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忠臣,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造反。
子受眯着眼,眼眸里闪过了一丝光芒,道:“奏疏朕已经看过了,朝廷不应该改平灵为郡县,更不能接受平灵王的请求。”
“什么?”
商容惊疑一声,错愕的抬头,这封奏疏他提前看过,当时还感叹平灵王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忠臣呢。
不仅是忠臣,还是个带孝子,难得忠孝两全的人物。
子受淡淡道:“诸卿,此事必有蹊跷,平灵王之母新丧,为何要守孝三年,不理政务?又为何要改封国为郡县,甚至连王号也不要?”
“陛下的意思是……”
子受道:“换做你们是平灵王,你们哪一个愿意改封国为郡县?哪一个愿意因为守孝而放弃权柄?”
商容眉头紧蹙,他确实做不到,可……
杨任出列道:“臣自问不是什么大德之人,臣做不到,可换做伯夷、叔齐等贤人,必然能做到,这世间总有至孝之人,也必有忠诚于陛下,愿意放弃权柄的诸侯王。”
有道理啊,也许平灵王就是这么个忠肝义胆的人呢!
即使不是,答应请求,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子受摇头,目光幽幽,出声道:“相距甚远,谁又能确定平灵王秉性如何?”
“平灵王此举,非但不孝,更是不义,哪有因为守孝而荒废政务之人?”
“朝歌大臣,不知晓平灵一地局势,更不可能镇压平灵贵族,改封国为郡县,必然动荡不安。”
“又哪个忠心的臣子,会想让天下不安呢?”
“难道平灵王的母亲在九幽之下,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荒废政务,让领地生乱吗?”
“平灵王一脉传承数代,冒然改封国为郡县,平灵王可曾问过列祖列宗?”
“哪怕他孝顺母亲,他早已死去的父亲、祖父,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朕不仅不能应下他的请求,更要遣一人亲去平灵,狠狠的骂他。”
“朕万万没想到,世间竟还有这等不忠不孝之人!”
……
第213章 国师,你不是会飞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是忠孝两全的贤人,怎么就变成了不忠不孝的恶人?
文武们思考了许久。
他们还是觉得平灵王是发自真心的孝顺。
尧、舜都是孝子,当代更有姬昌、姬发、伯邑考孝名远传。
而且大家对平灵王的印象都还不错,大臣们都更倾向于相信平灵王的孝行是发自内心,而非惺惺作态。
奏疏言辞极为诚恳,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是怎样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杨任皱眉,理应是件好事,而且事成之后大加宣扬,编排戏曲,不就能加快剪除诸侯之弊吗?
杨任道:“陛下,平灵王甚为孝顺,陛下此言有些……过激了。”
子受正色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卿等可有想过,这份奏疏虽是声情并茂,可事关重大,为何连使者都没有?仅有一封奏疏?平灵王狼子野心,此事必有阴谋!”
杨任思虑再三,觉得也有可能,于是问道:“臣愚钝,不知有何阴谋?”
群臣翘首以盼,纣王的智略,他们都清楚。
子受却忽然沉默了。
阴谋?
还没编好。
平灵王到底是不是反贼,谁也不知道。
我就是想把他臭骂一顿。
这多好,如果是反贼,无形之中让他计划失败,如此一来反贼必然更加愤恨,昏庸值就来了。
如果不是反贼,也不亏,好好的大忠臣挨了顿臭骂,不也是昏庸值?
不管怎么样,都有昏庸值赚!
我怎么早没想到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这就要好好调查一番了,太颠。”
子受在群臣里找了找二喷子太颠,没找着。
“太颠何在?”
“臣在。”
太颠出列,就在杨任身边,朝服穿的很整齐。
诶呀,你穿上衣服的样子,我竟一时间没认出来。
子受道:“太卿家言辞犀利,能说会道,你代朕去平灵走一趟,务必骂醒平灵王这不忠不孝之徒!”
“来来来,众位卿家一起想想,怎么骂他才好?要从多个角度,历数罪恶,力求文笔优美,文情并茂,有条不紊,最好,能把他头风病给骂好。”
这……
也没听说过平灵王患有头风啊!
群臣哑然,自然不同意,哪有未掌握证据就骂诸侯王的道理,这不是昏君吗?
便是太颠,也不愿意为使,杨、太、辛三大喷子开始疯狂劝谏。
这就没办法了,御史台有好处,却也有坏事的地方。
子受只好暂时将奏疏压下,三日后再议。
不过下有计策上有对策,当晚,子受让尤浑将申公豹招进宫中。
申公豹两手交错伸放在袖子里,妖修嘛,道行够了也不一定能改习性。
猫科动物都这样,一天得睡好久,打盹时还喜欢蜷着手。
见到子受,申公豹拜倒:“见过陛下,不知陛下半夜将臣招来,有何事?”
子受看了诱惑一眼,尤浑抿着嘴,一声不吭拿出一个盒子。
子受拿过盒子,递给申公豹:“国师,这是朕的玄鸟玉佩,见佩如见朕,国师言辞犀利,能说会道,你代朕去平灵走一趟,务必骂醒平灵王这不忠不孝之徒!”
