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其他人更不可能知道使节是来骂人的。
这样一来,在外人眼中的事实就是,自己因守孝请求纣王改国为郡,希望朝歌派遣郡守接管平灵,而现在,郡守已经来了。
来的是骂自己的使节,还是接地平灵的郡守,都是自己说了算。
平灵王眯着眼,纣王还是算漏了这一步啊!
他眼眸里掠过几丝寒芒,叫来一人,道:“郡守已接管平灵,凡有不臣者,杀无赦!”
是夜……
火光冲天。
第215章 平灵王真是我的好朋友
平灵王是个杀伐果断的人,他本就打算打着郡守的名号清除异己,如今造反之事被纣王看穿,极有可能是内部人员泄露消息,于是,他杀得更狠了。
各处府邸不断有将士出入,本来宁静祥和的街道,腾起阵阵火光。
数不清的贵族乃至大臣,被拖出房间。
有的居然一拖,拖出了两个人。
当真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有的是尖叫声,有的是惨呼声,转瞬之间,平灵近半豪华府邸成了人间地狱。
平灵王很清楚,他不像姬昌一样得人心,手下的贵族、大臣,有一半都和他不是一条心。
虽说他自己有把握携郡守以令诸侯造反成功,可别人没这把握。
清理了这部分贵族、大臣,不仅能让治下更稳定,防止有人扯后腿,还能……
收将士的心。
这时代没有妓院,将士们无处发泄旺盛的精力,正因此,足球才会在军队中盛行。
而今,富有开创性思维的平灵王,突发奇想,将这些达官贵人们的妻女,统统送入了军营。
这样一来,也稍稍抑制了杀红眼的士兵,防止他们滥杀无辜。
真要弄得平灵尸横遍野,还怎么造反?
平灵王还发明了几种酷刑,宣称是李靖变法所用的刑罚,大肆使用,以酷刑镇压乱臣,无数人忍受不了酷刑,在哀嚎中死去。
会不会因此遭到其他诸侯贵族的唾弃、攻伐?
不存在的。
他打着的是大商的名义!
别人会怀疑,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因为在固有观念中,诸侯王绝不会残杀贵族,做这种违背礼仪道德的事情。
纣王就不同了,早就有趁结盟杀土方首领、当殿杀黎侯的黑历史,更是针对诸侯贵族已久。
这一切,完全符合纣王的行事风格!
而且平灵王就是东边次强的诸侯王,在东伯侯受制,不能轻易出兵的情况下,他就是最强的!
只有别人挨他打的份!
从纣王崛起后,他开始明白,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甚至他还和西边的姬发有勾结,只要稳住阵脚,西联姬发,南联鄂崇禹,大事可期。
申公豹坐在府中,双手揣在袖子里,打盹。
他的作息时间一向规律,朝歌十二时辰,那必须得睡十个时辰。
他看着窗外的火光与喊杀声,一脸发懵,哑然失笑。
平灵王这是……造反了?
是因为自己骂了他?
不太可能,忠孝之人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造反,这么说来,平灵王早就心存反意。
陛下当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平灵王忽然来到申公豹下榻的地方,身着金甲,神采奕奕:“郡守,来陪孤王将大商搅个天翻地覆吧!哈哈哈哈!”
随即径直出了府,一挥手,一群士兵将府邸包围。
申公豹意识到,自己被软禁了。
平灵王走远,申公豹的手还揣在袖子里。
半晌,申公豹找了个空旷地。
飞了出去。
申公豹一路出了城,这时候,杀戮已经减少。
不断有平民百姓往外逃着。
平灵王没有阻拦,任由他们散布着消息,只有这些人将“郡守”排除异己,大肆杀戮贵族的消息传出去,他才能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申公豹从这些逃亡的百姓口中,渐渐了解到了事实。
他想了一阵子,平灵王这意思,是想携郡守以令诸侯,即使根本不存在郡守,也要强行捏造一个郡守出来。
如果真让平灵王成功了,大商东疆必然陷入内乱,再加上东夷外部威胁,可就麻烦了。
不过申公豹已经脱身,只要将消息传回朝歌,及时反馈,问题也不算大,最多也就是平灵王叛乱。
一般人这时候应该庆幸不已,并立马回国,但是申公豹不。
他不是人。
他是个妖怪,除此之外,他还是大商国师,身怀玄鸟玉佩,代表着纣王。
区区平灵王敢造反?还敢携郡守以令诸侯?
