们回鹘人么?

    坎儿诺瞪圆了双眼。

    “那……父汗,您还非要跟西军开战。”

    喀喇汗额头冒出咕咕的汗珠。

    双眼的神光也暗淡了些。

    “换了你们,会信么?”

    “辽皇信中说那帮人领头的叫沈麟。”

    “参将而已,麾下顶多水、陆两三万兵罢了。”

    “而且,他跟大周朝很不对付,好像大周发兵十万去围剿了。”

    “就算那沈麟水军犀利,能送给西军一些具甲。”

    “他能帮人家武装起十几万骑么?”

    “那得多少银子?”

    “天下谁……谁出得起这笔钱?”

    乌默尔喃喃地道。

    “是啊,辽皇的铁浮图,也始终没突破过一万人。”

    “当初,我们就看到过,对方拥有不下一万马槊重骑。”

    “末将一度怀疑,那不过是披着步人甲的马槊铁骑。”

    “根本不相信他们能装备得起重骑兵。”

    喀喇汗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咳咳咳……坎儿诺,听我……我说。”

    “你不能在……在燕子峪久呆。”

    两人这才发现大汗的异样。

    这是……回光返照?

    乌默尔也急了。

    “大汗,我去找军医!”

    喀喇汗艰难摇头。

    “不……不必了!”

    “我清楚自己的……状况。”

    “坎儿诺……乖儿子,你不能回富贵城。”

    “拔都……容不下你。”

    “带着这里的牧民和……和残部,去高昌……收了黄头回鹘!”

    “然后西迁……”

    “保命……要紧”

    喀喇汗脑袋一歪,顿时气绝身亡。

    “父汗……”



    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汗坎儿诺

    

喀喇汗征战一辈子,最后却死在舒适的温泉中。

    按照草原习俗。

    他这般仇敌满天下的枭雄人物,没被割掉脑袋拿去制成酒杯或者尿壶。

    其实也算寿终正寝,很圆满了。

    可坎儿诺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南蛮子就该乖乖地等着被征服。

    父汗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扛起父汗为竟的征服大业。

    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回鹘的都城,富贵城。

    坎儿诺回不去了。

    草原人角逐汗位,比中原汉人皇室要惨烈得多。

    他的两个哥哥,在几年前已经激烈碰撞过一回了。

    大哥拔都杀死了老二毕格乐。

    喀喇汗事后也没惩罚拔都,还称他是草原上的鹰崽子。

    这个时代的回鹘和大辽并称为草原双雄。

    辽国的疆域比沈麟记忆中的历史,要小一些。

    辽国的上京还是在临潢府,统治重心偏东北方向。

    回鹘和辽国之间以斡难河,阴山一线为界。

    北边疆域包括贝尔加湖一带,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北海。

    发源于杭爱山的色楞格河是回鹘人的母亲河。

    他们的都城建立在色楞格河中段。

    自大齐王朝被大周取代之后。

    对草原的影响逐渐消失。

    回鹘和大辽几乎同时建立。

    两国之间,也争斗了小二百年,谁都想征服对方。

    最后又发现,谁都奈何不了谁。

    后来,辽国开始大力开发辽东,并征服三韩,还拿下了幽云十六州。

    回鹘也没忘了从中原王朝身上继续割肉。

    不但夺取了水草丰满的河套平原,还继续往西拿下了瓜州和凉州,甚至走得更远些。

    葱岭和阿尔泰山一西的大片土地和草原都被他们统治了。

    西域很多部落和小国都向回鹘称臣。

    这其中,喀喇汗征战四十年,成果最大。

    按理说,回鹘控制的部落更多,控弦之士比辽国更强大。

    但是,喀喇汗发现。

    草原人再怎么生养都比不过南蛮子。

    辽国控制的辽东,三韩和幽云十六州,这些年,人口爆发式增长。

    如果单纯的比青壮人数,回鹘完败。

    要是两国再次爆发大战。

    回鹘人的战争潜力,岂不是远逊于辽国?

    正好,辽皇耶律宏志野心勃勃,打算灭掉大周。

    可单单凭借一国的力量,好像很难。

    于是,他邀请喀喇汗一起干。

    双方约定,谁夺得的领土就是谁的。

    喀喇汗不干都不行啊!