“嗯……臣,臣……”
申公豹有些懵,这是怎么回事?
子受一脸肃然地道:“事情紧急,不可耽误了,需立即前去,途径东伯侯治所时,还需将另一份诏书送去给东伯侯。”
子受还觉得不够,上前两步,握紧申公豹的手:“孤之有国师,犹鱼之有水,今日早朝,诸卿皆不辨奸邪,朕心悬悬,不得不连夜召卿前来,还请国师莫要寒了朕的心!”
早朝的时候,申公豹也在,不过他在打盹,没出声。
毕竟申公豹着实没什么功绩,朝中有很多大臣都不服气他身居高位。
听到这话,申公豹没有犹豫,犹鱼之有水,这是多么高的礼遇?
他不求什么仙道,也不求什么富贵,他所求的,就是这样的认可啊!
申公豹咬了咬牙,既是陛下重托付,又有这等言语,他不再多问,道:“敢不效死?”
子受满意的点头。
不就是骂人吗?
我还得争取朝臣同意?
你们不同意,我就暗中找人去,多简单的事!
而且申公豹比太颠还好用些,万一平灵王真反了,个人安全有保证,虽说喷人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意思到了,也差不多。
子受立即道:“事关重大,一刻都耽误不得,国师趁夜出发,快马……快马就不用了,出城的手谕也不用了,国师你不是会飞吗,直接飞出去,一路飞到平灵,要快!”
一定得快!若是慢了一点,被闻仲发现了,多半是要被墨麒麟追回来的!
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便是闻仲也没办法。
“尤卿家,去送送国师,朕要入寝了。”
一边的尤浑却是没反应过来,还沉浸在犹鱼之有水这句话中。
这不是陛下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吗?
现在鱼却换了水。
这定是陛下在表达不满,明里是换水,暗里却是说朝会上自己没有出言帮衬,哪怕无法劝服群臣,却也是表态啊!
尤浑慌忙低头:“臣有罪!”
子受愣了愣,松开申公豹的手。
你有什么罪?
“有罪的话,就替朕去一趟曹州,找到李丙,朕有个东西忘记给他了,等他迁移百姓之后,再叮嘱一番,疏不如堵,疏不如堵!”
正好,能顺便将尤浑派去送玉佩。
这是刚制好的一批新玉佩,赚了贵族一堆宝物,以前那一麻袋的玉佩也该淘汰了,这东西得跟上档次。
李丙那边,子受早有算计,他布下了几个计划。
治水怎么也得要三五年,就算李丙一通操作,三五个月治好,问题也不大。
关键的是人心。
曹州和三山关不一样,不属于朝歌,相对独立,现任曹州侯可不会给自己说好话,为了不让百姓将灾祸怪在自己头上,多半会疯狂甩锅。
李丙手持玄鸟玉佩,自己更好接锅。
再加上疏不如堵的错误引导,又是一层保险,水患的昏庸值,和痛骂平灵王一样稳妥!
子受心满意足的回到寿仙宫,心里有些记挂龙吉。
龙吉说是去救灾,现在也不知去哪儿了。
申公豹连夜启程,尤浑也开始准备行囊,费仲又要寂寞了。
……
闻仲如往常一般,入殿处理政务。
陛下可以三日一朝,统属全局,但做臣子的,却不能懈怠半分。
想到昨日殿上种种,闻仲不禁心生感慨。
责骂平灵王?多么荒谬!
陛下却执意要遣人责骂,甚至还找出更为荒唐的理由,当真一步臭棋。
可也多亏了陛下从去年就开始的装醉上朝,以及新设立的御史台。
如若不然,群臣不会这么激烈反对,多半会遂了陛下心意。
人无完人,但这就陛下高明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自己是有缺陷的,特意做了种种措施来弥补。
这样的君王……才是明君啊!
群臣纷纷入殿,闻仲莫名感觉心里有些不安。
申公豹呢?尤浑呢?
……
第214章 挟郡守以令诸侯
闻仲察觉到不对劲,立即入宫觐见。
子受正在踢足球,闻仲一看,颇有不满。
方相两米多的身躯就站在自家球门前头,双手一张能挡大半个球门。
下面还有个同样两米多的方弼替补,这是朝歌最传奇的两个守门员啊!
反观对面球门,五短身材的守门员,跑起来都费劲。
怎么还踢假球?
胜负毫无悬念,若是让师祖看见,保不准又得赔一笔,太师府真没余财了!
子受看见闻仲到来,下了场。
闻仲道:“陛下,国师与尤大夫都不在朝中,臣想,是不是……”
子受微微皱眉,果然被闻仲看出来了,他连声道:“不是不是。”
闻仲第三只眼睁开:“臣听说……昨夜陛下召见了国师于尤大夫,两人往东去了……”
三只眼是真让人头皮发麻。
子受尽力尽力露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肃然道:“太师,此事当真?”
