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能守好安以及北邙山一线的八百里江段就不错了。
应州王还留有十万大军呢。
难道不该警惕?
要是这老家伙故技重施。
到时候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了。
听完沈麟的道理,沈忠孝憋闷得慌,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船队扬帆起航了。
他无能为力,只能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他前脚走,得到消息的李成功就带着一支分舰队,来到泸水河口
这小子第一时间就来拜访沈麟。
“沈大人,不能无视啊!”
沈麟知道他忙,也不客套,直接在水门码头接见了他。
“哦?成功啊?”
“你打算去太原江段看看?”
“你要知道,如果辽军突袭的话。”
“太原那几处水营,早就被拿下来了。”
“既然他们敢策划如此惊天的行动,水军中必然有内应。”
“无论是收降纳叛,还是调人接管。”
“太原府的水军原本就有两万,战船、战力都强于你呢!”
这些情报,李成功当然了如指掌,如果辽人掌控了太原水军,安定这些半成品水军还真打不过。
李成功决然道:“大人,不管如何,总不能见死不救。”
“在下已经急报朝廷,澶州和雄州。”
“朝廷鞭长莫及,管不着。”
“但雄州和澶州的水军,应该会派出支援舰队吧?”
闻言,沈麟心头冷笑不已。
辽军既然敢悍然跨过黄龙江,肯定策划多时了。
雄州那边常年跟辽军交锋,无时无刻不处于战备时刻,是块硬核桃,不好啃。
澶州虽说调走水陆大军近半。
可自落阳山剿匪以后,澶州兵力吹雪球般不断扩大。
如今,庄子才手里剩下的人马。
其实比老总督那会儿,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数量也相差不大。
不听话的刺儿头,都打发走了嘛。
什么?你说没有重骑?
开什么玩笑?
虎大龙不还盘踞在落阳山古道么?
这么长时间,他麾下的重骑已经恢复到两千之数。
他还训练了好几千轻骑和上万的步卒。
如果辽人真的攻打澶州,虎大龙会视而不见?
因此,澶州的防御不弱,警惕性比雄州只高不低。
安定就更别说了。
水军两万,控制安定段问题不大。
安定四县的乡军班军,加起来就过了五万人。
备战大半年了,城墙堡垒一修再修,守城防御非同一般。
东、西两路游击军最少也有上万人。
这还不是准确情报。
因为,谁也摸不清沈麟隐藏了多少实力。
偏偏铁军的战力非常逆天。
当初,沈麟凭借三千多轻、重骑,就能干掉上万的辽军精锐。
两三个月过去了,他的实力难道会不增反降?
辽军的密谍司不是吃素的。
无论怎么对比。
澶州、雄州、或者安定,都很难打。
唯有太原府,看似兵强马壮。
水军两万,各地正规军,班军集结远超五万人。
可他们戒备松弛,作战意志不强。
当初辽军那支舰队就藏在丹水流域。
按理说,那地方对太原府的威胁最大。
可守着两万强大水军,太原府愣是毫无作为。
也许,他们根本没下功夫去找。
走私生意,依然做得如火如荼。
那帮高官、军将生怕跟辽军打起来,断了财路似的。
两国走私,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
比走钢丝还危险。
你要确保不受伤害。
除非你的实力,能跟对方画等号。
太原府有这个资格么?
大同盆地的应州军他们都对付不了。
更别说,辽国还调来了十五万皮室军。
这也从侧面反应。
整个辽国朝野,对太原府志在必得。
所以,沈麟的应对才如此消极。
如果是应州王耶律大越,擅自挑起边衅,顾头不顾腚。
沈麟早就一蹦三尺高了。
真当铁军那十艘战船是吃素的?
第一时间,他就要派陈梁去黄江上游了。
既然辽军过江了。
整个太原江段,遇到的任何船只都是敌人。
没说的,见到了就是干!
能抢就抢,不能抢就击沉。
慢慢磨,他也要把辽军缴获的舰船给磨没了。
但现在不行。
他不太放心安定水军,更不放心应州王耶律大越。
果不其然,李成功按捺不住,竟然调集了一万水军往西,有心参战。
这下子,就留下十五岁的李成栋那小子了。
剩下的水军更是一而再,再而三挑拣过的。
他怎么守得住好几百里的安定江段?
“成功啊,我觉得吧,现在不是参战的最佳时间。”
这小子年轻气盛。
沈麟也跟他没打过交道,于是斟酌着道:“你想,要是辽军掌控了太原水军那些船只。”
“不说多了,就一半儿吧!”
