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喙芟惺隆
马云勉强一笑:“那么江兄,你觉得这诗词,应该是谁做的呢?”
“当然是冯延巳作得了。”那江兄想当然的说道。
“绝对不是冯延巳做得,这一人作诗是一种风格,冯延巳的诗走的都是委婉悲情的路子,这首词境界高雅,绝非冯延巳所能做的,在这冯延巳已死,哪里还能捉刀呢?”江兄的朋友说道。
“萧兄,据说楚王的诗作一共12首,各个风格不同,这怎么可能是他做的呢?恐怕他找了很多捉刀者吧。”江兄说道。
“嘿嘿,这话不太对,依我看,但就那首‘大江东去’来说,我敢肯定,当世之人除了大王自己,没有人能写得出来,你说的冯延巳,写得最好的当属栖霞山,他填的那阙词了,可是大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却比那首要强上百倍,这绝对不会是冯延巳写得。”
………………………………
第136章 诗贼(3)
第136章诗贼(3
“那还有徐锴兄弟啊他们难道就做不出来嘛!”江兄很不**气。
“江兄你觉得徐锴兄弟比起李太白来说谁的诗作更好一些呢?”
“那当然是谪仙李白了。”江兄说道。
“那请问李白的诗好在哪里呢?”那萧兄问道。
“这……李太白的诗当然是好诗了那可是诗仙啊。”
“呵呵这兄台你看我这个朋友连李太白的诗风都不知道刚才的话不过是一派胡言乱语罢了当不得真的。”萧兄笑道。
马云还没有说话呢那江兄竟然不识好歹的说道:“哼哼……自潘先生之后江南士子真的丢人啊萧兄要是你在栖霞山想必就是钟陵一流的人了。”
马云脸**沉了下来这个姓江的显然也是心怀李唐的士子了妈的李景当政到底给你你们什么样的好处让你们这么怀念他。
那萧兄也显然有没有想到这人竟然这么不通情理他一时哑然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那江兄看了眼马云说道:“我来金陵就是为了吊祭潘先生早就听说这金陵楚国的走狗很多想必你也是其中一个了大丈夫死得其所你大可以抓了我!”说着这人头一抬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马云怔住了刚才他还以为这人不过是个愣头青而已。可现在看来这人书的读的不怎么样可也不是什么傻子他竟然也看出来自己来者不善了而且还摆出一副死于国事的高昂姿态。死国事来成全自己的名声这群王八蛋想得美老子……老子要搞臭你们!
马云微微一笑:“江兄你是江南西道的人吧?”
“不错。”那人脖子直耿耿的说道。
“那江兄觉得什么样的君主才是好皇帝好大王呢?”
“礼贤下士。”
“李景礼贤下士吗?那为什么会有五鬼乱政为什么会行大钱盘剥百姓呢?”
“哼哼那是冯延巳这些佞臣欺上瞒下使皇上被蒙蔽而已至于型大钱、盘剥百姓别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这本来就是楚国的**谋罢了他们就是想让我们大唐内乱!”
马云本来还想和这江兄辩驳辩驳什么是好皇帝什么是坏皇帝把他那个“一切为人民**务”的高调给唱出来。结果“楚国的**谋”这话就像一声惊雷在马云的耳边炸响这……他们怎么知道的?这事情做得极其秘密再加上五代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宏观经济的概念如果不是有意的想对付李唐的人根本不可能看出楚国的布局啊而且雪云加入了以后这个运作全是在江南进行和楚国的关系彻底剥离开了这计划应该是天衣无缝才对啊。这个家伙怎么可能知道呢?
马云又看了眼这个江兄这人没有半点城府就算不是个愣头青也是一个被人拿着当**使的人。马云问道:“江兄你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呀?”