闻仲道:“当真,此事还是彻查一下为好,若果两人擅自出了朝歌,老臣必定要亲自追回,陛下,这可是大事。”
闻仲见子受没反应,继续道:“陛下严立法度,更令李总兵于陈塘关变法,如今更要以身作则,国家有国家的法度,朝廷有朝廷的法度,陛下若有政令,务必要与朝臣商讨,万万不可忽视,若有臣子擅传诏令,凡牵涉之人,理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子受看着闻仲,看来老太师已经全知道了,那我也不隐瞒。
我摊牌了。
子受淡淡道:“太师,朕遣国师连夜去责骂平灵王,此等不忠不孝之徒,若不能让他幡然醒悟,朕寝食难安。”
得了准信,闻仲退下:“老臣知道了。”
真要骂,怎么也得等朝臣再商议商议,做个章程出来,直接不管不顾派人去了,这算什么事?
看着闻仲远去的背影,子受并不怎么担心。
毕竟申公豹走得早,等闻仲赶到时,多半已经骂开了。
而且子受还给闻仲的墨麒麟喂了点窦荣牌泻药。
窦荣是他极为看中的人才,虽然还在北海历练,但子受打算过阵子就把他调到朝歌。
善守不能攻,简直是天生的昏庸值制造机,商周战事一开,我管你多少兵马,把窦荣往关卡一堵,昏庸值不就量产了?
……
几日后,平灵。
诸侯与国君差别在于住的地方不一样,诸侯住在侯府,国君则住在王宫。
平灵王万万没想到,朝歌使节来的这么快,这是会飞吗?
平灵王将申公豹迎入宫殿,就等着纣王旨意。
他有些奇怪,怎么使节只有一人?改国为郡负责管理地方的郡守呢?
难道使节就是郡守?
朝歌这么缺人?
不过这正好,他的目的是携郡守以令诸侯,有了朝歌天降的郡守,就相当于有了商王大义。
只要以郡守的名义,将不愿臣服自己,不愿跟随自己造反的贵族、大臣全都杀掉,就能让平灵变成铁板一块。
接下来,继续打着郡守的名义,对周围不愿改封地为郡县的诸侯,以大商的名义攻伐,一步步扩大自身实力。
而在东方,他最大的敌人东伯侯是纣王臣属,而且关系融洽,不可能擅自攻打郡守所在的“平灵郡”,即使谁都知道其中因果,也难免会留下口舌,让东伯侯与纣王的关系留下一丝裂痕。
东伯侯想出兵,必然得先请示朝歌中的纣王。
这一来二去,所花费的时间,足够让自己扩充足够的军力,那是便有了与东伯侯分庭抗礼的力量,不再需要臣服于任何人。
平灵王拜下,看着如嘴边肥肉一般的申公豹,道:“臣请旨。”
申公豹拿着玄鸟玉佩表明身份,随即道:“平灵王得陛下看中,却荒废政事,是不忠,继承先祖国君之位,却改国为郡,是不孝……”
这……
这个展开,不对啊!
怎么骂起来了?
平灵王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
申公豹恍若未闻,继续说着。
他首先举了忠孝之人的史例,一个个忠孝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从改国为郡切入,嘲讽平灵王不尊祖宗,顺带问候一下对方长辈,竟然教出了这种不肖子孙。
然后又抨击了一番平灵王荒废政事,申公豹匆匆来到平灵,对平灵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平灵王执政如何,所以他直接乱编,什么不思安民,骄奢淫逸,全都给安排上了。
最后,又刻意提了平灵百姓过的如何艰苦,称赞朝歌百姓安居乐业,形成鲜明对比。
“……平灵王如此,当真不为人臣,不当人子!”
申公豹摩挲着下巴,应该有杨任几分味道了。
平灵王听完,依旧面带微笑。
他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等着改国为郡的旨意。
郡守代表着纣王大义,有了这旨意,一切就可以如计划中一般,水到渠成。
可现在,来到这里的使者,却是大骂出口。
平灵王喜怒不形于色,一字一句道:“臣、谢、恩……”
“上使远来,旅途劳顿,来人,先请其入府邸暂歇,稍晚一些,再请上使作乐。”
申公豹看平灵王如此作态,有些慌,完了,骂错了。
这么骂他,一点都不恼怒,应该是忠臣吧?
……
平灵王回到王宫,侍卫把守在外面。
他回忆着刚才申公豹所有的一切,言辞激烈,没有半分委婉。
他原以为,在改国为郡前,纣王一定经不住诱惑。
何况他写了十八封奏疏,挑了一封文才最好的,以求打动群臣。
即使纣王觉得有问题,群臣在惯有的印象下,也不会觉得有异。
纣王不可能将群臣的意见置之不理。
可谁知使节来的格外快,骂的也格外凶。
平灵王甚至气得有些肝颤,挟郡守以令诸侯的计划,失败了?
如此说来,必然被纣王猜出了什么。
那个使节孤身一人,分明是纣王看出了自己的反意,只送来一枚弃子,用来骂他试探!
平灵王猛地拍案,眼眸张大,满面狰狞。
事到如此,只得另寻它法。
那个使节,还能运作一番。
谁知道自己要反?
使节只骂他不忠不孝,说明纣王有所猜测却不能肯定,是一种试探。
如此,其他人更不可能知道使节是来骂人的。
这样一来,在外人眼中的事实就是,自己因守孝请求纣王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