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49章

五代逆天-第249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训这个办法四平八稳,就算不是什么妙计,也是切实可行的,只不过耗费的时间较长。郭荣并不表态,只是扫了眼李谷等人。

    李谷说道:“陛下,向大人之计,可谓稳妥。不过,臣以为刘崇此人好高骛远,便又刚愎自用。他既然南下入寇,为何走了一半,又停了下来。这。。。这里面会不会有诈啊!”

    “李相爷多虑了吧。我倒觉得这刘崇是听说咱们打败了楚国,吓破了胆,不敢继续南下,可是有不好意思贸贸然的撤兵,所以,才停了下来。照我看,这小子恐怕是要溜了。陛下,咱们应当赶紧起兵追击啊,不然,这小子,说不定还真的跑了!”石守信在帐下大咧咧的说道。

    “石将军,”李谷似乎有些看不惯石守信,沉声说道:“咱们击溃楚军已经是半个月前的时候了,这潞州距离汴京不过2oo里地,刘崇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他真是的被咱们吓破了胆,他就该在朝廷出兵之前,在潞州劫掠一翻,然后退回太原。这样一来有了面子,二来多多少少也有了点收获。当时他不退,现在却突然害怕了,刘崇的反应应该不会这么迟钝吧?”

    石守信不服的反驳道:“这有什么,刘崇老儿肯定是听说咱们大兵云集,他觉得打不赢才不敢南下了。”

    石守信这话有点耍赖皮了。李谷是基于常理、基于经验作出的判断,而石守信则是基于“可能性”作出的判断,只要这事情没有真正确定下来,那么它就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李谷“哼”了一声不再理他,跟一个人就“可能性”辩驳,压根就没法辩,他也不屑于辩。

    郭荣瞪了一眼石守信,把还要滔滔不绝的石守信吓了一跳,嘴张了张,最终却是什么话也没有说。

    郭荣扫了众人一眼,最终将目光停留在赵匡胤的身上,他笑道:“匡胤,你向来计谋多端,这事儿,你是怎么想的啊!”

    赵匡胤看了看向训,又看了看李谷,笑道:“陛下,如果求稳的话,向大人的计谋乃是良策,不过李相的分析,也未尝没有道理。”

    郭荣“噗嗤”一声笑了:“匡胤,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中庸了啊?两面都不得罪,这活儿可不是一个将军该干的啊!”

    赵匡胤身子一震,眼睛不由得瞟了郭荣一眼,拱手施礼道:“陛下,臣乃是就事论事,绝非两面讨好。臣以为河东郡先动后静,其军中必有变故。”

    “变故?刘崇虽然不怎么样,可是在河东还是颇有威望的,他军中能有什么变动呢?”向训莫名其妙的问道。打仗的时候,期许对方军中内乱,这有点儿戏了。

    “河东军自然不会变,不过一起南下的除了刘崇,还有契丹人啊!”赵匡胤说道。

    李谷眉毛一抖,沉思着说道:“你意思是说,契丹人和刘崇生了嫌隙?刘崇能够有今天,全靠契丹人的支持,他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得罪契丹人呢?而且这次契丹人的将领是杨衮,这人可是骁将,他不可能不明白军前内讧的坏处,又怎么肯能未战先乱呢?”

    李谷这么分析,也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变故”的话,只是推测。赵匡胤当下默然不语。

    郭荣也是叹了口气,道:“可惜刘崇对军营控制极为严密,咱们的斥候打听不到其中有什么变故啊?”

    赵匡胤眼睛一亮,说道:“陛下,大战的话,刘崇或许可以指挥杨衮部,可平时的军纪,刘崇恐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么一来,要知道契丹人的动向,也不算太难。”

    “匡胤,你有什么办法吗?”郭荣喜道。

    “契丹人军纪不好,到了中原最爱抢劫,美其名曰打草谷。杨衮部恐怕也是这个样子。”赵匡胤说道。

    郭荣一下子就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连连点头道:“妙计,妙计啊!”郭荣迅将回来的斥候找来,仔细的询问了一番,一个问题,很快就被他现了,这两天河东军军纪突然好了许多,契丹人不怎么出来打草谷了!要知道契丹人刚刚从潞州北面的潞城跑到了南面的壶关,有了新的打劫对象,他们怎么可能突然这么老实起来呢?

    不过,这一下子,帅帐中的人心里突然觉得有点不妙。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95章 新军情)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96章 趁虚而入

    ,更新快,,免费读!

    第96章趁虚而入

    虽然郭荣已经把泽州、潞州的地形牢牢的记载了脑子里,可是当他陡然现,契丹人消失了,他仍然不免一阵紧张。  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说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契丹人,去那里了呢?”

    众人心里都猛然打了一个“突”,契丹人去哪里了,他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回家了。如果契丹人和刘崇闹翻走人了,刘崇还有胆子留在潞州吗?恐怕早就跑回太原去了。没了契丹人的支持,他凭什么有那么大的自信,想靠5万人马,和拥兵数十万的大周对抗。

    这么一来,契丹人的走,必然是有阴谋的,可周军又在那里给契丹人留下空档呢?