这不是摆明了给纣王脸上抹黑?
他咽不下这口气,纣王必然更咽不下这口气,要雪耻!
……
宫门打开了,大臣们鱼贯而入。
九间殿里,子受坐在上首,不露声色。
闻仲没能追上申公豹,他万万没想到,墨麒麟竟然被纣王喂了药。
些许药物,倒不至于让墨麒麟腹泻,但这表明了纣王的坚定态度。
哪怕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要让申公豹去骂平灵王。
这平灵王……到底做了什么孽啊!
等大臣们行礼,子受道:“诸卿免礼,今日……有何事要奏?”
闻仲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要奏。”
子受的心沉到了谷底,闻仲还是不肯罢休,多半是想联合朝臣上奏,商讨一个弥补对策,平白骂了诸侯王,影响很不好。
子受微微颔首,道:“但说无妨。”
闻仲向来嫉恶如仇,纣王无故遣使责骂,着实让他有些心累。
他斟酌道:“前些时日,国师离开朝歌,往东而去,说是要申饬平灵王,老臣不知真伪,敢问陛下,可有此事?”
闻仲用了一个委婉的词,申饬。
直接说申公豹莫名其妙跑去东边指着平灵王鼻子骂人家不忠不孝,谁的面子上都不好过。
子受淡定自若,朝臣的不满,也是昏庸值来源嘛!
“确有其事。”
很好,陛下认错了,知错能改,是好事。
九间殿里顿时如同炸开一般,他们不像闻仲,早已私下入宫询问,只是凭着些许流言蜚语进行猜测,现在则是一切都放在了台面上。
申公豹和尤浑,怎么能这样?
之前尤浑带着战俘家眷北上,已经是私自行为,不过那是好事,群臣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是指着人鼻子骂,骂的还是诸侯王,这是天大的坏事啊!
真就不给诸侯王一点面子呗?
不忠不孝,堪称是这时代最恶劣的骂人之词!
赵启突然道:“陛下,臣请弹劾国师。”
申公豹毫无功劳,却位居国师,早就有很多人不满。
会法术?认识仙人?
那又怎样,这是大商的朝廷啊!
闻太师当年,也是从小吏做起的!
现在,申公豹更是是非不分,陛下一时昏庸,辨不清忠奸,难道你申公豹也眼瞎吗?
朝中有费仲、尤浑,就已经很糟糕了,又多出个申公豹?
费仲尤浑只是大夫之位,申公豹却是能与闻太师分庭抗礼的国师啊!
对此,子受只是淡淡道:“国师有何过错?若有过错,应当彻查,只有彻底查清,才能问罪,朕曾言万方有罪,罪在万方,这自是理所应当的事,此事便交由闻太师彻查。”
赵启没辙了,陛下就一个字,拖。
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年陛下在陈塘关提出的万方有罪,罪在万方,是李靖变法的基础之一,意思就是谁的错,就治谁的罪,没有代人受过这一说。
陛下以这句话忽悠了很多人,比如被剖肚子的孕妇。
只要有病人家属找上门闹事,近卫直接将之叉走。
一句话,医学院是纣王设的,要怪,就怪纣王,要闹事,就去宫前闹事。
现在陛下又提起这句话,分明就是给申公豹背锅,申公豹无错,一切都是听命行动。
这样一来,必然追查到纣王头上,难不成弹劾陛下?
子受又补充一句:“若是朕有过错,不可隐瞒不报!”