“还用听吗大家都知道的。这位兄台你是楚国人还是我们李唐的人啊!”那江兄问。
“江兄哪有什么楚国人、李唐人咱们现在都是大楚的百姓啊。”那姓萧的急急的说道。这人心里恐怕是后悔死了今天真不应该跟着这个愣头青出来啊。
“江兄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啊这罪名说大了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啊你难道不怕吗?”
“这有什么好怕的大家都是这么想他还能把天下人都给杀了不成?你要是抓了我进大牢就像东汉当年的党锢之祸一样江南西道的士子们立刻都会行动起来救援我的我就会想东汉李膺那样为士林所仰慕。”那江兄不仅满不在乎还有点憧憬的说道。
“萧兄你也这么看吗?”看着那江兄有“分子”的倾向马云转头问另外一人。
“小人是淮南人士和这江兄只是在金陵读书时认识的这……大楚在淮南深得民心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对都大王都是一**拳拳赤子之心。”这江兄越说越远这萧兄也没办法再站在他那边了。至于这江兄所描述的那个“一呼百应”的场景姓萧的压根就不信江南西道的人真的那么忠君**国为什么楚军入侵的时候不表忠心反而现在搞这种活动呢。而且楚王现在已经明确表态了“不嗜杀不怕杀”不乱****可是也不怕****!这个时候还望刀口上撞那就真是傻子了。
马云站起身子冷冷的看了眼这江兄说道:“就像萧兄说得那样淮河以南都是大楚的百姓在下自然是楚国人。或许有一天整个天下的百姓都是大楚的百姓。哼……告辞了。”说着马云也在吃饭了带着自己老婆怒气冲冲的走了他出了门立刻吩咐李二狗严密监视这两个人等他们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立刻锁拿送往刑部**给吴宏处理严刑拷打一定要问出他们背后的主使!
马云的好心情陡然没有了他原本以为随着栖霞山诗案的审理对江南士林的分化这前朝的遗老遗少应该渐渐开化才对结果淮南的形势果然是好转了可是江南西道的形势却是岌岌可危。
回到宫中的马云还刚刚坐稳顺义侯杨文竟然跑来觐见。这杨文是雪云的族弟刚刚释放出来在金陵一直都是小心谨慎别说结**大臣了大门就不怎么出。
听到了马云宣他入殿的命令这杨文手里抱着一个木匣子低着头走了进来躬身施礼之后他唯唯诺诺的说起觐见的原因来。竟然不是他要见马云而是姐姐雪云要他过来替自己送些东西给马云。
说完杨文就将木匣子高举过头顶由张顺接了**给马云。马云打开木匣子一看里面是一个小册子。马云信手翻开上面记着:四月二十日栖霞山诗案二十二日有士子酒后说道:若非楚王放人放的早现在刑部早就被人围了!……五月二十一日有士子从江南西道而来由于金陵宵禁很多人不得不怏怏而回(这一天是斩杀潘佑的日子)六月十日金陵的酒肆开始传唱大王的诗词十一日在城西的客来酒肆就有士子污蔑大王是“诗贼”……马云翻开看了看上面一笔一笔的记载着自栖霞山诗案一来金陵酒肆街面上的流言。
马云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心中突然升起一团疑云莫非有人在背地里和我们大楚作对?
马云思索着转眼看了下杨文正好杨文在偷偷看他一下子把杨文吓了一条马云一笑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杨文支支吾吾的说道:“大王小臣……小臣的姐姐年纪也不小了小臣小臣没有别的意思啊请大王赎罪!”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的马云想了想明白了杨文的意思这人一是请罪二是想借机提醒自己马云笑了下随便宽**了他几句打他走了。杨文走了以后马云立刻传召李骧、赵普觐见!
