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么做的最大受益人却是郭荣,因为他可以一道圣旨就能够把虚衔变成实实在在的(只要平调),而且百官还不能指责这些将领是“幸进”。郭威背了“幸进”的骂名,却为郭荣创造了掌控军队的机会,同时还给了郭荣施恩于王彦等人的机会。这无疑是郭威在给郭荣铺路了。当然,郭威这么做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竞争上岗,让那些实受的人,只能老老实实、感恩戴德的工作。一方面朝廷随时都有够水平的人换你,另一方面,那些虚衔都盯着实受者,顺时准备挑毛病,抓把柄,进而求得实受。
这个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打仗,具体来说,就是将河北的军队集中一部分,然后借助和刘崇作战的机会,考察将领,不合格、不忠心的就全部撤换掉。
马云和赵普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他们认定,郭荣是一定要调集河北军队的。军队一旦集中起来,那么必然会造成有些地方兵多将广,有些地方却异常空虚。由此,马云和赵普就派人快马加鞭的通知李廷儒,让他劝谏刘崇,以步兵择险要之地固守,以骑兵在敌后骚扰。这样的话,虽然不一定能够胜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崇就能知道伪周实力不是他小小的河东一偶之地就可以抗衡的。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就是逼得刘崇认清形势,自己退兵。
马云和赵普的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但却是典型的没安好心。如果按照马云的设想,河东的步兵如果指挥得当,肯定可以安全退回的,可是深入敌后的骑兵,百分百是全军覆没的下场,白衣军最精锐的可是骑兵啊。郭荣这些人,怎么可能想不到以骑制骑的方法呢?
可惜,刘崇太自信了,对马云这个计划不屑一顾。李廷儒郁闷而又无可奈何的退了出来,说起郁闷,李廷儒不是因为劝不动刘崇,而是因为自己过去的一年里,在太原城上蹿下跳,为的就是让河东和楚国联合出兵,可是现在,河东终于出兵了,可他的任务却戏剧性的演变成了劝刘崇退兵。
昨天,李廷儒还在刘崇面前吹嘘刘崇是“大汉第一帝”,从太原城迈向潞州的一小步,其实是大汉中兴的一大步,是大汉从此迈向辉煌的转折点,书写了大汉最辉煌的一页。作为这样杰出的“千古一帝”,您应该向前向前向前。郭荣这个小瘪三,那堪皇帝陛下一击啊。
可惜,一觉醒来,李廷儒的词立刻就变了,由“向前向前向前”,变成了“原地踏步走”,接下来就是“向后转”,雄纠纠气昂昂的从潞州灰溜溜的跑回太原去,郭荣也由不屑一顾的“小瘪三”变成了“吊颈白额大老虎”。老虎可不是老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这么大的反差,就是“反转剧”,也不会这么演啊。李廷儒反差这么大,就是白痴也觉得有问题了。更不要说刘崇这位大汉“千古一帝”了。基于大楚的军事经济地位,刘崇倒也没有为难李廷儒,只不过是把他力劝出去,心里难免暗骂:这楚国的小王八,不是小瞧老子,就是怕老子把便宜全占了去。
李廷儒站在军营里,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作为一个外交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是实质的,可是,现在汉兵军心正盛,别说刘崇了,就算是个不知兵的,也不会就这么退回河东,更何况,御驾亲征,除了战争的胜负之后,政治上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一战不打就退兵,对皇帝的个人威望也是重大打击,亲娘叻,很可能会影响到皇帝的个人魅力还有亲和力、向心力等等。
可怎么样,才能让刘崇乖乖的顿兵固守,进而退兵呢?李廷儒来回的跺着脚步,思考着。全面不顾旁边窃窃私语的军士。
“这些契丹狗,今天又出去打草谷了,不知道又祸害了多少人。”军士甲痛心疾的说道。虽然他也经常欺压百姓,也作奸犯科,可是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丝毫不影响到这位军士熊熊的爱国热情。