闻仲正色道:“陛下所言当真?”
九间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子受凛然正色:“此事事关重大,是非曲直,若不彻查,何以服人?”
一言不发的崇侯虎一脸了然之色。
陛下的意思很明显,铁了心要为事后所发生的一切担负责。
毕竟已经过了好几天,陛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像陛下这样的君王,也就昏庸一时,总的来说还是圣明的。
崇侯虎明白,一个人再怎么圣明,也很难控制骄傲自满的心态。
唯有在发现错误后,接受群臣的问责,才能警醒自身,减少出错。
陛下一直在警醒群臣,自然也需要被群臣警醒,毕竟无论君王还是臣下,都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才是知错就改!
闻仲虽然没崇侯虎想得多,但他也知道这是个警醒纣王的机会,应道:“臣一定详查。”
子受厉声道:“不但要详查,还要查有实据,事关重大,唯恐有伤我大商国体,不可怠慢!”
不仅得查出问题,还得大肆宣扬。
骂了人之后平灵王总得有反应吧?
平灵贵族、百姓,总得有异议吧?
各方诸侯贵族总会人人自危吧?
得把一系列连锁反应查清楚!
就算平灵王真的造反了,也得想办法控制舆论,让人认为造反是因为不堪受辱!
必须给所有人留下一个纣王出了个昏招的印象!
无论平灵王造不造反,都有昏庸值可赚!
至于到时候群臣问责怎么办?
嘴上一套,事实是死不悔改就完事了!
不久后,子受接到了东伯侯快马传来的急报。
平灵王以郡守的名义杀戮贵族,攻伐临近诸侯,姜桓楚不知真假,遣人来问。
昏庸值这不就来了?
平灵王真是自己的好朋友啊!
当即,子受令人回传东伯侯,平灵王是造反,根本不存在什么郡守,准备平叛。
他特意给令使换了匹慢马,一来一去几番操作下来,早就到昏庸值结算期了!
……
第216章 大智慧
崇侯虎的治所叫崇城,鄂崇禹的治所叫鄂城,所以姜桓楚的治所叫临淄。
申公豹已经进了城,见到了姜桓楚。
诸侯国发生了乱子,抢班夺权或是跳跳舞杀杀人,都不算什么,这是人家自己家的事。
苏护父亲的冀州侯,就是因为前几代冀州侯窝里反自相残杀,才被封为侯。
各地诸侯都不会管,商王更是懒得搭理。
但这次平灵王不同,他打着大商的名义,大肆杀戮。
姜桓楚听了申公豹的描述,叹了口气:“此人……禽兽啊!”
申公豹凝视着姜桓楚:“东伯侯怎么看?”
姜桓楚咬牙切齿地道:“诛杀贵族大臣不说,更是将女眷送入军营,糟蹋妇女……”
“是啊,平灵王无道,人人得而诛之。”
申公豹颔首点头。
诛之?哪那么容易啊!
姜桓楚现在不知该如何是好,去往朝歌的信使还没回话。
临淄中有大量从平灵逃来的百姓,有些事,他甚至比第一时间就溜走的申公豹更加清楚。
可是难啊!
太难出兵了。
究其原因就在于平灵王退隐幕后,打着平灵郡郡守的旗号。
哪怕有申公豹背书,说平灵王纯粹鬼扯,也没用。
姜桓楚不敢。
纣王想要清理诸侯,想要改封地为郡县,这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他姜桓楚虽然与纣王有姻亲关系,儿子也成了大商第一个郡守,但他终究还是一方诸侯。
若是因为冒然出兵,留下了口舌,日后该怎么办呢?
哪怕纣王不在乎,其他诸侯呢?
许多诸侯本就看自己亲近纣王不爽,如果冒然在朝歌诏令下发之前,出兵攻打大商所支持的“郡守”,必会借此发难。
那些诸侯可不管是诈称还是真的,也不管你东伯侯是不是早就知道郡守是假的,他们就知道,在朝歌澄清一切之前,东伯侯出兵打了郡守!