    按照草原人的经验,征战弱国,只会越打越赚便宜。

    大周如今衰落到了跟熟透的果子似的。

    一旦辽国吸足了大周的养分,回头再对付回鹘?

    那前景就更不妙了。

    因此,听说辽皇发动八十万大军马踏中原。

    喀喇汗也聚集了七十万草原部众南下。

    虽说少了十万人,可喀喇汗的部众都是精锐骑兵。

    还包括黄头回鹘的十万骑呢!

    战斗力远比辽国掺杂了大量汉儿的步骑更强。

    结果,仗打到现在。

    喀喇汗死在半道上。

    七十万大军也就剩下十万出头了。

    不说对战强大得可怕的西军。

    喀喇汗临死之前,都在给心爱的小儿子想退路。

    随军的部族首领和大将几乎都死光了。

    留在燕子峪的人马,原本就是坎儿诺掌握多年的亲信部众。

    乌默尔又是个忠于喀喇汗的。

    他深知大王子拔都是个狠人。

    宰自家亲兄弟眼都不待眨的。

    他这样的败军之将回去富贵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等火花了老汗,乌默尔等人立刻推举坎儿诺为新大汗。

    并且开始出谋划策。

    “大汗,趁着消息没传开。”

    “我们应该派人回去,把我们几个的部族拉出来。”

    “老汗王的意思是,立刻收复黄头回鹘,举族西迁。”

    “加上在贺兰山一带过冬的部族和西域各族。”

    “咱们能收拢过百万人呢!”

    这已经不少了。

    相遇与回鹘帝国的三分之一了。

    不对。

    此战死掉了近六十万勇士。

    再把河套和凉州、西域等地的部族全都拐跑了。

    拔都能掌握的人口,恐怕只有一百七八十万了。

    “不!”

    坎儿诺果断地道。

    “各位,我们应该以凉州和瓜州为根基。”

    一位亲信大将急色道。

    “大汗,不可呀!”

    “一旦大雪消融,我们就会面临拔都和大周西军的两面夹击!”

    “就算咱们手握百万牧民。”

    “也顶多能征集起四十万勇士。”

    “别说拔都了,咱们连西军都挡不住。”

    坎儿诺自信地笑了笑。

    他摊开桌上的羊皮地图。

    “你们看,对于拔都的人马,我们可以收缩防御。”

    “从玉门关到嘉峪关,以大齐故长城建立防线。”

    “父汗连西军的木头寨墙和车阵都难以攻破。”

    “更何况高耸的长城?”

    “同时,我们可以对拔都晓以利害。”

    “我和他兄弟相争,只会让回鹘越打越衰落。”

    “他要是把这一代青壮都打没了。”

    “岂不是便宜了辽皇耶律宏志?”

    “那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定调转马头吞掉大回鹘帝国的。”

    乌尔默越听眼神越亮。

    他一拍手道。

    “没错,拔都虽说心狠手辣,却不是个没脑子的。”

    “大汗独立出来,是迫不得已。”

    “我们都是回鹘人,没道理让耶律宏志捡便宜。”

    “再看这里。”

    “贺兰山中的山口通道、古关,寨墙,咱们也可以重新启用。”

    “还可以加固,修筑更多。”

    “山道狭窄,关墙难攻。”

    “南蛮子可以用衡山防线挡住咱们回鹘人二百多年。”

    “我们照样可以用贺兰山防线抵挡更久。”

    “远程魔火弹一样可以抵挡。”

    “它总烧不穿砖石堡垒吧?”

    其他诸将也频频点头。

    我们可以在城寨、关墙里布置大量投石机。

    可进攻的西军就难了。

    通道狭窄。

    只要顶住了魔火弹肆虐。

    最后还不得短兵相接?

    守城方,总是占便宜的。

    坎儿诺咬牙道。

    “只要击退了拔都。”

    “西军并非不可战胜。”

    “他们肯定要大力耕种河套平原。”

    “人可以撤到城里去,庄稼总带不走。”

    “咱们以贺兰山防线为出发地。”

    “不跟他们硬拼硬。”

    “光是轻骑骚扰,南蛮子就吃不消。”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凯旋

    

