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210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10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将荔枝比作成一个美女,那就肤如凝脂的大小姐,不仅……好吃好看,就是脾气大,体质纤弱,照顾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变质。
  荔枝的变质确实和大小姐脾气一样,是个大问题,幸好传来军情运输荔枝的是闻仲的坐骑墨麒麟,换做普通马匹,送来的时候肯定变了味儿。
  妲己玉指伸来,送上一颗圆润的荔枝,子受连着指头一起含下,在妲己的娇嗔中吐出荔枝核。
  康熙日射兔子三百只他是做不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倒是能试试。
  荔枝……确实是个好东西,吃多了的话,味道倒是其次,主要是flag强,黑历史多。
  不只是那著名的唐玄宗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还有汉武帝。
  汉武帝为了荔枝,在上林苑建造扶荔宫,大面积移植荔枝树,不过荔枝这东西是南方作物,在长安活不了,可汉武帝锲而不舍,坚持要移栽成功,最后千百荔枝树就活了一颗,还不能开花结果。
  更悲剧的是,那棵独苗在入了冬天气寒冷后,还是死了。
  此后汉武帝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把数十个看守园林的守吏通通处死,放弃了移植荔枝,下令靠着驿站的使者疲于奔命,往来传递。
  这是朝贡荔枝的悲剧之始,直到汉安帝时期才有人提出邮传者疲毙于道,进而取消朝贡。
  想到荔枝的种种flag,又看到妲己不自觉晃动的大尾巴,子受食指大动。
  “朕亲自来,也给爱妃剥上几粒。”
  “陛下……”
  都是妃子服侍皇帝,哪有皇帝为妃子剥荔枝的道理?
  子受却不在乎,大大咧咧剥好荔枝,塞到妲己嘴里。
  妲己吐出核,表情似是对刚才纣王的强制行为有些不满。
  子受只是笑笑,又剥起第二颗荔枝。
  妲己想了想,也没坐着不动,而温起酒来,道:“陛下,钱大夫说荔枝有强肝健胰的效能,对增强精……精力、血液有卓越效果,可食之过多容易血气旺盛,臣妾曾自酿了一些青篙酒,能去去火气,臣妾将其温热了,陛下可尝尝。”
  子受颔首,又将剥好的荔枝塞进了妲己嘴里,高兴道:“还是爱妃考虑周全,不过暂且就这样,不必费事了。”
  两人吃着吃着,就聊了起来。
  “爱妃啊,这些贵族见牧羊有利可图,定会强行圈地,巧取豪夺,朕若是阻止,他们是否会……图谋不轨,心生反意?”
  子受决定找妲己参谋参谋,毕竟这事一直是他自己在算计,万一哪个地方又出错了怎么办?
  “陛下……”妲己思虑片刻,道:“陛下,臣妾认为,他们应是不敢的。”
  啊?不敢啊?
  听了妲己的揣测,子受不由得一阵失落。
  要是他们敢多好,在他们反叛之前就以可能会反叛的理由通通抄家,还省去了一道羊吃人抢夺土地的工序,又不会被群臣阻拦。
  随即他又问道:“那如何,才能让他们反呢?”
  妲己连连摇头:“这些贵族是经过两次反叛后的幸存者,一个个都精明着,不会冒然行事留人口舌,只要陛下在一日,他们就一日不会反,至多也只是义愤填膺,骂上一两句罢了。”
  这样啊……
  好在破口大骂也不错。
  子受又吃了两颗荔枝,郑重看向妲己,道:“来,朕问你些真心话。”
  妲己的脸色也庄重起来,纣王如此,定是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去年淇水大刑时,朕曾遇到一女子行刺,那女子似是一只蛇妖,爱妃可知其身份?”
  “不知。”妲己摇头,天下的蛇妖多了去,她又怎么会认识。
  “不过臣妾却是知道,她行刺的缘由。”
  子受顿时来了兴趣,行刺肯定是不满自己这个君王,到底是哪里不满,扩大深入一下,不就好了吗?!