平灵王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姜桓楚也不得不感叹,平灵王抛弃了世俗礼仪,当真是个疯子。
“国师就先留下吧。”姜桓楚对着申公豹道:“平灵王冒称郡守谋反,发现国师逃走,必然派兵拦截,老夫……暂时无法出兵,国师先在临淄避难吧。”
申公豹眯着眼睛,双手从袖中猛地抽出,眼眸里闪过一丝精光,道:“陛下圣明,一眼就洞穿了平灵王心怀反意,所以才下旨责骂,希望平灵王迷途知返,然而平灵王不仅不思悔改,更是诈称郡守大肆杀戮,原形毕露。”
“今日贫道才发现,平灵王哪是不忠不孝之徒?分明是不忠不孝不义的狗贼,人人得而诛之。”
姜桓楚感触良多,朝中文武竟是没一个人看出平灵王的狼子野心。
如果陛下依着朝臣,派出郡守接替平灵王,现在就是跳进东海都洗不干净了。
陛下必然会成为支持平灵王屠杀大臣贵族、攻伐诸侯,甚至是将女眷送入军营的罪魁祸首。
姜桓楚觉得,平灵王早已谋划多时,趁着纣王不敬天帝,不尊天命,让诸侯不满,又发生地崩、水患等灾害的时机,一举爆发。
此等事,势必引发哗然,到了那时,平灵王甚至可以废除傀儡郡守,强势再起,振臂一呼,引来无数诸侯响应,反攻朝歌。
申公豹冷不丁问道:“不知侯爷打算如何处置呢?”
这……
姜桓楚也没辙,只能等。
现在平灵王奸计虽然被戳穿,结果不会那么糟糕,但在短时间内,仍旧没有丝毫破绽,需要时间来破解流言。
“陛下相距平灵千里之外,仍然明察秋毫,但平灵叛乱,却是触之不及,身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
“虽说如此……”
姜桓楚颇为头痛,申公豹是在逼他出兵,他是东伯侯,镇守大商东疆,平灵王的事,和他也有一定的关系。
可要是因此留人口舌,麻烦更大啊!
想了想,他才道:“逃至临淄的百姓都希望诛杀平灵王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可平灵王手头兵马不少,更占据着舆论,临淄兵马虽多,讨伐也没那么容易。”
申公豹直视姜桓楚道:“贫道向侯爷借兵七千。”
以国师的名义带兵平叛,倒是个好办法。
可七千人能干什么?
平灵王只怕有数万兵马。
而且申公豹一个修道的,会带兵吗?
“侯爷若是不作为,恐怕也会留人口舌。”
姜桓楚脑壳痛,申公豹说的也有道理。
他突然觉得,崇侯虎是有大智慧的人。
如果他学着崇侯虎,直接呆在朝歌,也就没这么多狗屁倒灶事儿了。
早知有今日,就该去朝歌养老。
人在朝歌,根本不知道这事,不知道,就不用理!
没事就赌赌马斗斗鸡,还能看望闺女。
“也罢也罢,老夫就借国师兵八千,即使不敌平灵叛军,也请国师护住平灵百姓出逃。”
姜桓楚遥望朝歌,这事还得看朝廷怎么处理。
朝廷正在处理,平灵王以郡守之名大肆杀戮的消息已经传得满朝。
九间殿上正在商议。
费仲激动地道:“陛下圣明啊!”
费仲振振有词地道:“陛下见微知著,洞若观火,一眼识出平灵王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罪大恶极之徒,此等真知灼见,恒古未有!”
“这贼子如此大逆不道,臣竟阻拦陛下责骂此等狂徒,臣……万死!”
一阵马屁,听得子受头皮发麻,舒服是舒服,但让他这么吹下去,昏庸值就没了。
“卿等无罪……”
费仲继续道:“陛下胸怀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