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12章

一品寒士-第12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毅手里的到折扇,摇得跟扑灯蛾子似的。

    没二两肉的胸脯,也不自禁的挺起来了。

    那当然,我沈毅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没想到,沈麟的打击,马上接踵而至。

    “喂喂,你要了解。如今的封丘,阉党当权。连伯父这般的大儒,都被人从户部侍郎的位子上赶下来了?”

    “你就算有点学问,又怎样?”

    “进京城去,上赶着送菜么?”

    “哦哦,你太笨,不懂送菜的意思。”

    “意思就是,一旦你去了,人家就像摁只鸡仔儿一般,把你咔嚓……”

    有没有这般严重啊?

    十五六岁的年纪,天真烂漫的沈思思,不知道朝堂争斗的残酷。

    可沈毅也二十一二了,交游广阔。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

    “大堂哥?真这么危险么?”

    沈毅整个人都垮了下去,黑着脸点点头。

    鼻子里摁了一声。

    暂时,

    他再也兴不起,跟沈麟一决高下的心思了。

    不能去东华门唱名。

    窝在小小的安定县,才华再了不起,又如何?

    自己比得过大伯么?

    他现在还不是复起无望?

    整日整夜的长吁短叹,心忧国事?

    也许。

    如沈麟这般没志向,没追求的人。

    才是最快乐的吧?

    沈忠孝不习惯医馆里的药味儿。

    病情得到控制。

    他就忙不迭地搬到了城西的一处大宅院里。

    沈麟看到他的时候,老头儿正坐在院中一株桂花树下纳凉。

    脸上,已经有了几丝红润。

    “见过大伯!”

    “恭喜大伯转危为安,沉珂尽去!”

    沈忠孝一改昨日的古板和冷硬,反而笑眯眯地道。

    “来坐,这是我沈家在县城的落脚点。房子大,人少,冷清的很!”

    “听说,你昨夜带着家眷,去住客栈了?”

    “还跟地痞打了一架?”

    “没必要嘛,你可是读书人!”

    “以后来县城,就别在外面住了。这宅子空着,也是空着!”

    沈麟很不习惯,心中警惕之声大作。

    老头很不正常哇!

    你个笑面虎,到底想干啥?

    不管了。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伯父,那些地痞都解决了。”

    “我甚少来安定,一般都是当天打个来回,就不麻烦了!”

    沈忠孝乐呵呵地继续道:“别呀?你这孩子,还挺生分的。”

    “旁支也是姓沈的嘛!”

    “对了,你家祖传的一块玉牌,碧色圆润,有一隶书,国姓宋字!”

    “可曾带在身上?”

    来了来了!

    老狐狸果然另有算计!

    沈麟瞬间恍然。

    按理说,那玉牌,是没几个人知道的!

    沈忠孝所言何意?

    不行。

    不管那玉牌有什么秘密?

    自己就算扔河里,也不能给。

    “啊?您说那块牌子啊?”

    “我带身上干嘛?”

    “不知伯父,您的意思是……”



    第二十五章 真假藏金令

    

沈忠孝坐在太师椅上,直直地盯着沈麟。

    一双眼睛深邃且充满智慧,显得高深莫测。

    沈麟感觉自己所有的伪装和谎言,都在一刹那,被眼前的老人看穿了。

    “伯父,您这……”

    “哈哈哈!”

    沈忠孝忽然间拍着椅背大笑起来。

    紧张而凝固的气氛,一转眼化为欢快和戏虐。

    “你这臭小子,也有惴惴的时候?”

    “老夫以为,你真个天不怕地不怕呢?”

    “奥对了,那玉佩挺贵重的,你还是随身佩戴的好!”

    “古物生灵,没准就有些趋吉避凶的妙处呢?”

    依偎在沈忠孝身后的思思丫头嘟着小嘴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

    沈麟差点拍手叫好。

    便宜堂妹,插刀高手哇!

    你不仅仅会朝着我这个便宜堂哥跺脚发嗔。

    连自己的老爹都要顶一顶?

    好样的!

    沈忠孝并不在意,对乖乖就坐,腰背挺得笔直的沈毅道。

    “你说!”

    沈毅一板一眼道。

    “传世之物,心神所系,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跟敬鬼神而远之,无关!”

    沈忠孝对自家大侄子的学识,一向是满意的。

    他轻抚着一把半百胡须颔首不已。

    “你俩听听,你们堂哥的解释得多精辟?尤其是你,思思,简直不学无术!”

    沈思思不依了,摇着老爹手臂撒娇。

    “不对啊爹,沈麟一句话还没说完整呢?”

    “为啥他就不是,不学无术了?”

    沈麟一本正经道。

    “我不说话。但是,沉默并不代表赞同!”

    “很可能,我也不反对!”

    沈思思一双杏眼都瞪圆了。

    有你这么滑头的解释么?