  “爱妃说来朕听听。”
  妲己叹了口气:“是狩猎。”
  “狩猎?”子受心中疑惑不已,狩猎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杨戬还曾参与过,现在狩猎队怕是人均怪物猎人了。
  负责狩猎的应该是丁策、郭宸、董忠三兄弟,这三人老老实实,没有功绩也没不会犯错,无论是升迁到北海还是废黜去北海,都不适合。
  一直对昏庸值增长没啥帮助不说,还给过自己一刀。
  没想到一直放着不管,竟然还有这种无意之喜!
  妲己解释道:“妖族之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如袁洪等人一般,不将未开灵智的动物当做同类,另一类,则是将同种动物当做同类,朝夕相处。”
  “狩猎是弱肉强食,是妖族也认可的规矩,这倒是无妨,但狩猎却也让人们进入了深山老林,驱赶了兽类,让动物们的栖息地少了许多,因而难免会那第二类妖族寻上门来。”
  “听说那朝歌狩猎队中的捕蛇者尤擅捕蛇,一年便要捉上千百条,还有授艺一说,这几年下来,估计兽类的栖息地已经少了许多,有妖族找上门来,也不奇怪。”
  “不过陛下不必担忧,如那蛇妖一般的妖族,只是少数。”
  少数?少数那也得争取啊!
  狩猎队得稍微重视一下。
  妲己眉头微皱,纣王的确是个好君主,甚至很多时候不顾自身安危。
  知道行刺是因为狩猎而起后,不仅没有裁撤狩猎队,反而避之不谈,显然打算继续做下去,便是再有妖族来行刺,也在所不惜。
  妲己想了想,还是提醒道:“陛下……这些妖族,往大里说,是乱臣贼子也不为过,细细想来,他们是因为栖息地日益减少,而有了利益冲突。”
  “为了陛下的安危着想,臣妾以为,还是慎重一些,找个日子,与妖族商讨一番。”
  毕竟女娲娘娘有招妖幡,又说要保证纣王二十八年平安,想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妲己顿了顿,又道:“陛下今次询问臣妾,定是希望继续此前的人妖交好,虽然已有一年,但没有半分进展,这原因……臣妾倒也知道。”
  “不说其他地方,单说朝歌,这朝歌城里固然是歌舞升平,可陛下,除了这朝歌,这朝歌之外呢?”
  “有时候会听说有蛟龙作祟,有时候则是狐妖祸人,又或是狼妖下山,其中有多少是真的?臣妾明白,大多是谣言,而这谣言,却是除不尽的。”
  说着,妲己也一脸忧心的叹息起来。
  妖怪会害人,这是多少年都没改过来的观念,平日里若山上有只熊残暴了一些,就会说是熊妖,若狐狸偷的鸡多了些,就会说是狐妖。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做了亏心之事,就将事情栽赃在妖怪身上,问题还真特么有人信,这又是一笔算不清白的账。
  这样的情况下,谈什么人与妖和谐相处?
  苏护老爹上任冀州侯,不就是这样郁郁而终的吗?
  听到妲己的话,子受皱起了眉头。
  自己怎么把小刘备的根本目的人妖和谐、人妖相恋给忘了?
  封神世界人妖不睦,自己却在一个劲的提倡人妖共存,这才是引来所有人包括朝中公卿都反对谩骂的事情啊!
  如此一来,人也骂,妖也骂,看来得更新小刘备了,狩猎一事,也得重新操作。
  子受顿时打起精神,笑起来:“爱妃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暂且先搁置吧!”
