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61章 封禅
山巅。
山多石,少土。
四周景物朦胧得像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子受走上了祭坛,箕子的建筑水平怎么样,他也不知道,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带近卫。
“殷商二十九代君,携文武百官敬禀列祖列宗,佑我殷商万民!”
接下来是匆忙却又有秩序的仪式,标准的祭祖,只不过更加盛大一些,群臣头戴皮弁,插笏垂绅,助子受行礼,并进行祭祀。
想把祭祖变成封禅,很简单,这个年代的人们又不知道封禅是什么,当然是子受说什么就是什么。
封禅中的封,指的是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以祭祀上天,以报天之功,子受一改,不祭天,咱祭老祖宗,没列祖列宗先贤的努力,人族能有今天?
偷梁换柱,刚好契合了祭祖。
这时候,大臣们都还没发现异样。
仪式结束,子受与群臣们拿着青铜铲挖地。
这是他特意嘱咐箕子加到祭祖之中的仪式,明面上是为了埋下一方玉册,以告列祖列宗。
说白了,就是讲些悄悄话。
让这些大多出身贵族的大臣们挖地,场面像极了下乡种树的大领导,着实有些滑稽。
子受看不下去,带着方相、方弼这些武将,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给恳好,将自己亲笔所写的玉册埋入其中。
然后填上。
昏君就要有昏君的样子,玉册上啥也没写,反正目的不是这个,只是让大臣们垦地,效仿百姓所为。
禅,指的是在泰山旁边的梁父山祭祀地主,以报地之功,子受又改了,天都不敬我敬地?
禅变成了祭百姓,效仿对百姓而言最重要的农耕,没有百姓,又何来社稷天下。
事毕,大家都以为结束了。
子受忽然振臂高呼:“孤自临位,作制明法,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德,显白道理……”
总之,就是一通毫无实际内容的胡吹。
“封乃祭祀先祖,禅乃祭祀万民,封禅已毕,王号不足以显业,此后以朕自称,行皇帝之事!”
“……”
鸦雀无声。
封禅?皇帝?
虽然没有明说,可谁都明白,纣王这是在说自己比肩三皇五帝啊!
当今纣王的确是一位明君,可绝对没有到这种地步啊!
也许在大商历代君王之中,足以排到前三,可连开国成汤先王,也不敢称自己为帝,更遑论皇帝!
这……该如何是好?
这一手,简直让所有大臣束手无策。
以当今纣王的宏才大略,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也许真的能够格称皇称帝,可现在,太早了!
且不论世人如何,但是那各地诸侯,绝对不可能同意!
谁不知道诸侯们就是最不想看到商王权力壮大的群体?
更别说直接从王权升格为皇权了!
崇侯虎作为唯一一个随驾诸侯,若有所思。
谁都以为凤凰山祭祖是纣王向诸侯贵族释放的善意信号,现在却完全在往反方向进行。
难道这一步,其实是纣王决定与诸侯正式宣战的信号?
极有可能。
自子启造反之后,内廷已经没有异声,下一步不就是外廷吗?
作为北伯侯,崇侯虎比谁都清楚诸侯在地方的权势有多大,就如之前那一直没有露出尾巴的姬昌,名为西伯侯,实为西伯王!
这些诸侯,绝不会甘愿一辈子当大商附属。
虽说是八百路诸侯,其中又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样没有野心,愿意对大商报以最大的忠诚呢?
从最初的提前朝贺,再到烽火镇诸侯,哪一个不是针对诸侯的?
崇侯虎比谁都清楚,当今纣王,哦不,始皇,到底有着一个怎样的梦想。
只有想开创一番宏图伟业的君王,才会设立西北都护府与长城以御蛮夷,才会对大商积年旧弊的诸侯贵族出手。
崇侯虎觉得自己已经洞穿一切,诸侯,就是这六百余年成汤基业的最大弊病,他们已经成了始皇开拓路上的累赘,社稷之顽疾!
忽的刮过一阵风。
起风了。
有人道:“快看,天怎么黑了?”
箕子有些惶恐,自己明明布置的是祭祖,怎么就变成了封禅?他都急的快变形了。
听到这句话后,立刻颤颤巍巍的抬起头,这才发现,方才还阳光明媚、碧空万里的天上,陡然飘来了一大片阴云。
风云变幻立时就引起了群臣的注意。
“纣王自封始皇帝,结果却乌云密布,这意味着什么?”尤浑左顾右盼地,惶惶不安。
梅伯叹息:“天至明而不可欺!”
闻仲皱眉道:“这是……天命定数?”
他早就掐算过,今日凤凰山绝不会下雨,但却偏偏下了。
难道真的不可为吗?
“天命定数,先祖有感,绝不会接受逾越之祀,既然封禅称皇帝需要祭拜先祖,先王必然也不会接受……名不符之君的祭拜。”
后面半句,哪怕用词很斟酌,没有用更过分的徳薄或是冒犯,却也不敢大声。
这种局面下,群众又能怎么办呢?
