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帆 >

第12章

宋帆-第12章

小说: 宋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辞而去。此时周若英便领了秋霜樱桃,将礼物收了,然后照着拜帖,在本子上记好礼品名称和主人职务姓名。
    见杨帆呆呆地看着自己,周若英笑道:“大人昨日官至枢密副使,今天便有很多人送来贺礼,义父让我一一记下了。”说罢便将账本送与杨帆,杨帆一看,祝贺之人确实不少,蔡京、高俅等许多朝庭大佬居然也册上有名,据周若英说,这些人都是派了府上管事前来道贺。
    不管它了,就算是人情来往吧,叫两个丫鬟把礼物收好,稍事休息,杨帆便换了便服,唤上刘宝,向醉杏楼赶去。

第十五章 醉杏楼
    醉杏楼便在内城御街东侧镇安坊的小甜水巷。听名便知此处多有青楼馆所。此时青楼大多兼营酒宴、歌舞、住宿等项目。据刘宝说这醉杏楼乃是童枢密的定点接待之处,这令杨帆很是不解:童贯一个阉人怎么会喜欢把酒宴安排在这里,难道他有愁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么?
    “童枢密乃是公公,怎会和青楼有所瓜葛?”杨帆忍不住好奇道。
    “嘿嘿,这汴京之人都知道,童枢密早年在西北之时,与现在醉杏楼老板李妈妈相好。”刘宝这斯也挺八卦的,小声答道。“童枢密本想娶她为妻,后来为了更大的富贵,就进了宫。这李妈妈倒也痴情,竟寻到汴京,听说童枢密入宫之事后,一时万念俱灰,又为生活所迫,就入了青楼,凭借姿色做了行首。后来年纪大了,便独撑门面,经营起这醉杏楼。”
    “呵呵,难怪,醉杏楼的生意童枢密自然得照顾。”杨帆了然道。
    两人边聊边走,不一会便到了醉杏楼前。与电视里的青楼场景不同,门前没有吆喝揽客的老鸨、娼妓,只有一个小斯见有客人到,赶紧迎杨帆进楼,并领刘宝将车赶到侧院。
    杨帆进门,见此楼为两层,大厅处两层合二为一,四条宽大的红色绸带从楼顶四角拉下,在大厅中央结成一簇绢花。厅内摆了几十张桌子,已稀稀落落地坐了些人。厅的最北面是柜台,从柜台后面的楼梯登上二楼,首先见到的是一个小舞台,应是为大厅客人表演所用,舞台向北,是一道走廊,通向后院的各座楼阁,整个醉杏楼呈现出中国典型园林式建筑的格局。
    被掌柜领到后院东侧的一座楼阁内,枢密院的几个正副都承、司房主管都已到了,杨帆却没见童贯的影子,也不知是耍大牌,还是去会老相好了。同众人寒暄一番,杨帆被让到东北侧的一个桌几前坐下,杨帆这才细细打量一番楼内的布置。此楼不像其他地方一样安置一张饭桌,而是将一张张矮几围成一个方形,杨帆所坐之处应该是主宾之位,自己的右上侧应为童贯,其余各人则应该按官职大小进行排座。杨帆一看这复古的格局,脑子里不禁出现鸿门宴的场面。奶奶的,今晚不会来个项庄舞剑吧,杨帆扫视一周:不会,不会,场子太舞不开,咦?桌几下首珠帘之后还有地方,不过好象也是安置了一张桌几,自然不是用来舞剑的
    正胡思乱想之际,童贯的笑声从门口传来,众人赶紧起身相迎。
    “众位久等,快快请坐。”童贯说着,径直走向杨帆右上首的桌几。