    北面的定州、易州?不可能,为了防止契丹大军南下,那里常年驻扎着数万精兵,别的不说,防守是绰绰有余了。西面的延州、绥德,也不可能,隔着黄河,没有足够的船只,三万人马能够飞过天堑去?那边的晋州、泽州,也不可能,自己的大部队在泽州,而晋州又是由老将韩通镇守,契丹人应该无机可乘才对。

    看了地图几遍,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了太行山,巍巍太行山,西边是潞州,东边可就邢州、相州了。而邢州、相州的兵马大部分都被调动到了晋城。这。。。这里可是异常空虚的。但是,契丹人是骑兵啊,人可以爬树攀岭,那马可以吗?骑马而行?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别说是三万人马,就是5万人马,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既没有后勤供给,有没有兵力来源,四下还是重兵包围的地方(相州、邢州甚至于赵州、卫州都是空虚的,可北面的恒州,南面的滑州,东面的大名府,至少每个地方都有一两万的军队),再说了,郭荣这些人又不是死人,他们也知道从别的地方在抽调军队啊。3万步兵跑到河北的正重要闹革命,这不是找死吗?就算是孙武在世,诸葛复生,九成九也得掉脑袋。

    李谷抢先一步道:“陛下,臣以为应该立刻下诏,命令相州刺史、邢州刺史加强对太行山的控制,然后坚壁清野,以策万全。”

    郭荣一直以来平和的眼睛里,突然流露出一股子暴戾的眼神,一双大手,也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就像两人对弈,一个人不了半天的局,却突然被对方下出一记无理手,搞得自己完全不知道是推倒从来呢,还是按着事先的计划继续进行呢?

    “加强巡查那是必然的。不过,末将以为契丹人不太可能从潞州一带直接穿越太行山。”赵匡胤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契丹人既然想要偷袭邢州,那么他不可能不考虑后路,换句话说,他一定舍不得放弃战马的。这么一来,事情就简单了,从潞州到背面的仪州,这百余里太行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通过战马,那就是仪州的黄泽关。可是黄泽关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那个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将又是向训大人的麾下,向大人以识人著称,想必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吧。”

    向训点了点头,道:“陛下,黄泽关处于河东和我大周的边界上。守将韩骐忠心耿耿,他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可做事把细,臣管担保,绝对不会有大意失荆州之时。”

    郭荣点了点头,目光从潞州想北移了过去。作为一个领导者,郭荣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事情处理的多了,经验也就有了。听了赵匡胤的话,他立刻就感觉这契丹人十有**要从太原府的古关穿过。可是,做了领导者,下面的人南面会趋炎附势,如果他先说话,哪怕是错误的,有些人也会望风转舵,跳出来支持自己。

    这么多年下来,郭荣已经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最后再由自己总结。这一点,他无疑比马云要精明一些。马云也不专断,可是马云总是忍不住在交谈、商量中,就暴露了自己的意图,然后,总有一些人会支持他,这造成马云有时会对事情产生误判。最明显的就是汴京之战了,他手下竟然没有一个比较冷静的,专业的军士人才,赵普是才华横溢,可是赵普作为一个政治人才,他先考虑的都是政治影响,在伪周摇摇欲坠、河东蠢蠢欲动的时候,他和马云考虑的都是自己先拿下汴京,会对全国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而没有切切实实的考虑到,自己的军队能不能继续这样高强度的攻城战。如果当时,是朱元统兵打汴京,事情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向训在一旁说道:“莫非,契丹人是想出太原府的古关,进入河北吗?这。。。这一来一回可是耽误了三四天时间啊,再说了他们绕这么一大圈跑到了邢州,恐怕也是人困马乏,到时候,想持续作战,恐怕也困难啊!”

    “向大人,契丹人长途奔袭的打法,可不是第一次出现啊。他们对这一套熟的很。再加这些年来,契丹人南下过无数次,对河北的地形更是了如指掌,只要有马匹,他们就可以在河北穿梭自如。咱们多的是步兵,他们却是骑兵,这度上差异,就足以让他们在河北自保了。最不济也能河北跑回契丹。”赵匡胤说道。

    “匡胤,如果契丹人真从古关东进,你可有什么对策吗?”郭荣问道。

    “堵着它。让承德节度使符彦卿先行攻击古关,只要堵着关口,契丹人还怎么过关呢?”赵匡胤苦笑道:“不过,一旦符将军晚了,这事情就麻烦了。更可况契丹人有心算无心,恐怕不会轻易让符彦卿给堵着。”

    郭荣算了算,三路进军的招数是两天前出的,昨天就到符彦卿手里,如果符彦卿动身的早,那倒可能堵着古关,可是,万一符彦卿整军耗费了时间,契丹人出了关,那可怎么办啊?

    郭荣扫了眼军帐的麾下,沉声说道:“向将军,朕想请你回到大名府,坐镇河北指挥诸路大军。如果契丹人一旦出关,就有你负责围剿。”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96章 趁虚而入)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97章 拼了

    ,更新快,,免费读!

