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03章

五代逆天-第203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绷耍獠耪镜搅顺亩粤⒚妗R虼耍谑章=鲜孔拥氖焙颍隙ǔ隽艘怕┑模嬉肪科湓鹑卫矗矍暗恼馕恍滩可惺椋悄汛瞧渚痰摹1暇梗熘傺胖鞴芸己斯僭保吨手鞴芫茫馕恍滩可惺槠涫挡惶苄堂袷堑谌秸率拢癯趼碓频乃饺嗣厥椋挥屑笆钡奶嵝殉酰⒁馐崭凑庑耙俊保菜愕蒙鲜鞘е傲恕

    那边赵普也是感激的看了眼李骧,幸好拓跋恒不在,不然恐怕就要弹劾自己了。赵普脑筋急转,他建议道:“大王,咱们是不是应该把淮南的情报力量,调入江南西道,这淮南已经安定了下来,现在只剩下江南西道的士子,还偶有怨言。咱们是不是应该对江南西道严加审查啊。”

    “不必了,一个淮南在经济上顶上三个江南西道了。淮南一定要稳,至于江南西道,他们想玩,我们就好好的陪他们玩一玩!”马云恶狠狠的说道。

    听着马云杀气腾腾的话,李骧连忙说道:“大王,这些士子都是受了蛊惑,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子啊。”

    “人嘛,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他所图的无非是名利,寡人已经重开科考了,算是给他们一个台阶了,还不知趣的话,就把他们放一放。士子、孔圣人门下,嘿嘿,传旨给江南西道学政,让他扩大明识科、明算科的招收名额,恩,对了在江南西道再特旨开明经科,看那些士子们的报考情况,如果他们不参加,就取消了进士科。恩,再传旨,这解试的通过名额,由报考人员决定,如果今年报考的人员少,那么下一届解试的通过名额就要下降!我看他们到底是想要那个虚名,还是想要实利!”马云说道,他顿了下,又说道:“降低明识科的报考门槛,只要真有本事,哪怕他是个大字不识木匠,也可以参加,哼。。。通过之后,先送到学堂读书两年,然后到工部供职。这些个士子不是清高吗,哼哼,老子。。。寡人偏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才能,有品行,书读的少不是问题,寡人可以派人教!那群士子都喝西北风去吧。”马云明白,正在上蹿下跳、指责楚国的都是些自以为是人才的进士科读书人,至于明经科那些人,相对来说都是识时务为俊杰的聪明人。

    赵普眼睛一转,说道:“大王,您看是不是在江南西道也扩大进士科,同时命令捕风房在江南西道暗暗放出风声,说今年进士科报考人员较少,很可能全员通过。这么一来,江南西道那些顽固分子,说不定就会放下身份,巴巴的赶来参加考试了。”

    解试是在7月份举行,别的地方考生爆满,可江南西道的进士科,却冷冷清清的。这让徐仲雅等人忧心忡忡,万一,这开科取士,没有一个人来报考,那可就是千古丑闻了,自己这批大员连同楚王在内,可就一起被钉子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虽然马云对此混不在意,没有一点耻辱感,可是徐仲雅他们却觉得是头等大事,私下里已经给江南西道布政使、观察使、学政等大小官员写信,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出现进士科无人考的局面。从盛唐开始,这进士科升迁最快,一直都是读书人报考最多的,还有“宰相科”的美誉,这到了大楚的手里,竟然没人考了,这。。。这也太丢人了。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朝野上下必然是一片哗然,最近一直以来都大开杀戒这种冲动的楚王,会不会依次为借口,断然下狠手,那是谁也说不准的了。于是,赵普就顺势出了这个鬼主意。

    “恩,”马云眼睛一亮:“好办法,如果那些人也来报考,咱们就在这群人里面做个甄别,把学问一般的学子取中,却把那些学问好的,又是刘洞、欧阳广门人的,全部不要,呵呵呵,人都有嫉妒之心,这么一来,同窗好友也会闹矛盾的,同时,也是给别的读书人立了一个榜样,欧阳广的弟子,学的越好越不要!”

    李骧和赵普一愣,前些日子,这位楚王爷还在滔滔不绝的谈论科场舞弊案,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准备舞弊了。好的都不要,留下一般的,同时还要看是不是欧阳广的门人,这。。。这岂不是将名单先定下来,然后才。。。才改卷吗?

    赵普犹犹豫豫的说道:“这。。。这会不会惹起非议啊?”