为什么要传召这两个人除了他们是心腹之外一个管着军情司一个管着捕风房都是侦查机构。等他们来了之后马云就把雪云呈上的小册子扔给了他们。这只是金陵的变化情况如果和江南西道和淮南等地的情况相互对照说不定会有新的现。
见这小册子上记载的这么详细李骧还好些毕竟军情司的主要职责不是对准地方的而是侦查****内部还有周围势力的****部署情况可赵普的脸**就有些难看了这……这雪云的小册子比捕风房的还有详尽这不能不让他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作为捕风房的头子当然知道前一阵子“楚王要纳杨县君”的传闻他也能感觉到马云对雪云的好感这个时候马云突然抛出来这个东西这雪云的情报竟然比他还详细这是不是说明楚王对自己不信任呢?这雪云手里的关系网是不是马云授意建立的呢?
不过在有压力的同时赵普还有那么一点的轻松作为“捕风房”这样一个机构的头子权利是很大可是也惹人嫉恨啊****的拓跋恒地方的石文德天天都在盯着自己生怕自己利用这“捕风房”作出什么不法的事情来。现在要是多了雪云手里的这个机构两下相制衡自己身上的压力也减少了对以后掌管“捕风房”的人来说也避免他一手遮天的机会。
看着赵普有点走神的样子马云登时明白过来了他说道:“赵**卿对于杨县君的事情你要秘密盯着没想到她……恩……幸好她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恩先不说她了你们看看这小册子上记载的寡人怎么觉得这里面有黑手啊!”
………………………………
第137章 兄弟,来科考不?
,更新快,,免费读!
第137章兄弟,来科考不?
马云的话,让赵普明白了,这雪云姑娘手里的情报网,恐怕是她多年来自己建立的,对杨雪云这个前朝的前朝王室,赵普也是派人紧盯着的,不过盯得不是她,而是那个杨文罢了。 但现在这事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应付这些士子不合作的问题。
“大王,你的诗作在六月十日在金陵传唱,而在十一日就大面积出现了诗贼的说法,这要说没有人在背后支持、鼓动,哼哼。。。肯定是做不到的。可有一点,这金陵的名门望族处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不是投靠了我们,就是闭门不出;而进入六月之后,为了避免流言从金陵散播,我们又加强了进入金陵的人员管制,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这么多读书人反对的声音,这。。。这有些奇怪啊?”赵普说道,事实上捕风房在金陵还是相当薄弱的力量,单是监控名门望族、在市井上散布有利于朝廷的言论已经牵制了捕风房的主要力量,对进入金陵人员的监控,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从二、三、四月的礼贤下士的温和作风,到五六月抄家灭族的强硬手段,软硬两手都用了,效果不能说没有,比如淮南对楚国的认同感已经在增强,可是江南西道,软硬都不吃。伤脑筋啊,伤脑筋啊!
马云苦恼着,踌躇着,读书人不合作真是麻烦事,当年满清是怎么做?大兴文字狱,这可定不行了,咱是要大力展中华文化的,也不是腰斩中国文化的。北宋是怎么做的?马云苦笑了,一点印象都没有,做一个基层的现代人,谁会没事关心这些东西啊。
“大王,那些人会不会不是什么读书人,而是。。。平头老百姓啊,毕竟他们只是穿上学子服,念两句歪诗,然后评论了一下罢了。”李骧忽然说道。
“李爱卿,言之有理啊,金陵不可能会突然出现这么多读书人的。哦,对了,寡人下午送到刑部的那两个人可曾招供了吗?”马云一愣。他一下子想到了,目前李唐的国子监一类的官办学院,愿意继续学习的士子,都被吸纳进了马氏大学堂,天天上课,不愿意的,则遣返回乡。至于打着“求学”的名字,在金陵闲逛的士子,则也被遣返回乡了,这个时候,金陵那还有那么多在街上瞎逛游的士子啊?
“招了,那个萧俨一到刑部就招供了。萧俨和江为原来都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伪唐覆灭之后,萧俨就继续进入马氏大学堂读书了,而那个江为则回家了,这江为昨天才到的金陵,因为他们两个是同窗,所以,两人一起上街喝酒,结果却被大王给碰上了。”赵普说道。
“那个叫什么江为的招了没有?”