谁都没想到纣王会整这么一出,好好的祭祖,硬是变成了封禅。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天上的乌云,惴惴不安。
如果越积越大,下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这封禅仪式便算是被破坏了,膨胀的纣王,也能在暴雨之中清醒过来。
可即使仪式被破坏了,难道就能当做从未发生吗?
纣王自创封禅之祭,称始皇帝,便有暴雨来袭,这不是天怒吗?
就算阻止了,天下也会因此而产生动荡啊!
也许不至于有什么叛乱或是造反,但刚愎自用的昏君之名,绝对避免不了。
太阳渐渐被遮蔽,乌云投下的阴影,一点点将最后的光明吞噬。
大臣们心中惊悸不安。
他们想到了之前的灌江口降雨。
同样是雨。
一场雨为纣王带来了万民相送,歌功颂德。
一场雨又将纣王近年累积的英明神武,毁于一旦。
人,在天的力量下,似乎微不足道。
子受动了,你下你的雨,我封我的禅,今天这始皇帝我当定了。
第62章 朕为始皇帝
逆天而行,是赚取昏庸值的最佳途径,哪有做到一半停下来的道理,反正封禅又不至于造成叛乱,诸侯想动作也得自己真的对他们出手了才行,既然这样,还不如想办法多挨点骂更划算。
子受四下打量一番,望见一方巨岩。
七米高,两米宽,四四方方长得很正。
大步流星的走过去,直接扛起。
以他的力气,也觉得有些沉,扛着巨岩,一步步走向祭坛之上。
一声重响,巨岩被置于祭坛正中。
群臣们不知道纣王要干什么,但他们知道自己得出言劝谏。
不然这事一传出去,都得被当成奸臣,纣王不明事理逆天而行,你们身为臣子的怎么可以坐视不理呢?
为人臣者当尽其事。
作为文臣之首,商容劝谏道:“大王……”
子受目光微虚,凝视着他:“朕为始皇帝,当以陛下相称。”
行吧,你是老大,称谓就先不纠结了。
商容硬着头皮道:“陛下,风雨欲来,此时不妨下凤凰山至山脚行宫,避开这场雨,若等雨势渐大,山路难行,恐有不测。”
商容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妥,只想安稳过完下辈子,说的话四平八稳,虽出言劝谏,却没有说终止封禅收回成命,只是以避雨为由下山。
商容出言后,大臣们便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头忠言直谏。
“请陛下速速避雨!”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谁都知道你们是在劝阻封禅。
子受早就习惯了这满朝忠臣,道:“卿等的意思是,要朕像那暴风雨之前的山林野兽一般,慌乱而逃吗?”
“臣等绝无此意,只是……”
子受厉声道:“卿等不曾见那灌江口之民?黔首农夫,卖履小贩,身处狂风暴雨,仍能看着雨水落下,不晓事的孩童,更是踩着水洼,兽类虽惧,然我等为人,卿等为社稷大臣,却畏风雨,尚不如平民百姓,岂不可笑!”
闻仲也顾不得其他,明言道:“陛下封禅以皇帝而号,诸侯必将心生不满,社稷动荡徒生骂名,实非社稷之福!”
梅伯大呼:“天至明而不可欺,风雨四时变化,乃是苍天谴告人君过失,犹祖宗之明诫。”
作为宗室,搬出祖宗来劝谏,毫无问题。
箕子也道:“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阴云、暴雨、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
喜欢来事儿的杨任思虑一番,长谏道:“今有一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但还是瘦得皮骨仅存,可如今却要让他负重而行,日行百里,何其难也!陛下作为天下良医,兴兵平叛,乱贼伏诛,天下大定,然百姓疾苦,此正值饥寒劳顿之时,便要封禅称黄称帝,臣以为不妥……”
如果满朝奸妄看到君王态度这么强硬,肯定就软下来了,顺势接受。
可大商忠臣何其多,个个忠君爱国,视拯救江山社稷为己任,君王一强硬,他们也会强硬起来,大有一股陛下不依我就从凤凰山上跳下去的势头。
“哈哈哈哈!”子受仰天大笑,这时候停下来只能沦为笑柄,继续下去才能当昏君。
目光锁定尤浑,费仲不在,满朝文武只有这一个友军。
“尤浑!群臣惶恐,畏惧天命,你也畏天吗!”
尤浑六神无主,怎么就找上了自己呢?
他又想数日前“犹鱼之有水”,这是何等知遇之恩?
他尤浑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无人葬,畏天有用吗?
咬着牙应道:“臣……臣惶恐,大……陛下的喜怒才是天威,与其畏天,不如畏陛下,纵然有雷雨天罚,也是出自陛下之手。”
子受笑了,还是奸臣会说话,这马屁拍的舒坦,于是道:“既如此,雷霆暴雨具为朕之臣子,当封为官!然其无功,只可为下大夫!”
子受举起太阿剑,指着天空道:“朕持三尺剑镇天下,此非王命乎?命乃在人,虽天何益!”
伟岸的身躯立于祭坛高处,抬头仰望阴云密布的天空,手持太阿剑指向苍穹,袍子在风吹拂下翻飞。
可这等行为,在此情此景下,不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对着天空挥剑,逼逼叨叨,强自说着空话,狂风骤雨就能停么?