    “不会的,你放心好了。只要他们来参加科考,那就是说明放不下心中的名利,哼哼,他来考了就得按咱们的游戏规则办。再说咱们又不是选那些最差的,而是一般学识的。这样一来,比较差的那批人碍于同窗的情面,不会吭声。至于学识好的,自然由新中举的那批人来对付了。那些中举的人,恐怕是不乐意再考一次吧。呵呵。。。咱们还可以在民间散播一些,古来名士屡考不中的消息,还可以分析分析他们,说他们,对,说他们就像李景那样,做个诗词还错,要是真的当官,那可就是人渣中的极品了。幸好朝廷没有选中他们!”马云笑嘻嘻的说道。

    (今天继续小爆一下,下午还有一更4ooo字,从明天开始,又是一个轮回的开始,让人作呕的一日两千,重出江湖了~~~)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37章 兄弟,来科考不?)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138章 隐士,不是那么好当的

    ,更新快,,免费读!

    第138章隐士,不是那么好当的

    听了马云的话,李骧没心思同乐,他赶紧站了劝道:“大王,您不是说科考是国家的大典啊,这不是变相的作弊嘛,再说,就像大王说得那样,他们既然来考试了,不是说明心里放不下名利吗?国家选中他们,他们应该也会为国尽忠的啊!这进士科的举人们素质太低,对国家也不利啊。八??? 一?中  文网  ”

    马云面带笑容,看样子是一点也不担心什么举人素质太低的问题,他笑道:“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啊。再说了,李爱卿、赵爱卿,这。。。这不过是江南西道的解试罢了,在咱们大楚的三级考试中,这是最低的一层啊,这些人要想当官,可是要通过省试和殿试的,到时候,我们在省试的时候,扣严一点不就可以了吗?说起来,寡人又有一个主意,为了增进各地学子的上进心,这解试的通过率,由殿试大比来决定。”

    李骧和赵普愣了,马云第一句话的意思,两人听明白了,可是心里还有疑问,赵普问道:“可他们一旦通过不了,那不是说。。。说咱们大楚的科考有舞弊吗?”

    “这有什么可说的!咱们榜的时候,可以将应试的文章公布出来,任人查询嘛!这样也做到了透明、公开化嘛,让所有的士子都心服口服嘛!他们靠不上不是因为舞弊,是因为江南西道教育质量差,江南西道为什么教育质量差呢?是因为刘洞和欧阳广是欺世盗名,误人子弟之徒!”

    赵普心里一沉,看来楚王真的被江南西道那群人给气急了,这坏水乱冒,鬼点子一个接一个,整治江南西道士林的法子更是一环扣着一环。江南西道今年那些通过解试的人,想过省试和殿试可就难了,因为他水平不够啊,你拿江南西道的中等马和别的地方的上等良驹赛跑,那肯定跑不过的啊。而且更阴毒的则是,江南西道的人或许会忿忿不平,可是考卷这么一公布,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江南西道的士子质量不行,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读书人都是清高的,他们都会这么想,一个文章写得连自己都不如的人,我干嘛要听他在哪里鬼叫呢!这么一来,江南西道士子在士林中威信也会大大降低。

    李骧则抓住马云“通过率”的问题,问道:“大王,您说的这个解试通过率,是怎么回事呀?”

    马云笑嘻嘻的解释道:“举个例子,比如今年的殿试,这学子无非来自于山南东道、荆南道、黔中道、广南东道、广南西道、淮南道,京畿道、江南西道八个地方。今年的解试,按照惯例,这八道的解试通过率为2%。如果,今年荆南道通过殿试的人数最多,那么就说明,荆南道的教育水平高,下一届解试就扩大荆南道的解试通过率,将它调整为3%,如果,江南西道考生殿试通过率最低,那么就降一半,要是没有一个排在前二十的,嘿嘿,那就再降一半。采用这样浮动的比率,岂不是可以为国家挑选更多的贤才吗?”

    大唐朝近三百年,有些州道从来都没有出过三甲,而有些州道则经常出现三甲,这就是由于地区经济展不平衡,导致师资力量的差异,进而导致各地学子文化程度的诧异。所以统一指定解试的通过率,就有点不公平了。按照马云的这个法子,倒是不错。不过,经是好经,这目的也很明确,咋听起来还真的是一片为国之心,可是,李骧和赵普总觉得楚王把着好经给念歪了。

    “哦,对了,黔中道、广南西道由于地处偏僻,本着圣人的仁爱之风,本王将尽力的扶持偏远地区的教育,这黔中道和广南西道最差也是2%。”马云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又赶紧补充道。