    第97章拼了

    李谷上前一步,劝说道:“且慢,陛下,臣以为目前河东军和契丹人分来,正好给了咱们各个击破的机会,眼下咱们应该集中晋城的兵马,率先攻击潞州的刘崇部。? ?至于杨衮部,可以传召让承德节度使符彦卿都督河北军队,负责围剿。”李谷边说边看郭荣的脸色,见郭荣一直没有什么反应,他咬了咬牙,说道:“更可况,大军一动,不宜回军。”

    这话一出口,郭荣瞟了一眼李谷,苦笑道:“李爱卿,你的意思,朕了解。这调集邢州、相州、大名府人马的命令,是朕下达的。可是军士好不容易集中到了晋城,可对面的契丹人却突然绕路,想抄咱们的后路。如果朕再派遣向爱卿回去,其实不是自食其言,表明朕见识不明吗?”

    李谷心头一动,不由跪倒在地,失声道:“陛下。”

    向训等人也跪在地上,道:“陛下,是臣等失职。”

    郭荣淡然一笑,将李谷、向训等人一一扶起,他沉声说道:“这事儿你们有责任,不过主要的责任则在朕这里,是朕最终拍板、最终决定的。当然,从当时的情况看,这个决定未必是错的,一来,取潞州、下泽州,进而从郑州东入汴京,这河东郡谋取天下的老路子了,当年的唐庄综、晋太祖、汉太祖,都是这么一步步走上皇帝的宝座的嘛;而来,刘崇气势汹汹,主力军队已经开始要绕道潞州,直扑泽州了,朕当然不能容忍泽州有失了。可是,没想到,刘崇这小子,临到最后关头,居然给我们玩了这么一手。是朕小瞧了刘崇啊!”

    看李谷又要说话,郭荣摆了摆手,道:“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将错就错,那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河北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符彦卿虽然是军国重臣,是朕的岳丈,可是毕竟只是一个区区节度使,不像向将军有都督河北诸路的权力,也不像向将军这样有勇有谋,国之干城。更可况,河北的军队被我抽调了九万人马,在定州等边界人马不能调动的情况下,河北还有多少人马呀?符彦卿就算腹有千条计,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所以向将军要回去。诸位爱卿都是朕的心腹重臣,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朕把话给大家说清楚,说句老套的话,你们觉得现在大周的形势如何啊?恩。。。李爱卿,你来说说看。”

    李谷踌躇了,如果他是一个平头老百姓,或者一个低级小官,郭荣的问题自然容易回答,可是作为大周的宰相,这个问题可就棘手了,实话实说,一怕皇帝不喜,二怕群臣抓自己把柄,可是,要说假话,自己面前的这位皇帝陛下,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可他也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对国家情况了如指掌。李谷斟酌着说道:“汴京大捷,是天下转危为安,正是百废待兴、天下归心之时。”

    郭荣愣了下,过了会儿反倒摇头大笑起来:“你啊。。。这是所答非所问了。其实,你不说,大家伙心里也明白,咱们大周正在危险的边缘挣扎。咱们先说‘天时’吧,大周应运而生,那自然是因为汉隐帝诛杀重臣,祸乱国家,大型皇帝迫于无奈,才被迫起兵,定天下安黎民,可是,河东有汉庭余孽,与我大周势不两立。江南的楚国志在天下,可天无二日,朕就算退也没有退的余地;至于燕北的契丹,占我河山,奴役我子民,支持河东叛逆,骚扰我汴京,和我大周矛盾不可调和。蜀国虽然闭关自守,可是夜郎自大,也不是什么安顺之人。楚国行纵横之术,依然四国联合了。另外,夏州的党项割据自立,西北的回纥、吐蕃,都是贪婪粗鄙不可相信。诸位爱卿,四周环顾,大周孤立于中,何其难也。再说地利吧,楚国占了徐州、南阳,犹如两把匕捅到了我们的腹地,兵锋旦夕可抵汴京;契丹强占燕云,使我河北失去天然屏障,沃野千里,随时都处在契丹人的铁蹄之下;河东表里山河、蜀道天堑难越,他们实力虽小,却是易受难攻,更可况,河东背靠契丹,蜀国毗邻江南,一有兵锋,援军旦夕可到,哎,大周守无雄关峻岭,战无铁骑楼船,地利也是没有的。我们大周有的,就只剩下人和了,要政通人和,就要上情下达,君主贤明,官吏清廉,百姓安居乐业。朕要做贤明之主,少不了诸位爱卿的规劝进谏。朕也怕丢面子,可丢面子比掉脑袋,要强上万倍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朕愿意闻过而喜,不愿意沾沾自喜,昔日唐太宗有魏征,有房谋杜断,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愿做朕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吗?”

    谁都没有想到郭荣居然这么开诚布公的剖白心事,李谷、向训、赵匡胤等人心情激动,连忙跪下道:“臣等愿意追随左右,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