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屯田也罢,收税也成。”
“本官会上奏朝廷,此一府五县交予诸位养兵,就不抽取赋税了!”
“但,本官只有一个要求。”
“尔等必须死死堵住赵归一,不许贼寇回头,越雷池一步。”
马原等人遭庄子才排斥。
他们原本就不想回澶州,去争夺那三瓜两枣的。
这次追击赵归一,抢了贼寇带不走的粮草辎重无数。
每家都算发了大财。
一路上,贼寇到处焚烧麦田、村庄,不少百姓无家可归。
马原等人赶紧收拢起来。
一家分了七八万。
如今有了地盘,丁壮从军,家人去开荒。
转眼间,之前的损失就弥补了,兵力还有超出。
这就是有了自家地盘的好处。
马原、杜勇、蒋先定等人连连拱手称谢。
他们养军不就是为了打仗发财?
打贼寇总比打辽人安全吧?
如今,大伙儿在澶州东南边境安家落户。
就等于远离了辽军威胁。
庄子才那个贪心鬼堵在第一线呢!
没有黄炳仁开口帮忙。
他们怎么可能得到名义上的屯兵之权?
当然,老黄的心思,大家心里都清楚。
不就是为他所用了么?
这也没啥。
大周朝文贵武贱。
为将者,除非你能爬到庄子才,卢太白的高度。
他俩可以为所欲为,不再看大头巾们的脸色。
其他的军将,还是交好一位文官大佬比较可靠。
角落里,沈毅一个人喝着闷酒。
连续十几天的追击战。
他的五千铁骑居功至伟。
结果一分战利品,抢到的都交出去不少。
他娘的,怕死鬼杜勇都白得一个县城。
他沈毅这般勇冠三军的大将,却毛都没捞到一根。
估计黄炳仁也有自知之明。
安定沈家的人,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他不吭声,黄炳仁却端起杯。
“沈将军,为何闷闷不乐耶?”
沈毅连忙举杯道。
“没有没有!”
“末将只是在想,军中伤残官兵的安置问题。”
黄炳仁好奇地问道。
“哦?”
“本官看你的五千铁骑军容整齐,没多大的损失啊!”
沈毅苦笑道。
“大人,马大帅是最清楚的。”
“我的骑兵一直是大军先锋。”
“已经增补三次了。”
“送回安定修养的伤兵就不下三千人。”
“其中,阵亡、断手断脚不得不退役的近千啊!”
马原为人还算厚道,他笑起来就像弥勒佛一般。
轻易不得罪人。
“大人,小沈这次立功不小。”
“他麾下的铁骑损失了可不好补充。”
“骑兵操练,太耗时间了。”
“沈毅啊,你过两天就得带兵返回安定。”
“本帅听说你家里就有炼铁坊。”
“安定也是澶州最大的骡马市。”
“要不这样,你麾下的战马,官兵的铁甲、马铠。”
“不如卖给咱们如何?”
“放心,咱们现在不差钱,就算高出市价三成。”
“本帅……也绝不还价!”
这下子。
杜勇和蒋先定等人激动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强买
战马和铁甲,无论何时,都是好东西。
现在属于非常时期,更是有价无市。
就连黄炳仁都动心了。
他的三千标兵也需要不是?
他现在是看出来了。
只有铁甲骑兵才是王道。
特别是具甲轻、重骑,简直就是贼寇的克星。
他也打听到了沈毅的轻骑具甲都是从泸水铁城买的。
不但他,还有马原都派人去过了。
沈麟那边的便宜火油弹随便买。
但兵器甲胄就一个字。
没!
哪怕猴版武器,也不能随便扩散。
人家不卖,偏偏马原,黄炳仁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此,众人把主意打到了沈毅头上。
就算让他做个二道贩子。
大伙儿也心甘情愿。
“哈哈,沈毅呀!”
“马大帅说的不错。”
“你带回去多麻烦?”
“咱们凑一凑,送你五百牛车。”
“你的部队,路都不用走了。”
“放心,你最好的那批轻骑具甲,听说三百两银子一套?”
“本官给你四百!”
“你的重骑具甲,本官出五百两一套如何?”
“骑弓、斩马刀都高价收购!”
其他人一看,赶紧纷纷开价。
轻骑战马更是给出了百两银子的高价。
重骑好马,一百五十两一匹!
沈毅嘎巴了一下嘴。
你们……这是逼着老子卖老本么?
是不是我不答应,就走不出平城府了?
说实话,普通铁甲都能开出一百两一件。
那都是当初从沈麟那边折价收来的破烂货。
他已经大大的赚了。
可重骑具甲、新的轻骑具甲,特别是更难获得的战马。
他真舍不得出手啊!