“妈的,这群王八蛋,陛下给了他们粮草,他们还自己去打草谷,又赚了份,真他妈的会赚钱啊!”军士乙也愤懑的骂道。不过,言语中羡慕的成分要远远大于痛恨。
“对,要抢也得是咱们抢,这些契丹狗凭什么抢啊!”军士甲很快想出了一个即爱国又能满足中饱私囊的主意。反正百姓总是要被人抢,被我抢了,总比被契丹狗抢了要强吧。毕竟咱们算得上是同根同中,几百年前所不定还是一家人,也算得上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更可况,“敌强一分,我弱一分”,如果让敌人抢不到,也算是对国家的贡献了。再说了,我吃饱喝足了,保不定还能给乞丐赏点钱,搞搞慈善事业,还能逛逛窑子,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展。
“不要胡说。契丹人怒了,咱们皇帝都害怕,更不要说我们了。咱们当兵吃粮,只要不缺饷,就可以了。再说了,人家骑马,咱们走路,抢得过人家吗?”他们的队长斥责道,毕竟是军官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契丹人?李廷儒眼前一亮,东边不亮西边亮,刘崇不同意,我就去找契丹人!只要契丹人跑去搞敌后工作,刘崇就未必有胆子和伪周拼命。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90章 给契丹人拉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91章 契丹杨衮
听说在河东的“杀才”来了契丹武定节度使杨衮放开搂在怀里的小娇娘整了整衣衫威严的说道:“请。”
“杀才”在契丹知名度颇高而且已经渐渐由贬义词展成为褒义词。在契丹的“杀才”田雨口才很好契丹上下不知道找了多少机会想口头教训一下田雨可都跌羽而归;更可敬的是田雨肚量很大深的契丹皇帝耶律璟的赞许可以陪着这位皇帝陛下从傍晚喝到拂晓。用当今标准看这田雨显然符合“自行车骑到八十脉”等四大惹不起之一——“有酒可以不吃菜”。
在契丹呆了不过大半年的光景就已经荣升为耶律璟的最佳酒友之一只不过开运四年的惨败历历在目契丹群臣对南下心有余悸纷纷****因此耶律璟才最终没有同意南下。可是饶是如此田雨在契丹国内也渐渐由无人问津变成了无人敢惹虽然身无官职却是契丹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毕竟天天能够陪着契丹最高领导人喝酒那无形中也是一种权势啊。最少人家可以在宫中****行走这是多少军国重臣都没有的待遇。杨衮自己不过是区区武定节度使如果更合田雨搭上关系在酒桌子上经常给皇帝陛下提提自己他杨衮的官运就扑面而来谁也挡不住了。
基于这个判断杨衮亲自走到帐外来迎接李廷儒拱手道:“李大人真是稀客本将在契丹就听说过大人的大名可惜无缘相见今日一见真是足**三生啊!来来来咱们到军帐里边喝边聊。”
这杨衮四十多岁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看起来极为魁梧更?*稣饧一锞驮谄醯と旧狭似醯と说拇轴钭鞣缌糇乓桓甭缛蠛印>驼饷匆煌系哪凶鱼妒且桓毙θ菘赊涞难釉诰是氨虮蛴欣竦挠幼约骸@钔⑷逡汇端幌氲窖钯蛘饧一锍隹诔烧虑楸ɡ锊皇撬笛钯蚴谴笸繁錾砺穑空馓竿禄瓜窀鑫幕丝杉热皇俏幕宋裁窗炎约焊绯烧饷匆桓龃轴畹男蜗竽兀垦钯蛘夥鹑僭儆醒试儆欣衩惨徽趴谝材馨研『⒍趴蘖恕?br/》
李廷儒强忍下心中的怪异拱手回礼道:“下官也是仰慕将军大名久已只是军中俗物繁忙一直**不开身啊。今日来的冒昧尚请将军见谅啊。”
“李大人见外了见外了。上门都是客你来拜访我那就是我的朋友了。咱们好兄弟还用得着做哪些客套话吗?”杨衮豪放的说道。
李廷儒心里又是一愣刚才还文质彬彬怎么现在却满口大白话了。莫非。。。李廷儒脑子一转心里不禁一笑这年头军官素质都低可是当了官之后又偏偏想学点东西装门面很多人就请读书人上?*上д庑┤擞质懿坏迷际Р唤ブ皇呛已Ъ**淇吞谆袄从Ω冻∶妗?br/》
李廷儒笑了:“好。下官正有要事要和将军详谈。”
两人进了军帐杨衮喝退了侍**又叫人准备好酒菜分宾主坐下后。杨衮举杯道:“李大人你们相见如故来满饮此杯。”
李廷儒笑着一饮而尽赞道:“将军真是海量啊。向来在战场上将军也是奋勇当先以一敌万的骁将了。”他说着话锋一转:“将军可知今日之危乎?”