  另一边的贵族们,则是开始了租赁土地。
  有了纣王的授意,贵族们都放开了手脚,这些人一旦无拘无束,做的比想的更过分。
  可惜他们压根不知道,子受表面上是支持贵族租赁土地,实际上,隔三岔五,都会有刑部官员暗中离开朝歌,去民间调查。
  如何租赁,租赁的土地在哪儿,百姓是否满意,贵族是否动用手段……事无巨细,几乎全都留下了案底。
  说起租赁,李靖也知道其中弯弯绕绕有多少,早年就有不少贵族通过租赁百姓土地的方法,来巧取豪夺,如今自然没那么简单。
  然后,随着一声声“铐起来带走”的命令,数不清的贵族家仆,甚至是族中子弟,被戴上镣铐,在玄鸟卫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上了车,押入圜土。
  贵族们是懵逼的,不知道其中缘由,因为刑部对外宣称的罪责,是这些人早前犯下的罪行。
  毕竟贵族嘛,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
  这也不是李靖等人不想公开租赁土地的问题,而是因为一些贵族是在租赁合约中做的手脚。
  农人认得字,却做不来文字游戏,被忽悠了还签字画押,具有法律效应,实在难判。
  就比如姚齐,他是姚家的人。
  姚家以为凭借高雅的小刘备和子衍搭上了关系,有一定后台,所以在租赁土地上做了许多的手脚,而主事人,就是他姚齐。
  姚齐在得知许多人都被刑部抓了后,直接头也不回地往西跑,别说以往的黑历史,就算是现在租赁土地上的猫腻,都够他杀头的。
  也不知跑了许久,他形如枯槁,头发散乱。
  他已许多日子不曾睡过了,不敢闭眼,一闭眼,就仿佛看到了李靖那锃亮的大光头,又刺眼又害怕。
  真是……凶残啊……
  李靖……那是连自己头发都敢剃光的狠角色!
  山长水远,这一跑,只怕再也回不到朝歌了。
  姚齐目光迷蒙,失去了朝歌的酒肉生活,一切都仿佛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只有体会过朝歌的美好,才知道其他地方的贫瘠。
  他木然的骑着马,继续往西。
  他的目标是黎城,作为姚家之人,他不可能随便投靠其他诸侯,姚家的根基在朝歌。
  可他又不能离朝歌太近,那么黎城就是最好的选择。
  黎郡郡守姜文焕虽然猛,但治政方面很有问题,手下的行政全由贵族官员把控,那些官员碍于姜文焕的勇武,不敢做太过,但护得一两个人周全,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证明,姚齐的选择是正确的,李靖做得越来越狠。
  只要是在租赁土地上动了手脚的,先翻旧账再查处,如此一来,贵族之中可谓是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那些令人去租赁土地的贵族家主,除了咬牙切齿的背地里暗骂纣王是在下套外,却又别无他法。
  李靖那大光头无时无刻都在告诉他们,律法面前绝不徇私情。
  偶有贵族想闹上一阵,只会被以更严厉的罪名捉拿。
  刑部已经抽调了大量的人手,负责拿人捉人,所有参与租赁土地的贵族,也被趁机一一清算。
  很多时候,单凭李靖一个恶人是办不成事的,刑部一群人都是恶人,还有恶兽,效率相当高。
  不过等子受去刑部视察的时候,却是看到了一场争执。
  一人是李靖,另一人则是文举状元,李燧。
  “拜见陛下!”
  两人见着纣王来了,才停下行礼,子受已经好久没看见朝中官员生出矛盾,有些欣慰。
  科举选出来了一堆举人,虽然官员数量增加了,朝臣也认为这些官员可堪一用,但人一多,麻烦就来了,说不定就会形成派系之类。
  子受走到上首,不疾不徐地道:“你二人为何争执不休?”


第456章 大理寺
  李靖晃了晃锃亮的大光头,缓缓道:“有一个贵族子弟在圜土里自尽了,李燧来刑部痛斥,说是言行逼供,以至于有人不堪受辱,以死明志。”
  自尽……
  子受并不觉得意外,贵族嘛,没几个好东西。
  以死明志肯定是假的,借着租赁田地的事情顺手翻翻旧账,有些不可明说的旧账翻出来,相当于社会性死亡,还不如在曝出来之前直接死了痛快。
  子受平淡道:“哪有什么以死明志,严厉律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些人犯了罪,便是要受罚,有那么一两个不愿受刑罚之苦选择自尽,倒也能理解,怎么,依法行事,这难道不应该吗?”