第三天,等沈毅带人出发的时候。
所有人都清洁溜溜了。
除了上百辆牛车装满了金银财宝和粮食。
其他车上全部挤满了人。
每人就剩一把防身的苗刀或者短柄朴刀了。
大家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打劫了。
后来,路过那两个受灾较重的县。
沈毅又招募了一万多难民随行。
这些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三四千青壮将是可靠的兵源。
五六天后,大队人马回了沈家集。
沈毅连家门都没进,更不敢去府城见他老爹。
他直接拉着五千兵和大批银子跑到了泸水。
这可把沈麟吓了一跳。
他望着河边席地而坐的一帮“光棍兵”,取笑道。
“哈哈哈,你这是……”
“被哪个山寨给洗劫了?”
沈毅哭笑不得。
他委屈巴巴地道。
“可不是么?”
“战马,甲胄,兵器都被黄炳仁和那帮兵头强买了。”
“要是不给,哥哥都回不来!”
“价格还是可以的。”
“他们现在都不差钱!”
“我连家门都不敢进啊,就怕咱爹那抠门性子发作。”
“堂弟呀,你得帮我!”
明白了!
你把装备、战马卖了高价。
回头先找我换装?
这主意打得杠杠的!
一转眼,你军中那些破烂铁甲都甩了。
这是要全换成猴版具甲的意思?
沈麟还真拒绝不了。
他是有意扶持沈毅的。
这小子跟沈昂都挺上道。
咱们这一代年轻人,还有很好的合作空间。
跟沈忠信、沈忠儒那等老辈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岳父和陈无暇、陈风等人最近在涉县、黎城一代都抢疯了。
辽军行动迟缓,并没有如沈麟预计的那般迅速南下。
估计,他们也在更加富裕的地方抢收庄稼呢!
白娘子带兵在黎城外,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守军干了一架。
灭了两千多辽骑,双倍的汉儿骑军。
这下,黎城和周边几个县的辽军老实了。
全都龟缩在城墙里不出来。
把三百多万亩麦田、杂粮地全都拱手相让。
老岳父和陈天放二伯那个高兴。
他俩四处招收难民抢麦子。
这些日子,前线不但送回来七千匹战马,二十万担新麦子。
金银也不少。
白娘子更是私自做主。
把拖家带口的百姓迁移了一万户,正络绎不绝的送回来。
当然,能被陈无暇看中的。
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铁城。
首先,你得有一技之长。
比如,铁匠、木匠、泥瓦匠,庄稼种的好,会教书的也成。
其次,家里有一两个壮丁的也可以。
拖家带口值得信任,就可以进入铁城工坊,或者直接参军。
最后,铁城的男女比例有点失调。
家里有适龄的女儿,长得还行,自然全家都能移民。
一万户还只是个开头。
因为辽军打黎城一带,时间太短。
很多乡镇和村落,都没来得及去屠杀或者劫掠呢!
保存完成的家庭还很多。
愿意移民的更不在少数。
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
老家不能呆了。
比起跟着陈家寨进山,移民安定县自然更好。
起码一山之隔的澶州,还没辽人打过去嘛!
铁城的各项管理走上了正轨。
新城有大片地方修房起屋。
天气暖和,先住住帐篷也无所谓。
沈麟现在,确实能大批吃进人口了。
只要是拖家带口,有户籍,经过确认的。
落户铁城,壮大铁军也不是不行。
反正现在铁城劳动力奇缺。
收个几万成年人,没什么不好!
拖家带口的走了不少。
涉县一带剩下的就是丁壮为主了。
白娘子及时修订了沈麟原来的计划。
陈家马贼扩编到三万人。
争取训练出两千重骑,一万六千轻骑来。
其他一万人为城防军,两千人为辅兵。
山路难行,驮马运输必不可少。
两千辅兵都堪堪够用。
陈家寨大扩军,需要的具甲和步人甲、兵器可不少。
如今,沈麟的炼铁坊、军工坊开足了马力生产。
甲胄月产量,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万件。
组合成具甲的话,就是月产五千套以上。
沈麟寻思老丈人那边的新兵还在集训。
暂时有一万具甲轻、重骑守卫着就行了。
这个月的产量可以外卖。
沈毅送钱上门,全价购买,他没理由不接着。
不过,优惠没了。
“老兄,我这是给秦王、和慕容家赶制的新货。”
“先卖给你可以!”
“没赠品了哟!”
沈毅摆摆手道。
“我要复合弩、十斤斩马刀加上五千套轻骑具甲。”
“不就是三百四十两一套么?”