    对和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和尚打机锋呢?

    沈忠孝用指头遥遥地戳戳沈麟。

    “你呀你,确实滑头!”

    “不过你家那枚玉佩,早年,我曾经在你爷爷手中见过。”

    “听说是你旁支的第一代祖上,在黄龙江打渔时,救起过一个为贵人。”

    “玉佩乃贵人所赠,这下你知道何其珍贵了吧?”

    沈麟算是沈家旁支一系中的主脉。

    他爹又是长房。

    所以,玉佩自然落到了沈麟手中。

    可是,他自小把玩了好多回。

    也没听爷爷和父亲提过这一茬啊!

    沈忠孝的话,沈麟半信半疑。

    反正自家老爹和爷爷都不在了。

    二叔、三叔更不可能知道那等秘辛。

    死无对证。

    你说啥我就信了?

    看到沈麟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沈思思没好气地跺脚。

    “哎哎,你这人,怎么这样啊?”

    “那玉佩,刻着国姓——宋字呢!”

    沈麟撇撇嘴道:“那又如何?七代人都过去了。”

    “你以为,当年的贵人还活着呢?岂不成了老妖精了?”

    沈思思气道:“没准儿,你家祖上救起来的,是一位皇家贵人呢?”

    “皇家哦,如果确定了这枚玉佩的真假。”

    “你……你就青云直上啦,笨蛋!”

    沈麟来自信息大爆炸时代。

    平常,他也没少看鉴宝栏目。

    那些捧着黄绸红绸裹着的“宝贝”,所谓传承了多少代人的。

    有一个半个是真的么?

    都他娘的骗子。

    骗收视率的好吧?

    指望一枚破玉佩升官发财?

    小爷还不如早点回家改良织布机。

    然后关起门来过我的小日子。

    山珍河味烧刀子。

    娇妻美妾热炕头。

    岂不美哉?

    “思思啊,要不?那破玉佩,堂哥卖给你如何?”

    “不多,五百两银子就行。”

    沈思思才不上当呢。

    “哼哼,骗我零花钱?休想!”

    一边儿的沈毅突然出声道。

    “五百两,堂哥我买了!”

    沈麟一扭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后脑勺。

    “你又不是美女,凭啥卖给你?”

    “五千两银子都别想!”

    沈毅气得一合折扇。

    “你?故意跟我做对是吧?”

    “咳咳!”

    沈忠孝清清嗓子,古怪一笑。

    “毅儿?你是不是偷看了我书房里,第三排第七本杂记了?”

    沈毅老脸一红。

    低下头老老实实地道。

    “偶尔翻过一回。”

    “那什么?大伯,太祖当年留下的传国玉佩,藏金海外的故事真有其事?”

    什么意思?

    我家那破玉佩,还能跟太祖藏金扯得上关系?

    沈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小爷怎么没听说过?

    根据前身留下的历史记忆。

    不是说太祖当年远征倭国,遭遇神风,还没到地儿呢。

    三千巨舟,十万精锐,就折戟沉沙过半,狼狈而返了么?

    自此,一代开国皇帝,郁郁寡欢。

    三年后,就御驾归天了?

    藏金海外?

    他老人家哪有那破功夫?

    沈忠孝呵呵笑道。

    “你呀你,野史笔记,胡言乱语,你还当真了?”

    “我们沈家可是官宦世家。真有这事儿,难道自家祖上不会留下确切记载?”

    沈毅红着脸弱弱地争辩道。

    “伯父,我跟不少朋友闲聊过这件事。”

    “发现各地都有差不多地说法。”

    “而且,太祖驾崩前一年,还派了内监徐直,带着三千童男,两万童女出海去寻找蓬莱仙岛。”

    “我等读书人,自然不相信海外有仙!”

    “大家的猜测是,太祖是不是留下大批将士?在海外建了个传承基地!”

    “送童男为仆人,赠童女给留守将士呢?”

    “让众人归心,长期守候那藏宝之地?”

    沈忠孝揶揄着道:“你见过藏金令的模样么?”

    “小毅,要不,大伯花五千两银子,替你把沈麟家的玉佩买过来?”

    “让你带着出海寻宝去?”

    老家伙摩挲着手指,就像个锱铢必较的商贾。

    “不多要,你回头还我五万两银子,不过分吧?”

    沈麟凑趣道:“那我要分一万!”

    沈思思连忙举手。

    “见者有份,我……我要五千,算嫁妆好了!”

    沈毅嘎巴了一下嘴,满脸茫然。

    你们?

    你们来真哒?

    大海广袤无边。

    风高浪急。

    东部沿海地区,马贼横行。

    听说海盗上岸,杀人越货都是家常便饭。

    万一,我死外面呢?

    “这个……这个玩笑,都是玩笑啊!”

    沈毅想明白了。

    就算确定那玉佩是真的。

    目前的他。

    也无福消受!