“嘿嘿,这个人刚进刑部还是一派慷慨激昂的样子,可吴宏的刑棍只打了一棍,这江为就疼得哭爹喊娘,立刻就招了,这人原来是掏钱读的国子监,学识很差,没有考上我们的大学堂,只能回家,这心里就难免有些怨恨,他是吉州人,吉州的欧阳广在伪唐覆灭之后,经常性的赋诗追思,这江为也就这么成了欧阳广的学生。欧阳广让他来金陵找徐锴,准备请徐锴去吉州讲学,结果江为就在勾栏里听了大王的词曲,居然还有人说什么是。。。是偷盗的,所以,这江为就信以为真了。”赵普不屑的说道。
马云一撇嘴,这江为看来不外乎一纨绔子弟,受了些委屈,难免就满腹牢骚,听人蛊惑一下,就觉得自己是手握真理。哼哼。。。说他是“愤青”都是侮辱“愤青”这个词。
“这欧阳广不是隐士吗?不好好在山里面呆着,他讲得什么学啊?”马云阴森森的问道。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欧阳广就是不出仕而已。”赵普说道。
“不出仕,不出仕怎么来的这么大的名气啊?难道还有人像咱们捕风房一样的给他做宣传吗?”马云奇怪的说道,这年月没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类的东西,一个一心做隐士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啊。
赵普笑了:“这人三年前曾经金陵诣阙上书,说他在建州见了陈觉,在汀州见了查文徽,他说这两人文气十足,也统帅有误,还说这边镐虽是行军大帅,确实措置偏颇,既不能布仁义于福、建,又不能震军威威慑群小,最后下结论说泉州留从效、福州李文进早晚必然叛乱。这书呈上之后,李景直接就抛之脑后了,直到李文进、留从效相继叛乱,李景这才想起欧阳广,于是派人招他到金陵,准备让冯延巳出题考试一下,结果这欧阳广,说什么这不是人主人尊贤待士之意,不肯就试。这欧阳广是吉州太和县人,于是,李景就授予他吉州太和县的县令,结果,欧阳广也拒绝了。这么一来,欧阳广的大名就在金陵传播开了,这人一旦在金陵出了名,就很容易被淮南、江表的人知道,于是,士子们都称他是贤人。”
“哼哼,贤人,贤个屁,他无非是觉得李景给他的官职太小了,如果李景给他一个侍郎的官职,想必他早就巴巴赶到金陵来当官了。寡人现在找他做个侍郎,你们觉得怎么样啊?”马云问道。
李骧看了眼赵普,摇了摇头,说道:“大王,这个人不是江为那种涉世未深的小子,他现在都已经明确的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了,如果大王一纸诏书,他就欣然从命巴巴的赶来,恐怕整个士林都会鄙视他的为人的,这种人最在意的就是一个‘名’字,恐怕是不会同意的,如果他一旦拒绝了大王的诏令,他的名声说不定还会在江南继续上扬。”李骧的话确实是实情,不过,他也算是给赵普说了句好话,李骧作为枢密使,只负责军方的时候,现在军队上风平浪静,改编**也没有出什么乱子(一个重要原因是**都是新兵,让他们回家种地,这些人都各个兴高采烈的),可是,在政务方面,特别是读书人这块,反对楚国的声音不绝于耳,本来嘛,像欧阳广这样的人,楚军在到达江西之后,立刻对他进行招揽,十有**这人会投降的,可是楚王当时忙于军务,根本没有空暇,而到了金陵之后,楚王更多的是安抚名门望族、降官商贾,这么一来,朝廷内部就没有什么空缺官位了,于是,这欧阳广由此失望,没有了“利”,就只能求“名”了,这才站到了楚国的对立面。因此,楚国在收拢江南士子的时候,肯定出了遗漏的,真要追究其责任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