“我给!”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沈忠信伤心了
这么豪爽?
全部甲胄兵器折算下来。
不得一百七十万两的巨款?
难怪你连老爹都不敢见,直接跑我这里来了。
看来,你这趟剿匪,确实发了大财。
自己赚的银子自己花。
堂哥,我给你点赞。
好样儿的,以后就这么干。
气死那个老顽固,老狐狸!
“你的战马也没了!”
“怎么?重骑兵也不组建了?”
沈毅回忆道。
“如果没有好马,重骑铁罐子也就那样。”
“我觉得,你的具甲轻骑反而更适合我军。”
“不要了吧?咱就组建五千具甲轻骑!”
“追得上,也打得过就行!”
沈毅豪气,沈麟也不含糊。
“现在走私生意还没恢复,你想大批弄马,可不容易。”
“正好,我刚丛太原府那边搞了一批。”
“给你五千匹吧!”
“比你那些凑数的马儿好太多了!”
沈毅大喜,不过很快又愁眉苦脸了。
沈麟太大方,他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这个……”
“我还剩三十几万两金银。”
“以现在的战马价格,不够呀!”
沈麟多的钱都赚了。
哪里计较这个?
反正那些战马有一半儿是缴获的。
另外的是岳父半价折算,拿来抵扣武器甲胄款项的。
他大手一挥,豪气地道。
“这样!”
“你给我三十五万两银子!”
“我不但给你配五千匹战马。”
“还另外给你五百匹宝马良驹。”
“你买的具甲里,我给你换五百套百斤重骑具甲。”
“重骑可以少,但是不能缺!”
“打破战场僵局,轻骑具甲有时候,力有不逮。”
什么?
沈毅大步冲上来。
抱住沈麟就不放手。
他高兴的热泪盈眶。
要知道。
他之前的那五百重骑,可也仅仅是挑些好点的战马凑数。
冲锋三趟都做不到。
沈麟居然要送他五百宝马良驹?
这玩意现在可买不到。
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不想放弃重骑兵。
都是在战场上混了几个月的人物。
重骑的彪悍无敌,沈毅心里了如指掌。
“堂弟,感激的话,咱就不说了!”
“反正呀,以后需要堂哥的地方,吱一声就行。”
“水里火里,在所不惜!”
沈麟哈哈大笑道。
“你不认为我别又图谋就好。”
“东路军必须要有一支拿得出手的野战强兵。”
“黄炳仁,马原把贼寇赶入河北东路就不管了。”
“坐山观虎斗,早晚一天,恐遭虎噬呀!”
沈毅从不认为沈麟能图谋他什么。
这次缴获变卖的银子都用光了。
主脉还轮不到他当家。
地窖里的存银确实不少,可惜他动用不了。
沈麟那么聪明,恐怕早就看出来了。
他有心扶持东路军,沈毅还是分得清真心假意的。
其实他一路回来,还不是忧心忡忡的?
要不然,他至于连家门都不进?
就先跑到泸水来交易兵甲战马么?
“确实,河北东路可比咱们这旮旯富裕。”
“卢太白总督的雄州军都被辽军牵制住了。”
“孟日清大人手头的班军、乡兵听说数量不少。”
“但是,一来,战力肯定不咋的。”
“另外,大半儿还被他派去沿着运河一线布防了。”
“他得防着登陆的辽军,或者山东路方向啊!”
“其实,河北东路内部,空虚得很。”
“我要是赵归一,早就跑过去了!”
这还真不假。
那边可是平原地带居多。
现在恰好赶上麦收,抢银子那赶得上抢粮食划算?
赵归一只要吸取教训,不像之前那帮狂放冲动。
占领两三个偏远些的中等县以为根据地。
不需要多少时间,拉起二十万大军根本不费劲。
据说,孟日清知府比黄炳仁强不少。
他在大名府大炼钢铁,有力的支援了雄州前线的卢太白。
没有他俩的默契配合,雄州没准儿早就沦陷了。
因此,河北东路的班军乡兵,装备也相应好了不少。
但文官领兵,沈麟很不看好。
碰上赵归一带过去的亡命徒,孟日清的军队凶多吉少啊!
一旦赵归一得了更加精良的装备,扩充了队伍。
再反戈一击?
没有沈毅和李广利的精锐骑兵。
马原麾下那些乌合之众,还真挡得住。
到时候,澶州地界,不大乱才怪呢。
沈麟好心好意提醒道。
“堂兄,咱们得早做准备呀!”
“你的五千骑兵,也算老兵了。”
“回头以老带新,加紧操练。”
“下半年,还不知道是怎样一副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