  在这么明显的偏帮下,李燧的脸蹭一下便是红起来,他张口就想反驳,可他刚硬气几分,看到子受不容置疑的表情,却又软了下来。
  怼怼李靖还好,同僚之间磕磕碰碰也没什么,怼纣王……
  他暂时还不敢。
  子受轻轻点头,虽然这李燧是文状元,但因为是背答案背出来的状元,老实还是挺老实的。
  子受又道:“不过李燧的意思,朕也能明白。”
  李燧松了口气,陛下果然不是残暴不仁之人,一个仁爱的君王,肯定不喜欢有太多的判罚。
  子受继续道:“毕竟抓了这么多人,其中难免有冤假错案,兴许真有那么一个两个被冤枉的,想以死明志,也是情有可原,李燧你为之向上官据理力争,可见是个秉持公正之人,这刑部之中,像你这样的官员,却是没多少了。”
  “不愧是科举状元,果然是朕之肱骨!”
  子受说着,露出了一个善意的笑容,显得对李燧很是满意。
  李靖欲言又止,他很想说李燧刚入朝为官没多久,对刑部的能耐不清楚,所以有些质疑也是应当的,可陛下你都懂啊!年初刑部办案,当真没有一件冤假错案,这能力不容任何质疑!
  李燧一开始还有些心虚,毕竟李靖得圣眷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甚至李燧还有些羡慕纣王与李靖的君臣之谊,前阵子纣王回朝带回了李靖的逆子哪吒,李靖不仅没有怨言,反而亲手将哪吒压在了擎天柱之下,这种君臣情谊甚至超过了血缘,纣王已经出言相帮,万一接下来治自己的罪怎么办?
  可他听刚才那一番话后,心里则是轻舒了口气,陛下果然是圣君,一开始的偏帮只是照顾老臣的情绪,后面的话才是正头,于情于理,都很公正嘛!
  李燧又想着,自己还年轻,李靖却已是中年,如果自己再努力努力,以文状元的出身,是否能博得与李靖同等的待遇?
  “咳咳……”
  子受轻咳两声,再道:“可,他们犯下了大罪,已经判下,难以轻易更改,若是如此,只怕到时候朝野内外,民怨四起,便是朝中官员也难做。”
  李燧一想,这也是,大家都难做。
  这是,子受继续出声道:“如此大规模擒拿审问,贵族必然人人惶恐,家中也难以难以,皆是惶惶不可终日。”
  “朕……其实一直都在担心这个问题,朝歌两次叛乱,皆有贵族参与其中,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贵族终究拥有自己的势力,朝廷难以触及,若是当真因此出了什么岔子,便是得不偿失了。”
  “朕此前就说过,贵族也是朕的臣民,他们犯了错,要治罪,可若是没有犯错,也应当和臣民一样,过着自己的安定生活,难道朕不想治下万民皆安吗?”
  “今日见到你李燧为他人请愿,朕倒是豁然开朗。”
  李燧被这一通话绕的云里雾里,不解道:“陛下何意?”
  子受笑眯眯道:“朕之所虑,无外乎判罚不公,有冤屈之人枉死,可现在,有你李燧站出来,一切便迎刃而解。”
  “朕今日设大理寺,再予御史台督查之职,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御史台除风闻奏事外,另有监察、弹劾及建议之能,刑部受理大小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但若有死刑案件,则须与大理寺、御史台共同审核。”
  “决狱之权虽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由朕裁定,朕属意由你来做这大理寺卿,与刑部共审,人命绝非小事,你大可明察暗访,还个公道清白,如此,不但朝中安定,贵族们必然安心许多,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吗?”
  “至于大理寺其他官员的人选,你可以在刑部中挑选,也可以在同年举人中挑选,大理寺上下一应事务,由你总揽。”
  子受看向李燧。
  李燧懵了。
  刚才还羡慕着李靖和纣王的君臣之谊,怎么这下看起来自己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