杨衮对李廷儒礼遇不是因为李廷儒而是因为田雨他想通过李廷儒和田雨搭上线。可他毕竟不是傻子一听李廷儒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这李廷儒不是来和自己攀朋友混**情的而真的是有事。
杨衮眼睛一转一脸真诚的说道:“李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是奉我主之命前来为神武皇帝助阵。这自然是看神武皇帝的布置了。神武皇帝自然是神武的想必没有什么危险吧?”
李廷儒之所以单刀直入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田雨那么能喝他一杯酒下肚脑子就有点晕了要是和杨衮在这么喝上两杯今天的事就没法谈了。只不过他没有想到杨衮此人还颇为精明这话明理是算回答可实际上却是在套李廷儒的话头。
李廷儒脸**一整压低声音道:“将军在潞州也呆了半月了可知道楚周南线的战况吗?”
“贵国和伪周不是战于汴京了吗?难道贵国又有新的进展了不成?”杨衮问道。
李廷儒放心了看了这杨衮还是被刘崇给瞒在了鼓里他叹了口气说道:“要是真的如此在下此时就该在神武皇帝的帅帐里了。”
杨衮心中一动周楚**战毕竟涉及到了自己他不由自主的问道:“听李大人这么说难道楚军战斗不利吗?”
李廷儒苦笑道:“何止不利啊半月前我主已经败在了汴京十万人马大部分都战死站了汴京城下。现在楚军已经全面撤退周楚边境已经恢复平静了。而在2o天之前蜀军也在关中全军覆没枢密使王招远被俘。所谓的‘四国联军’现在只剩下贵部和神武皇帝的****了。”李廷儒一面是述说实情另一面却偷偷的给杨衮上眼**挑拨河东和契丹的关系毕竟楚国战败这么大的事情刘崇居然瞒着了杨衮。这。。。这又怎能不让杨衮心里有别的想法呢?
“什么?”杨衮失声道。
看着李廷儒不紧不慢的吃着酒菜杨衮不禁恨声说道:“这个刘崇竟然瞒着老子。莫不成他还想让咱们契丹人给他卖命不成!多谢李大人相告我这就去找刘崇问问他到底安得是什么心思?”。
李廷儒一惊仔细的看了眼杨衮弄不清楚他到底是头脑简单喝酒之后冲动了;还是深谋远虑借着这个机会一方面远离险地另一方面反过来挑拨楚国和汉国的关系甚或这家伙是在**自己说出下一步的计划。
………………………………
第92章 试探
看着杨衮站起来要走的样子,李廷儒连忙拦着他,说道:“杨将军,切莫如此冲动。【风云阅读网。】依下官看,神武皇帝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对将军也好,对贵国也好,想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意。”
“哦?李大人,这话又是怎么说?”杨衮虚心请教道。
见自己只是站起来刚伸出手,可杨衮却又自己坐了回去。李廷儒不禁失笑,这个杨衮还真不是什么好鸟。刚才他那一番做作,十成十是想逼自己表态说下文。
李廷儒道:“杨将军,以下官看。神武皇帝这么做,不仅不是想陷害将军,反而是想依靠将军啊。四国已经去了两国,如果您在撤退了,单单依靠河东那点军力,小打小闹还行,要饮马黄河,无疑是痴人说梦。”
“哼,李大人,这还不是刘崇老儿想利用我吗?”