    李骧和赵普有点面面相觑了,这。。。这也太狠了吧。看来楚王不是想整一届江南西道啊,按马云的法子,把勇争倒数第一的黔中道和广南西道给排除了,显然这一届江南西道肯定是排名垫底了,因为剩下的几道,教育水平都差不多啊,可江南西道通过解试的人员文化程度不过关,这一下子铁定是排名倒数了,万一,连个前二十都没有,那么下届解试的通过率只能有o。5%了,这样一来,江南西道(即便是加上那些屡战屡败的老举人)在人数上就出于下风了。假如说荆南道得了第一,他们省试参加的人员是4oo人,而江南西道参加的人员却只有2oo人,这个省试、殿试的通过率是对总人数算的,假定荆南道过了2o个人,江南西道也过了2o个人,那么两道成绩战平,可是,荆南道4oo人中2o,这比江南西道2oo人就要中2o人,难度要小得多啊。参考的人数少了,麻烦可就大了,它想翻身可就难了。

    马云摇头晃脑,非常得意,你不是不合作吗?老子就用阴着对付你,让你吃了亏还说不出来,你要是敢说大逆不道的话,也不杀你,直接流放,把江南西道那些硬骨头,全部流放致死,剩下这些人就老实了。

    马云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两个心腹,说道:“当然了,这科举对地方影响也很大,这解释通过率,最低不能低过o。1%,如果连续三届都是倒数第一,那么寡人就特降恩旨,将解试通过率重新上调为1%,呵呵,这也算是法外开恩了。两位爱卿,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俩人心里只有一句: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是大尾巴狼带着头盔,硬装小红帽。

    “这。。。这恐怕。。。”李骧有点犹犹豫豫的。

    马云再次唱高调:“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怎么能读好书,怎么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呢。就这么定了吧,具体的细则,让礼部的人,好好商议一下!”

    调子一下子变得这么高,赵普咽了口涂抹不再反对了,他又说道:“那。。。那江南西道的刘洞、欧阳广如何处置啊,这两人不动,恐怕江南西道的流言就很难消除啊!”

    马云沉思了一下:“名利。。。名利啊。。。既然他想要青史留名,那就让他留好了。”

    李骧脸色一紧,他以为马云要下狠手了,可这欧阳广和刘洞,很聪明,这两个人既不是江为那样的二楞子,又不是潘佑那样的直肠子,他们是有怨怼,是有点怀念故国,可是也从来没有反对过大楚啊,硬对他们下狠手,恐怕难以堵住悠悠之口啊。李骧站出来想反对。

    马云手一摆,说道:“李大人,你误会了,我说的青史留名,不是留好名声,是留个恶名!再传旨招刘洞、欧阳广参加博学鸿儒科。”

    “大王,恐怕他们两个不会参加的。”赵普说道。

    “不会参加?哈哈,要的就是他不参加,这。。。这个孔圣人学问那么好,说了那么多名言警句,肯定有说过什么入士为官、治理天下,反对归隐的话吧?”马云问道。

    李骧和赵普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死在他们手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们不是不想杀刘洞、欧阳广,第一这两个人名气大,杀了以后,对楚国影响不好,第二,当年马云曾经说过“不以言罪人”、“刑不上是大夫”,那言语之中透漏了“王室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想法,这些话让他们心动不已,作为一个文人,他们都有这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是,君主开明还好,君主要是不开明,这文人纵使满腔热血,也只能靠边站了。

    马云有这种“君权、相权相制衡”的观点,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进入金陵以后。在短时间内,国内国际环境不是好转,而是更加的恶劣了起来,第一兵疲、第二财穷,让楚王和群臣压力很大,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江南士林的不合作态度、廖居素这样明目张胆的反抗,让不安中的大楚,很容易走上嗜杀的道路。楚国现在一门心思想得就是安定团结,可是偏偏不断有人跳出来捣乱,这。。。能不让马云对读书人的看法急转直下吗?在这些人的刺激下,马云会不会不再相信读书人,而王权牢牢控制在王室的手里,让中书省、尚书省成了传声筒,重新走上“一人治天下”的道路呢?

    他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先不能让马云大肆的残杀读书人,读书人是有风骨的,可是大刀齐刷刷的砍过去,总有人会怕的,这么一来,风骨没有了,一个个都变成了王室的奴才,那。。。士大夫的作用就彻底的荡然无存了。

    所以,李骧和赵普很矛盾,一面他们想杀欧阳广来维持稳定,另一方面又想保欧阳广,来维持读书人的风骨。像欧阳广这样的人,如果不杀,那对读书人也是一种安慰,朝廷里敢说真话,勇于说真话的人就多了,这样君主就不至于被小人蒙蔽,就达到了和谐社会。不杀,当然也不能让他逍遥法外,不然朝廷就没有威信,这些人说不定就铤而走险,作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听了马云的话,李骧和赵普一下子明白了过来,马云想出点子,把欧阳广这些人给搞臭,这样一来显示了大楚的宽大胸怀,二来也让人鄙视欧阳广。李骧立刻说道:“孔圣人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那绝对是主张入世的!论语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问渡口在那?)。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赵普也在一旁说道:“论语微子篇,还记载,一次,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