    等童贯落座,众人才都重新坐好,醉杏楼一众小厮端上了酒菜,众人跟着童贯将酒满上。如后世一般模样,首先领导讲话,童贯将杨帆郑重介绍给大家,自是一番称赞,一番勉励接着杨帆发言,却是一番谦虚,一番表态。再往下,便是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今晚所到共有十几人,一轮带酒、敬酒下来,众人有了酒意,开始进入状态,个别武将出身的官员便将酒杯换成酒碗。喝酒之间,各种娱乐项目也开始起来。这让杨帆吃尽苦头,便如那投壶,从没玩过的杨帆怎么会是这些酒场老手的对手?罚酒!一杯,两杯,三杯虽然宋朝的酒度数低,可喝多了也会醉人,看有几个文臣不胜酒力,便以吟诗作对来代替罚酒,杨帆不禁暗自着急,这样下去第一个倒下的岂不是自己。念及于此,送往嘴边的酒杯便停了下来。一边的副都丞范讷见此,立即上来劝酒,此人姓范名讷,却一点不讷,几句劝酒词,便叫杨帆又将酒杯放到嘴边。
    不过这喝酒便如同作战,借用曹刿的话讲便是“夫喝,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杨帆这一停,竟有些喝不下去,正在为难之际,门口却传来一阵“咯咯”的笑声。众人看时,却见一五十上下的妇人推门进来,圆髻金钗,红衫蓝裙,虽然容颜已老,却也难掩风情。
    “众位大人,奴家这厢有礼了。”妇人施礼道,“奴家特带醉杏楼盼儿姑娘前来琴曲助兴。”
    “可是最近名噪京师的唐盼兮,唐姑娘?却不知比起师师姑娘来,技艺如何?”有人问道。
    “自是不相上下,两位女儿一见如故,形同姐妹,都是我醉杏楼的头牌。”
    “哈哈,那恭喜李妈妈了,又得一花魁,请李妈妈也坐吧,咱们便一块欣赏盼儿姑娘的琴曲。”
    这李妈妈四下一望,却见只有童贯右下首的桌几上无人,那里原本坐着都丞曹朦,可此时这厮却挤到了别的桌几上去敬酒,相当地机灵啊!李妈妈望了童贯一眼,见童贯微微点头,便坐了过去呵呵,果然有奸情。
    这时,珠帘微动,帘后一扇门悄然打开。朦胧中,一女子抱琴而出,面朝大家,娉婷而立。此女子云髻高纵,却是轻纱蒙面,只露一双凤眼全身一袭米白色衫裙,只有淡黄色的抹胸挺耸露出,更显身材娇好。
    女子福了福身子,向大家行礼之后,转身来到桌几前,将瑶琴放在几上,然后曲膝而坐。众人正在窃窃私语之际,只听“咚”地一声长音悠悠传来,音调高亢,犹如长啸接着是声短音,沉郁悲怆,便如低诉。众人仿佛被这两声琴音勾住魂魄一般,不自觉地安静下来。
    琴声再起,却是清脆悦耳,大家精神为之一振,点头赞许之际,琴声又转为轻柔婉转,直如泉流入溪,春雨润物,场中几人听到这里不禁闭目细品起来。
    如此一会,琴声又变,婉转中渐带幽怨,一缕圆润的女声不觉间嵌入琴曲。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歌声止后,琴声还在缭绕,仿佛在给众人留出品味的时间,直到又一声长音之后,琴声渐住。
    此时,几个豪爽之人不禁击掌叫好其余人等也交头称赞,李妈妈则乐得冲童贯格格直笑可杨帆却有些发呆,倒不是他被高超的琴技、美妙的歌声给迷住曾经沧海难为水,大宋再美妙的声音又怎比得了后世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乐坛众曲?
    只是苏轼这首水龙吟却在他的心里荡起一层涟漪。
    这首咏柳词,杨帆在高中时期也曾学过,说实话当时一点感觉没有,还怪古人为什么非得把柳絮叫做杨花,可如今听来,却满是离情别绪,早已“光荣”了的他,又怎会不担心另一个时空里的亲人?愁绪渐起,杨帆不自觉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一声轻叹:
    “唉!”

第十六章 临江仙
    “唉!”