“这一点,神武皇帝却是想差了。他太关心,反倒做了错事。如果刘崇能够和将军开诚布公,哪怕形势再恶劣一些,想必将军也不会弃之不顾啊。因此,将军生气也是正常的。”李廷儒笑着解释道。
杨衮点头附和道:“就是嘛,这个刘崇太不是个东西了李大人你说,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见杨衮话头里死死扣着自己,李廷儒心中不禁一阵冷笑,这杨衮是个聪明人,没有契丹皇帝的命令,不到万分险恶的情况,他不招呼就跑了,到时候,就算刘崇兵败了,契丹皇帝追究下来,他杨衮也跑不了。说白了,别看杨衮吵吵闹闹的,不到万不得已,杨衮不会逃跑的。再说了,契丹人对大周心有余悸,那是不假,不过,作为老对手,你说契丹人就怕了伪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契丹人元气未复,不愿意惹大周是有的,可是,真正到了战场,契丹却也不畏惧周兵。
李廷儒也恼怒,他笑着说道:“杨将军,那下官就先将目前周军的行动,向你解说一二。据可靠的消息,这一次伪周是郭荣御驾亲征,不过他从汴京只带了1万人马,其余的部队,从大名府即邺城调集了三万人马,从卫州今汲县、相州今安阳、邢州今邢台各调集两万人马。总共10万大军,今天就在晋城会和完毕。”
杨衮脸色多变,说不出来是喜是怒,是忧是乐。他沉思了半天才说道:“刘崇老儿,骗的我好苦啊。”
李廷儒瞥了眼杨衮,这句话他一点都不信,或许楚军战败的消息,杨衮被蒙在鼓里,可是,周兵积聚于晋城,刘崇是一定会告诉杨衮的,再说,杨衮部打草谷的人,早就跑出了潞州境内,说不定还能探知道一点周兵的情况。
杨衮隔了半晌,又说道:“李大人此来,一定是有所计较。何不告诉末将呢?现在马就要短兵相接了,如果有好的建议,咱们可不能再拖延了。别的不说,这三万将士的姓名,兄弟还是要负责的。”
李廷儒笑了:“杨将军,你觉得神武皇帝有几分胜面啊?”
“白衣军战斗力很强,不好打,如果来的是白衣军,恐怕刘崇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可是,现在主要是河北军队,虽然他们战斗力不弱,不过应该和河东不相下。郭荣虽然之兵,可刘崇也不是浪得虚名,如果两军决战,在这平原之,更多的是靠实力,而不是什么奇谋。这胜负之数,在五五之间。”杨衮说道。
李廷儒一愣,仔细的看了两眼杨衮,见杨衮似乎不像是作伪。他脑子里念头犹如电转,飞快的想着办法。国家不同,朝廷和军方对伪周看法也是不一致的,在楚国,马云对伪周是谨慎的,可军方大佬,比如朱元等人对伪周看法一般。而在契丹,这群人虽然前些年吃亏了,可仍然自视很高,对伪周还是看不起的。契丹人弓马纯熟天下第一,而河东作为后唐、后晋、后汉的龙兴之地,民风彪悍,军队战斗力也是不弱的。河东和契丹人联合在一起,对抗伪周的河北军队真的就一定必败无疑吗?李廷儒心里犯了犹豫。如果河东胜了会怎么样,李廷儒心中一动,现在楚军大败,由于楚军向来走的是精兵道路,所以军队不多,万人已经是楚军四分之一的实力了。如果河东胜了,楚军又没有足够的军队抢地盘,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河东。想到这里,李廷儒立刻拿定了注意,河东不能赢。
其实,李廷儒相差了。马云之所以让李廷儒劝说刘崇退兵,理论基础在于刘崇不可能胜利,如果刘崇真的胜利了,马云估计做梦都能笑出来。刘崇胜了,那么郭荣、赵匡胤说不定就被刘崇给解决了,少了这两个人,楚国统一天下机会毫无疑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