无济于事罢了。
群臣心生悲戚,做出这种事,只是最后的挣扎,让本就逆天而行的封禅变成一场更加荒诞的闹剧。
子受却是动了真感情。
若是顺天而行,他早就安心照着原本的轨迹当个暴虐之君,当圣人的傀儡了。
可他不愿意一辈子按照别人的规划来发展,还注定了亡国身死,背负骂名。
而且自焚肯定很疼。
子受大声质问道:“朕为天下之主,天为何物?做了何事?有何资格言不满?”
太阿剑一划,指向被他搬上祭坛的巨岩。
本就阴沉的天空,好似被这一划,彻底划破,立时从绵绵细雨变成了倾盆暴雨。
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子受缓步走到巨岩边:“此为朕之无字碑,天不得妄言,地不得妄语,是非功过自有万民评价!”
“此石亦为朕之臣,以身记事,有功当表,应为上大夫!”
接着,子受又道:“昔有三祖领人族崛起于大荒,又有三皇五帝开盛世太平……”
“今朕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当以身镇人族之运、卫我大商、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立万世之基业,朕亡,亦佑我人族永世不衰!此誓,先祖为证,万民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群臣相顾无言。
这番话言语中,透着一股霸气。
要换做一个真有大功德,功劳盖过三皇五帝的帝王来说,必然名垂千古,万人称道。
可你纣王什么功绩也没有,还自称始皇帝。
那点平叛的功劳,比起列祖列宗来,微不足道。
完全就是一场闹剧,让人十分尴尬。
闻仲垂首,早知有今日,就该好好学习兴云布雨之法。
他望向天空,如果能阻了这雨,场面会好上许多。
然后他惊愕的发现,乌云正在散去。
……
第63章 凤鸣凤凰山
今夜阳光灿烂,多云转晴。
雨不仅没变大,反而停了。
子受有点纳闷,兴云布雨应该是天帝和龙族掌管吧?
他们就这么怂,划一剑就把雨给划停了?
不应该啊!
正在子受沉思之际,天边似有火光闪过。
“咯咯咯——”
老母鸡下蛋?
子受循着声音抬头一看,愣在当场。
火光几乎照亮了整座凤凰山,伴随着云雾升腾,火焰渐渐褪去,露出了一个巨大的身影,一只火红色地大鸟翱翔于半空之中,炫丽的火红色尾羽,细长的翎羽,大概是……凤凰?
“咯咯咯——”
可这声音怎么听怎么像老母鸡下蛋。
尤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大呼道:“陛下圣明!云开见日!凤凰来朝!凤鸣凤凰山!”
凤鸣凤凰山?
好像还真是这么个意思。
虽然凤鸣听起来有些像老母鸡下蛋,可老母鸡哪能飞在天上?
又没人听过凤鸣,也许人家真就这么叫呢?
梅伯一脸的不可思议,成汤先祖依托玄鸟而生,大商以百鸟之主凤凰为守护神,这岂不是意味着陛下的封禅得到了先祖认可?
自己刚才还说雷雨是祖宗的明诫,反手祖宗来一个凤鸣,远亲果然没人疼。
箕子也懵了,谁说凤凰不来?这不是来了吗!
杨任甚至怀疑起人生,大病初愈的人不仅能跑,还蹦蹦跳跳做了套广播体操,这一点都不合理。
闻仲看出了些端倪,世间哪来的凤凰?凤凰早涅槃了!
他睁开眉心第三只眼,想仔细看看,忽的一阵龙吟,两只金龙不知从何而来,绕着凤凰盘旋,瞬间就看不清了。
一凤二龙盘旋而下,掠过祭坛,然后,他们的始皇帝就消失了。
风口上的子受觉得有些冷,还有些恐高。
那只咯咯咯叫的凤凰把他载走了。
莫非是发下大宏愿触动天道,直接证道成圣了?
这感情好啊!
不用面对和自己一直作对的满朝文武了!
“你在想什么呢?”
一个有些俏皮的声音将子受的思绪拉回到正常频道。
抬头一看,美女。
鱼尾金冠,大红白鹤降绡衣。
乌黑如泉的长发在指间滑动,一络络的盘成发髻,玉钗松松簪起,长长的珠饰颤颤垂下,在鬓间摇曳,眉不描而黛,肤无需敷粉便白腻如脂,唇绛一抿,嫣如丹果。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你好漂亮啊。”子受向来喜欢说实话实话。
如果说妲己是一见钟情的女朋友,眼前的妹子,则像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初恋。
经不起夸,一句漂亮竟然都会羞红脸,笑起来眼睛里就像有星星闪烁一样。
“那……”少女红着脸,轻言细语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快点成亲吧!”
子受:“……”
有些突然,但这个提议并不坏。
少女轻声道:“愣着干什么?说着要制天命而用的人皇,会怕区区一个女子吗?你叫我龙吉就好了。”
龙吉?天帝之女?
子受这时也想起,演义里的凤凰山不就是龙吉公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