    杨帆轻轻一叹,声音不高,却恰被童贯听见。
    “子航为何叹气,可是唐姑娘这曲子不合胃口?”童贯问道。
    “没有,没有,盼儿姑娘的曲子很好听,只是苏学士这词中多有离愁别绪,让下官禁不住想起异国他乡的亲朋,故而叹息。”
    “咯咯咯原来如此,奴家便叫盼儿唱些欢快的,却不知大人喜欢听什么曲子?”李妈妈笑道。
    “这个呵呵,随便就好。”杨帆干笑道。
    “哈哈哈,李妈妈,杨大人来自神仙国度,你何不让盼儿姑娘晚上和杨大人多亲热亲热,也好学得几曲仙乐”这种地方,当然少不了一些荤话。
    “正是,正是”
    “却不知我等何时能听得上那仙乐”
    “盼儿姑娘学会了,我等不就能听得到了”
    众人哄笑着。
    “咳咳”看场面有些乱,童贯清清嗓子道,“子航可曾学得大华国的曲子?”
    众人安静下来。杨帆本想回答不曾学得,这一节也就过去了,可潜意识里却觉得如此一来,岂不让那盼儿姑娘看轻,于是便鬼使神差地笑道:“却也学得几首,只是登不了大雅之堂。”
    “哈哈哈,我说是吧,李妈妈这生意做得”
    “照我说,杨大人便收了盼儿姑娘得了”
    众人又是一阵起哄。
    “咚!”这时珠帘后突然一声琴响,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帘后传出唐盼兮那娇莺般的声音:“盼儿肯请大人弹唱一曲,若真是仙乐,奴家甘愿为徒,伺候大人!”
    众人皆望向杨帆。这是**裸的挑战,如果杨帆不愿意,或是根本没那本事,可就把他得罪惨了,按大宋此时情况,枢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妈妈刚想起身道罪,却不想杨帆轻轻站起道:“哈哈,没那么严重,今天我便清唱一曲,这曲子当然不是仙乐,只是那大华国的俚曲,权让大家见个奇,听个鲜。”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杨帆收腹挺胸,深呼吸一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感谢,感谢,感谢,感谢各类联谊晚会上安排自己演出的领导们。杨帆这压箱底的节目不是盖的,比不了杨洪基老师,却震的住大宋古人:
    众人但觉这首临江仙,慷慨悲壮之中,却寓淡泊宁静之韵味,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意境高远,哲理深邃,令人听来,荡气回肠,意味无穷。而杨帆发音浑厚,节奏鲜明,气势恢宏的歌声中,还略带磁性,这演唱技巧,实不是那些歌女所能企及的。
    歌声已止,众人却还在发呆,杨帆微笑道:“献丑了!”便即坐下,众人方才回过神来。
    “哈哈哈哈,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来!为这仙曲浮一大白!”童贯拊掌笑道。
    “童枢密请!杨大人请!”众人举起酒杯一钦而尽。
    之后众人继续推杯换盏,侃天说地,不亦悦乎。期间几个略显粗鄙之人,不免拿“甘愿为徒,伺候大人”这话来调笑唐盼兮,那盼儿姑娘也不言语,兀自弹琴,只是琴声悠扬之下,却未再展歌喉,几曲下来,见众人对曲子也没多大兴致,唐盼兮便悄然退下。
    众人耍到深夜才尽兴而散,几个酒量微浅之人,已叫仆人驾上了马车。杨帆也是酒意甚浓,强忍醉意送童贯上车,再与众人拱手道别后,便欲上车回家。刚要抬脚,却听后面有人叫道:“杨大人请留步。”
    杨帆回头看去,却是那李妈妈。待走到杨帆跟前,李妈妈施礼道:“大人暂且留步,我家盼儿姑娘今晚无礼,得罪大人,奴家代她给大人赔礼了。”
    “呃!没事,没事,李妈妈客气了。”杨帆回道。
    “咯咯那奴家多谢大人了,不过啊,我那女儿可是对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刚才便托奴家知会大人,说她言出必行,大人若是有意,今晚便可咯咯,收她为徒”