“你打得过?”
“你我都清楚,你麾下都是新兵啊!”
“正面交战,跟偷袭战截然不同。”
“你先别反驳,听我说完。”
“我的意思呢。”
“你用大部队封锁住北邙山西麓江段,严阵以待,等等援军就好了。”
“当然,也不是啥都不干。”
“你依然可以轮番派出小股部队去偷袭嘛!”
“就算作战不力,损失也可以接受嘛。”
李成功想了想,剑眉紧锁。
这还不是叔父交代的,以战代练之策的延续么?
只是李广利没想到,这才几天,安定水军的练兵对象,就可能变成太原降军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应急调整
李成功急吼吼地走了,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多少。
沈麟不放心,紧急召集属下开会。
“各位,情况就是如此。”
“很不妙啊!”
“可惜,咱们的战船太少了。”
“梁总管事,伐木的活儿先停下,全力改装武装运输船。”
“二叔,你的炼铁坊全力配合。”
“人手不够,就从水泥坊抽调。”
新城已经竣工。
三月初一,盐水湖动工开挖了。
如今,水泥用量骤减大半,只需要提供新城街道和修房起屋之用而已。
引水道和湖堤建设,还是后话。
梁自成点点头道:“没问题,我们日夜赶工就好。”
“那么,要不要少改几艘车船?”
沈麟摇摇头道:“既然都确定没多大问题了,还是改吧!”
“我还指望着,你这批明轮车船当拖船呢!”
“有它们牵引,战船逆流行事,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二叔沈忠元明白情况紧急。
现在,兵工生产不急迫。
制造出来也多半是储备,早一天晚一天都没事。
“可以!”
“我们工坊会加紧制造明轮。”
“另外,铁棚改装,破阵弩安置,可以提前进行。”
沈麟颔首道:“好!”
“库存破空弩不够,就从城防上调。”
“有水军在外,守城战就打不起来。”
“本官需要个时间表,日夜开工,不惜人力物力的话。”
“半个月,能否改造完毕?”
梁自成和沈忠元都直撮牙花子。
以前改造两艘五千担级运输船,还没装明轮呢。
都不止半个月好吧?
但那时候,不赶时间,调配的人也少。
两人低头商量了一阵,都保证尽量。
沈麟也不能强求。
总不能追求时间,而忽略质量吧?
这批武装运输船完工,要上战场的,哪能马虎?
“再说我们的应对!”
“安定水军太稚嫩了。”
“李成功又抽走一半兵力去了上游。”
“我们也不能闲着了。”
“陈梁!”
“末将在!”
“自今日起,你部十艘铁皮船分三班巡逻。”
“吃住都在船上,为时半个月。”
“巡逻范围定在芦岔角到安定府东面边界吧!”
“近四百里水路,日夜给我睁大眼睛盯着。”
“凡是江北来的船只,不停船检查,一律击沉。”
陈梁激动不已。
这是铁城水军第一次亮明旗号,协防安定段水路了。
拥有击沉的权利。
那就意味着,他可以灵活作战。
“遵命!”
“不过,大人,北面来的都是走私船。”
“如果是我安定本乡本土的走私商也就算了。”
“辽商呢?”
这倒是个问题。
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干掉吧?
白娘子微笑着道。
“情报部提供给水军一份名单吧!”
“吴七你那边,掌握的资料也给一份。”
“基本上,就能区分出辽商和本土人士了。”
“不过,邱真你们情报部,也要加紧甄别。”
吴七拍着胸脯道。
“放心吧,七爷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
“安定城里跑水路的商贾,到底什么来路。?”
“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众人一阵哄笑。
吴七算是特邀嘉宾。
他在铁城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可他公开的身份,是安定知府的外甥兼府城牢头。
他还是城主沈麟的妹夫呢。
跟那些临时做一票的人完全不同。
他几乎包销了工坊出品的九成民用品。
如果有必要,军售他都有权利做决定。
谁叫他跟城主是好哥们呢?
这里绝大多数军官都挨过他的揍。
说他是铁军的武技总教官,都不为过。
只不过,民政官员们不太了解而已。
沈麟也笑道。
“那就好!老七,我再给你拨一笔经费。暂定一年三万两吧!”
“铁军情报部,一条线太单薄了。利用你的商业网络,再建设一个情报系统。”
“由你独自掌握。”
“我只有一个要求,自安定四县出去的每一条船,你和邱真都得知道。”
“他们去哪里?去干什么?”