二月初五,铁锋军全部撤回长安灞桥。

    慕容军却留在了鸟鼠山定西大营。

    不少粮草也留下了。

    大雪封山,粮秣转运不便。

    虽说雪橇车能解决很大麻烦。

    可长途跋涉,人马也受不了。

    永兴军主力安置在兰州、秦州等城。

    跟着鲁志昌父子返回长安的,只有两万余具甲骑兵。

    这是战略力量,还是跟在主帅身边比较方便可靠。

    永兴军各地驻军都分到了不少战马,双层皮甲甚至铁甲。

    鲁家打算把二十几万永兴军逐步整编。

    至少要训练出二十万骑兵出来。

    就算一人双马达不到,一人一骑还是很宽裕的。

    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渐精锐化。

    漫长的冬天,还要两三个月才会过去。

    这段时间,正是养精蓄锐,严格训练的时候。

    前方大胜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陕西路各地。

    边关危机解除了,还大有收获。

    鲁志昌等人并不介意大肆宣传。

    千里沃野的河套地区落入西军手里了。

    雪化之后,就可以搞大开发。

    提前搞搞宣传,到时候多去些移民总是好的。

    那地方一旦开发好了,并不比整个陕西路小多少。

    开疆拓土啊!

    大周的历史上,几乎没有打下一路之地的先例。

    值得普天同庆。

    跟辽军几乎占了整个河东路,河南路,兵围京畿相比。

    西军的大胜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如此强军守护,陕西路上空弥漫的战争乌云都消退了。

    七十万回鹘骑兵都被打败了,差点全歼。

    辽国敢进攻咱们陕西路么?

    他们已经出兵八十万围攻京城了。

    山东路,河东路要不要留下足够的军队防守?

    辽皇还能派出几十万大军来打咱们陕西路?

    开什么玩笑?

    你以为训练有素的兵源是鲤鱼甩籽呢?

    养军队不花钱?

    军备更是个无底洞。

    回鹘人大败,还不足以让辽人警醒?

    长安知府冯玉良带领大批官员,冒着严寒,亲自跑到灞桥来迎接大军得胜归来。

    这是个务实的本地官员。

    大周讲究以文御武。

    可在边境之地,如澶州、雄州,河东和陕西路。

    文官的作用被无限削弱了。

    他们负责管理老百姓,搞好军队后勤。

    文人有几个死脑筋的?

    你不配合军队,到时候,外敌一旦入侵,你跑得掉么?

    要是结了仇,背后的冷箭你都受不了。

    所谓以文御武,也只是在太平时节,或者是安稳的京城和南方罢了。

    去年的教训已经让西军警惕了。

    那位啥也不懂,专会坑人的副枢密使童子贵。

    不但把鲁志昌积攒了好些年的骑兵队伍给坑进去。

    五儿子也战死了。

    他自己都差一点回不来。

    所以,现在鲁、杨、折三家对文官既警惕又严厉。

    能不能干?

    不能干你可以挂冠而去,咱们绝不拦着你。

    也许年前还有硬气的文官受不了,赌赌气。

    可现在嘛!

    相比于西军的夸张战绩。

    再看看大周朝廷,连京师都快收不住了。

    乱世将至。

    诺大的中原,还有比陕西路更安全的地方么?

    南方各路不会有外敌入侵吗?

    成都府路面临吐蕃的威胁。

    梓州路、广南西路面临大理、李越国的侵扰

    沿海海盗屡剿不绝。

    要是京城被辽军攻破了,大周朝廷被一锅端了。

    中原南方的枭雄之辈还不得乘势而起?

    到时候,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尊?

    谁说的清楚?

    内乱四起,死的人更多。

    所以,聪明的冯玉良在鲁志昌面前,姿态摆得很低。

    这次跟回鹘人交战。

    他管辖的陕西路文官系统也出力不少。

    老鲁还是很满意的。

    “来来,老冯,你辛苦了。”

    “这三匹宝马良驹,送你!”

    “各位,今天人人都有礼物。”

    “感谢各位对我永兴军的支持。”

    “宝马良驹难得。”

    “可合格的战马,人人都有份。”

    “临走时,都去挑一挑,一人两匹!”

    就算陕西路再偏僻,一匹好的战马,现在也要七八十两银子。

    原本没这般高的价格。

    但止不住南方各地跑来买。

    辽军都打到两淮和河南路了。

    除了陕西路还算安宁,上哪儿买马去?

    不涨价才怪呢。

    至于宝马良驹,那玩意有价无市,别指望买到。

    来迎接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