    “呵呵,请妈妈转告盼儿姑娘,本官今晚实在不胜酒力,改日再与她研究音乐”杨帆回道。
    李妈妈一呆,便又咯咯笑道:“也好,也好,那奴家恭送大人。”
    “嗯,再见!”杨帆朝李妈妈挥了下手,便爬上马车。
    待杨帆的马车消失在巷口,醉杏楼临街窗口,唐盼兮转身对一美艳女子道:“走了。”
    “哈!这杨大人倒是个正人君子呢。”美艳女子笑道。
    “是啊,有趣得紧。”
    “改日再以我的名义请下吧。”
    “嗯,想来以姐姐的名义,他该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杨帆除了正常到枢密院拟定兵工坊组建的折子之外,便是一些应酬。梅执礼、林灵素等相熟之人,均亲自到府上祝贺,自然免不了又要把酒言欢。不过令杨帆想不到的是,除了梅执礼官晋中书舍人之外,林灵素也凭引荐之功,被赵佶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如今林灵素赐号全称:“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当时道士封号以字多少来判地位高低,林灵素这“通真达灵元妙”已是六字,在当朝封号中,位居首位,可以说成为当时道教第一人。
    费了三天的工夫,杨帆终于将兵工坊组建的折子拟好,让编修润色重抄一遍后,交给童贯,童贯看后也未做修改,便叫人呈了上去。
    六月十日,乃是休沐之日,宋朝官员十日一休,五日一朝。清晨吃过早饭,杨帆便同周侗、鲁智深、岳飞、周若英几人研究水泊边庄园建设的各项事宜。众人打算,秋收之后,便招募人手前去建设。
    正谈论间,秋霜来报,说是有人送一请柬与老爷。杨帆接过请柬,打开一看,落款写道“醉杏楼李师师”,内容却是请杨帆前去醉杏楼一叙。
    “李师师?”杨帆轻声道。这李师师他自然知道,只是来到大宋,却不曾见过。“难道是那日醉杏楼一曲高歌,惊动了这位千古名妓?”杨帆暗付道。
    “哈哈哈,大人好艳福啊,这李师师姑娘可不是谁想见就能到见的,不知多少达官贵人,一掷千金,把醉杏楼的门槛都踏平了,却也不曾一见。大人倒好,一文未花,人家却前来相请。”鲁智深笑道。
    “呵呵,什么艳福不艳福的,我又不认识这李姑娘,她请我还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杨帆道。
    “啊?那会不会是有人冒名李师师来请大哥呢,会不会有危险?”周若英担心道。
    “冒名难道是那唐盼兮,那晚她曾”杨帆思付。
    “却不知那唐盼兮是何人物,大家有没有听说?”杨帆问道。
    “听相国寺附近几个泼皮说,这唐姑娘是几个月前才来到醉杏楼,因弹得一手好琴,唱得一口好曲,很快成为醉杏楼的头牌之一。只是她弹唱之时,一直白纱蒙面,外人从未见过她的面貌,也不知美丑。有人说她是因长得天姿国色,怕引起达官贵人的注意,所以蒙面也有人说她是因为长得丑,怕得罪客人,所以才蒙面。”鲁智深绝对有做特工的潜质,这样的情报他也能如数家珍。
    “去了便知道了!”杨帆说道。
    “那用不用我带护卫队陪大人一同前去?”鲁智深问道。自从林冲做了虞侯之后,这护卫杨帆之责,便全交给了他,如今杨帆已是朝堂大员,鲁智深便照其他高官的样子,招聘了十几人的护卫队,现在正在训练着。
    “不用,这醉杏楼离皇城不远,去的又都是达官贵人,所以治安良好,我带刘宝前去便是。”杨帆答道。
    “嗯,那种地方也不宜多带人手,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飞儿,你便跟大人跑一趟吧。”周侗道。
    “好!”岳飞点头应道。
    略微收拾一下,杨帆带了岳飞、刘宝乘车来到醉杏楼。前厅掌柜通报之后,杨帆被一丫鬟领到后院中间一座小楼,岳飞、刘宝则在不远处的楼阁雅间喝茶。杨帆所到小楼却不是饮宴所用,进入楼内,一层乃是宫灯粉帐,盆植坐椅,古琴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