“我不希望,太原的事情在安定重演。”
众人心中一沉。
确实有些吓人。
辽人密谍司一串联。
太原府那些瘪犊子,顷刻间就能集合过百艘大船?
如果单单是运送全副武装的士兵。
一个时辰里,就能过江好几万人,退一步,一人一骑好了。
转眼间,上万轻骑就到了你面前,谁不心惊肉跳?
估计这会儿,绝大多数太原军队。
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吧?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光是那些辽国的走私商,还没这么大的能量。
比如,当初跟沈麟合作的八大走私商。
他们自己是没那么多大船的,也不敢置办太多的三、五千担的大船。
跑的多了,久走夜路碰到鬼。
暴露的风险也大。
正常操作方法,他们会跟相熟的商家借船。
一艘五千担大船,就价值一千多两银子,不是关系特别到位,或者沆瀣一气的家伙,谁这么大方?
敢几艘,甚至十几二十艘的借给你?
他家的银子多得没地方扔了?
万一,你带着这批船跑路了呢?
安定府原本就是北国最大的水陆码头。
船只比太原府多。
而且,这么多年的走私生意做下来。
关系网错综复杂得很。
一着不慎,就得出大乱子。
沈麟没工夫掺和到太原乱局中去,但安定段的江防,他不操心都不行,谁叫李广利不在呢?
变化跟不上形势啊!
一旦这八艘武装运输船改造完成,测试明轮没啥毛病,那就得把水军现用的战船也得分批改了。
他等不到盐水湖挖掘成功,再建造船场。
随便两艘五千担的明轮武装船,六十架破阵弩。
就足以封锁住泸水河口了,暂时在水门码头造船,也不是不成。
“老七,你联系相熟的造船商,买干料!”
“就算价格贵一些,也无妨。”
“我需要三十艘战船的木材,他们绝对有这个储备。”
“排水量嘛,分三千担和五千担两种吧!”
安定的造船场有十几家。
不管生意如何,他们每年都要储备大批船料,等待自然风干,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第三百四十八章 杨成良在行动
对于那些造船场大东家而言。
成品船也好,干料也好。
只要利润到了,卖啥不是卖呢?
形同知府亲儿子的吴七出马,谁又敢要高价?
这件事,别人办不了。
吴七拍着胸脯笑道。
“放心,我马上回安定,立刻着手。”
吴七办事,沈麟自然放心。
他转向梁自成道。
“你改装船只的同时,立刻在水门码头筹建临时造船厂。”
“规模尽可能的大。”
“我要的,是一次能开工建造三十艘战舰那种。”
梁自成一张老脸都皱成了苦瓜脸。
这也太急了。
一次开工三十艘战舰?
好多大型造船场都做不到。
“大人,原料解决了。”
“技术也没问题!”
“咱缺的还是人啊!”
“我手头的造船工匠不到百人,木工也才三百多。”
“差太远了!”
吴七提议道。
“可以挖一批船匠嘛!”
“安定吃这碗饭的,不下三千人呢!”
“三五百肯定没问题,交给我吧!”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
“麟哥儿,这批人,你最好拖家带口都给迁移了。”
沈麟大喜。
老老少少加起来,顶多两千人出头。
新城那边的房子,见天不得冒出几十套?
那么多劳工可不是吃白饭的。
总不能都去挖盐水湖吧?
所以,铁城现在不缺营建的苦力。
也不再为了新房子发愁了。
“可以!”
“老七你出面去谈。”
“愿意来的工匠,安置费就是一套二层六间的房子。”
“月饷一两五起步。”
“孩子免费读书,家眷视情况包就业。”
田文青听到这里。觉得学校也该出把力气。
他举手道。
“大人,学校十二三岁的男娃女娃近四千呢。”
“可以让他们半工半读嘛!”
“我看造船就是个好技艺,不管男娃女娃,都可以去!”
嗯?
众人眼神一亮。
老夫子一向只当听众,开会时经常走神。
今儿倒是出了个好主意。
半大小子和姑娘,可不是啥活儿都能干?
这些孩子的男女比例,大约三比一。
千把女孩子一样有很多事情做。
比如搓缆绳,制帆,舱内布置,刷漆等等。
梁自成顿时眉开眼笑。
“这个好!”
“两三个月后,战船完工。”
“这些娃娃都算熟练工了。”
“当然,大部分男娃肯定留不住。”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