    “伯父,您……您也拿侄儿消遣取笑?”



    第二十六章 拒绝

    

沈忠孝脸色一板,指着沈毅道。

    “你这孩子,聪明,上进,书读得透,是优点!”

    “但缺点也很明显。”

    “说好听点,你是心思活泛。”

    “难听些,就是好高骛远。”

    “明年的会试,你不用上京了,再等三年吧!”

    沈毅垂首听训,诚惶诚恐。

    他一路上跟沈麟斗嘴,有输无赢。

    但也闹明白了一点。

    现在去京城参加会试,就算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了。

    对他而言。

    也未必是福!

    “毅儿,都听伯父的!”

    沈忠孝满意的点点头,转过头来指着沈麟。

    “再说你!”

    “别以为大伯没有关注你!”

    “你好好想想?当初你娘生你,得的是胎里病。肺痨,根本就治不好。”

    “可你爹愣是让你娘挺过了十年,那些买药的钱,哪里来的?”

    “就凭你家那点薄田?几间破房子?”

    沈麟还真不知道这些曲折。

    前身他娘死的时候,他才多大啊?

    便宜老爹肯定不愿意说。

    肺痨,在这时代算不治之症。

    养了十年,哪里少得了大笔银钱?

    看来当初这位便宜大伯,指定伸过手帮扶。

    沈忠孝一副恨其不争的的语气,继续道。

    “再说你,几次来县城,童生试都过不去,丢人不?”

    “你爹呀,早就失望透顶了。他的死,你要负大一半儿责任。”

    “我那老兄弟,就是活活被你给气死的!”

    真的?

    那可不怪我。

    怪只能怪到前身头上。

    小爷穿越过来。

    接收的,就是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破摊子。

    见沈麟不吭声。

    沈忠孝的语气稍缓。

    “你爹过世后,没了管束,你整天跟那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不说沈家集主脉,就连你嫡亲的二叔、三叔,也对你避之不及吧?”

    “活到人憎狗厌的地步,你还指望谁会关心你?”

    “不过,最近嘛……”

    “你小子大病一场,好像开窍了!”

    “大伯我呀,决定送你去读书!”

    老头说得挺在理的!

    他还曾经暗中接济过自己家里。

    沈麟自然不会如锦绣楼那般不给面子!

    沈家主脉、旁支加起来,大几千人。

    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花。

    算了,长者教训。

    作为晚辈,还是乖乖受教吧!

    别再把老头气出个好歹来。

    那罪过,就大了。

    可是?

    老头说啥?

    要送我去读书?

    天哪,小爷再过几个月,都二十岁了好吧?

    家有娇妻。

    我成年了。

    也成家了!

    我怎么可能跟一群小罗卜头,摇头晃脑的去读书呢?

    想想都恐怖!

    沈麟连忙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也不管古代人能否看得懂。

    “大伯,不要……停!”

    “侄儿我……我无心科举!”

    什么?

    你怎能这么说?

    沈忠孝一片冰心,咔嚓一下掉进尿壶里!

    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

    你这么高的才气,哪能不走科举?

    堂堂正正地谋一条通天大道不成么?

    “你……你……”

    老头吹胡子瞪眼,一看高血压都压不住了。

    沈思思连忙按住他得肩膀。

    “爹,制怒,制怒啊!”

    沈麟一看要糟,赶紧补救道。

    “大伯,你倒是沉住气啊,听我说完!该打板子,侄儿我绝不皱半点眉头!”

    “断章取义,可要不得!”

    沈忠孝喘了几口气,终于趋于平静。

    “老头我不生气,我听着呢。”

    “说……”

    “还请教,你的微言大义!”

    我擦呢。

    这话里,火星子直冒哇。

    你还说不生气?

    天干物燥,您别把好好的大宅院给点着了。

    沈麟理了理思路,正襟危坐地道。

    “先说我自身的问题!”

    “我结婚了,妻子对我很好!作为泸水河村的主脉独子,传宗接代是不是很重要?”

    “第二,我连童生试都考了好几次,过不去啊大伯!这世上,有人啥都懂,就是不会考试。”

    “大伯,您见多识广。这种人,在大周并不少见对不?”

    “比如,太祖年间的布衣宰相?”

    “那哥们不过是个秀才对吧?考到五十岁都没中举呢!”

    “在下不才,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不奇怪吧?”

    说白了。

    我就是不想读书。

    我就要找借口!

    沈忠孝倒是认真地点点头。

    “虽说你自比布衣宰相——姚天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但大伯不得不承认,姚天赐再厉害,也做不出你那首《水龙吟》来!”

    “其实吧,我原想带着你在身边,教导一段时间的,也不耽搁你照顾家里。”

    “可教谕李乘风看好你,非要让你去县学就读!”

    “他虽然古板些,学问还是不错的。”

    “你闲暇时,也可以来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